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9篇

工作方案 閱讀(1.74W)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9篇

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國小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的勞動教育模式,創新體制機制,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總體目標

通過勞動教育,使學生能夠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體認勞動不分貴賤,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培養勤儉、奮鬥、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

三、基本原則

(一)把握育人導向。堅持黨的領導,圍繞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把準勞動教育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報效國家,奉獻社會。

(二)遵循教育規律。符合學生年齡特點,以體力勞動為主,注意手腦並用、安全適度,強化實踐體驗,讓學生親歷勞動過程,提升育人實效性。

(三)體現時代特徵。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針對勞動新形態,注重新興技術支撐和社會服務新變化。強化誠實合法勞動意識,培養科學精神,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

(四)強化綜合實施。拓寬勞動教育途徑,整合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力量。實現家庭勞動教育日常化,學校勞動教育規範化,社會勞動教育多樣化,形成協同育人格局。

(五)堅持因地制宜。根據學校實際,充分挖掘實踐基地等可利用資源,採取多種方式開展勞動教育,避免“一刀切”。

四、課程設定

(一)內容要求。根據教育目標,針對不同學段、型別學生特點,以日常生活勞動、農活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

高中要注重圍繞增加勞動知識、技能,加強家政學習,開展社群服務,使學生初步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品質和職業意識。

(二)勞動教育國家課程。根據各學段特點,在中國小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勞動教育的主要課程載體,總課時中安排一半以上時間開展勞動教育,勞動教育課每週不少於1課時,學校要對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做出規定。除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外,其他課程結合學科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教師在備課、集體教研中要注重研究勞動教育的內容、方式。學校要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不得擠佔、挪用勞動教育課時間。

(三)校園勞動課程。學校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切實承擔勞動教育主體責任,堅持校內勞動教育常態化。學校通過設定責任崗、責任區等,在校園衛生保潔、環境綠化美化以及教室、餐廳、宿舍清潔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勞動機會。完善校內勞動任務分配與檢查、評比、反饋等制度,形成“全員有崗位、人人愛勞動”的局面。學校要加強垃圾分類教育,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將垃圾分類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和勞動實踐。

(四)家庭勞動課程。家庭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堅持家庭勞動教育日常化、課程化。學校要引導學生從家庭小事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參與家庭勞動。通過家校聯合設定或學生自主制定“家務勞動清單”,讓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每學期有針對性地掌握1至2項生活技能。家庭要樹立崇尚勞動的良好家風,家長要通過日常生活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讓孩子養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鼓勵學校(家委會)和社群等開展學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動。

(五)社會勞動課程。社會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支援作用。堅持社會勞動教育多樣化,開發田園實踐課程、職業體驗課程、創客研究課程等勞動教育課程。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深入體驗產業新業態、勞動新形態;積極參與工會、共青團、婦聯以及公益組織倡議的各類志願服務和公益活動。

(六)構建特色校本“課程”。把需要學生身體力行的事項,設計為勞動類課程,融入創意、創新、創客、創業等要素,統籌納入勞動課程體系。鼓勵開發能夠激發學生體力和腦力方面潛能的創造性勞動教育課程。注重勞動師資、環境、工具、技術、文化等勞動教育資源的開發和整合。

五、評價制度

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制定評價標準,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展示、勞動競賽等活動,加強實際勞動技能的考核。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學校黨組織要牽頭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建立黨組織主導、校長負責、黨員教師示範、群團組織參與、家庭社會聯動的工作機制,統籌組織實施。

(二)加強師資保障。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相對穩定的.勞動教育(綜合實踐活動)師資隊伍,中國小每校至少配備1名專任教師,其他各學科教師全員參與,分工協作,可聘請相關行業人士擔任學校勞動實踐輔導員。學校校本培訓中融入勞動教育內容,對承擔勞動教育(綜合實踐教育)課程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提高勞動教育專業化水平。

(三)加強安全保障。堅持安全第一,學校要加強師生的勞動安全教育,強化勞動風險意識,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與管理並重的勞動安全保障體系。制定勞動實踐活動風險防控預案,完善應急與事故處理機制。科學評估勞動實踐活動的安全風險,認真排查、清除學生勞動實踐中的各種隱患特別是人身傷害、輻射、疾病傳染等,在場所設施選擇、材料選用、工具裝置和防護用品使用、活動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學的操作規範。加強對勞動過程每個崗位的管理,明確各方責任,防患於未然。

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是中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為了貫徹上級有關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培養的勞動者教育,特制定本學期的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二、總體目標

勞動教育是一門涉及面廣,融知識性、技術性、實踐性及教育性於一體的綜合學科,在培育人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勞動技術教育中既要利用傳統技術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又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識,具有科技意識和創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勞動技術教育的教學任務。

三、具體措施

1.加強學習,確立勞動教育的地位。學期初組織教師進一步學習教育方針,認識“五育”發展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從培養目標的.高度,更多理解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時,利用家長會,宣傳勞動教育的意義和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長協助學校開展這方面的教育。

2.因地制宜,開闢勞動教育基地。勞動基地是進行勞動教育的物質保證。我們除在勞動課中認真進行愛勞動的教育和手工勞動實踐外,還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促進勞動基地的開闢與建立。

