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

工作方案 閱讀(2.85W)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學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1

前言:

本學期有五個月,我們的教學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寬裕,所以說咱們小組本學期可以每次安排兩人上課,課前有研討,課後也有研討。每次活動時間為一晌。(中午aa制聚餐)二月份活動內容是依據課標確定本學期要教學的具體任務,交流自己的'教學計劃,教學思想,並敲定自己上公開課的課題。

活動要求:

1、每次活動沒有特殊情況要按時參加。

2、作課教師提前一週公佈教學設計,小組成員及時交流思想,交換意見。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荊

3、活動時提前十五分鐘到達作課地點,作課教師與聽課者簡單交流思想。

4、上完課及時上傳實錄,最好利用禮拜天整理、上傳,週一大家點評。

5、平日教學中多反思,每次活動時最好大家都帶著問題參加。我們不僅僅探討課,也探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活動時間安排:

2月22日 3月21日 4月18日 5月16日 6月20日

具體就是每月的第三週週三。

具體的作課順序等到22日活動時再定。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2

一、單元簡析

第五單元以“可貴的親情和友情”為專題,先後安排了《可貴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顆鑽石》、《媽媽的帳單》四篇課文,一個語文園地。本單元的每項學習內容和活動,都將圍繞著該專題展開,以不同的層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現、詮釋、實踐這個專題,讓學生能夠多方面、多層次、多途徑地感受這份人間真情。

有關愛的專題在前幾冊中有所涉及,本冊內容有所拓展,也更為深入。課文圍繞“愛與真情”,配以綜合性實踐活動,並將該活動穿插於單元教學之中:在第一篇課文後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任務,體會、尋找父母對自己的愛;第三篇課文後給予綜合性學習的提示:怎樣回報父母的愛;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展示臺”都是圍繞這一活動展開的。可以說,課文的學習為“綜合性學習”引路導航,“口語交際”、“展示臺”讓“綜合性學習”活動實景再現,“習作”則是“綜合性學習”後的真情實感的表露。

二、活動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愛,認識作為子女應該回報父母家人的愛,懂得怎樣表達愛。

2.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會用口語、唱歌、朗讀、寫信、習作等方式表達感情,能進一步體驗愛,表達愛。

3.通過調查、採訪、贈送禮物等活動,提高學生相應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鍛鍊膽量和增長勇氣。

三、活動準備

1.教師:進行活動設計和活動指導;收集相關的資料;瞭解學生家庭的情況;設計相關的表格指導學生進行填寫;上課時做好課前準備,製作簡單的課件。

2.學生:小組(確定小組的彙報展示方式以及組員的分工。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背誦、演唱、講故事、製作等,做好彙報展示的準備。)個人(確定採訪的對像,準備好採訪的問題。進行記錄整理。學習習作和寫信,寫賀卡等。)

四、活動內容及策略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階段(課內指導)

1.瀏覽課文,明確任務

從第五單元的.導語入手,讓學生略讀整組課文,大致瞭解每篇課文的內容,初步體會到父母的愛、朋友間的友情。

2.讀題明意,落實任務

⑴學完17課《可貴的沉默》後,出示課後76頁“綜合性學習”的一段話,學生自己讀一讀,知道這一次活動的任務是要回憶、瞭解父母對自己的愛。

⑵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要求學生如何去尋找、發現父母的愛,用什麼方法去尋找,尋找哪些父母的愛,進行一次採訪調查活動。設計表格。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3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小練筆習作訓練點

第一單元:

1. 我想寫寫下課了,同學們一起做遊戲的情景。

2. 回家學習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把過程寫下來。

3. 小練筆:圍繞一句話寫話,例:“節日的廣場真熱鬧…..”;“大年夜,我家真熱鬧……”“大街上真熱鬧……”“下課了,學校裡真熱鬧…..“。

4. 單元習作:寫一寫自己的課餘生活。

第二單元

1.《灰雀》小練筆:我也來學著寫一寫,寫出金魚的可愛:魚缸裡的三尾魚( ) 真惹人喜愛。

2.續寫《小攝影師》

3.《奇怪的大石頭》寫一個同學,先介紹一下他(她)得外貌,在寫一件她(他)有關的事。

4.《我不能失信》老師關心我得事很多,我要選一件寫下來。

5.單元習作: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第三單元

1.《古詩兩首》看錶示古詩的圖畫寫一段話。

2.小練筆:續寫《風箏》

3《秋天的雨》小練筆:你知道秋天小動物早忙些什麼?選幾種寫下來。

4.《聽聽,秋的聲音》摘抄描寫秋天的美文佳句。

5.單元習作:選一幅或畫一幅秋天的畫,把畫上的內容寫下來。

第四單元

1.《花鐘》,回家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花草木,寫一段話介紹一下。

2《蜜蜂》,回家觀察一種小動物,把它的外形和活動特點寫下來。

3.《玩出了名堂》,玩扔樹葉的遊戲,仔細觀察後,把遊戲的經過和觀察的結果寫下來。

4.《找駱駝》,寫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穫。

5.單元習作:寫一篇觀察日記。

第五單元:

1.《孔子拜師》,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2.《盤古開天地》,查閱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如清明節、中秋節、端午節、春節等。

3.《趙州橋》,寫一段話誇誇趙州橋。

4.《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找找生活中得傳統文化,如郵票、剪紙、中國結等,寫一段話介紹一下。

5.單元習作:寫寫自己去過的地方或想去的地方。

第七單元

1.《矛和盾的集合》,舉例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優點集於一身,誰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2《科利亞的木匣》,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並寫一寫,再與同學們交流交流。

3小練筆:讀了《陶罐和鐵罐》的故事,我懂得了:( )

4.讀了《刻舟求劍》這個成語故事,我想對哪個人說( )

5. 單元習作:編寫一個童話故事。

第八單元

1. 摘抄《掌聲》一文中讓我感動的句子。

2. 《一次成功的實驗》一次體育比賽,跳繩比賽或踢毽子比賽。

3. 續寫《給予樹》。讀《給予樹》後,我要替那個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寫幾句感謝的話。

4. 《好漢查理》,誇誇我得同學,寫一件事。

5. 單元習作:這次作文不規定內容,範圍,可以寫各種各樣的人或事,可以寫自己喜歡的景或物,也可以寫自己的快樂或煩惱。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4

【教學目標】

1、積累6條成語,能熟讀成誦。

2、閱讀成語故事《聞雞起舞》,能用自己的話講故事,並能從故事中得到啟發。

3、參加討論,能清楚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合作交往中學習處事,陪養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每位同學在本組內清楚明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學難點】

總結小組同學的意見向本班同學講述。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投影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積累6條成語,能熟讀成誦。

2、閱讀成語故事《聞雞起舞》,能用自己的話講故事,並能從故事中得到啟發。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的話講故事,並能從故事中得到啟發。

教學過程:

一、讀背諺語

1、談話匯入。

2、自主練讀。

(1)今天我們要學習6條與學習方法有關的諺語,想把它們讀好嗎?

