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山西清明節風俗習慣

節日慶典 閱讀(1.83W)

清明節的習俗也十分的豐富有趣,那麼在這天山西人會怎樣過節呢?下面由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山西清明節習俗,希望大家喜歡!

山西清明節風俗習慣

  山西清明節習俗

春天,民間多修補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聯想到死人,田間墳頭經過風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時節上墳,最大的特點就是剷除墳頭雜草,用新土將墳堆加高加固,習慣稱為整修陰宅,表現了兒孫對先人的哀思。

山西南部地區,人家不論貴賤貧富,上墳時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後代都在懷念祖先。北部地區上墳多是男子的事情,婦女一般不到墳瑩。大同、平遙等地,是日傍晚,舊俗婦女們要在大門外放聲大哭,“闔村哀聲連一片,傳入耳中都是悲”。

清明節上墳,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說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而清明節又在寒食節期間。山西北部多數地方卻要將冥錢等物全部燒盡,理由是不燒盡就轉不到先人手裡。大同等地又習慣白日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燒冥錢冥帛。

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餚,祭畢祖先,便在墳地裡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晉南的聞喜等地,上墳時要用嵌棗糕在墳堆上滾來滾去,傳說是為死去的老人抓癢癢。晉中的`介休等地,上墳時供品為麵餅,形如盤蛇。回家後將麵餅放在院裡,吹晒乾以後再吃。老人們講究可治病,其源蓋出於寒食禁火的緣故。

晉南地區上墳後,回家時要拔些麥苗,並在門上插松枝柏葉或柳條以辟邪。晉北地區多插柳條。還有的地方,在墳上也插一些柳條。

清明節,晉南地區民間要蒸大饃,中夾核桃、紅棗、豆子之類,稱為子福。取意子孫多福,全憑祖宗保佑。家家還要做黑豆涼粉,切薄塊灌湯而食。鏟萎蕤草,在炕蓆上搓拉,名曰驅蠍。晉東南地區,人人頭上插柳枝枯葉。婦女要用描金綵勝(頭飾)貼在兩鬢。晉北地區,習慣生黑豆芽,並用玉米麵包黑豆芽餡食用。晉西北地區講究用黍米磨面作餅,俗稱“攤黃兒”,呂梁地區在清明後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稱“清新火”。

清明節,全省盛行“打鞦韆”。時間講究前三天、後四天。太陽出山後開始,姑娘、媳婦們都要一展風姿。太陽落山後,必須停止活動。傳說清明前後,所有的鬼魂都要在夜間出來玩鞦韆,人是不敢與鬼爭的。雖然荒唐,卻也反映了對亡者的尊重,希望已故親人能夠與生者同樂的傳統心理。

清明節,全省還盛行放風箏。田間街頭,到處可以看到歡樂的孩童,手牽長線奔跑競比。

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浙江的清明節習俗

清明糰子成必備美食

每到清明,江南一帶的人都有吃青糰子的習俗,一隻只小青糰子,碧綠碧綠、糯韌而綿軟,秀色可餐。“相傳百五禁菸廚,紅藕青團各祭先”,這首《吳門竹枝詞》說的就是人們清明節吃冷食青團,並用紅藕、青團祭祀祖先。

青團,又叫艾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混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團坯制好後,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百果等餡料,用蘆葉墊底,將它們入籠蒸熟。

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所以青團甘甜細膩,清香爽口,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從色彩到口感都有著春天的氣味,是清明與寒食節時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

清明節臨近,嘉興的青糰子已經上市。在街上的多家小吃店,隨處可見擺放著的青糰子,月河、各大菜場門口是賣青糰子的主要地點。

麥芽塌餅、螺螄受歡迎

據民間傳說,或稱蠶花娘娘下凡行香的時候,曾在農家吃過麥芽塌餅。為此,每年清明時節,麥芽塌餅就成為養蠶人家奉祀蠶花娘孃的必備供品,也成了農家招待客人、饋贈親友的上佳美食。

麥芽塌餅是以米粉、麥芽粉和一種叫作“草頭”的野草為原料製作的,煎好的麥芽塌餅呈青色,表面油光黃亮,吃起來甜度平和,軟而不爛,糯中有韌,不粘牙齒,還帶著一絲野草和芝麻的清香,實在是一道上佳的綠色點心。

由於麥芽塌餅製作工藝實在有些麻煩,整個製作過程的工時成本太高,所以在一般的商店和超市裡是買不到的。而且,“草頭”只能在清明前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採摘,時令特色明顯,要吃麥芽塌餅,只能在這段時間。

清明時節,也是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此時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在嘉興,炒螺螄都要放醬油和糖,所以螺螄口味甜美,藉著酒糟散發著酒香蓋住了螺螄本身的腥味兒;也可以先把螺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都非常好吃。

  清明果怎麼做好吃

清明果艾餈詳細做法

原料:艾草、糯米粉、大米粉、小麥澱粉、白砂糖、色拉油、豆沙餡。

做法:

1、艾草400克,整理乾淨摘去老葉和硬的根蒂,用清水反覆洗滌乾淨。

2、將艾草焯水,將焯過水的艾草瀝乾水分,倒入攪拌機,加入1:1的清水;攪打成艾草漿備用。

3、將艾草漿倒入大盆中,加入500克糯米粉,加入200克大米粉,加入150克小麥澱粉;加入20克白砂糖;加入50克色拉油;

4、用筷子攪拌成濃稠的膏狀麵糊。麵糊的厚薄直接影響後期糰子的軟硬。建議麵糊易厚不易薄。(易薄度可用增減糯米粉的量來控制。)

5、將麵糊倒入大碗中(500克一碗),入鍋蒸25分鐘左右,期間用筷子攪拌3-4次;

6、大火蒸5分鐘之後攪拌一下,蒸到15分鐘和20分鐘的時候再攪拌下,25-30分鐘左右,麵糰為橄欖綠色,沒有夾生的時候,就算是蒸好了。

7、取一塊麵團大概50克,放在保鮮膜上,按扁(可帶上一次性手套按扁)放上20-35克的豆沙餡。(豆沙餡在超市可買到)

8、將保鮮膜包起來,轉成圓球,就算是做好了。一次吃個1-2個即可,多吃不易消化,趁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