利用現有的勞動教育基地一一食堂,開展學生幫廚活動;微型農場,安排學生實踐體驗;山楂園,組織採摘等農事勞動。學校的綠化帶、花壇和草坪,我們將其劃分給班級包乾,負責衛生保潔工作。

此外,積極倡導學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幫著做,還通過定期的問卷調查,及時瞭解情況,使勞動教育落到實處。

3.學校開展全校學生徵集“勞動小竅門”、“勞動金點子”,培養學生在勞動中實踐、學習、創新的能力。

4.各班組織學生開展“學一種勞動技術”“寫一篇勞動收穫體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本領,做主人。

5.開展評選最佳“勞動能手”等活動。

四、注意事項

1.勞動期間,學校領導、班主任必須現場指揮。

2.任課教師或指導教師在課前必須介紹相關安全注意事項。

3.學生髮展中心和藝體組做好勞動記錄並納入班級考核。

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3

我校根據相關檔案指導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中學國中部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一、勞動教育目標

(一)教師目標

1.樹立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

2.培育學生積極的勞動精神。

3.讓學生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

4.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

(二)分年級學生目標

1.七年級年級

(1)瞭解各種農作物的成長過程及養護知識。初步掌握各種農產品的市場價格。

(2)瞭解各種養殖業的週期及經濟價值。

(3)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家庭的生產勞動中。

(4)瞭解社會各行業的分類,對特定的行業從業者進行體驗瞭解。

(5)學習簡單的計算機操作技術。

(6)感受勞動的快樂,明白勞動的價值,能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勞動。

2.八年級年級

(1)瞭解各種農作物的種植過程及簡單的種植知識。

(2)能夠獨立完成動物養殖的一天管理,並提出自己的建議。

(3)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家庭生產生活的決策中,並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

(4)對一些社會中一些常見的職業進行一天體驗,並說出自己的感想。

(5)通過物理的學習,理解簡單電路知識,瞭解簡單家電的執行知識。

(6)增加學生對勞動生產持續性的認識,在勞動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3.九年級年級

(1)掌握各種農作物的種植知識並能獨立完成某一種農作物的生產全過程。

(2)能掌握動物養殖的全過程,並可以獨立養殖某一種動物一週。

(3)可以完全參與到家庭的生產生活中,並可以對家庭某項生產生活做出自己的決定。

(4)通過職業體驗,樹立自己的職業理想,初步挑選出適合自己的幾種職業。

(5)通過學科知識的學習,能夠拆裝一些簡單的家用電器。

(6)在勞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初步形成自己的職業規劃。

二、課程規劃

1.生活勞動教育以打理自己的生活為主,輔以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等生活中基本技能教育。預計需要3-5課時。

2.生產勞動教育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及學生家庭情況,開展種植業及養殖業的勞動技能教育。預計需要8-10課時。

3.服務型勞動教育主要以職業體驗為主,輔以參觀工廠、醫院等行業機構,提高學生的職業認識,樹立職業理想。預計需要8-10課時。

三、組織實施

(一)中學國中部勞動教育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國中校長)

組員:勞動課教師

各科任教師及各班主任

(二)職責與分工

組長:負責勞動教育經費的來源及保障,負責與需要利用的`社會資源的溝通。協調建立家、校、社齊抓共管機制。

副組長:負責勞動教育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以及對實行過程中的全面管理及考核。輔助組長協調建立家、校、社齊抓共管機制。

組員:負責勞動教育的具體工作執行。 四、措施途徑

(一)配齊配足勞動課教師,提高勞動教師專業水平。

(二)保障勞動教育經費的使用合理。

(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強化勞動文化。

(四)在學科專業中有機浸入勞動教育。

(五)獨立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平均每週不少於1課時。

(六)豐富和拓展校外勞動教育場所,如參觀一些工廠、農場、機關單位等。

(七)聘請校外人員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的培訓等。

(八)請各級勞動模範等先進個人來學校做講座,樹立勞動榜樣。

(九)協調建立家、校、社齊抓共管機制。 五、資源建設

(一)學校資源

1.利用學校的空地,提供一些農業種植的場地,讓學生有勞動體驗的地方,讓教師有講授的“課堂”。

2.提供校內崗位的體驗與實踐機會。

3.聯絡xx參觀體驗,讓學生對一些職業技能進行了解體驗。

(二)家庭資源

1.從事簡單的家務勞動及農業生產勞動。

2.瞭解自己家庭的農業產出,並瞭解其的價格,計算自己家庭的農業總收入。父母有意識的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產生活的過程中,並可以讓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議。

3.提供農業種植及動物養殖的機會,讓孩子體驗並能夠獨立自主完成某一項特定的勞動。

(三)社會資源

聯絡一些敬老院、福利院,讓學生參觀體驗。 2.精選一些場館讓學生進行參觀體驗。

3.爭取參觀伊利、悠然牧業、阿拉坦農業公司的機會。

4.聯絡交警、公安、醫院、車站等機構進行職業體驗。

六、師資隊伍建設

(一)專職於兼職相結合。

(二)聘請校外人員輔助。

七、勞動教育評價

勞動教育的評價要以實際勞動實踐的課程為中心,但大致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做:

(一)平時表現評價(包含實際表現、勞動觀念、自我評價、寫實記錄等)。

(二)學段綜合評價(包括勞動技能掌握情況考核、過程考核總結等)。

(三)勞動素養檢測(包括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精神等)。

八、勞動教育宣傳

(一)學校公眾號

(二)學校宣傳欄

(三)教師個人製作視訊

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4

一、指導思想

加強中國小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廣大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關於加強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工作目標