(2)出示朗讀要求:讀準確,讀流利。

(3)學生練讀。

(4)檢查學生朗讀情況,及時正音。

3、搶背。這些諺語對我們的學習很有啟發,同學們想把它們記住嗎?可以選用以下方法:

(1)比一比,誰的速度快。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作為座右銘,貼在明顯的地方,時刻激勵自己進步。

二、閱讀《聞雞起舞》

1、聯絡舊知,激發興趣。

2、明確要求,自讀課文。

(1)讀課文後面的閱讀要求。

(2)自己閱讀。

3、聯絡實際,暢談啟發。

聯絡實際,說說自己從故事中受到了什麼啟發。

4、聯絡動機,講練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參加討論,能清楚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合作交往中學習處事,陪養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每位同學在本組內清楚明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總結小組同學的意見向本班同學講述。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話題

秋天到了,同學們看到那些美麗的景色?秋天是一個迷人的季節,在這美好的季節裡,同學們想不想去秋遊?我和大家一樣,也很想去,我們討論一下組織方案,既要讓大家玩得開心,又能保證安全,我們這節課就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希望大家各抒已見,力爭把這次活動組織好。

二、按趣分組,討論分組。

1、想一想,你最想去哪兒秋遊?

2、學生彙報自己想去的地方。

3、小組代表彙報。

4、展示情境。

情境一:學生在旅遊途中因忘記帶一些物品而萬分焦急的情景。

情境二:學生在旅遊途中各自分散遊玩,難以聚合的'情景。

情境三:學生在旅遊途中玩危險遊戲的情景。

三、及時評價,完善方案

各組派代表彙報小組的秋遊方案,全班進行評議。教師要求學生評議時做到態度誠懇,語氣平和,以理服人,不清楚的地方要提問。

四、評選最佳,彙報方案

學生舉手表決評選出最佳方案。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練習寫作

教學準備

像片、錄影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暑假已經成為過去,大家在暑假裡肯定經歷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清各自談一談。

二、學生自由談暑假趣事

1、出示圖片、相片、錄影

2、自由組成小組談論。

三、學生自由上臺講述暑假趣事。

1、生講

2、生評

3、師歸納

⑴、要注意寫出來趣來;

⑵、要注意把事件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

⑶、注意語言要通順;

⑷、可適當對人、景、物進行描寫。

比如寫人可以寫動作、語言、心理、神態。寫景注意寫出景物特徵,寫物要寫出物的特點、作用。

⑸、可適當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四、進行寫作訓練

五、小結

六、佈置作業

完成作文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珍”、“靠”、“仰”、“指”、“漢”、“研”、“著”等7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讀懂課文一、六兩節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難點

學會7個生字,理解比喻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張衡小時候如何喜歡、認真地觀察星星。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

1.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們抬起頭,就看見天上有許多明亮的星星,一閃一閃的,非常有趣。在兩千多年前,人們經常看到一個孩子(板書:孩子)在數星星(板書:數星星)。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星星的孩子》(板書:21),讀題。

2.從課題中你知道這篇文章寫的是誰嗎?寫這個孩子的什麼事?

二、按要求自學課文。

請小朋友開啟課本,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完成下列任務:

(出示投影)

①讀準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②標出每小節的序號。

③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投影,檢查讀音。

zhēn màn hàn yányáng

珍珠 慢慢 漢朝 鑽研 仰 著頭

héngzhù shǎ zhǐ sháo

張衡 著名 傻孩子 指著 勺子

chǔ sǎ zhǔ kào dǒu

清楚 撒 一組 靠著 北斗星

a.找出每一行讀音的特點。

b.開火車讀——分組讀——男、女同學對讀--齊讀,並及時進行糾正。

2.這篇課文有幾小節?(6小節)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出示投影: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的事。(板書:張衡)

 四、學習第六段。

1.出示張衡掛圖,告訴小朋友這就是張衡的影象。他是什麼時候的人?又是什麼樣的一個人?默讀第六節找出來。

2.討論;

a.張衡是什麼時候的人?(板書:漢朝)讀一讀,告訴學生漢朝是我國古時候的一個朝代,離現在已有兩千多年了。

b.他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板書:著名的天文學家)讀一讀。

c.天文學家是研究什麼的?

d.誰給“著名”找個近義詞?(有名、出名)看76頁的插圖,告訴學生渾天儀是張衡發明的`,可以觀察天上日月星辰運動的;地動儀是張衡創造的世界上最早預報地震、測定地震方向的,看來張衡確實是一個著名的天文學家。(指著板書說)

e.用“著名”說一句話。

3.看著板書,用“張衡、漢朝、著名的天文學家”說一句話(不同順序)。

4.張衡為什麼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呢?(板書;刻苦鑽研)理解這個詞的意思。

5.用“因為……長大後……,所以……”和“張衡成了……是因為……”的句式說話。

6.課文是怎麼寫的?齊讀最後一節。

 五、學習第一段。

1.長大後的張衡刻苦鑽研,小時候的他又是怎麼樣的?聽教師配樂朗讀第一節。

2.這一節有幾句?齊讀第一句,說說你知道了什麼。(出示句子:晚上,天空中有無數的星星)

3.天上有無數星星,書上是怎麼寫星星的?(出示句子,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

4.教學“珍珠”,為什麼都是“王”字旁?“珍珠”是怎麼樣的?這裡“珍珠“指什麼?可見星星是怎樣的?

5.“碧玉盤”是怎樣的?這“碧玉盤”指什麼?

6.在碧玉盤似的天空中撒著無數的、像珍珠一樣的星星,你覺得這夜空怎麼樣?

7.比較剛才出示的兩句話並指導朗讀。

8.小張衡看到這麼美的夜空會怎麼樣呢?(板書;喜歡)他又是怎麼去數星星的?(齊讀二、三兩句)

9.圈出動詞,(板書:坐、靠、仰、指、數)讀一讀“靠”,上下結構。(出示:告靠)全班小朋友做動作,“向左靠,向右——,向後——”,“仰”,左中右結構的字。做做“仰”的動作。“指”用什麼指?所以“才”——一個學生上來表演張衡數星星,老師當奶奶。——全班小朋友按這幾個動作數星星。

10.小張衡數星星的樣子是這樣的,他又是怎樣去數的呢?(出示: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教師範讀這一句。

11.老師為什麼讀得這麼慢?(“,“停頓時間長,說明張衡數星星時很慢。)

12.為什麼這麼慢?(天上的星星多,一閃一閃)還有呢?(出示句子: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

13.“撒”是什麼意思?(教師演示;把珍珠撒在盤子裡,並用幻燈打出)撒下去的珍珠分佈怎樣?(有多有少,有密有疏,不均勻)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盤裡,可見星星在天空中的分佈也是這樣的,你們說好數不好數?難不難?下面一起來數星星,談談有什麼感覺?(教師用幻燈打出滿天的星星,讓學生看天花板上的星星數)

