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熱門】人才培養方案6篇

工作方案 閱讀(1.2W)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複雜的一種。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才培養方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人才培養方案6篇

人才培養方案 篇1

財經學院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方案(討論稿) 為切實提升財經學院專業建設內涵,提高財經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經學院教職員工充分討論,特制定財經學院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方案。

一、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組織管理

在學院黨政領導下,根據歸口管理的基本原則,以辦公室、實驗室、教學系為實施單元,制定相應實施細則。學院黨政領導班子負責總體計劃研究、任務分解、過程控制與總結。

二、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總體目標

以“特立交通,經濟天下”為辦學特色,以“深化教學改革,推動學科發展,建設教學研究型學院”為主題,以培養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強烈的創新意識、寬廣的國際視野、紮實的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為目標。

三、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方案

(一)專業提升計劃

1.專業提升計劃目標

“專業提升計劃”以促進財經學院所有本科專業內涵提升為根本目標,各專業通過5年建設,建成在市內有較強競爭力、在校內擁有比較優勢與特色的專業,使我院人才培養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1)會計學專業

進一步強化專業優勢與特色,人才培養質量、專業綜合實力和社會知名度達到市內同類院校先進水平,校內專業評估達到“優秀”,

並爭取通過國家專業評估與認證。

(2)市場營銷專業

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明確專業特色與優勢,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加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質量、專業綜合實力和社會知名度達到市內同類院校前列,校內專業評估達到“良好”,並積極爭取成為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3)經濟學專業

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培育專業特色與優勢,人才培養質量、專業綜合實力和社會知名度達到校內先進水平,校內專業評估達到“合格”,並積極爭取成為校級特色專業。

(4)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培育專業特色與優勢,人才培養質量、專業綜合實力達到校內中上水平,校內專業評估達到“合格”,並積極爭取成為校級特色專業。

2、專業提升計劃基本思路

(1)研究專業發展戰略、人才培養定位,明確專業建設目標與建設思路,確定專業特色和優勢建設方向。

各專業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委員會由外校專家、行業專業、校內專業專家構成,負責專業的建設和發展。

各專業在研究專業發展定位、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時,必須邀請專業建設委員會專家討論、診斷2次以上,由學院相關領導牽頭,各系負責組織。

(2)完善與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科學合

理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

在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要進一步突出實驗實踐教學,各專業在把握總學分不變的前提下,適當增加實驗實踐學分。形成理論課程、課內實驗課程、獨立實驗課程、實訓課程、課外實踐課程相互融合相互補充的有機體系。

理論課程的設定,要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方向,突出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要與學分制密切結合,逐步實現學生選課、選師、選時的自由。

(3)加強課程建設,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大綱,建設精品課程。

逐步推行課程負責人制,完善課程授課質量規範,建立院-校-市三級精品課程體系。

(4)加強教材建設,完善實驗教材。

加強學院教材規劃與建設,特別是加強實驗課程大綱與教材的編寫與出版。

(5)加強教學團隊建設,提升專業師資隊伍素質。

各專業根據課程性質努力打造優質教學團隊,完善團隊考評機制,加強團隊建設與學習,不斷提升專業教師隊伍素質。

(6)加強教學改革與研究,圍繞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開展針對性的改革實踐。

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基本目標,不斷進行教學改革與研究,加強理論課程、實驗課程、實踐課程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及考核方式

等方面的改革,並形成一系列改革成果。

(二)學生實踐能力提升計劃

(1)更新教育理念,實現從重視學生知識傳授向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轉變。用3-5年時間將各個專業打造為實踐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專業。

(2)成立學生實踐工作部,專職管理學生校內外實踐活動。學生實踐工作部由專業教師、學生工作教師、學生幹部組成,每年年初制定實踐計劃,年末提交實踐總結。

(3)創造學生校內實踐平臺,提升學生校內實踐能力。由學生實踐工作部與宣傳部、學工部、後勤總公司密切合作,建立校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

(4)創造並拓展學生校外實踐平臺,提升學生校外實踐能力。 以學生實踐工作部為主導,以學生社團為依託,組織學生開展校外實踐活動,創新實踐活動形式和內容。

(5)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國內外各種專業競賽,不斷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組織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學生人文禮儀素質提升計劃