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使他們“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培養他們勤奮研究、自覺勞動、勇於創造的精神,為學生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三、主要內容

1、嚴格落實新課程計劃中有關勞動教育的要求。開足開好通用技術課程作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加強對中國小生勞動實踐的引導,促進學生動手動腦,在生產勞作、科研發明、創新創造等活動中獨立解決問題,收穫勞動成果。在語文、歷史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勞動觀念和態度的培養,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職業技能的培養。

2、廣泛深入開展校內外勞動主題教育與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在校園內開展勞動主題教育與實踐活動是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形式。引導學生做好班級和學校環境衛生、宿舍內務整理,開展校內“文明一起走”等志願服務活動,通過衛生評比、優秀宿舍評比等提升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責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提高勞動素養。學校要在日常執行中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教室佈置、校園種植等。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提高學生勞動意識。

3、學校充分利用XX集團、XX等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和其他社會資源,結合研學旅行、團日隊日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城鄉學生交流,組織學生學工學農。

4、注重發揮家庭和社會力量協同推進勞動教育

家務勞動是勞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要密切家校聯絡,利用家長委員會,加強家校合作。加大宣講力度,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幫助家長明確勞動在孩子研究、生活以及未來發展中的積極意義,鼓勵家長為學生勞動創造機會。學校可適當適度安排適量的家庭勞動作業。家庭勞動作業以引導學生養成主動參與勞動的習慣,習得基本的生活知識和技能,逐步形成自理、自立能力為主要目標。佈置整理、掃地、洗碗、洗衣、煮飯、修理、花草寵物養護等力所能及的'家務。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勞動,積極爭取社群街道和學校周邊單位的支援,為學生參加社會勞動和社群服務提供便利。

四、工作保障

1、加強對勞動教育的組織領導。組長:國振豪、王北起、孫鳳賓,副組長:嶽強、孟憲恩,成員:宋紀峰、曹景偉、劉耀勇、席學昶、朱榮春胡明山。

2、加強勞動教育的經費投入和人員配備。

3、加強勞動教育基地和場所建設。

4、加強對勞動教育的督導評價與宣傳。建立學生勞動評價制度,評價內容包含參加勞動次數,勞動態度、實際操作、勞動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務勞動評價,形成勞動教育評價體系。把具體的勞動情況和相關材料計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可作為評選“勞動小能手”、“三好學生”等的依據之一。

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5

一、指導思想:

按照上級相關要求加強勞動教育的精神,進一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我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培養學生勞動的意識,掌握初步的勞動技術。樂於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和社會實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二、教育目標:

1.在家能幫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務勞動。

2.在校能完成打掃衛生等基本的勞動。

3.通過勞動基地等勞動,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技術及熱愛勞動的品質。

4.在校外完成志願服務。

三、途徑和方法

(一)組織領導

學校確定一名班子成員負責勞動技術教育的管理和負責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學校配備勞動技術教育實踐基地管理員,負責種柩園、養殖園的管理,並協助《勞動與技術》任課教師購置、準備勞動技術課的製作材料。學校置辦必要的勞動技術教育工具和設施。學校要加大投入,充實勞動技術教育資源。

(二)師資建設

組織教師學習相關檔案,從培養目標的高度,更多理解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確勞動教育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學習各地勞動教育的先進經驗,增強教育工作的時代感。同時,利用家長會,宣傳勞動教育的意義和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長協助學校開展這方面的教育。

(三)課程資源

勞動技術課教師要在充分利用和開發學校潛在的教育資源,引入與學生生活實際、社會生產實際相關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新資訊和新科技;並充分利用勞技室、學校綠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實現勞動技術教育的目標。

(四)教學管理

勞動技術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在實踐中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動手能力不同學生。注重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依靠學生固有的經驗,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並注重實施跨學科教學、全面培養學生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等綜合行為能力。課堂要生動活潑,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學校規定種植課由勞動技術課老師組織學生栽種,由班主任負責組織學生管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實踐活動。在製作方面由於學生的實踐活動一般是按照“模仿獨立勞動技術熟練勞動技術創造勞動技術”的順序發展的。

學生的.勞動技術基礎差,教師的示範榜樣作用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所以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加強示範指導。因為學生的“一技之長”,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實踐能力的科學訓練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良好的習慣,來適應社會的發展、為將來服務社會奠定的基礎。

(五)勞動場所

勞動場所是進行勞動教育的物質保證。我們除在勞技課中認真進行愛勞動教育和手工勞動實踐外,還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促進勞動場所的開闢與建立。

首先,開闢校內的勞動教育基地。我校的室外衛生,部分教學樓、學校的部分綠化區和功能室都需要打掃,我們把這項工作作為學生進行勞動鍛鍊的一項任務,全部由學生承擔。我們將劃分給班級包乾,負責定期打掃。

其次,我們經常組織學生參加打掃街道等公益性勞動,校園周邊和港東公園,作為校外的勞動教育基地,由各年級學生輪流做好路面的清掃工作(主要撿拾白色垃圾)。

此外,積極倡導學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幫著做,還通過定期的問卷調查,及時瞭解情況,使勞動教育落到實處。

