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莆田中元節的傳統食物有哪些

節日慶典 閱讀(1.35W)

莆田地區的人在中元節時,一般會吃什麼美食呢?還是很多人不知道。下面由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莆田中元節吃什麼傳統食物,希望大家喜歡!

莆田中元節的傳統食物有哪些

  莆田中元節傳統美食:金粿

傳統節令食品是地域文化的象徵,但莆田市和廣東潮汕地區的食品卻有相似之處。潮汕地區逢端午節有製作梔粿的習俗。做法是:糯米浸水後磨成漿,濾去一部分水分。按比例加入梔子汁、食鹼液,拌勻後蒸熟。梔粿呈棕黃色,用紗線切割成片,蘸白砂糖吃。當地認為,潮汕地區端午暑溼瘴熱,吃梔粿有清熱利溼、助消化之功效。

潮汕梔粿與莆田金粿都是用水磨糯米漿蒸成的節日食品,都加入含鹼液體,成品呈金黃色,吃法相同,都具有助消化的功能。而且,梔粿與金粿,讀音相似。不同只在於前者是端午節食品,還要加入梔子,後者是中元節食品。

梔子,潮汕俗稱黃枝(莆田也這樣稱呼),果實叫“山梔子”,入藥。其功效是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梔粿”因用梔子而得名,用做端午節保健食品是合適的。梔子雖然有保健功能,但主要作用大概是給梔粿著上黃色。由於梔子比較稀缺,現在也用茶葉、竹葉、稻草燒的湯汁替代,這種湯汁也是黃色的。莆田金粿舊時可能也加梔子,現在不加了(拌了草木灰汁的金粿呈金黃色)。另外,同是中元節食品的“薄荷糕”,現在也不加薄荷了。特色小吃

飲食風俗具有很強的繼承性。儘管客觀環境會改變,但風俗仍然代代相傳。比如金粿,古代沒有專門介紹做法的書籍,更沒有現代的大眾傳媒,全靠民間一代代傳承、模仿,經過千百年流傳下來了。而且中元節一到,人們就會自發去做。梔粿也一樣。

潮汕地區位於廣東省東部,包括潮州、汕頭、揭陽、汕尾四個市。其東北部與我省交界。潮汕歷來有“先祖遷自莆田”的說法,潮汕俗語也說“潮州福建祖(祖先來自福建)”。據考證,確實有不少潮汕先民是在唐宋及以後由莆田入潮的,其中一部分先由中原南遷到莆田,再入潮汕。移民對目的地生活方式、風俗和文化傳統都有影響,至今當地一些民俗習慣仍與莆田相近。潮汕莆田都盛產大米,大米是人們的主食,也是大米制品的原料。

由此可知,潮汕梔粿與莆田金粿做法相似,又有類似的民俗功能,可能具有共同的來源。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

1、中元普渡

中元從節日地位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按照傳說,這一天乃是地府放鬼魂回家團聚的日子,因此大多人都會在當天用酒肉、糕點、水果等祭品來集體祭祀先人,以此來悼念逝世的長輩,更有的人會藉此祈禱得到好運,當然還有人會請來高僧法師來誦經超度亡魂,因此當天可謂是各種祭祀活動頻出。

2、流放河燈

雖然鬼節一詞很嚇人,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鬼節只是個與先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也是值得慶賀的,因此在以前就會張燈結綵,甚至還會在河流放置一些河燈,畢竟以前的.人們認為,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祕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而放到今天來看,放河燈這個習俗,已經變成一種普通的遊玩活動了。

3、祭祀土地

在某些地區,中元節還會選擇祭祀土地,具體的做法如將祭品撒進田地,或斟酒幾杯,完畢後再用祭祀的紙來燒,還需要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上,以此來祈禱獲得好運,希望能夠豐收,希望家庭幸福安穩,還有一些地區甚至會集體到寺廟祭祀土地,那場面頗為壯觀。

4、送羊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

5、懸掛紙旗

在某些地區還有懸掛紙旗的習俗,一般都是掛在自家門口,相傳這樣做能夠防止蟲蟻撕咬房屋,當然還有些人不僅掛旗,還會選擇放風箏,以此來吸引先人的注意,希望能夠藉此團聚,還有人會在門口撒一些灰,弄成一個圓圈,然後把祭品放在裡面進行祭拜。

6、以船祭祀

這一習俗多是以海謀生地區的多,一般來講,漁民會在中元節用木板做一條小船,然後上面會貼上死去長輩的名字,或者是一些出海死去的朋友兄弟的牌位,然後在船內擺放衣服、事物、鞋具、甚至錢財等等物品,最後點燃一根蠟燭由一名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推入海中,看著船越遠越好。

7、燒袱紙

燒袱紙的習俗一般在四川省內比較流行,他們會在中元節用各種紙錢疊在一起,然後封成一封封更小的,然後上面就會寫著收受人的名字或暱稱,因為在當地曾經流傳,在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當天,是鬼門開啟的日子,各家都要“施孤送孩”。例如成都一帶人們就用紙紮“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各種祭祀的語句,說完後再端到屋外焚化。

  中元節的歷史介紹

道教節日能與傳統民書相應,主要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即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後,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後,已成為民俗節日。

漢人於中元節放河燈,道士建醮祈禱,乃是漢族傳統民俗,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道家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認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別稱,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為三官大帝的誕辰。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則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道教《太上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因為懼厲的心理,民眾於日常生活中複合儒、佛、道三教,成為農曆7月15日的中元節,民間則稱農曆7月為"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