14.你們數了多少顆?小張衡呢?這“一直”是什麼意思?(板書;一直)你們數了幾十顆就覺得眼花繚亂,手痠了,脖子酸了,頭也仰疼了,可小張衡卻連續數了幾百顆,他會更加怎樣?說明張衡數星星是多麼的……(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認真)指導朗讀這一句。

15.誰能看著這幅圖(出示張衡數星星圖),把張衡數星星的情景說出來?(評議)

16.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配樂)。

 六、小結過渡。

教師敘述:多少個夜晚,小張衡就是這樣仔細、耐心、認真、刻苦地數星星。奶奶見了,說他傻,他真傻嗎?(板書:……)爺爺見了,又是怎麼說的?(板書:……)張衡又是怎樣

數星星的?(板書:……)長大後的張衡刻苦鑽研,小時候的張衡是不是也這樣呢?(板書:}→?)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七、鞏固字詞。

1.卡片認讀。

2,做課堂練習並加以訂正。

(1)利用熟字記生字。

①“迎”去掉()換上()就是“仰”

②“都”去掉()換上()就是“著”

(2)加一加,記生字。

()+()——漢

()+()——研

(3)猜一猜,記生字。

①人字下面藏三撇,王字站左邊。()

②非非一口咬掉牛尾巴。()。

3.書寫指導。

4.遊戲;攀高峰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6

教學要求:

知識目標:學會10字,認識10個字。

能力目標:正確讀寫並理解“真情、誠懇、風箏、吹拂、陶醉、形影不離、五顏六色、觸景生情、苦思冥想、眉習色舞、情不自禁、開虛作假”等詞語。能用“情不自禁”、“陶醉”寫句子,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理解詞語的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遇事要實話實說、不隱瞞真實的情況。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詞句。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遇事要實話實說、不瞞真情是誠信的重要表現。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會認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匯入,板書課題。

1.板書課題。

2.學生讀題。

3.解釋課題。

“真情”有兩個意思:(1)真實的情況;(2)真實的感情。本文中“真情”指的'是什麼呢?

二、學生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多讀幾遍。

2.小組交流學習成果,開火車讀課文,生字互查。

3.講講課文大意。“真情”是什麼?

4.學生質疑。

三、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

2.反饋:讀後你瞭解到了什麼?

3.理解詞語:“誠懇”、“形影不離”。

四、學習生字。

五、教學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老舍和高煜年金子般閃閃發亮的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二、學習課文

1.鞏固生字詞。

2.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2、3自然段。

1.默讀課文2、3自然段,思考:從這兩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麼?

2.全班交流。

(1)聯絡上下文理解:“吹拂”、“千姿百態”、“五顏六色“、”觸景生情“、“苦思冥想”。

(2)議一議:老舍為什麼幫高煜年,是怎樣幫的?

接愛幫助的高煜年心情怎樣?

(3)指導在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4-8自然段。

1.默讀課文4、5、6、7、8自然段。

思考:從這幾自然段中你瞭解到什麼?

2.全班交流。

(1)理解:“眉飛色舞”、“陶醉”。

(2)面對老師的表揚,老舍、高煜年反應?(找出句子邊讀邊議)

(3)有感情朗讀課文。

五、拓展

1.如果你是老舍或高煜年,你會怎樣說?(扮演角色)

2.聽了老舍、高煜年的話後,老師怎樣說?(扮演老師發言)

板書設計:

為放風箏 幫寫作文

14 不瞞真相

得到表揚 深感慚愧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7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敘事較強的記敘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記敘的。主要向我們講述了人類拯救白鯨的故事。表現了人類對動物的熱愛和幫助,反映了人類和動物和諧共處、互相幫助的主題。

教育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1 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續編故事

3、瞭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

1、識字重點:學習9個生字。

2、瞭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課時安排:

2課時

授課時間:

第一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簡單瞭解了同學們最喜歡的恐龍,也知道了聰明、可愛的海豚能為人類服務,那麼今天我們要再認識人類的朋友,它是迄今為止,生活在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猜猜是什麼? (鯨)

二、檢查預習

1、字詞(重點關注“召、克、拼”的讀音)

2、檢查讀文: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地方多讀幾遍。

三、學習前三自然段

1、指讀前3自然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說到第幾自然段,教師隨機學習“夠、召、克、望”。“夠”字,學生往往把字寫顛倒,可以這樣記:一句話說多了就是“夠”。)

2、具體指導朗讀二三自然段。二三自然段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要讀出那種頑皮、高興、自由的`勁兒。通過多種朗讀方式體會。

3、練習有感情朗讀前3 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

選擇前3自然段喜歡的句段讀一讀

二、學習4、5、6、7自然段

1、小黑板出示第四自然段第三句話“白鯨著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塊,但是冰塊太大了,他們絕望地叫起來。”反覆朗讀。(這句話中關鍵是拼命、撞、絕望這三個詞語,只有準確理解了,才能體會出白鯨身陷絕境那種無奈和絕望。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在通過個性化的朗讀體現出來,以便加深感悟。學習慌和拼,完成書寫

2、第四自然段要讀出遇到寒流後很絕望,很無助的感情。與前兩段的讀法形成比較鮮明的對比。

3、默讀5、6、7自然段,邊讀邊想白鯨是怎樣獲救的?畫出相關的句子。

(抓住“馬上—立刻一動不動擠成群結隊一邊一邊”等詞語理解)

4、指導朗讀:

5、6自然段要讀出緊張的氣氛。7自然段要讀出白鯨得救後,人們輕鬆、愉悅的心情。

5、感情朗讀全文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你能想象一下白鯨得救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嗎?(續編故事)

2、讓學生彙報關於鯨的資料。

四、作業

讀課後讀一讀中詞語

五、板書設計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8

一、引入新課

昨天我讓大家預習了第18課《雷雨》,誰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什麼?(學生交流,讀相應的語段、詞句,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點評,並檢查生字的識記情況。)

(孩子們,我們讀書就好象吃飯,飯要細嚼慢嚥,要一口一口地吃,才有營養,讀書呢,也要讀一讀,品一品,作者寫了什麼,這樣寫能讓我們感受到什麼,這樣的讀書才會很有意思,很有價值的。接下來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讀一讀課文《雷雨》。)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迴指導讀書。

二、品讀感悟

(一)品讀課文第一到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課文第一到三自然段,教師提出要求:這三段寫了什麼?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請準備用完整的句子把你的意思清清楚楚地告訴大家。

2、學生合作感悟。

3、學生交流彙報,學生點評,教師點評。教師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把意思表達清楚,並提醒學生養成傾聽同伴的發言,多給同伴肯定的評價的習慣。

A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這句話寫的.是烏雲,從滿天一詞感受到烏雲的多,黑沉沉一詞感受到雲的顏色,壓一詞感受到雲很多、很重,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B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這句話寫的是葉子和蟬,一動不動、一聲也不叫讓我們感到天氣很悶熱,一絲風也沒有。)

C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這句話寫了在風,忽然寫出了風來時的速度很快,樹枝亂擺寫出了風很大,所以這個大風還可以改成什麼風?)