(五)展示評價

充分發揮勞動技術教育評價的作用,展示學生的勞動技術成果,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最好承認、鼓勵和鞭策。評價雖然不能直接產生創新能力,但它會促進創新品質的形成,從而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通過展評勞動技術成果(作品),舉行競賽等方式來更多地看到學生的優點並進行鼓勵,應使學生感受勞動的喜悅。

四、主要工作安排:

1月份:寒假“學做小家長”活動。

2月份:校內勞動基地分工。開展“生活習慣五個一”活動。即每天做一次家務勞動;每週做一次飯;每週洗一次衣物;每週倒一次生活垃圾;每週在校做一次服務性勞動。

3月份:開展春季衛生、綠化美化校園活動。公益性勞動。

4月份:舉行競賽,激發勞動教育情趣。公益性勞動。 5月份:組織學生校內勞動基地勞動。與社群聯絡開展公益性勞動。

6月份:進行家務勞動(自理能力)的情況調查。評選“勞動小能手”。

7、8月份:進行“七彩的夏日一一我來噹噹家”活動。 9月:開展“美麗教室”評比。

10月份:組織學生開展公益性勞動。

11月份:開展秋季衛生活動。

12月份:評選“勞動之星”活動。

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6

勞動教育是中國小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學校要正確認識勞動技術教育的育人價值與功能。為了貫徹勞動教育方針,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以下方案。

一、勞動教育目標

以相關檔案為依據、提出我校學生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二、勞動教育內容

中學階段內容:主要有校內勞動、家務勞動、公益勞動、勞動實踐課、學農勞動等。

三、勞動教育基本原則

1、實踐性原則。勞動教育應以動手操作為主。要求教師、班主任和各科教師要有機的結合學生所從事的勞動內容和專案,進行知識聯絡與浸入,做到手腦並用,以便使學生進一步端正勞動態度,對勞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較快的掌握知識、技能和技巧。

2、綜合性原則。根據勞動實踐課的綜合性特點,勞動課必須按思想教育、知識學習、技能訓練三個要素對學生進行素質的綜合訓練。

3、遷移性原則。勞動教育的過程,是德、智、體、美、勞互相浸入:知、情、意、行和諧發展的育人過程,因而要把學生勞動轉化為勞動態度,把勞動實踐轉化為勞動習慣,並內化為穩定的心裡品質和勞動技能,形成能力和遷移。

4、量力性原則。勞動教育受學生身心發展所制約,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性別和文化層次,選擇學生力所能及的無毒無害、無危險的勞動內容和專案,並嚴格控制勞動量和勞動時間,還要根據各校的具體情況和條件,因地制宜組織勞動專案,不影響教學與教育計劃。

5、時代性原則。勞動教育內容豐富,範圍廣泛,但要從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從本地區培養人才的需求出發,更好地體現當地的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這就要求創造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四、勞動教育實施途徑

1、宣傳動員,熱愛勞動的輿論和行為氛圍。利用班隊會,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什麼叫“勞動”,怎樣做才算是熱愛勞動。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古代名人愛勞動的故事,還可以講近代名人的勞動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愛勞動、良好行為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

2、勞技課教學。要求做到課時落實、裝置落實、教材落實、師資落實。

3、家庭教育中實施自我服務與家務勞動。

4、學校與社會公益勞動。

5、校外農業生產勞動。具體實施過程需要做到“五結合”:

(1)課內外結合;

(2)校內外結合;

(3)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結合;

(4)必修課和活動課、選修課結合;

(5)日常勞動和集中勞動相結合。

五、勞動教育領導與管理

1、提高認識,加強管理。建立強有力的勞動教育領導系統,形成有目標、有計劃,有措施保證,有檢查的管理制度。

2、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開成合力。 3.依託家庭果園,建立勞動教育基地。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3、重視勞動教育科研工作。

六、勞動教育的評估

1、學生個人勞動教育評估可根據勞動態度、勞動技能、勞動質量、勞動習慣列出考核內容,進行等級式考核一般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集體形式的勞動課、社群服務等可列入班級集體建設的考核專案進行考核。勞動教育評估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學生實際出發,用全面、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防止片面性。通過自評、小組互評與他評等方式實行民主評定,加強中學勞技課教學開創素質教育新面務。這就要求創造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2、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3、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是中國小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學校要正確認識勞動技術教育的育人價值與功能。相關檔案中指出:“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廣大中國小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使他們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於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了貫徹上級部門的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勞動教育計劃及實施方案》。

七、總體目標

1、勞動技術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勞動觀點、勞動態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和熱愛勞動的習慣。

2、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正確思想。

3、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態度。使學生認識勞動是日常生活、發展生產、建設祖國、推動社會進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聖權利和光榮義務。

4、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並進一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5、培養良好的非智力素質。在勞動實踐中使學生自覺磨鍊意志,陶冶情操,體驗挫折與成功;增強積極進取、探索創新意識;初步具有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八、實施步驟:

1、第一階段:宣傳動員。

2、成立勞動教育活動領導小組。顧問:XX、XX

3、組長:XXX

4、副組長:XXX、XXX

5、成員:XXX、XX、XXX、XXX、XXX和全體班主任2.宣傳動員,熱愛勞動的輿論和行為氛圍。

6、利用班隊會,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什麼叫“勞動”?怎樣做才算是熱愛勞動。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古代名人愛勞動的故事,還可以講近代名人的勞動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愛勞動、良好行為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在學生中開展誦讀古詩文活動,利用古詩文好讀、易記,詩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薰陶,體會自己的行為,增強誠信意識。

