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寒食節的由來

節日慶典 閱讀(4.99K)

寒食節是中國民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於寒食節如何流行起來的故事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但是你知道到底這個節日是如何盛行起來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寒食節興起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寒食節的由來

  追溯寒食節的流行

實際上,寒食節禁火習俗的起源與介子推毫無關係。介子推“割股奉君” 是否屬實在史界也有爭議。《史記》對介子推的介紹比較詳細,有“龍蛇之歌”的記載,就是介子推的從人不服,編了個“民謠”掛在宮門口,說文公對待介子推不公平。對“割股奉君”隻字未提。這個故事並不見於《左傳》和《史記》的記載,南宋洪邁的《容齋隨筆》專門考證過它。元張養浩曲《中呂·兼堯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菸,雨過郊原”似說寒食來源於唐堯傳說。

從先秦的文獻記載可知,當時已有比較嚴格的禁火制度,從官方到民間都有改火的習俗。《周禮》中即明確記載當時有“司炬”之官,每當仲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類儲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往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在禁火與改火期間,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由於古代的禁火制度過於殘酷和嚴厲,並不顧各地具體情況,甚至影響到民眾的生產和生活。於是,漢代發生了周舉在太原一帶廢除禁火陋俗的事件,魏武帝曹操也釋出了《明罰令》廢止禁火:

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有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百俸。

除了周舉、曹操,歷代也多有人對禁火寒食持反對意見。但是,我們的民族是一個喜好傳說、熱衷禮儀的民族,寒食節依然長期流傳。民間根據當地的條件和寒食的特點,紛紛創造出一些特殊的寒食節食品,冷盤冷食花樣百出,形成了與歲時節日相聯絡的風味小吃,豐富了中華民族的飲食習俗。

在長期形成並穩固流傳的社會風俗面前,宮廷官府只能順應其發展趨勢。於是,為聯絡民眾感情而產生了官方的賜火和請新火之舉。據記載,唐代宮廷每到清明節前,要讓宮內小孩鑽榆木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賜絹三匹、銀碗一隻,是為“請新火”。對臣下賜火種表示關懷,以籠絡人心,所以又有“賜火”之舉。唐時的詩詞和筆記小說中,有大量描述“賜火”、“御火”的文字,可見其俗之盛。

由於民間普遍崇信介子推的“忠孝”精神,人們更樂意將寒食節與介子推聯絡在一起舉行紀念活動。雖然寒食節的真正起源並非來自於介子推,但將紀念介子推作為寒食節起源的說法卻更為流行,甚至後來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取代,許多人又把紀念介子推作說成清明節的起源。所以,千百年來,介子推的故事也在不斷完善中流傳下來。

  寒食節在歷朝歷代的發展

遠古情況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 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

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春秋情況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 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侯,分封群臣,獨介子推不願受賞,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避山裡,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魏晉時期

漢時,山西民間要禁火一個月表示紀念。三國時期, 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這個習俗。《陰罰令》中有這樣的話,“聞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三國歸晉以後,由於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掌故特別垂青,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又恢復起來。不過時間縮短為三天。同時,把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說法推而廣之,擴充套件到了全國各地,於是寒食節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寒食節禁火寒食成了中華民族的共同風俗習慣。

  寒食節存在的民俗價值

寒食節是春秋時 晉文公為紀念 介之推而設的'節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歷經各朝代延續至今,從未間斷。雖經東漢周舉、東漢末年曹操、後趙 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斷,卻屢禁屢興,寒食習俗蔓延全國,深入民心。唐玄宗順應民意,頒詔將寒食節拜掃展墓編入《開元禮》中,並定為全國法定長假,豐富多樣的寒食活動,充實了社會生活,增進了社會人際和諧關係,對緩解社會矛盾,推動社會不斷前進起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北魏、遼、金、元和清代兄弟民族統治者對寒食節俗的認同和參與,通過寒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對促進民族團結和政權鞏固具有潛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寒食節蘊含的介之推憂國憂民、忠君愛國、清明廉潔的政治抱負和“功不言祿”、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是古代社會倫理準則,是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紐帶,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寒食文化以忠孝為核心的內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來的誠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礎,也是維繫民族、家庭團結的道德力量。當今,更是聚民心,凝國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活動方式和精神理念。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願望,對於當代進行民主政治建設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此外,從唐代宮中寒食節放假七日踏青春遊,演變為今天的“旅遊黃金週”;由寒食禁火,演變為今天的護林防火;由寒食插柳,演變為今天的全民植樹造林;由蹴鞠,演變為今天風靡全球的 足球運動,意義可謂深遠,不可低估。同時,寒食節2640年的演變,是對中國古代社會多個階層意識形態的反映,是當代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學的重要線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