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春節習俗

節日慶典 閱讀(2.97W)

我國對待春節是非常重要的,傣族的傳統春節其實也是都這不同的習俗,而你們知道太祖的傳統春節習俗是有哪些的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春節習俗

  傣族過春節習俗

1、擲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遊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汙,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2、八年級、九年級,一些村寨將舉行“象腳鼓比賽”,選手們精神振奮、擊鼓不停,誰的動作優美、鼓聲好即獲獎。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在傣族過年習俗中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汙,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傣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采,有自己的歷法、語言文字,並以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音樂、午蹈、民歌、民間傳說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響甚廣。傣族主要聚居在熱帶,亞熱帶的平壩地區,村寨多臨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戶一座竹樓、竹籬環繞,果樹、翠竹掩映、環境十分優美。四周田地肥沃,物產豐富。傣族人民性格溫和,喜愛歌舞。

  傣族的生育習俗

許多少數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生育習俗與禮儀,傣族也不例外。傣族的生育習俗,從女子未孕前的求子到生產有許多有趣的.禮儀。

孕前

若女子成婚兩三年後未懷孕,則要向神靈求子。求子的方式主要有:殺雞獻祭寨神求子,獻雞蛋向村寨附近的大樹求子,到江邊宰鴨向水神“匹南”求子等等。不論向何種神靈求子,求者要心誠,求祭前洗澡淨身。

另外,人們認為,女子長期不孕也是一種神靈對個人的懲罰,要做好事,行陰功消滅。因此,不孕者常以搭橋、修路求子。有的還與山頭上多子的彝族、哈尼族家庭搭“親家”以沾“親家”喜氣求子。在新平水塘、戛灑一帶,有的傣族男女身背香火、雞鴨等祭品到大帽兒山神仙洞求仙賜子。

孕期

家有孕婦,則為大喜之事,家人們都會精心關照。女子身孕三四個月後,重體力勞動一般不讓承擔,多由男子去做。受孕之後,由於婦女生理髮生一系列變化,對孕婦的行為有許多禁忌。如花腰傣婦女有孕後,不得參加祭奄等公眾舉行的重大祭祀活動;不得碰村寨邊被認為有靈性的神樹;不得攀摘瓜果;不得參加葬禮;不能讓上山狩獵、下江捕魚的男人看見等等。一般認為,孕婦喜吃酸者,易生女;喜吃甜者,易生男。孕婦還不能吃生薑,認為吃了後生出來的孩子會有六個手指。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胎教也在部分家庭中時興起來,如要求孕婦定期檢查胎位,行坐端正,多吃瓜果,多聽音樂,多聽美言等等。

臨產

傣族婦女生育,一般情況下很少到醫院生,也沒有專業的接生人員,多由村寨中有經驗的老婦人幫助接生。當新生兒降臨,丈夫和婆婆一併開始忙碌起來。請來幫接生的婦人忙著給產婦剪斷嬰兒臍帶,掏出嬰兒口中贓物;婆婆、丈夫等人忙燒熱水,幫助產婦給嬰兒洗身。在戛灑、水塘一帶,嬰兒的臍帶多用踩碎後的梭筒鋒口割斷,據說,這樣可以避免感染。胎衣離開母體後,要用稻草、芭蕉葉等抱起,置於村外的空心樹洞內或在一種叫“曼勒果”樹的枝權上夾穩放置。據說,放置胎衣者回來時不得向後回頭張望,以免嬰兒長大後患偏頭風、斜眼病等。一切收拾完畢,家人便忙著給產婦炯土鍋飯、殺雞、煮糖雞蛋等滋補身體。

取名

嬰兒生下三四天後,便開始討名。有的在門角討名;有的以卜雞蛋卦討名;有的與嬰兒生後第一個進人家中的外姓人討名,認其為“乾爹”。不論以哪種方式討名,通常按

性別、排行序列取乳名。男性:巖(老大)、尼(老二)、桑(老三)、賽(老四)„„;女性:月(老大)、玉(老二)、安(老三)、艾(老四)„„。此外,還有聯絡嬰兒的體重、特徵、出生地及所逢節日喜慶給嬰兒取乳名的,並要求子女的名字與上輩父母不重名。如父用“巖”字,所生第一個男孩取乳名時,則忌用“巖”字,可改用“尼”字,以示迴避。

傣家人的名字,除乳名外,小孩到上學年齡要取學名。稱呼的方法多為姓居前,名居後,但學名一般在家內不常用。傣族人認為,按照本民族習慣取的名字顯得更加親切、隨俗。

  傣族的傳統節日

1.潑水節:

傣族新年。時在傣歷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曆四月中旬),節期三、五天。節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賧佛,即給佛像灑清水洗塵,然後互相潑水,除疾消災。後演為以潑水為戲的節日。相傳,古有火魔無惡不作,搶走7個姑娘。最年輕的姑娘儂香,得知了殺死火魔的祕密:拔下它的頭髮把它勒死。魔頭成一團火球,落在哪裡,哪裡就起火。姑娘們即挑水相潑,滅了邪火。此傳說相沿成習,漸成潑水節。一說此俗源於印度,婆羅門教徒每年此時到河中沐浴,洗去罪惡;年邁者不能下河,子女便為其潑水洗罪。後傳入中國傣族地區。

2.開門節:

傣語叫“出窪”,意為佛主出寺。雲南傣族的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十二月十五日舉行。其活動內容與關門節一樣。傣歷十二月十五日,將進窪時擺在佛座後面的東西拿出燒掉,表示佛已出窪,十六日和尚出窪,全家男女老幼到奘房拜佛。十七日舉行盛大的“趕朵”活動,因為這天佛到西天講經三個月後返回人間所以各村各寨都要鳴鑼敲鼓,舉行盛會,迎接佛祖,同時還要在奘房內向佛懺悔一年來的罪過;和尚們趁此時向青年男女宣傳教義。

開門節時,農忙已過,天氣漸冷,佛教活動也不太多,青年們便可談情說愛或結婚,成年人則出外辦事或串親訪友。這時節是傣族文化娛樂活動最多的時候。人們放火花、點火燈、放高升、環遊各村寨,十分熱鬧。

3.關門節:

傣語叫“進窪”,意為佛主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九年十五日(農曆七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三個月。相傳,每年傣歷九日,佛到西天去與其母講經,三月才能重返人間。有一次,正當佛到西天講經期內,佛徒數千人到鄉下去傳教,踏壞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人他們的生產,百姓怨聲聲載道,對佛徒十分不滿。佛得知此事後,內心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遇佛到西天講經時,便把佛徒都集中起來,規定在這三個月內不許到任何地方去,只能懺悔,以贖前罪。故人們秒之為“關門節”。

進窪活動經歷代沿襲發展,形成了固定的幾項活動:每年傣歷九月十五日凌晨,奘房(佛寺)擊鼓為號,宣佈佛進奘房。教徒此時須立即起來,或在床坐一下,當老人把谷花、香、燭、錢紙包成一包,送到奘房佛的後座之後兩小時,奘房再次擊鼓,教徒才可重新睡覺,老人則在奘房守到天亮。十六日眾教徒進窪拜佛;第八天,家家送飯菜供佛,然後清和尚念平安經,講歷史故事,聽了受到感動,便當場捐功德。進窪活動的三個月中,逢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每家老人要進奘房拜佛一次,頭天晚上他們即睡在寺內特設的房屋裡,由年輕人送飯去給老人吃。這些活動相沿成俗,以後每到關門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盛大的賧佛(即齋僧獻佛)活動,以食物、鮮花、蠟條、貨幣等向佛奉獻。在這三個月內,每七天還要“小賧”一次。

關門節開始後,也就進入農事繁忙季節,為了集中精力從事生產勞動,人們定下許多戒規:禁止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和嫁娶活動;和尚不得隨便外出;進奘拜佛的人不能遠離家庭或到別家去過夜;任何人不得進佛屋,上佛臺,拿佛的東西等。直到三個月後,即開門節時,人們才又恢復關門節前的一切天常活動

4.巡田壩節:

雲南省綠春縣騎馬壩一帶的傣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三日舉行,節期一天。這是當地傣族獨特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十三日清晨,當朝陽映照在傣家水鄉時,能歌善舞的傣族男女穿上節日的盛裝,彙集到寨子中心的大青樹下,鑼聲震天響,歌手捧著噴香的米酒,亮開嗓子唱起迎春曲、四季歌;群眾踩著鼓點跳起傳統的對扭舞,整個壩子一片歡樂。直到太陽升到高空,歌舞會才接近尾聲。這時,一位長者宣佈:“巡田壩開始!”一時,陶醉在歌舞中的人們馬上組成了一個很有秩序的隊伍:槓彩旗的八個年輕人領先,後面的人一路吹著喇叭;有的敲著鑼鼓,鳴放著鞭炮、火藥槍,徐徐向田壩走雲。按預定的路線走完後,人們便聚在一起制定春耕大忙時期的村規民約,以保證春耕能按節令完成。

5.花街節:

又叫“熱水塘花街節”。雲南省元江一帶傣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七舉行,節期一天。傣雅人也過花街節,活動內容和傣仂人基本相同,但節期是在農曆五月初六。花街節的主要目的是除舊迎新,節日早上,太陽初升之時,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紛紛彙集到元江東岸的熱水塘草坪,歡歌笑語慶賀節日。老人們世昔話今,青年們唱歌跳舞,小孩子追逐遊戲,盡情歡樂。人們還紛紛就熱水塘的溫泉沐浴,以除去舊年的汙穢,乾乾淨淨,清清爽爽地迎接的一年。這一天,未婚青年男女還舉行對歌,尋找伴侶。

6.入夏節

傣語稱“豪窪”,意為入夏。時間在傣歷9月15日(農曆7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3個月。相傳,每年傣歷9月,佛到西天去與其母講經,3個月才能重返人間。有一次,正當佛到西天講經期內,佛徒數千人到鄉下去傳教,踏壞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他們的生產,百姓怨聲載道,對佛徒十分不滿。佛得知此事後,內心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遇佛到西天講經時,便把佛徒都集中起來,規定在這3個月內不許到任何地方去,只能懺悔,以贖前罪。故人們稱之為“關門節”。

7.出夏節

傣語稱“昂窪”,意為出夏,源於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習慣。時間在傣歷12月15日(約在農曆九月中)。象徵著三個月以來的雨季已經結束,解除“關門節”以來男女間的婚忌,故人們稱之為“開門節”。忌禁解除後,男女青年可以開始自由戀愛或舉行婚禮。節日這天,男女青年身著盛裝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鮮花、臘條、錢幣敬 獻。祭拜完畢,舉行盛大的文娛集會,慶祝從關門節以來的安居齋戒結束。主要內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點孔明燈、唱歌跳舞。青年們還將舞著各種鳥、獸、魚、蟲等形狀的燈籠環遊村寨。這時,正逢稻穀收割完畢,故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