7、榜樣激勵,引導熱愛勞動理念。

8、學生具有模仿榜樣的特點。其一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不可估量的潛移默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化的作用。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勞動行為來為人師表;其二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熱愛勞動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主題隊會、故事會、我參與、我體驗等形式,感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理解勞動對社會發展的貢獻。

9、家校配合,營造勞動氛圍。

10、創設校園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11、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可以讓學生在社會化、人性化和科學化的校園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勞動教育。例如在校園環境建設中注意營造勞動教育氛圍,精心設計“勞動教育”長廊,讓每一個地方,每一面牆壁,每一處角落都能說話,使校園形成潛移默化和具有導向性的學習教育場所。在學校校門的宣傳欄、教學大樓每層走廊牆壁上可以懸掛有關勞動的名人名言。如蘇霍姆林斯基:“既然思想存在於勞動之中,人就要靠勞動而生存。”又如高爾基:“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以及宋慶齡:“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等。校內廣播、黑板報、校園網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傳,使全體師生了解勞動教育的基本內容、要求和重要意義,形成“人人知勞動”的良好氛圍,為“人人愛勞動”打下輿論基礎。

12、活動搭臺,融入親身勞動體驗。

13、在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和運動會等集中性校園文化活動時,也要注意與勞動教育活動有機結合。同時開展“我為美化校園添片綠”“我為淨化校園出一份力”活動與志願者服務同行,進一步加強校園勞動教育的浸入性。

14、第二階段:組織實施。

15、創設班級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16、熱愛勞動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重點內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因此除學校創設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外,在班級也可以創設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如班級的佈置上,班級黑板報、班訓、專欄、條幅等都可以圍繞熱愛勞動的內容。班裡可開展一些有關勞動的活動,如開展“每人一個口袋,隨時彎彎腰”、“我不甘落後”等活動。種種實踐活動,會使我們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再也不嬌氣了,個個成了愛父母,愛班級,愛學校,愛勞動的好孩子。同時班上還可以開展以“勞動”為主題的中隊會;開展“學習身邊人,評點身邊事”的演講;開展“我家愛勞動小故事”創編和講故事比賽;評選“班級勞動之星”;舉辦“勞動主題手抄報”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教育,使“熱愛勞動、勞動光榮”思想意識紮根學生心裡。

17、創設家庭勞動環境

18、人不是孤立存在於世上的,是社會中人,因此他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學生,尤其是國小生,生活的主要環境是家和學校,除了在學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因此我們可利用家長會建議家長在家做到:

A.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嘗試勞動。當孩子對某件事感興趣時,家長要及時引導,大膽放手,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勞動。

B.給孩子一段時間,學會勞動。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學會勞動。開始會出現幫倒忙的現象,家長要接納孩子從不會到會的漸進過程。

C.給孩子良好的物質空間,自主勞動。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很重要,所以家長要為孩子創造適合他們勞動的空間。比如傢俱放置孩子的物品,讓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發揮自主勞動的積極性。

D.給孩子良好的心裡空間,享受勞動。要讓孩子感受勞動的快樂,以鼓勵為主。

E.給孩子一個方法。學會勞動。家長開始要教給孩子勞動的技巧,使孩子能勝任勞動。可以用遊戲的口吻引導孩子進入角色。

F.給孩子一個要求,貫徹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務,成員要形成統戰線,堅持貫徹到底

G.給孩子一個規則,體味勞動。制定一個勞動獎罰規則,讓孩子看到自己勞動帶來的榮譽,也能體驗懶惰帶來的後果,促使孩子最終愛勞動,自覺勞動。

19、強化措施,規範勞動行為。

20、在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不但要做出榜樣,還要及時地規範學生的勞動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按照本課題研究內容的指標體系,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行為訓練。每學期的行為規範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習慣,行為訓練要反覆進行,持之以恆,訓練內容滾動進行。在訓練中,注意採取學生自我管理(學生會和志願者值日製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7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以操作性學習為主要特徵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科學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加強與現實社會的溝通和聯絡,讓學生及時瞭解時代,緊跟科技迅猛發展的步伐,使他們在情感態度綜合知識、實踐活動、學會學習等方面得到發展。

二、課程的性質

中國小勞動技術教育是教育與技能領域的一門基礎學科,主要通過勞動實踐把培養學生會勞動作為重點,堅持以學生勞動實踐為主體,以訓練勞動技能為主線,寓思想教育於勞動實踐之中。

三、課程形式與任務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踐,體現對知識與技術綜合運用和掌握的課程形態。活動、小組活動、個體活動為組織形式,要求活動中體現生活性、自主性,實踐性、開放性等特點。

1.通過親身參與勞動與技術實踐活動,獲得直接勞動體驗,促使學生主動認識並理解勞動世界,逐步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情感。

2.掌握終身學習必備的基本知識,加強對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的瞭解和運用,發展學生利用資訊科技的意識和能力。

3.適時、適量、適度浸入職業技術教育內容,促使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溝通,逐步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興趣,社會責任感以及創業與敬業精神。

