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元宵節其它起源來歷說法

節日慶典 閱讀(1.81W)

元宵其它起源說法

元宵節其它起源來歷說法

一、紀念平呂

漢高祖劉邦死後,大權漸漸落入呂后手中。生性懦弱的漢惠帝病死後呂后更是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絡,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後,登基的漢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二、火把節

元宵賞燈始於上古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晒穀場跳舞。

三、“三元說”

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要燃燈。

四、源於佛教說

據《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東土正月十五日,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行燃燈法會。東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漢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自此以後,元宵燈便蔚然成風。

元宵節吃湯圓和吃元宵的不同

1、做法不同

南方的湯圓是「包」出來的

北方的元宵是「搖」出來的

湯圓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熱水或冷水和成粉團,然後把各種餡心包進去,搓成圓圓的,表皮光滑黏糯。

元宵是要先做好固體的餡兒切成小塊兒,蘸上水,然後在放慢生糯米粉的.篩漏上搖啊搖啊搖,邊搖邊撒點兒水,等餡兒全滾上粉滾成圓球,表皮乾燥鬆軟、偏薄。

2、餡料不同

湯圓的餡偏軟,鹹甜葷素選擇眾多

元宵的餡偏硬,一般單一甜口為主

湯圓餡兒可鹽可甜,可葷可素,除了最為傳統的黑芝麻、五仁、豆沙、山楂餡兒,還有很多粗糧、水果、鮮花口味的,以及喪心病狂的梅乾菜燒肉、香菇鮮肉餡兒。

元宵相對單一都是甜口的,傳統為主,黑芝麻、豆沙都是常見的餡兒。

3、吃法不同

湯圓多是煮著吃,也有炒著吃的

元宵多是炸著吃,也可以煮著吃

湯圓煮熟需要的時間比較短,大概3~5分鐘浮起來就好,煮後的湯是清湯。

元宵煮熟需要的時間長些,往往要10分鐘以上,煮後的湯因為生糯米粉吸水變成渾湯。

4、儲藏不同

湯圓可以冷凍起來,所以保質期比較長

元宵冷凍容易開裂,所以保質期比較短

因為湯圓比較容易儲存,所以全國各地都能買到速凍湯圓,全年也都可以吃到。南方有些地區會在春節、冬至等日子吃湯圓。

而元宵稍多放幾天或者冷凍後,就容易開裂,保質期很短,通常都只有北方能夠現場製作、當日售賣,更像過節有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