(1)制定財經學院學生禮儀規範標準,加強學生傳統文化教育。

(2)加強學生文體素質培養,舉辦形式多樣的學生文體比賽。

(3)加強學生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培養,構建學生道德檔案,建立學生道德資訊跟蹤系統。

(四)學生就業提升計劃

(1)完善財經學院學生就業工作制度規範,明確學院、教學系、教輔人員和專業教師的職責。

(2)廣泛聯絡社會行業單位,建設學生就業實習基地,拓寬學生就業渠道。

(3)加強學生就業指導,更新就業觀念,創新就業形式。

(4)通過3-5年時間的建設,會計系簽約率達到校內前十位,一次性就業率超過96%;市場營銷系簽約率達到校內前二十位,一次性就業率超過93%;經濟學系簽約率達到校內前三十位,考研率達到20%,一次性就業率超過90%;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簽約率達到校內前三十五位,考研率達到20%,一次性就業率超過88%。

四、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實施的組織保障

(一)專業建設委員會

各專業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委員會由外校專家、行業專業、校內相關專業專家構成,負責專業的建設和發展,確定專業發展定位,探索專業發展特色,診斷專業發展問題,提出專業發展實施方案。

(二)教學團隊

以學科專業為基礎,以相似相近課程群為單元,整合學院教學資源,組建優質教學團隊。教學團隊實行負責人制,設負責人1人,每個教學團隊由若干相關課程負責人組成。

(二)科研團隊

以學科專業為基礎,以教師研究興趣為導向,以教師研究方向為核心,整合學院科研資源,組建優質科研團隊。科研團隊實行負責人

人才培養方案 篇2

摘要:生物技術產業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之一,為生物技術產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生物工程專業是近年來各高校大力發展的專業之一。在眾多的生物產業中,需要大批具有專業理論並能夠在第一線崗位上熟練控制生產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關鍵詞:生物工程;人才;改革

吉林農業大學順應社會發展需要和生物工程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於20xx年設立生物工程專業。為了更好的服務社會,培養人才,吉林農業大學生物工程系開展了一系列專業改革工作,每4年修改一次培養方案,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本文受吉林省品牌專業生物工程團隊資助針對生物工程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改革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一、培養目標和規格的修訂

從人才培養的行業要求方面看,作為生物工程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在知識的儲備方面,應該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寬廣的人文社會知識,較強的實踐管理知識以及相關的其它知識;在實際能力培養方面,應該具備較強的社會生存適應能力、知識更新能力、工程管理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在素質要求方面,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原培養方案的業務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人文社科及生命科學基礎知識,掌握本專業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本專業的基本訓練,能夠在生物工程及其相關領域從事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工作和設計、生產、管理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階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同時也為研究生培養輸送合格人才。新培養方案的業務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生物工程基本理論和知識能力,掌握髮酵工程、酶工程、生物質工程及其產業化工程技術,能夠在生物、醫藥、食品等行業,從事與生物工程領域有關的設計、生產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相比較,新的培養目標更加具體,簡練,確定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從而為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的建立指明瞭方向。對於學生培養的基本規格與素質要求,原培養方案比較寬泛的列舉了10條,而經過集體討論,精簡為3條,非常明確:(1)擁有寬厚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知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2)掌握生物學和工程技術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以工為本,生物新理論為支撐,為專業素質培養打下深厚的理工基礎。(3)能比較系統的掌握髮酵工程,酶工程和生物質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熟悉國家大政方針,具備在生物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能力。

二、主幹學科與核心課程的修訂

建立符合人才培養規格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課程體系,通過認真調研,廣泛徵求教研室教師的意見和建議,生物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以建設核心課程為主線,以突出化學、生物、工程系列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為特點。生物工程專業本身就確定了其歸屬的主幹學科必然是生物學和工程技術學2大學科,具體偏重要根據所在學校的層次,所在地區的特點。具體體現在專業核心課的設定上。原培養方案的核心課程: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化工原理、酶工程、發酵工程、澱粉製品工藝學。經過討論,確定用細胞工程代替細胞生物學,用生化工程代替分子生物學的核心地位,用工程識圖與製圖代替澱粉製品工藝學。這個變化增加了3個工程技術學的課程作為核心課程,改變了原版培養方案過度突出生物學學科的失誤。新的核心課程為:細胞工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化工原理、酶工程、發酵工程、生化工程、工程識圖與製圖。

