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日本家庭教育內容的突出特點

教育考試 閱讀(5.72K)

日本家庭

日本家庭教育內容的突出特點

教育主張社會、家庭和學校三方共同進行,其中家庭教育在小孩的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啟蒙和引導作用,日本十分重視家庭教育,甚至有相當多的全職媽媽。

所謂家庭生活環境的薰陶,是指家長有意識地創造一個和諧、良好、優美的家庭生活環境,使子女置身於其中,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教育方法主要是為了培養子女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思想品德,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為規範,使子女在德、智、體、美諸方面都得到發展。

日本的家庭教育內容

1.調教這是日本人對子女進行的一種有意識的教育。“調教”的含義有兩種漢字表示:一種是“身”旁加一個“美”字,寫成“身美”,是自造的漢字,顧名思義,可能就是使孩子的身材變美吧;另一種表示是“仕付”,它的原意是做衣服時先用線大致繃一下,以便隨後細細縫製,用在子女教育上,意一思也是很清楚的。調教的方法,對於還不懂事的幼小孩子多采取獎懲結合的“尼考澎”原則。“尼考”是日語“尼考尼考”的簡稱,微笑的意思;澎是輕輕敲擊的象聲詞,就是當孩子做對了時,父母就微笑相對以示讚許,做錯時父母就輕輕敲他一下手心以示做戒。到孩子慢慢長大懂事了,再逐漸代之以講道理。

2.身教日本人有句老話:“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在父母和成人之間常用這句話互相提醒給孩子做好榜樣。當自己孩子欺負了別家的孩子時,或者做了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情時,父母知道了以後就立即帶著自己當事的孩子到對方家去賠禮道歉。特別是幹個體經濟的農戶商戶,總是把在家的孩子帶在自己身邊,讓孩子到自己勞動經營的身姿,或者讓他們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忙,更多的是讓孩子分擔家務,進行言傳身教。

3.情感教育日本人特別重視全家人一起舉行傳統節日活動和平日的家庭團聚活動,共享快樂,培養豐富的情感,特別是熱愛家庭、熱愛鄉土、熱愛民族文化的感情培養。比如3月3日的“偶人節”,被作為女兒的節日,為女孩陳列象徵高貴溫柔的偶人。5月5日的“端午節”作為男孩的節日,為男孩陳列身披愷甲的威武偶人,在屋頂立起“鯉魚旗”;還有11月5日的“七五三節”,當男孩3歲、5歲,女孩5歲、7歲時,在這天把他們打扮一新,到神社祈願健康成長等,對於孩子幸福快樂的成長都有促進作用。

總的說來,日本的傳統家庭教育重點在子女的社會化上,系統功課的學習基本委託給了學校,父母只做督促和支援。對於孩子自發的'遊戲。如攀樹爬牆、獵奇探險等,一般也比較寬容。他們有句諺語:“心愛的孩子要讓他出外闖蕩。”這說明日本人是重視實際鍛鍊的。

日本的家庭教育有如下突出特點

一、重視禮儀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對子女的禮儀教育。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飯前,必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離家或歸家都有一套禮儀規矩。孩子每次出門都要和母親、父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日本孩子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二、重視對孩子的自立教育

日本家庭從小就培養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務勞動,包括吃飯前後的幫忙、燒飯;讓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間及身邊的東西;讓孩子自己去買東西等等。

三、重視孩子抗挫折的教育

日本的小孩走路時摔跤,父母不是主動扶他起來,而是鼓勵孩子自己起來。大一點的孩子受到挫折,父母鼓勵他們自己去克服困難。在日本,國小生在冬天都穿短褲,有的孩子腿凍得都發紫了,父母並不“心疼”,而是支援鼓勵孩子那樣做。

四、重視創新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從小重視對孩子創新人格的培養,重視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父母都儘量解答,並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鼓勵孩子有獨立的想法、看法。家長經常帶孩子到科技館去看書,借閱圖書,玩各種創造性遊戲,發展孩子的想象力。日本父母很重視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給孩子買來組裝玩具,鼓勵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組裝各種各樣的模型,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