D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這句話寫了蜘蛛,垂下來逃走了讓我們感受到蜘蛛很可愛,它知道大雨要來了,心裡很害怕。)

E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這句話寫的是閃電和雷聲,越來越亮越來越響讓我們感受到大雨就要來了。)

4、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前三自然段,形式:男女讀,齊讀。(教師點評,鼓勵大家在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感受,還要學會想象。)(剛才我們學習了雷雨前的景象,接下來我們看看雷雨以後有什麼樣的景象呢?大家找找看,它在哪?

(二)品讀課文第七、八自然段

1、學生自讀,小組交流,教師巡迴指導。

2、小組派代表交流。

3、學生自主點評。

4、教師小結。(主要著眼於感悟是否到位,表達是否規範,點評是否能對同伴進行積極性評價)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18課《雷雨》的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寫了雷雨前的景象,烏雲很多很重,天氣很悶熱,風來了,蜘蛛很害怕逃走了,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雷雨馬上就要到來了;我們還學了雷雨後的景象,看到太陽出來了,彩虹高高地掛在天上,空氣也很清新,天氣也不感到熱了,蟬也高興得叫起來了,蜘蛛又開心地掛到了網上,青蛙也唱起歌來了,好象在告訴我們,雷雨後的一切讓大家多舒服呀。

剩下的課文的中間部分,我相信大家自己也能夠學得很好,能知道它寫了什麼,也能感受到它告訴了我們什麼?我們下節課一起再交流。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9

1、課題提出的背景

隨著課堂改革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等教學理念,己成為大家的共識但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還是較多地考慮如何教,如何讓學生學會知識,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學生如何學,尤其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而教育又是一個不斷產生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產生新問題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陶行知在一首詩裡寫道: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闖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很少有學生提問,即便是問,也只是問某一道現成的題目,而不能或不善提出真正有質量的問題。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個問題更重要。”因此,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進學生髮展的要求。

2、課題界定:

問題意識主要是指學生具有自由探討,積極思考,敢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闡述問題等自覺的心理活動。它是學生創造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感到疑惑的實際問題,併產生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培

養問題意識就是教師想方設法激發這種心理狀態,並利用合理方法、創設情境,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3、研究的意義

本課題有利於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研究依據

(—)理論依據

l、巴班斯基認為教學過程最優化的一種教學形式就是“問題教學”。這種形式的教和學的過程為:

教師

(1)提問、試驗等形式,向學生提出研究問題的任務;(2)組織學生深思熟慮所提出的問題:(3)建議學生證明所提出的解決任務的方案的正確性;(4)如果學生的假設是正確的,那麼要求他從該假設中做出關於所獲得的新知識的結論。

學生

(1)接受任務,並開始思考解決的各種可能的途徑:(2)說出解決這一任務的可能的方案:(3)證明其中一種方案的合理性;(4)概括做出的關於所回答的新知識的結論。

2、杜威提出的問題解決的五步模式:

(1)意識到困難的狀態;(2)確定疑難所在;(3)提出問題的種種假設;(4)對問題重新加以闡述;(5)驗證、證實或駁斥假設。

3、奧蘇伯爾和魯濱遜提出的問題解決的四個階段:(1)呈現問題情境命題;(2)明確問題目標與已知條件;(3)填補空隙;(4)解答之後的.檢驗。

上述三方面的理論雖然都有偏頗,但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示,為研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奠定基礎。

(二)實踐依據

我校是一所村鎮學校,學生家長多為農民和礦工,對學生的學習不夠關注,一些關注學生的家長也只是關注成績,而對關係學生終身發展的提出問提、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不夠。由於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加上學校地處偏遠,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不多,對課程改革認識不足,課堂教學不夠關注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此項課題的研究,既是為了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也使教師在研究中提高教學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

三、理論假說與研究目標

l、理論假說

每個學生都對精彩紛呈的語文學習活動充滿了好奇心和疑問,如果教師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訓練訓練學生的提問技巧,學生就會在精彩分呈的問題中提煉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索研究,為日後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2、研究目標

(1)科研目標:

通過本課題研究,構建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的教學模式。

(2)育人目標:

敢問:即自己有了想法、問題、建議等後,有膽量把這些問題丟擲來,勇於發表自己見解,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探索精神。會問:能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萌發猜想;並能綜合運用原有經驗和生活經驗進行系統分析,理解資訊,能廣泛收集各種資訊,從各種資訊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善問:善於抓住問題的實質,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學習狀況,從不同角度探索知識,尋找方式方法,能積極進行獨立的有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不拘泥於接受答案,善於質疑問難,善於自我反思,敢於向老師的答案挑戰,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對問題的獨立見

解,並有其深度。

(3)工作目標:

通過課題研究,凝聚並帶動一批教師,逐步培養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建設一支學習型、科研型的教師隊伍。

四、研究物件與方法

1、研究物件:—一五年級學生

2、擬採取的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掇據課題的內容,課題組成員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整個課題的研究過程有行動,有研究,在行動中研究,使行動過程成為研究過程。“行動研究法”包括計劃、實施、觀察、和反思四個相互依賴的基本環節。計劃是行動研究的第一個環節。實施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具體地貫徹行動計劃。收集研究的資料,監察行動的全過程。反思就是對行動效果進行思考,並在此基礎上計劃下一步的行動。

(2)經驗總結法:在實驗過程中加以回顧、反省、總結,通過分析和思考,總結實驗的得失,再指導研究和實踐。

(3)個案法:對實驗班的個別學生(優等生、潛能生),進行個案分析,跟蹤調查研究。輔助資料收集法、調查法、觀察法、問卷法、座談討論法等。

四、研究原則

1、科學性原則:研究要體現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以實踐探索方向的正確性。

2、合作性原則:引進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相互合作,共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達成學習目標。

3、開放性原則:本課題起始階段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主要渠道,逐步開放學生學習活動的時間空間、開放學習方式(小組或個體)和指導教師(可以是校內教師,也可以是校外的家長或專業人士等),開放資訊來源渠道(既可以在校內圖書館、實驗室等場所查閱獲取資料,也可以到校外採用採訪、調查等形式獲取資料),使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停留在課堂上和語文學科的學習中。

五、研究內容及措施

(一)研究內容

探索國小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途徑,完善國小語文問題教學的基本模式:受到啟發——提出問題——閱讀求解——解決問題——剖新發展。並根據學生的年段特點細化模式,使之與年級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相適應。

(二)研究措施

(1)創造優良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為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提供適宜的環境

學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慾旺盛,這正是問題意識的表現。語文教學活動應順應這一個規律,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師生之間要保持平等、和諧、民主的人際關係,消除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感、焦慮感,鼓動學生大膽質疑、提問,鼓勵學生求新求異,正確對待學生的提問,不譏諷、不嘲弄,挖掘其可貴之處。特別要對學生自己發現而的提出問題進行鼓勵。在教學中“少一些不準,多一些允許”,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砰吸”,敢想、敢說、敢做,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為問題意識這顆種子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陽光、水分、適宜的土壤。