三、精簡學時,有機整合

以“注重素質、強化基礎、拓寬口徑、增強能力、開拓創新”為教學指導思想,遵循“橫向拓寬,縱向理順,加強基礎,調整結構,更新內容,精簡學時,突出實踐”的原則,充分討論,調整了課程框架和學分的分配。從學分分配中的變化看,主要體現在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核心課的大幅度減少,這不是不重視基礎教育,而是糾正過度強調基礎教育,把結餘下來的時間突出專業教育,為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服務。第二個特點是增加了實踐教學學分。第三個特點是總學分下降了21.5分,給學生充分的自我發展空間,減輕學業負擔。精簡學時主要體現在刪除一些相關性不高的課程和進行了課程的有機整合。刪除的課程主要有植物生理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普通生物學、澱粉製品工藝學、天然產物化學、細胞與免疫學技術。課程的有機整合非常重要,有利於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強化工程學基礎,側重應用

生物工程作為生物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學科,工藝生產及應用的教學是其獨特的'內容之一,因此,應將生物學原理和技術相結合,並融人到工程學原理中在課程體系中,開設上游技術和下游加工過程等課程,並且要多增加實踐性強的課程門類。高等數學開設學時較多的高等數學B,物理化學也選擇了B級別,增加了工程識圖與製圖,並且開設了細胞工程、生化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工程行業的五大工程課程,強化了工程學基礎。

五、特色鮮明,注重實踐

學校必須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自身辦學條件,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自身特色的生物工程本科人才教育模式,才能使高校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與生物工程產業的發展相一致[8]。我校生物工程專業立足吉林省的地域特點,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己任,以農產品生物轉化與生物發酵為特色。本專業面向地方經濟建設和吉林省糧食大省的優勢,以生物物理學理學碩士點和生物工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為依託,以吉林省主要農作物為研究材料,凝練出農產品生物轉化與生物發酵為特色的研究方向,為生物經濟和生物產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工程師。為突出這一特色,在課程設定上進行了精心安排。開設了微生物學、發酵工程、生物工程、微生物遺傳育種、發酵裝置、生物工程綜合實驗、生物工程下游技術、釀造工藝學、酒精與啤酒工藝學、生物工程分析、氨基酸與有機酸發酵工藝學、生物試驗設計、發酵工廠設計等相關課程,從發酵學的基礎到具體的專業應用,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注重實踐教學,在原有實習學時的基礎上增加了4周的實踐教學,主要有金工實習、化工原理實習、發酵裝置實習、生物工程綜合實習,尤其是生物工程綜合實習開設5周,系統的完成有關生物工程專業的一項技術工藝。

參考文獻:

[1]劉鑫,陳存武.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以皖西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xx(12):40-42.

[2]胡元森,李翠香,宇光海,屈建航.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鄭州師範教育,20xx(04):87-88+90.

[3]趙輝,凌巨集志,王葳,韓曉雲,吳國峰.高校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課程體系改革的探索——以黑龍江大學生物工程省級重點專業為例[J].黑河學刊,20xx(01):149-150.

[4]張敏,陳建民,管天球,餘響華.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xx(04):97-99.

[5]王陶,李文,陳巨集偉,劉全德,高兆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J].安徽農業科學,20xx(03):1724-1725+1728.

[6]許崇利,許崇波.生物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山東化工,20xx(21):141-144+147.

[7]江成英,劉曉蘭,鄒東恢,郭建華,田英華.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J].高師理科學刊,20xx(06):118-120.

[8]馬波,王羽,李廣靖,林楊.生物工程專業“3+1”人才培養模式探析——以河北農業大學為例[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xx(02):65-68.