4.培養和發展學生對勞動與技術的正確態度和對動手、動腦技術學習的興趣,開發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主動運用所學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個性發展。

四、實施策略

1.基本原則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尊重學生需要、動機和興趣,選擇內容與方法;

(2)實現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綜合實踐、資訊教育等領域的整合;

(3)充分挖掘校內外課程資源,溝通學校、家庭與社會之間的聯絡;

2.課程資源:

(1)以研究和分析本鎮、本村、本校的背景和條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文化狀況、民族文化傳統等課程教育資源,開發適合本地經濟、文化的勞動技術教育內容。

(2)通過教學實踐,編寫適合本校的勞動與技術教育校本教材,體現地方性。

3.課程管理

(1)成立勞動與技術教育實施機構

組長:XXX

負責勞動技術教育課程的總體策劃和階段指導;

副組長:XXX

負責勞動教育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指導,進行階段性安排和階段性評價;

成員:各班班主任和勞動技術教育課教師

負責勞動技術教育課程的編寫、備課,與具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並進行階段性總結與彙報。

(2)課時安排

要求每週平均不少於1課時,每學年不少於40課時,並根據課程的規律採取動態管理辦法,根據實踐活動的具體要求,採用“彈性課時制”,做到課程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3)備課要求

備課的總思路是“學校定方向,教師分組集體備課,個人指導實施”三層次備課。學校要有整體規劃方案,包括課程內容、教學目標、中長期規劃、教材、師資、經費、實施步驟、評價方法、步驟、課時安排、教學要求等;教師按照學校和年級組的活動方案要求編寫教案,具體包括課時目標、內容、課程設計與指導、糾正與評價等,要求要素齊全,編寫科學。

(4)基地的建立

開設與我校勞動與技術教育課程開發內容相配套的勞動實踐場所,逐步建立校內勞動活動教室、勞動訓練基地、勞動實習工廠等,還可以利用社群教育網路和相應的條件,建立穩定的校外勞動與技術教育基地。

(5)成果展示

有學生作品(活動專案)展覽室且有作品獲縣級以上表彰;有論文、專著在縣級以上辦刊發表或大會交流;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氛圍濃厚,在校報、校園廣播、牆報中有固定的專欄;有完整詳實的課程活動檔案資料;相關制度健全且得到執行和落實。

4.做好勞動與技術課程的評價工作

(1)評價的重點:注重學習過程;注重知識技能運用;注重親身參與與探究;注重合作互助;注重個性發展。

(2)評價的內容:

A.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

B.評價學生的過程、體驗、方法和能力;

C.評價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狀況;

(3)評價主體

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學生家長和社會有識之士。

(4)評價方法

對學生採用作品評價、展示與交流、成果彙報、技能競賽等評價方法。

對教師採用從教學設計、準備、組織形式、環境創設、過程把握、分析與反思等方面的評價方法。

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8

一、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智力和潛能。

2、讓學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勞動實踐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不僅培養了他們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品德,更加激發了他們熱愛學習、掌握本領和報效祖國的極大熱情。

3、培養學生尊重勞動者、尊重勞動成果。

4、學會與他人合作。

二、教學要求

1、要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必須循序漸進,溫故知新,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絡和實踐應用。

2、要理論聯絡實際,用實踐知識去思考理論問題;用學過的理論知識來分析實踐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實踐加深和鞏固基本知識的理解。

3、要掌握好重點並注意通用性,才有一定的針對性。

4、上課必須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做課堂筆記,應認真仔細,動手動腦,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獨立完成實驗科目,注意培養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課堂紀律:

1、必須聽從認課指導老師講解,有疑問應先舉手再提問,不能交頭接耳。

2、未經允許,不可以互串座位,不準用硬物在桌子上刻畫,未經允許不準翻動抽屜中物品。

3、必須按要求領取工具及實踐器材。認真領悟線路圖及內涵。

4、每張課桌的同學在未徵得指導教師同意的情況下,不得向鄰桌或其他同學借用工具或器材。

5、每張課桌的同學應妥善保管好各自的工具及實踐器材,防止損壞或丟失,如有以上現象應按價賠償。

四、教學課時

共2小時,時間分配:安全教育10分鐘,實際操作過程理論講解約25分鐘,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約60分鐘,交流總結約15分鐘,課間休息約10分鐘。

五、教學用具和材料

1、製作衣架的材料、用具:十號鐵絲、老虎鉗、老虎凳、錘子。

2、安裝自行車的零部件和用具:

⑴零部件:鋼圈(含輪胎)、大杆、車把、鏍絲、鏍帽。

⑵用具:各種型號扳手、老虎鉗、鏍絲刀、打氣筒。

六、教學重難點

1、重點:

①讓學生了解、認識製作衣架的材料、工具和衣架的製作程式。

②讓學生了解、認識自行車的零部件、工具和自行車安裝程式。

2、難點:

①衣架的製作程式。

②自行車安裝程式。

七、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勞動不僅創造了人類文明,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無盡物質享受,同學們目前雖然還是學生,但有些簡單的.勞動還是能夠勝任的,比如衣架的製作和自行車的安裝,今天就讓同學們自己來完成,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信心?(回答略)。