(2)精心設定問題情境,為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提供科學的教育方法。

學生問題意識的發展及培養,不僅有賴於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以及適宜的環境和氣氛,而且還要依靠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只有科學地設定河題情景,適時、適量、適度地處理好問題材料,使學生進入適宜的教學狀態,才能有利於問題意識的培養。要做到這點,在課堂教學的問題設定上要體現“五度”、“五要”:“五度”一是難度,問題的設定要有。定的難度,要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積極的思維活動,讓他們“跳一跳、摘挑子”;二是跨度,問題的設定要有主次、輕重之分。注意問題的內在聯絡以及知識的前後銜接;三是坡度,問題的設定要由易到難,由簡入繁,由小到大,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四是密度,問題的設定應疏密有問,有一定的停頓時問,以適應學生的思維規律和心理特點;五是廣度,問題的設定,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同時還應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智力水平,面向全體學生。“五要”一要簡潔明確,問題設定要有針對性、目的性,表達簡明扼要和清晰;二要講求過程,不僅要學生說出正確的答案,還要知道答案是怎麼來的,明白獲得結論的過程,提高認識問題的能力:三要體現階段性,在教學過程的不同發展階段,應根據不同要求,採用不同的問題設定;四要有探索性,通過問題的設定,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分析,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五要注意時機,問題的設定時問要得當,把握好時機,尋求學生思維的最佳突破口。

(3)採用延遲判斷的方法給學生思維的時問和空間。

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我們不過早做出評價,使學生意見得到充分發表,把判斷與評價分開;對於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問題,要通過啟發式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完成解答。在課堂上,我們老師的指導與講解,力爭較少敘述事實,較多提出探索性問題,較少給出現成答案,著力引發學生的獨立探究活動,鼓勵學生在解題中標新立異、另闢蹊徑、不墨守成規,在教學中,要留出足夠的時問,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獨立思考、勇於刨新的精神。

(4)通過及時得到鼓勵和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教學中,我們要及時肯定學生對的、好的地方並給予鼓勵。當學生不敢提問時要及時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當學生敢於提問時要及時鼓勵他們從多角度提出問題;當學生提出很多問題時要及時鼓勵他們選擇關鍵問題;當學生選中關鍵問題時要及時鼓勵他們從課文和課外去搜集材料解答問題;當學生取得解決問題的成功時要由衷地和他們共享成功的喜悅。在提問和答問的過程中要嚴禁過早評價,要使問題教學得以充分展開。

六、研究過程

(一)準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

20xx年1月,選題,收集相關文獻資料,成立學校課題組,申報課題。

20xx年3月,制定實驗方案,培訓實驗教師。

20xx年5月,修改實驗方案,開題論證,召開學校課題開題會。

(二)實施階段(20xx年6月——20xx年3月)

1、培訓實驗教師,提高教師對教育科研和本課題的認識。通過教育科研對教育教學工作促進的實際案例,讓教師認識到課題研究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方法。培訓教師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如研究方案的撰寫、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學習與本課題相關的資料,如本課題的理論依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等。

2、細化管理流程,制定課題管理規定。每學期在學校制定研究計劃的同時,要求實驗教師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個人研究計劃,並及時總結。每學期至少舉辦兩次課題講座或課題研討。每位實驗教師每學期上一節課題彙報課,展示自己的研究進展。學校科研室及時收集整理研究資料,檔案管理要科學、規範,填好課題管理卡。

3、探索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途徑。

(三)總結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歸類整理研究資料,進行認真分析,撰寫論文、課題研究結題報告和教學案例,申請結題,參加驗收答辯。

七、成果形式

教學案例、論文、研究報告。

八、保證措施

我校領導對此項給予高度重視,保證課題執行經費。主持人具有多年教育科研工作經驗,有能力完成課題研究。學校科研製度完善,管理規範、科學,科研室有聯網電腦,保證資料來源豐富,資訊暢通。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10

【教學目的】

1、正確讀寫“藹、錫、毀”3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地球“美麗而又渺小”、“資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點,體會地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與唯一性,明白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義與責任。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蒐集、運用資料的能力,萌發科學探究精神。

5、對地球產生強烈的感激、熱愛之情,知道為了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要愛護地球,明白如何以實際行動愛護地球。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的學習,瞭解地球“美麗而又渺小”、“資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點,體會地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與唯一性,認識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義與責任,明白如何以實際行動愛護地球。

【教學難點】

地球美麗壯觀而又渺小的特點,學生原有的知識建構不夠,因而不易理解;尤其是說地球像茫茫宇宙中的一葉扁舟,學生更是很難體驗;“生態平衡”、“生態災難”等科學術語,亦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課前從電視上、書本上,有條件的可到網上搜集有關地球的資料。

2、“濫伐森林”投影片和“讀一讀”錄音、備有課文朗讀、地球美麗、地球渺小、地球易碎、保護地球等內容的cai課件。

【教學理念】

本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理念,本課教學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力求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藉助衛星資源優勢,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幫助學生體會地球的特點,明白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採取以讀為主、讀悟結合的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以讀助悟、以悟促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學生思維空間,體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課

1、同學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園,她孕育了億萬生靈,並且無私地奉獻著。你知道她是誰嗎?

2、對,她就是地球。讓我們一起跟她打聲招呼吧!齊讀課題。

3、在茫茫的宇宙海洋裡,有幾個地球?所以,地球對於我們來說太珍貴了,她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問候她吧!(再讀課題)

4、地球母親非常高興,正在歡迎我們呢!今天,我們就以一顆感恩的心走進地球。(播放課件封頁,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件“課文朗讀”,學生邊聽邊觀看相關圖片。

2、聽完之後,請同學們想想: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

宇航員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三、細讀課文,探究地球特點及環保的重要性

學生自由讀文,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探究。

(一)感悟地球的美麗

1、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你從課文的哪些內容體會到地球的可愛?把你的感受寫下來。

同學們,我國的神舟飛船在太空遨遊時,拍攝了我們美麗家園的很多照片,老師有幸從楊利偉叔叔那兒弄到幾張,你們想看嗎?

2、播放課件:美麗壯觀、晶瑩透亮、裹著水藍色“紗衣”的地球圖片。

①同學們,這水藍色的星球就是我們的地球,喜歡嗎?請用自己的話,誇誇我們的地球。

②誰能根據課件中所觀察到的圖片,具體說說地球如何漂亮?著重從“晶瑩透亮、裹著水藍色‘紗衣’”來體會地球的美麗。

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一自然段,將地球的美麗讀出來。

④讓我們一起來讚美我們的地球母親吧!齊讀描寫地球美麗的部分。

3、地球的美麗僅僅在於她的外表美嗎?你還從文章哪些段落看出她的內在美?

①讀3、4自然段中有關的語句,理解“無私”“慷慨”,說說你從中體會到地球母親的什麼品質?