人才培養方案 篇3

各學院:

我校留學生學歷教育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為了進一步做好留學生學歷教育工作,現就留學生學歷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及教學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請各學院參照執行。

一、培養方案

1、我校留學生學歷教育培養方案的修訂應按照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聯合釋出的《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管理規定》[20xx] 9號令(見附件,以下簡稱第9號令)的要求執行。

2、留學生來我校接受的是學歷教育,在完成人才培養方案的教學要求後將頒發江蘇師範大學的學歷和學位證書,為了既體現國際教育特點又保證教學質量,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中,在不違背第9號令要求的前提下,要儘可能與我校開設的相應專業的培養方案相同,總學分應在140學分以上。

3、根據第9號令第五章“教學管理”第二十三條“高等學校應當根據學校統一的教學計劃安排外國留學生的學習,並結合外國留學生的心理和文化特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可以適當調整外國留學生的必修和選修課程”的要求,可根據留學生的`特點,對必修和選修課程做適當調整。

4、根據第9號令第五章“教學管理”第二十四條“漢語和中國概況應當作為接受學歷教育的外國留學生的必修課;政治理論應當作為學習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類專業的外國留學生的必修課,其他專業的外國留學生可以申請免修”的要求,對非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類專業留學生,可將政治理論課程改為中國歷史、漢語語言、中國概況、中國人文類課程等。

二、教學管理

1、外國學歷教育留學生必須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內容、獲得規定的學分和學分績點才可獲得相應的學歷、學位證書。

2、根據專業,留學生的教學管理納入到相應學院、專業管理。統一編入專業班級、統一編號,與中國學生享有同等學習權利和義務。

3。 根據第9號令要求,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專業學院根據外國學歷生特點和實際學習情況,對留學生的課程學業採取多種方式進行考核。為了便於後續工作,各學院要為留學生建立教學檔案,教學檔案由各學院整理、存放。各學院要在學期末將留學生每學期的學習成績、考勤、綜合表現等報送國際學院教務辦公室備案。

三、要求

請各學院在3月30日下班前,將修訂好的培養方案紙本檔案

和電子文件交國際學院教務辦公室。

聯絡人:國際學院教務辦公室樊老師;聯絡電話:3329

附件:

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聯合釋出的《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管理規定》[20xx] 9號令。doc

  教務處、國際學院

  二零xx年三月二十七日

人才培養方案 篇4

一、專業名稱

軟體工程

二、學 制

4年

三、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相互協調,具有紮實軟體基礎理論、開發實踐、專案組織和管理能力,能夠運用先進的軟體工程方法、技術及工具,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軟體分析、設計、開發、測試與維護、專案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工作,獲得軟體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安全意識、實踐能力、創業精神,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四、培養規格

根據“基礎適度、口徑適中、特色突出、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培養規格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軟體工程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軟體工程的基本訓練,具有軟體開發的實踐能力和經驗,軟體專案組織的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質,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與能力:

(1)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及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具有資訊獲取及處理能力;

(2)掌握軟體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軟體需求、設計、實現、評審、測試、維護以及過程管理的方法和技術,瞭解軟體工程規範和標準;

(3)具有軟體專案分析、設計、開發、測試和管理等方面的實踐能力。

(4)瞭解軟體工程領域的前沿知識、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5)具有軟體開發和初步科學研究的能力,在工程實踐中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6)掌握一門外語,具有一定的外語閱讀、寫作和交流能力,並達到規定的等級要求。

(7)具有一定的工程專案的組織與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

人才培養方案 篇5

論文摘要:以瀋陽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為例,闡述了我國工程類高等院校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應用型人才,構建具有行業適用性和針對性的“平臺+模組”課程體系。應用型人才必須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更寬廣的專業理論知識,受到工程技術和工程實踐的訓練,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工程能力和創新意識,綜合素質高,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需求。

論文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加快,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多樣化特徵。在這個時期,迫切需要大量能夠滿足現代工程技術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本科應用型人才。這不僅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人才需求與人才供給兩者之間正處於一個強烈的磨合期。因此,要求工程類本科院校必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適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主動探索和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以保證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本文結合瀋陽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就應用型人才培養談幾點認識。