2、安全教育:同學們,在你們還沒有動手操作之前,我先講一下安全,這是對他人負責,更是對你自己負責。請同學們一定要認真聽講;製作衣架的同學每兩人為一組,自行車安裝的每五人為一組,同學們先坐下來聽我講解制作過程,然後再動手操作,在未製作之前請同學們不要動任何東西,在操作時也要嚴格按照操作程式,不允許學生在課間隨意離開座位走動或外出,更不能互相追逐打鬧,還要學會正確使用勞動工具。

3、講述新課:簡易衣架的製作:首先準備10號鐵絲長98釐米,用小鐵錘將鐵絲錘直,右手握老虎鉗,左手持鐵絲,用老虎鉗鉗住鐵絲的一端約9釐米處彎成大彎鉤狀,另一端約1.5釐米側面彎曲成小鉤,大鉤以下約4釐米呈柱狀,再將小鉤鉤住柱子的下端,然後衣架上面總長比下面約長4釐米,具體操作流程圖(略)。

自行車安裝:先將自行車大杆、前叉翻過來朝上→安裝前輪→安裝後輪→安裝鏈條→安裝支架→安裝坐墊→安裝前後閘→安裝響鈴、車鎖→校正、鏍絲緊固→打氣→試騎。

4、課後小結評比:⑴首先將所有的作品拿出來進行比較,表揚或肯定製作較好的同學,找出製作不太理想的作品,同學們在製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原因,並對這些同學進行鼓勵。⑵對課堂中不遵守紀律的同學給予嚴肅的批評教育。⑶將各種表現特別好的同學上報給教育處。

八、工具驗收、小結

清點所有教學用具,並將其重新放回指定的位置,將損壞的用具單獨列出,及時補充用具,確保下次上課正常執行,留下部分學生打掃衛生,清潔課堂。

中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9

為深入貫徹《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有關精神,落實《關於印發〈大中國小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和關於勞動教育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的功能,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依據我校育人目標和課程建設體系要求,結合國中學生特點和學校已有校本課程及綜合實踐課程,進一步規範學校勞動教育課程,特制定此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落實和關於勞動教育的各項要求,創新體制機制,完善課程設定,注重教育實效,推動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度融合,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使學生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

二、勞動教育課程開設、實施及學分認定

勞動教育課程針對不同學段確定教育目標,課程分為校內勞動教育課程、家庭勞動教育課程和社會勞動教育課程。勞動課程可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設定課程內容,通過校內外勞動技術教育課程、勞動實踐課程,日常家庭生活勞動、社會生產勞動和公益性服務性勞動等多種途徑完成。要堅持育人為本、實踐體驗、統籌推進、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家庭的基礎作用和社會的支援作用,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勞動教育的主要活動和課程載體,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全方位、系統化實現我校國中勞動教育。勞動教育課程實行學分制,滿分100分,其中校內勞動課程80分,家庭勞動教育課程10分,社會勞動教育課程10分。課程具體實施途徑和模式如下:

(一)校內勞動教育課程

1、政策依據:要求,中國小勞動教育課平均每週不少於1課時,用於活動策劃、技能指導、練習實踐、總結交流等,可與通用技術和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等有關內容進行必要統籌。

2、課程設定方案:

非畢業年級,校內勞動課程不少於0.5節/周,不足課時通過家庭勞動課程和社會勞動課程補齊,總課時量不少於1節/周,畢業年級勞動教育課程可通過集中社會勞動實踐和家庭勞動實踐完成勞動教育課時。

(1)校內可開設的勞動課程

垃圾分類處理課程及實踐課(七年級至初四年級)校園綠化園藝及種植技術課(七年級、八年級)國中勞動技術課(八年級年級)

(2)校內勞動實踐活動

校內生態園、學校生物社團(七年級、八年級年級)校園日常衛生清理(七年級至初四年級)校園勞動值周工作(七年級至初四年級)

宿舍區的衛生清理及個人內務整理(全體寄宿生)

3、具體實施

(1)勞動課程(50分)

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正常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一學期為單位進行考核評價,確定勞動學分。

(2)實踐課程(50分)

①班級為單位的集體勞動實踐,如日常值日、輪流值周工作。(10分)

②寄宿生活體驗(20分)(按每月2分)

③根據個人意願自選校內勤工助學崗服務。(10分)

④校內勞動社團活動。(附加分10分)

①②③類實踐設定基礎學分和最低勞動時長,學校統一制定標準,班級集體勞動由班主任給予評價確定學分,公益勞動崗由被服務物件的管理老師給予評價確定學分。④類屬於獎勵性學分,由社團負責人和團委負責評價確定學分。

同時,學校在開設的其他國家、地方和校本課程中要有機勞動教育。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藝術等學科以勞動觀念教育為主,數學、科學、地理、技術、體育與健康等學科以培養學生勞動的科學態度、規範意識、效率觀念和創新精神為主。

(二)家庭勞動教育課程

家庭勞動教育課程主要由學校和家庭共同完成。家庭教育課程應由學校牽頭,家長委員會代表和學生代表參與,確定學生家庭勞動清單,並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教學內容和資源由學校和學生家庭共同提供,以家庭為勞動實踐場所。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確定家務勞動的培訓內容。學校可以邀請家長一起拍攝短視訊、製作微課,為學生們提供家務勞動的培訓資源,家長根據視訊內容在家對孩子進行實際指導。

家庭勞動清單:

1、打掃衛生:掃地、拖地;擦傢俱、擦玻璃(裡外兩面)等;清理冰箱、灶臺、洗手間、廁所。

2、收拾房間:按照整潔、分類、有序、便利原則整理房間內所有物品。把亂放的東西放回原處。鋪床/換床單等。準備第二週要穿的衣服、鞋等物品。

3、烹飪美食:準備食譜、買菜、烹飪、準備餐桌、洗碗盤等,與倡導的生活德育“三個踐行”中的“眾廚芳”活動相結合進行。

4、洗滌衣物:包括洗衣、晾晒、疊衣以及放回衣櫃全過程。

5、日常採購:起草生活用品採購清單,購買生活用品。

6、其他勞動工作:如看護幼兒、照顧老人等。

家庭勞動教育以勞動手冊記錄為主,學生需要提供照片和視訊進行佐證,由家長予以簽字確認,學校負責制定評價方案和學時學分的認定。

(S)社會勞動教育課程

社會勞動教育課程是依託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勞動實踐教育的課程,是學生勞動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社會勞動教育課程分為兩類

1、社會勞動教育的參觀、學習和實踐

七年級年級“親近自然,親歷風雨”山青世界拓展活動,融入勞動技能教育,注重學生探索體驗。

八年級年級開展“播下種子,收穫希望“農業科學院研究性學習,結合生物課堂所學知識,到田間地頭實地考察,認識農作物,學習農業科學知識,瞭解農業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九年級年級開展“砥礪逐夢”華山徒步體驗活動,發掘潛能,鍛鍊意志,增強毅力,強健體魄。還可結合植樹節開展“種下理想之樹”活動,開闢一片屬於學校的樹林。

2、公益勞動及志願服務

(1)依託學校周邊社群資源,根據社群需求,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走入城郡社群開展公益宣傳、義務勞動。

(2)依託團市委“志願匯”提供的適宜學生參加的社會實踐、公益服務。

(3)依託家長委員會資源,確立我校社會勞動實踐基地,進行場館解說、服務及其他公益勞動,並長期合作。

(4)鼓勵學生個人利用寒暑假等節假日自行聯絡單位進行社會勞動實踐。

學校社會公益勞動及志願服務,由學校學生處給予評價和確定學分,自行聯絡的勞動時間,需要當事人提供文字、活視訊材料及被服務物件的證明材料,提交學生處予以評價和確定學分。

三、勞動教育學分的使用

勞動教育是學生在校必須接受的教育,學校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分學段制定勞動教育評價標準。實施勞動行為評價和勞動效果評價,為每位學生建立勞動檔案;加強過程性評價,全面客觀記錄課內外勞動過程和結果;建立公示、稽核制度,嚴防勞動教育各項活動流於形式,確保記錄真實可靠。

成立勞動教育評價小組,每學年末負責組織全面考察本學年課內外學生勞動學習成果和勞動素養水平。評價結果作為學生和班集體學年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

1、每學期,班級勞動教育平均學分達不到75分,不能評選為優秀班集體。

2、每學期,個人勞動教育學分達不到80分,不能參加各類優秀學生的評選。

3、每學期,個人勞動學分達不到60分,學生需要在假期通過家庭勞動或社會勞動補齊應修學分。拒不接受勞動教育者,學校學生處有權利責令學生暫停文化課學習以完成勞動教育內容。

四、其他支援勞動教育的保障工作

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中強化勞動文化

學校將勞動習慣、勞動品質的養成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舉辦“勞模大講堂”“大國工匠進校園”、優秀畢業生報告會等勞動榜樣人物進校園活動,綜合運用講座、宣傳欄、新媒體等,廣泛宣傳勞動榜樣人物事蹟,特別是身邊的普通勞動者事蹟,讓師生在校園裡近距離接觸勞動模範,聆聽勞模故事,觀摩精湛技藝,感受並領悟勤勉敬業的勞動精神,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在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場所,營造“勞動光榮”“雙手創造財富”等主題的環境氛圍,以環境感染教育學生。舉辦文化創意活動,在全體師生中徵集“勞動標語”“勞動口號”“勞動漫畫”等,並用以裝飾校園。

2、建立獎勵、激勵機制,組織開展勞動成果展示、勞動技能競賽等活動,給學生搭建展示自我勞動技能的平臺,增加勞動比賽的趣味性,以吸引更多學生積極參與。

3、編定《實驗中學學生勞動實踐手冊》,全面客觀記錄學生參與課內外勞動教育的過程和結果,客觀公正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就專項勞動技能實施校內級別認定,並頒發證書。

4、培養專兼結合的“勞動教育指導師”隊伍,學校要配備必要的勞動教育專任教師,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指導能力。根據實際需要面向社會選聘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骨幹、高階技術人員、技師等能工巧匠,培養集聚一支專業型、社會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指導師”隊伍。

明確“勞動教育指導師”崗位職責,規範選聘程式,加強常規教學、師德和技能水平的日常管理和考核,開展常態化教研,將加強勞動教育專兼職師資建設列入教師隊伍建設規劃,保障勞動課教師與其他專任教師享受同等待遇。

5、做好安全保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與管理並重的勞動安全保障體系,制定勞動實踐活動風險防控預案,完善應急與事故處理機制和法律服務機制,聯防聯控做好相關安全工作,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勞動教育風險分散共擔機制。做好學生安全保障和風險化解工作,加強對師生的勞動安全教育,強化勞動風險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