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必備[3篇]

工作方案 閱讀(3.03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實施方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施方案必備[3篇]

實施方案 篇1

各村、鎮直各單位:

為切實做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設施,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加快推進我鎮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XX鎮黨委、政府按照上級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經過實地調研,因地制宜、全面規劃,通過班子會議研究制定了20xx農田水利工程實施計劃和實施方案。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今年以來,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1號檔案精神,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鎮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仍很脆弱,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因此,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工作的力度顯得尤為重要。動員全鎮廣大幹部、群眾積極參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迅速掀起水利基本建設高潮是我鎮最為重要的工作。

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是:按照中央1號檔案精神要求和《XX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導意見》精神,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提高農業生產綜合能力和防汛抗旱能力的大事來抓,深化和鞏固水利普查成果,()以溝渠清淤疏通為重點,全面整治全鎮的溝、路、橋、井確保我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三、水利基本建設主要目標任務是:

1、溝河疏通:XX村XX溝、XX村XX溝、XX村XX溝共長Xkm,計劃完成土方X萬方,XX村XX河Xkm,計劃完成土方X萬方。

2、塘壩擴挖工程:XX村X大塘、XX村X大塘、XX村X大塘和X大塘、XX村X大塘、X大塘、X大塘和X大塘、X村X大塘、X村X大塘和X大塘。計劃完成土方X萬方,改善灌溉面積X畝。

3、新打機井:X莊X眼、X莊X眼、X眼,計劃完成土方X萬方,新增灌溉面積X萬畝。

4、生產橋涵:X個、X個、X個、X個,計劃完成土方X萬方。

四、工作目標:

針對毀橋進行實地檢視,既影響交通又造成水流阻塞的,鎮要求統一施工進行修整,達到通暢;對中小溝、田頭進行全面治理,人為造成水路不暢,造成澇災的,利用“一事一議”,隆冬時節統一組織疏通;對原有機井進行修復,根據佈置和村民意願,適新打機井幫助緩解旱情;對於低窪治理採取屬地管理的原則,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進行實施;對於迴圈路、生產路低窪不平,影響交通的採取墊土、鋪水泥路進行完成;對於多年荒廢的大塘,要改造其充分利用,做好水面養殖的大文章;對舊村破舊房,老樹等空殼村要利用冬閒季節逐村進行實施,既節約土地,又美化環境,結合新農村和村民布點規劃編制方案,逐步改變農村新面貌新氣象。

五、工作要求。

1、要成立X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

2、大力宣傳農田水利興修的意義,使之變為廣大村民的自覺行動。

3、合理分工 ,各負其責。

4、嚴明紀律,狠抓落實。

5、強化監督,獎懲分明,要求全鎮上下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今年冬修任務。

X鎮人民政府

X年X月X日水利工程局專案部的女職工事蹟材料水利工程專案經理部事蹟水利工程專案部建立青年文明號紀實

實施方案 篇2

一、課題的提出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現代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以計算機網路設施為基礎的資訊科技介入教育教學的程度迅速得以提高。學科課程與資訊科技相整合很快便成為新時期教學改革發展的一個熱點。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主要內容的資訊科技是科學技術中的尖端領域,在資訊的獲取、傳遞、處理和使用等方面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超強功能,使人的資訊器官功能得以大大擴充套件。資訊科技在教學輔助方面的優勢是明顯的,但各個具體學科如何有效地利用資訊科技,使教學過程更優化,教學效果更顯著,就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恰當地運用,充分發揮其優勢。

隨著經濟建設的日益發展,學校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援和推動下,教育現代化設施不斷完美:計算機在學校中的數量逐漸增多,日漸能滿足學生學習資訊科技和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需要;“校校通”工程逐步推開,我校連上因特網,為資訊溝通、資源共享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資訊科技培訓與考核的全面實施,為資訊科技在教育教學中的普及應用打下了紮實的基礎。資訊科技從一門單獨的學科逐漸進入學校的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學科教學的面貌產生了很大變化。

資訊科技雖然在不少方面有著強大的效能,但是如何使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中,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改變教學風貌,就成了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二、理論思考

(一)有關概念的界定

1、國小課程:在這裡指學校根據上級課程計劃而開出的各門學科。

2、課程與資訊科技整合:是教師和學生在課程中恰當地運用資訊科技來促進教學。主要有三個重點:(1)教師要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恰當地應用資訊科技;(2)不僅教師使用,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使用資訊科技;(3)使用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