②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地球母親說些什麼呢?讀3、4自然段中有關語句。

4、導讀:理解了課文意思之後,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好。(誰再讀這句話: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說說為什麼用這種感情去讀; 我們帶著這種感情齊讀這句話。)

(二)體會地球的渺小與容易破碎

導語: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對人類是慷慨無私的,她像母親一樣為我們提供了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可她又是渺小的、容易破碎的,地球的渺小與容易破碎表現在哪些地方?學生潛心讀課文,將自己的閱讀理解寫在書上。

1、瞭解地球的渺小。

①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地球的渺小?(課件出示有關文字,提醒學生注意紅色標記的字最能體現地球渺小,應重讀。)

②讓學生彙報自己蒐集到的資料後,播放動畫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一葉扁舟”體會到地球的渺小。

③課件出示說明方法及運用說明方法作用的比較題,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其作用。

2、明白地球上的資源有限,地球容易破碎。

①誰來說說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有限性?你從這幾個數字:“幾百萬年、幾億年、二三百年”中感悟到什麼?

②誰來說說可再生資源的情況又是怎樣呢?(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文字讓學生朗讀。)可以結合自己課前蒐集到的資料來談。

③過渡語:是呀,人類為了眼前的發展,急功近利、目光短淺、亂挖亂採、過度開發,把我們的地球母親摧殘得遍體鱗傷,體無完膚。她向我們人類發出了嚴重的警告。老師收集了有關的資料。想看看人類給地球造成的災難嗎?

④展示人類毀壞資源、破壞地球的圖片讓學生觀看。

⑤看完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圖片之後,此刻你心情怎麼樣?帶著這種感情再讀讀第4自然段。

⑥同學們,我彷彿看到了地球在哭泣,你想說點什麼嗎?此時你又將怎麼樣讀這句話: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課件出示這句話)

(三)領悟地球的唯一性及環保的重要性

1、展開小小辯論會。

同學們,我們的宇宙飛船已經遨遊了太空,假如地球上不能居住了,我們可以移居到別的星球,你贊同這種觀點嗎?同學間相互討論,說出理由。

2、激情呼喚。

是呀!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我們可親可敬的地球媽媽,正在遭受著無情的破壞,我們的家園-----這個水藍色的星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們一起去精心保護她!

①課件出示最後一個自然段。請同學們帶著對地球母親的一片愛心,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②看到我們的地球正在遭受的災難,你會想到什麼標語呢?想為保護地球做點什麼呢?(課件出示相關標語讓學生齊讀,展示全國各地保護地球的宣傳影象以及保護地球的策略供學生觀看參考。)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課件出示問題:地球還面臨著什麼危害? 組織學生根據課件拓展資料及自己蒐集到的資料展開討論,積極探討解決地球危害的辦法。

2、課件出示配樂朗讀《每天,我們的地球有……》,學生聽完之後,引導學生說說感受並將感受送入對詩歌的朗誦中。

3、組織學生暢談學文後的感想,讓學生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得到進一步的昇華。

4、總結昇華:保護地球,這個觀念已日漸深入人心,得到人們的共識。而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讓我們的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讓地球越來越美,成為一名真正的環保小衛士!

五、反饋練習,學以致用

1、課件出示練一練,讓學生口頭作答。

①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

和藹可親(ái ǎi) 毀滅(huǐ fěi) 薄薄的(báo bó)

② 在( )裡填上合適的關聯詞。

●( )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 )會造成一系列的生態災難。

●( )地球適合人類生存,( )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

③說說下列句子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這張桌子長1.6米,寬1.2米,高1米,真夠氣派的。

●中午的太陽宛如一個裝菜的盤子。

2、出示“查一查”,讓學生自主選擇:

調查一下我們身邊的環境,看看存在著什麼問題?如何解決?可以擬出幾條環保標語,可以寫一封建議書向有關部門反映,有條件的也可以製作環保網頁,發出環保倡議,傳送到網上去。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11

教學目標

1學會字母u、w,能讀準wu和它的四聲。

2能正確書寫u、w,注意正確的書寫姿勢。

3在教師的指導下,朗讀兒歌,藉助圖畫、兒歌,有興趣地學習本課的拼音。

教學重點

讀準u、w、wu。

教學難點

二、三聲的區別。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相關拼音卡片或投影。

學生:拼音卡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出示卡片i

yi,指名讀。

2“開火車”讀i和yi及其四聲,看誰讀得又快又好。

二、學習單韻母u

1在一個小女孩家門前的`大樹上,住著一隻鳥,小女孩非常喜歡它,每天都要去看看鳥,和鳥說說悄悄話。

出示烏鴉圖,誰能說說鳥的名字叫什麼嗎?(烏鴉)

2老師今天把單韻母家的老五帶來了,出示卡片u,它的讀音和烏鴉的“烏”一樣。學生藉助“烏”,反覆練習讀準單韻母u。

3示範發音,觀察口形:圓圓小嘴uuu。

4學生用拼音卡片練讀u的四聲,重點指導u的二聲和三聲。(小組合作,指讀,齊讀。)

5認清u,指導書寫。

(1)看圖想:u像什麼?你怎麼記住它?

(2)觀察筆畫筆順,書空練習:豎右彎,豎,uuu。

(3)觀察u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生說,師寫。

(4)學生練習書寫,提醒坐姿“三個一”。

三、學習大w

1單韻母u還有一個好朋友,兩個長相不一樣,出示卡片w。

2提示:w的讀音和u一樣。讀一讀:

(1)學生自由練讀;

(2)小老師教讀;

(3)全班齊讀。

3看一看,想一想,w的樣子像什麼?(同桌練習自編順口溜:兩座小山尖朝下,www)

4指導書寫:

(1)看看筆順圖,學習新筆畫,跟著老師讀一讀:斜下斜上v。

(2)書空練習w的筆順筆畫。

(3)觀察w在拼音格中的位置,生說師寫,提醒:w佔中格,兩筆寫成,不能過寬。

(4)學生練習書寫,做到“三個一”。

(5)師生評議。

四、學習音節wu

1拍手說兒歌:

大w和小u,兩個好朋友,肩並肩,還讀wu。

大w和小u,乘坐火車去旅遊,火車火車向前跑,wuwuwu。

2學生用卡片練習wu的四聲。

3聽音練習:烏鴉梧桐樹跳舞大霧

五、學習兒歌

1出示插圖:可愛的小女孩坐在樹下讀什麼呢?讓我們一起聽一聽。(播放兒歌錄音磁帶)請小朋友仔細聽,認真想:小u大w音節wu的樣子有什麼不同?

2自讀兒歌,注意u、w、wu。

3齊讀兒歌。

六、拓展練習

1練習用四聲調組詞,編兒歌:“小烏鴉它姓烏(wū),小姑娘她姓吳(wú),一二三四五(wǔ),山上起了霧(wù)。”

2完成書上的“讀讀連連”。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12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麼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後,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使瞭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幹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頭

養成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1 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後,牛頓心裡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麼,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後,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麼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幹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後練習朗讀。

二、範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麼?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 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說明什麼?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後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幹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並說說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麼?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後,牛頓為什麼心裡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麼?

八、齊讀全文。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13

 教學內容

一、天天練:用 a、o、e 四聲組詞。

二、新授:看圖說話。

1、什麼時間,誰和誰在什麼地方幹

什麼?