一、準確定位人才培養層次,明確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層次的正確定位直接關係到專業的生存與發展。準確定位人才培養層次,明確培養目標是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的關鍵。人才培養目標一般包括人才的層次和人才的規格定位兩方面內容。

高等學校培養的人才一般分為學術型和應用型兩類。學術型人才是指從事研究客觀規律、發現科學原理的人才,主要任務是致力於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中的客觀規律轉化為科學原理。應用型人才是指利用科學原理為社會創造直接利益的人才,主要任務是將科學原理或新知識應用於與社會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領域。在我國,重點高校(985或211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而一般本科院校則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

高等學校培養的人才基本規格可以用知識、能力、素質三要素來描述。一般本科院校培養的應用型人才規格:在知識方面,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以及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具備進一步發展所需的知識平臺;在能力方面,主要包括學習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適應能力,它集中體現在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工程技術與工程實踐四個方面的運用能力,所以工程類本科院校在課程設定上要從這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在素質方面,應用型人才不僅有較高的專業素養,也要有思想政治、人文科學、職業身心等非專業方面的素養[2]。

瀋陽工程學院作為工程類一般本科院校,準確評估自身的辦學實力,主動適應區域發展環境,將學校的人才培養、師資狀況、辦學規模、歷史傳統等要素合理配置。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為:以電力行業應用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為主線;面向社會、面向電氣工程領域;明確服務於東北三省區域經濟;以應用型高階技術人才為培養目標。

二、把握應用型人才主要特徵,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載體,實施應用型人才培養必須有相應的課程體系作依託。應用型人才必須突出工程應用能力,緊隨社會需求發展步伐,強調行業和產業所需的知識結構,專業知識重組按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構建具有較強行業適用性和針對性的課程體系,來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需求。

瀋陽工程學院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進行課程重組與整合,以專業主要課程建設為核心,優化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注重課程內容的先進性與實用性。注意課程銜接,加強課程間的統籌協調,避免脫節和不必要的重複,改變課程內容陳舊的狀況,提高課程的綜合化程度。構建了“平臺+模組”的科學完整的課程體系。以理論課程、實踐實驗課程、綜合素質課程為三大平臺,課程設有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通識教育課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五個課程模組。調整後的課程設定體現了“強化兩頭,優化中間”的思想,即強化基礎理論課程、強化實踐環節、優化專業課程的思想。 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中,每個課程模組又設定了核心課程。突出核心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中心地位。所謂核心課程是指把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與人的.生存與發展密切聯絡的知識與經驗體系,通過核心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較紮實的基礎理論、更為寬闊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具備走向社會所必需的素質與能力。

(1)公共基礎課課程模組。設定21門公共基礎課,共計948學時、55學分。其核心課程包括高等數學和大學外語。通過公共基礎課教學,使學生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較好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閱讀和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的初步能力。

(2)專業基礎課課程模組。根據專業的知識結構特點設定11門專業基礎課程,共計476學時、29學分。其核心課程包括電路、電子技術、電機學及自動控制原理。課程內容遵循“合理選擇,梯度深化,有機結合”的原則,重點設定一批專業基礎課。

(3)專業課課程模組。專業課程模組是根據專業特點設定的課程。它以深廣適度的公共基礎和較寬厚的專業基礎課程群為基礎,為滿足電力行業對人才知識結構的需求,設定“適用對口且高新技術含量高”的專業課體系。專業課模組包括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1)專業必修課。優化專業課程,對課程門數重新整合,壓縮總學時,注重工程應用能力培養。設定6門專業必修課,共計322學時、20學分。專業必修核心課程包括電力系統分析、電氣裝置、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高電壓技術。學生通過此類課程的學習掌握走向社會所必需的素質與能力。2)專業選修課。為了突出專業特色,反映專業、學科發展前沿(智慧電網、新能源發電技術、數字化變電站應用技術、直流輸電與FACTS技術等),設定16門專業選修課,共計144學時、10學分。整個課程模組注重新知識與新裝置的掌握與應用,進一步拓寬了學生專業知識面。