(二)研究思路

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有效整合的研究目的在於探求實現資訊科技的應用與學科課程教學過程有效整合的規律、策略和方法,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的規律,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學效益。

①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對硬體建設,軟體建設和師生資訊素養的基本要求,加快學校資訊化的步伐;

②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的途徑,方法和策略,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

③研究開發一批實用的基於計算機網路的學科教學課件。

④撰寫有一定理論水平研究報告、論文。

⑤積累一批課堂教學設計案例和典型課例。

三、課題的研究目標

1、學生的教育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總結並形成運用資訊科技引發“學生自主性獲取資訊、運用資訊,提高學習能力”的教學理論和模式;在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中,使學生學會利用資訊科技進行獲取資訊、運用資訊、提高學習能力的方法、經驗和激勵機制;研究並探索為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途徑和方法;

2、師資隊伍的建設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系統歸納、總結、提煉出不同學科內容、不同教學型別的有效整合的模式與方法;形成一批優秀的多媒體和網路教學示範課例;構建多元、豐富的教學資源庫;系統提高學校教師資訊化環境下教與學的能力。

3、學校的發展目標

通過課題的實踐研究,使學校的教育現代化水平得到整體提高,培養一個現代化科研型群體,使學校向教育資訊化示範學校、先進學校邁進。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主要採用調查法、實驗法、觀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的途徑主要有:學習理論文章,參加媒體培訓,上好實驗課,撰寫論文小結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實驗法。通過一堂堂實驗課來探索媒體與課堂教學的很好整合,來觀察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來研究怎樣合理有效在運用資訊科技提高各門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

五、課題實驗內容

(一)完善組織機構,加強課題實驗管理

為使課題研究真正落到實處,學校實驗課題由分管教學的教導主任負責。在學校實驗課題之下,又根據學科教研的特點,分解出幾個下級課題,主要有語文組的《資訊科技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數學組的《學生如何在資訊環境下探究性學習》。各個課題小組定期開展研究活動。課題組之間階段性地進行集體活動,相互學習、交流、研討、總結,使課題研究工作做得紮實而有效。

課題組分工表

姓 名 專業職稱 研究專長 分工

王志明 國小高階 資訊科技 課題主持人

鄒小華 國小高階 語文教學 資訊科技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

陳梅英 國小高階 語文教學 資訊科技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

徐建祥 國小高階 數學教學 學生如何在資訊環境下探究性學習

(二)加強學習,轉變觀念,促進課題研究深入開展

為使課題研究規範而深入地開展,學校組織了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

1、不定期蒐集與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文章、教學案例等內容編訂成學習小冊子,發給課題組成員參考學習;

2、定期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活動,彙報實驗開展情況,探討發現的問題,總結實踐經驗;

3、按上級要求組織教師參加資訊科技培訓與考核,整體提高教師隊伍的資訊科技操作技能;

4、抓住機會派教師外出學習,聽取專家的相關學術報告,聽取全國的、省市各級的優秀整合課,認真分析內化,指導自己的課題實驗;

5、請教科研專家來校講座,使全體教師能有更多的機會學習掌握教科研方法,提高課題實驗能力……

(三)從學校實際出發,以課堂教學為陣地,紮實開展課題實驗研究

1、在傳統課堂裡“點亮一盞燈”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歷經無數歲月的淘煉而不衰,說明其中自有合理、有效、富有生命力的內涵,但是隨著科技進步、時代發展、觀念改變,回首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方法,在直觀性、有效性和啟發性等方面,就會發現存在一些問題,適當地發揮以計算機技術為重要內容的資訊科技功能,可以使課堂教學煥發亮麗的光彩。幾年前,我校就有一套裝備在多媒體教室的多媒體裝置,因為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使用不夠方便,因此,使用效率不高。

(1)恰當而簡明的演示,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

教師為了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即便是在傳統方式的課堂教學中,也努力利用傳統媒體,增強直觀性、啟發性,幫助學生學習。如今有了多媒體裝置,教師或從網路上找尋相關課件,或自己動手製作課件,針對難點進行演示,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方式,在一節課上應用的時間不是很多,但應用的效果卻是顯著的.