2、教兒歌。

 三、指導ī、u、ü 的發音。

1、 兒歌: 牙齒對齊 ī ī ī ,

嘴巴鼓鼓u u u ,

小嘴吹笛ü ü ü 。

2、 學習步驟:看、模、練。

四、鞏固。

小朋友 ,做端正,

聽兒歌 ,記得清。

一支蠟燭 ī ī ī,

一個茶杯u u u,

杯上加豆 ü ü ü。

 五、指導書寫。

1、 ī、u占上中格,ü佔中格。

2、 學習筆順。/article/

3、 教師範寫,學生練習寫,後評講,齊讀。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14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組20課《學會看病》

教學設計和反思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聯絡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理解“打蔫、艱澀、殘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圖索驥、忐忑不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重點:理解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感受母親濃濃的愛子深情。

教學難點:通過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的理解,體會母親獨特的愛子方式。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一)學完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對兒子寫的一首小詩,母親和父親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深深的愛。可是有這樣一位母親,面對生病的兒子,反而逼兒子獨自去醫院看病。這位母親到底愛不愛自己的兒子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學會看病》這篇課文。

(二)板書課文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出示自學要求。

1、學生自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藉助字典掃清生字障礙,把課文讀準讀通。

2、藉助字典、詞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

3、標出自然段序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學生自主學習。

(三)回報交流成果。

1、讀課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略)

2、理解詞語:根據學生提出的不懂的詞語,同學互相幫助理解,教師給予指導。(可能理解的詞語主要有:打蔫、怔住、殘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圖索驥、艱澀、拖沓、聊勝於無等)。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過渡:面對生病的孩子,母親卻讓它獨自去醫院看病,它為什麼要這樣做?它又是怎麼想的呢?讓我們認真學習課文內容,體會母親的情感。

三、精讀課文,體會母親的情感變化

(一)出示自學提示。

1、面對生病的孩子,母親是怎樣做的。

2、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3、、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體會母親情感有什麼變化。

4、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二)學生自主學習。

第二課時

(三)集體交流彙報。

(四)學習1—17自然段,體會母親作出決定後的堅定立場。

1、自由練讀。

2、分角色讀。

3、從母親和兒子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什麼?

4、出示:“這樣逼問一個生病的孩子也許是一種殘忍。但我知道,總有一天他必須獨立面對疾病。既然我是母親,就應該及早教會他看病。”

(1)讀句子,聯絡上下文淡淡自己的感受。

(2)有感情的朗讀句子。

過渡:從1—17自然段中可以看出,母親想教會兒子看病的決心是堅定的,但後來母親的情感有發生什麼變化了呢?

(五)學習18—20自然段,體會母親的猶豫不決

1、自由練讀。

2、分角色讀。

3、出示:“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滾燙的手,說: 媽媽這就領你上醫院。”

4、此時母親又是什麼樣的情感呢?

(六)學習21自然段,體會母親心軟後悔的情感。

1、自由讀。

2、齊讀。

3、談談母親的情感又是怎樣的?

(七)學習22—23自然段,體會母親擔心自責的情感

1、自由練讀。

2、分角色讀。

出示:(1)“時間艱澀地流動,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還是疼痛地收縮成一團。”(“度日如年”的感覺只因母子情深)(2)“假如事情重來一遍,我再也不讓他獨自去看病了。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邊。”

3、從以上兩句話中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八)學習24—26自然段

1、自由練讀。

2、分角色讀。

3、出示:(1)“我看著他,勇氣又回到心裡。我知道應該不斷地磨練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練自己。”

4、聯絡課文理解句子的含義。教師引導理解:(1)在什麼情況下母親的勇氣又回到心裡?(2)怎樣做才叫不斷的鍛鍊他?除了課文中的例子外,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3)在鍛鍊兒子的過程中,也鍛鍊了自己,結合課文內容講一講,母親得到了什麼鍛鍊?

5、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總結。

過渡: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母親情感的變化,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母親情感是怎樣變化的`?

(九)總結母親情感的變化

(決定讓兒子獨自去看病,然後猶豫不決、心軟後悔、自責擔心,最後勇氣又回到心裡。)

過渡:母親為什麼要讓兒子獨自去看病?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

(十)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

1、自由讀。

2、齊讀。

3、聯絡課文理解最後一個自然段。教師引導理解:(1)母親讓兒子獨自去看病的目的是什麼?“口授一張路線圖”除了告訴兒子看病的程式以外,還指什麼?

4、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句子的含義。

四、傾訴體會,昇華情感

1、“母愛”的主題是永恆的,是共同的。但每個人從母親那裡感受到的“愛”是各不一樣的,學了這篇課文,你肯定有許多感想和體會,請選擇一個合適的物件,把你想說的話寫出來:(1)文中的母親;(2)文中的兒子;(3)自己的父母;(4)自己的同學或夥伴。

2、學生寫。

3、彙報交流。

五、拓展延伸,謝“母愛”

今天,我們通過閱讀課文,走進了作者的心靈,她告訴我們母親如何給予兒女“愛”;同時我們也走近了母親的世界,她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被愛是同樣的沉重。“學會看病”不僅是我們自己獨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對“母愛”的最好報答。母親對兒女的愛的表達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同樣我們對“母愛”的報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讓我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時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它!

板書設計:

20 學會看病

做出決定猶豫不決 心軟後悔 自責擔心 勇氣回升

教學反思:

《學會看病》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講的是兒子感冒了,媽媽讓他獨自上醫院,學會了看病的事。母親用這種方式,鍛鍊兒子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理解這位母親獨特的愛子方式是本文教學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採用了 “讀”與“說”、“讀”與“悟”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走入文字,去理解母親盡責的獨特方式。所以教學的重心放在研讀探究,體會母愛的教學環節中。我先讓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然後叫他們多讀幾遍,體會母親感情變化的過程。因農村學生的合作交流的積極性不強,我按母親五次情感變化一個部分一個部分的讓學生“讀”與“說”,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進而理解這位母親的做法。但是母親對兒子那份濃濃的母愛之情學生體會膚淺。如何讓孩子們理解更深入一些,我緊緊地抓住文中多處描寫這位母親內心活動的句子,反覆朗讀,設計一些小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在邊讀邊悟中,引導們學生不僅逐步認識到母親感情變化的過程(即:做出決定──猶豫不決──心軟後悔──自責擔心──勇氣回升),而且從這些細緻的心理活動句子的描寫中,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有的孩子能抓住文中的重點詞或句子,並結合自身的實際談感受,但還是有一部分孩子理解不到位。

教學下來,可能是教學設計過於程式化,課堂教學氣氛不夠濃,但還是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學生不但對課文內容理解了,課文也讀熟了,真正體現了“以讀為本”、“以讀促悟”的理念。

國小語文教學方案15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學生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接受資訊)、寫作能力(書面表達)、口語交際等能力(出口成章)。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二.改革切入點