(4)通識教育課課程模組。為提升應用型人才的人文科學、職業身心等非工科專業方面的綜合素養,充分體現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科學理念,通識教育課課程模組設定9門通識教育課,共計172學時、7.5學分。通識教育課程是面向全院開設,要求學生必須在每類課程中選修一定的學分。

(5)集中實踐教學環節課程模組。按照系統性、層次性與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構建由基本技能(計算機實訓、工程製圖與CAD實訓、金工實習、電工實習、電子工藝實習)、專項能力(電機檢修實習、電纜施工工藝實習、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實習、電力系統自動裝置實習、專業課程設計)、綜合能力(變電站模擬實習、電廠模擬實習)和應用能力(變電站裝置裝配實習、電氣執行實習、畢業設計)多階段、與理論教學體系有機結合又相對獨立的集中實踐教學體系。設定22門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共計40周、40學分。其核心實踐環節包括變電站裝置裝配除錯實習、電氣執行實習、電廠模擬機實習、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

學生在進入大三開始,加大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力度。通過實驗課、實訓教學環節,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質、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把學生培養成能動腦、會實踐、懂設計、精操作、有系統概念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三、結論

現代電子科學和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並迅速滲透到傳統的電工學科的各個領域,使電工學科的理論和技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應用型高階技術人才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作為工程類本科院校應該準確把握人才培養定位,積極地探索適合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高階技術人才培養的新方法,構建具有較強行業適用性和針對性的課程體系,來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需求,迎接新時代對我國工程教育的挑戰。

人才培養方案 篇6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統一,具有紮實的經濟、管理、法律和工程技術等基礎知識,以及房地產經濟、管理和經營等專業知識,具備房地產開發專案可行性研究能力、房地產估價能力、房地產營銷策劃和銷售能力、工程估價能力,以及具備健康的品質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在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中介、工程估價、物業管理等領域從事全過程房地產管理的應用型高階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該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中介、工程估價、物業管理等領域的相關工作。應初步具備分析和解決房地產開發專案可行性研究、房地產估價、房地產營銷策劃和銷售、工程估價等方面的能力。具體的專業培養要求如下:

1.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2.熟悉房地產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

3.掌握房地產經營管理基本理論和方法;

4.掌握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本原理;

5.掌握工程施工基礎知識;

6.瞭解房地產的前沿理論及相關學科知識;

7.具有閱讀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外語文獻的基本能力;

8.具有運用計算機輔助解決房地產經營管理問題的能力;

9.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10.具有健康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主幹學科

管理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公共管理

四、專業主要能力

基本技能:學生具有較好的計算機操作和應用能力,對英語具有基本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具有較好的漢語言書寫,表達、交際能力,身心健康且有較強心理調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能較好地欣賞文學藝術作品,並寫出評論,且具備基本的藝術素質品德、審美觀念和思維。

專業能力:能對房地產開發專案進行可行性研究,並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能對房地產估價物件的價值進行評估,撰寫規範的'房地產估價報告。能對房地產開發專案進行營銷策劃,能編制房地產營銷策劃書。

五、授予學位須獲取能力

基本技能:學生具有較好的計算機操作和應用能力,對英語具有基本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具有較好的漢語言書寫,表達、交際能力,身心健康且有較強心理調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能較好地欣賞文學藝術作品,並寫出評論,且具備基本的藝術素質品德、審美觀念和思維。

專業能力:能對房地產開發專案進行可行性研究,並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能對房地產估價物件的價值進行評估,撰寫規範的房地產估價報告。能對房地產開發專案進行營銷策劃,能編制房地產營銷策劃書。

六、主要課程

工程圖學、工程結構、房屋建築學、工程經濟學、工程專案管理、房地產法、房地產合同管理、房地產經濟學、房地產行政管理、房地產測繪、房地產估價、房地產開發與管理、房地產營銷策劃、房地產經紀、物業管理、工程估價(土建)。

七、特色課程

房地產估價、房地產開發、房地產經紀

八、主要實踐性環節

公共實踐,實習(認識實習、測量實習、生產實習、專業軟體實習、畢業實習),論文(學年論文、課程論文、畢業論文),設計(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四大型別。

九、主要專業實驗

房地產測繪、建築材料

十、學制

四年

十一、學位

管理學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