(2)生動而豐富的演示,擴充了容量,強化了訓練,提高了效率。

隨著教師應用多媒體裝置的熟練程度的提高。其功能也逐漸得以發揮,一套裝置替換下了更多的傳統裝置:小黑板、掛圖、卡片等,課堂的容量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訓練也得以強化,課堂效率提高了。

個別教師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帶動了同軌教師應用,逐漸地更多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了多媒體。

以傳統作為基礎,將傳統中有生命力的精華繼承下來,並且發揚光大,同時結合時代、科技的發展,將新的內容融入傳統之中,使傳統合上時代的節拍,跳動時代的脈搏,形成一種新的體系。傳統的悠久歷史內涵使該體系廣博、深刻,合乎時代節奏的新內容使該體系煥發蓬勃生機。

2、在網路環境中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計算機接入網路成為終端之後,既是探視資訊海洋的視窗,也是作用於資訊海洋的碼頭。帶學生進入網路環境進行教學,給學生以更廣闊的學習探究空間,也給學生以更多展示個性的機會,因為網路是無邊的,網路也是互動的。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網路,查詢資料,以補充課本教材資訊的不足,還可以引導學生參加網上互動交流……

六 、實施步驟

根據課題組安排,結合本課題具體情況,擬定本課題實驗研究週期為1年半,即20xx年10月--20xx年6月。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階段:實驗準備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調查分析我校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現狀,整理、收集各種資料。

2、組建課題組,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理論,接受相關知識培訓,上網查詢資源

3、填寫課題申請書,設計實驗方案,制定實驗計劃,培訓實驗教師,認真做好實驗前的各種準備工作。

第二階段:實驗研究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12月)

1、結合各 學科課程的內容,探討現代資訊科技與各科教學的有效整合點,進行教學設計、實施教學過程,探究“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2、組織教師編寫指令碼,製作多媒體教學軟體,進行多媒體教學與網路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現代意識和創新精神。

3、對“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效果進行測量與分析,探討它對學生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優化網路和多媒體軟體,研究網路多媒體教學軟體開發中的一些理論、技術問題。

第三階段:實驗總結階段(20xx年01月--20xx年6月)

1、撰寫“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的研究報告和相關論文,按科目分類整理,並加以綜述。

2、整理網路和多媒體軟體指令碼,進行教學反思,最終研製成果用多媒體教學光碟的形式向廣大教師推廣。

3、分析展示實驗成果,迎接上級領導和專家的評審鑑定。

實施方案 篇3

安排學生座位,是學校班級管理的常規工作,也是學生和家長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了全面貫吉化第一實驗國小校實行“陽光排座”,讓陽光灑滿每個孩子的心田,我們三年組六個班班主任研究特擬訂吉化第一實驗國小校三年組“陽光排座”實施方案。

一、安排原則:

1、公平、公正的排座,杜絕班級排座中的“人情座”問題,平等對待每名學生。

2、公開、民主的排座,各班利用QQ群、班級部落格等平臺公開班級的排座原則和結果,保障學生和家長的知情權、參與權。

3、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不斷的調整排座辦法,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4、按照學生的'身高(坐高)和男女學生的搭配為主要依據進行排座。

5、每學期或學年要根據學生身高變化進行一次學生座位的整體調整。

6、 為有利於保護學生視力,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每一週或兩週進行一次學生座位的左右輪換。

7、積極探索學生小組合作等教學方式,使排座辦法與教學方式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班級管理水平。

8、對確實需要特殊照顧的學生,班主任可向學校提出安排意見,經學校批准,並徵得相關學生和家長的同意,對學生的座位安排進行適當的調整。

二、各班具體安排如下:

3.1班:按學生身高排座,小個在前,大個在後。班級分四大組,中間兩組兩人一座,兩邊兩組單桌。每兩週換一次座位,從左往右換。

3、2班:按學生身高排座,小個在前,大個在後,兩人一座,班級分四大組,每週換一次座位,從左往右換。

3、3班:按學生身高排座,前三排為小個,後四排為大個。單週前後換座,雙週左右換座。

3、4班:按學生身高排座,小個在前,大個在後。分四大組,三組兩人一座,期中一排單桌,每週換一次座位,從左往右換。

3、5班:按學生身高排座,小個在前,大個在後,兩人一座,班級分三大組,單獨一列,每週換一次座位,從左往右換。

3、6班:按學生身高排座,小個在前,大個在後,兩人一座,班級分三大組,男女生搭配一座,每週換一次座位,從左往右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