1、課前查閱蒐集資料。

2、閱讀教學: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

3、開展語文綜合性、研究性學習。

4、考試評價。

三.實施要求、方法、途徑

(一)小語教材中有許多值得探究的資訊點,引導學生課前預習時要善於發現,通過多種途徑查閱蒐集相關資料,進行理解、處理、整合,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養成蒐集資料,練習查閱的習慣。蒐集的方法可以多樣,如上網、去圖書室、看電視、調查訪問等。

(二)閱讀教學

1.課堂閱讀教學

突出以讀為主的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朗讀是基本訓練之一,是學習語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因為文章的精義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筆,只有通過反覆朗讀才能體味得到,而非分析講解所能代替。成功的朗讀訓練,可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激起情感共鳴,從而自然地達到“情動於中動形於外”的境地。因此,課堂上要給學生儘可能多的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通過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課文的語言特點。

強化朗讀感悟――以讀促解,以情促悟

以讀為主,注重感悟,是《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閱讀教學新理念。

(1).以朗讀代替聽答,促進理解。

傳統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端是教師機械訓練,學生被動學習。這種“機械”與“被動”在閱讀教學中表現為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學生缺少閱讀實踐,缺少朗讀感悟。我們要致力於克服弊端,走出誤區。要堅持以教師的導讀代替講與問,以學生的朗讀代替聽和答。通過多讀來強化感悟與體驗,達到以讀促解的目的。

(2).主線推進,橫向聯動,加強整合。

就一篇課文或一節課的閱讀教學操作而言,一般都存在一個“主線推進”的問題。傳統語文教學是將“理解課文內容”作為主線推進的,這是一種典型的“理解式閱讀”,且是單線獨進,不及其餘的直線式教學,其結果只能是少慢差費。我們要根據語文課標的新要求構建一種以“朗讀課文”作為主線推進的閱讀教學新模式,保證學生充分的閱讀實踐,強化朗讀感悟,也十分有利於學生的閱讀積累。

以朗讀課文作為主線推進,但不是單線獨進,不是讓學生死讀傻讀,而是著眼於三維目標和語文教學的諸多工,實行“橫向聯動”,在朗讀課文的程序中左顧右盼,整體觀照,將識字、詞句體悟、內容理解、寫作技法、認識能力、創新思維、情感態度等等都一一滲透落實。橫向聯動的關鍵是“整合”,即將一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活動、教學手段都融於“讀”中,以讀促思,以讀促解,以讀促記,以讀促說,以讀促寫。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讓學生讀中識、讀中悟、讀中說、讀中問、讀中議、讀中寫、讀中練、讀中用。

(3).調動情感參與,深化情感體驗。

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是強化朗讀感悟的催化劑。只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他們的學習才會有動力,有潛力,有活力,他們對課文的主體感受和感悟理解才會更真切,更深透,閱讀教學才能達到高層次和理想化的境界。

2,課外閱讀

明確課外閱讀的要求

課外閱讀,重在“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標準》),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標準》分階段作了具體的要求:第一學段,規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按每學年40個標準周計算(兩學年80個周,以下相同),平均每天的閱讀量應在100字左右。第二學段,規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平均每天的閱讀量應在700字左右。第三學段,《標準》就閱讀總量作了大幅度的提升,規定不少於100萬字,平均每天的閱讀量在1800字左右。當然,上述日平均閱讀量在閱讀的過程中,受識字數量,閱讀能力、興趣,文字及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可能呈“波浪”狀推進,這些都是正常的。《標準》除了在閱讀數量上給出了具體要求外,還就閱讀興趣、習慣等綜合閱讀能力的形成分年段作了一些要求:低年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學會使用普通話,一年級時能由圖讀文,二年級時學會默讀並在閱讀中嘗試積累。中年段除了“普通話”、“默讀”等基本要求外,還要注重對優美語言的積累和領悟。高年段則在中年段的基礎上,要求“每分鐘不少於300字”,注重了閱讀速度的培養,並強調了閱讀的選擇性,提倡廣泛地應用現代資源“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

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內容

不少於145萬字的“課外閱讀總量”,單從數量的安排上看呈遞增狀,所以我們在內容的確定上也應有個層級性。低年級的學生,識字不多,適宜從簡單的趣味性的配圖注音讀物開始,從單幅圖一句話到多幅圖一段文,逐步發展到二年級時的每天一則小故事。閱讀的內容以童話、兒歌、民謠及淺顯的配圖寓言為主,強調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篇幅力求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畫面的設計要求鮮豔、漂亮、直觀。中高年

級的學生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習慣的養成,應逐漸由“以文為主、以圖為輔”的注音讀物過渡到純漢字讀物。內容應以童話、寓言、淺顯的古詩文及反映兒童生活的現實作品為主,同時,我們還要更新閱讀觀念,適當指導學生瀏覽(含視聽)有關的新聞媒體,把閱讀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提倡學生訂閱或購買適合自己閱讀的書報,並養成定時閱讀的習慣。對於嘗試閱讀長篇小說的學生,我們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指導,對於學生閱讀不適合的課外書籍時,應給予引導,切忌方式簡單而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確保學生健康地進行課外儲存。,至於學生課外閱讀書籍的來源,既可依託學校的圖書室,也可向當地的圖書館去借,當然更要發揮學生家庭藏書的功能。

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

課外閱讀是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訓練能力的橋樑。如何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第一,課內與課外結合。學習與生活應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閱讀亦如此。首先校內要開設好閱讀指導課,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科學的指導,使學生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讀書方法,培養良好的課外閱讀的品質。其實,有些課外閱讀內容本身就是課內閱讀的延伸,比如,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佈置學生讀《安徒生童話》;學習了《獄中聯歡》,引導學生讀《紅巖》;學習了《景陽岡》,安排學生嘗試閱讀《水滸傳》……。第二,自讀與交流相結合,課外閱讀雖多為自讀,但適當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通過一週一次的課外交流活動,一是對課外閱讀具有促進作用,堅持:“課外閱讀”的學生有話可言,而未讀或少讀的則有口難開;二是激發興趣,學生讀到一篇好文章、一本好書,會產生強烈的交流慾望,通過交流,既使本體所儲存的資訊得到了增益性迴圈,又促使客體對相關文章或書籍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三是通過交流,能澄清一些較模糊的認識,引導學生健康的讀書和讀健康的書;四是通過交流,一些好的讀書習慣、讀書方法能得到張揚。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課外閱讀交流的機會,從量到質,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評價,及時地把握課外閱讀的狀況,以便指導和調控。第三,課外閱讀要講究因材指導。,完成規定的課外閱讀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學生讀有所獲。總之,課外閱讀,既要保證一定的閱讀總量,又要通過對閱讀目的、閱讀方法、閱讀資源的深刻領會與探索,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開展語文綜合性、研究性學習

語文綜合性、研究性學習重在學科內外的聯絡、重在學習過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尤其有利於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蒐集資訊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等等。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絡、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裡學語文、用語文,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因此,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必須採取合適的形式開展綜合性研究性學習,每學期必須完成三至五項學習活動。

(四)考試評價

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通過開展活動如:讀書比賽、演講比賽、抽測積累量、即興作文等考察學生的各項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