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第二學歷>自學考試>

2017自學考試《中國傳統道德》備考練習題及答案

自學考試 閱讀(1.24W)

1、中國傳統道德的主要內容

2017自學考試《中國傳統道德》備考練習題及答案

(1)強調為民族、為整體、為國家的整體主義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強調“推己及人”和人際和諧。

(3)重視人倫關係,提倡人倫價值。

(4)追求精神境界,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

(5)強調修養踐履,注重道德理論與道德實踐、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的統一。

2、中國傳統道德的基本特點

(1)在道德價值導向上,維護血緣關係和宗法制度;

(2)在道德價值目標的實現上,強調個體服從整體;

(3)在道德價值的應用上,重視道德思想與政治思想的融合;

(4)在道德價值取向上,具有“重義輕利”、“貴義賤利”的傾向;

(5)在道德情感上,缺乏強烈的宗教情感。

3、學習中國傳統道德的態度和方法

中國的傳統道德並非完美無缺,其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因此,我們必須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對經過選擇而吸取的道德遺產,根據當前歷史進步的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根據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需要,根據千百年來人們在思想中所認同的人際關係的一些準則和規範,根據社會主義社會中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道德原則,予以加工和改造,從而拋棄其封建的,落後的、消極的方面,吸收其反映人民利益的、科學的、積極的方面。具體的講,對待中國傳統道德,我們應採取的基本態度是:批判繼承,棄糟取精,綜合創新,古為今用。

第一,批判繼承是一個總的原則,說明我們的繼承是有批判、有選擇、有目的的,是要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原則和無產階級的利益來進行的。

第二,棄糟取精是繼承傳統文化遺產、特別是傳統倫理道德的一個重要要求。

第三,綜合創新是強調在汲取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的精華時,還要注意汲取全人類一切優秀的道德成果,並加以比較和鑑別,作為自己的倫理道德的食糧和原料,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創造。

第四,古為今用要批判地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以適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需要,從而對我們的現實生活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4、簡要說明宋代朱熹對儒家倫理思想發展的貢獻

(1)他承繼了程頤、程顥之理學,以弘揚儒家倫理為核心,整合了儒道佛三家倫理思想,完善和創立了理學體系;

(2)他把“三綱五常”視為天理,主張修德之實在於“去人慾,存天理”;

(3)他興書院、授理學,以理學化了的“四書”為教本,培養治國治世之才;

(4)他為白鹿書院訂立的學規與教規,影響後世教育700多年。他提出了“五教”與“四要”的教育思想,這是一種創造。

所謂“五教”,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所謂“四要”,即為學、修身、處事、接物之要。

為學之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

處事之要:“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5、中國傳統道德思想(先秦—辛亥革命)

6、“名教”(概念):儒者應名設教謂之“名教”,“名教”是指儒者提倡的以官長君臣之義為主來正名定分的禮教。

7、“玄學”(概念):“玄學”是中國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晉玄學。玄學就其哲學範疇來講,可稱其為形而上學,“形而上”簡單來說既是抽象出來的意思,玄學也是對一些抽象內容以生動的方式方法進行解說和發展。後來玄學的內涵被不斷擴充,不斷被後世方術家所充實。產生了包括山(修心養性、鍛鍊身體的祕術)、醫、命、卜、相在內的五種體系。

8、孔子的人品與性格特點

第一、積極進取的精神。第二、中庸的風格。第三、求實的態度第四、淡泊功利。

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語出自《論語·衛靈公》,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

1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這句話出自孔子的《論語·雍也》,意思是:仁是什麼呢?自己想站得住,同時也讓別人站得住;自己想事事行得通,同時也要使別人事事行得通。

1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意思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譯為: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執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說,君子內心所見略同,但其外在表現未必都一樣,比如都為天下謀,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則教書育人,這種“不同”可以致“和”;小人雖然嗜好相同,但因為各爭私利,必然互起衝突,這種“同”反而導致了“不和”。

這句話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該如何相處,如何來看待不同的觀點。世間萬物都有他自身的發展規律,而人和人的想法也不會完全一樣。正是這些不同的事物或想法相互碰撞,相互切磋,從而才能產生出新的靈感,新的火花,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才會不斷的向前邁進,向前發展……

13、中庸(概念):中庸作為一種思想態度思想方法與處世原則,是孔子所推崇的一種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基本含義是“執兩用中”,即中庸就是要把握事物的最佳狀態。

14、志道(概念):立志就是“志道”,即要樹立遠大的道德理想目標,這個理想目標就是“志道”。

15、禮讓(概念):禮讓是中國傳統道德中既重要而又廣為人的規範,是要求人們在各種不同的人際交往關係中要有恭敬,謙讓的精神和行為,以提高個人道德素質,保持人際關係的和諧順暢。

16、“君子不器”(概念):君子學習不是為了成什麼器,而是為了完善自己。

17、“忠恕”(概念):所謂“忠”即是盡己,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成就他人。所謂“恕”,則是原諒,寬囿他人。

18、內聖外王(概念):由道家提出後來成為儒家的人生理想,“內聖”指塑造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境界,“外王”即在人生過程中充分展示善良本性,達到至善。

19、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內容

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建立了具有完整體系的政治理論“仁政”學說。孟子的這一思想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多方面,他提倡“王道”、“仁政”,其出發點和目的在於“王天下”、“得天下”:第一,人人有田宅;第二,爭取民心; 第三,尊賢重士;第四,施行教化。第五,性善論。

20、孟子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孟子對“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作了描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首先,“大丈夫”要有高尚的氣節,決不無原則地服從,應立足於仁義禮智,只向真理和正義低頭;其次,“大丈夫”還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氣”。孟子同孔子一樣,其施教的目的在於培養“治人”的“君子”。他在“性善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培養“大丈夫”的方法與內容,主要的可概括為以下幾點:(1)持志養氣。人的`精神境界是靠“養”出來的,是靠一件件平常的善言善行積累起來的。(2)存心養性。孟子認為,要真正做到寡慾,就必須發揮人的“大體”即理性思維的作用。(3)動心忍性。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非常重視磨鍊意志。孟子認為,一個“大丈夫”應當經過磨鍊具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為了道義,為了信仰,在必要的時候應當能“捨生取義”。(4)反求諸己。在人與人的關係方面,孟子認為凡事須嚴於律己,時時反思,對任何得不到預期效果的行為,都應當從自己身上找原因。(5)知恥改過。孟子知恥才能改過遷善。知恥是內在的心理活動,改過遷善則是知恥的外在表現。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這句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個‘老’字是動詞‘贍養’、‘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個‘老’字是名詞‘老人’、‘長輩’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個‘幼’字是動詞‘撫養’、‘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個‘幼’字是名詞‘子女’、‘小輩’的意思;兩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話的意思是“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會時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與孔子對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2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這句話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這種種行為,表現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

23、荀子的人性論觀點

(1)荀子提出了與孟子“性善”論截然相反的“性惡”論的觀點。

(2)他認為,人性是與生俱來的、質樸的一種自然屬性。表現為“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

(3)人性的“善”則是後天人為(即“偽”)的,“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善”是後天環境和教化學習的結果,“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謂之偽”。先天賦予的“性”和後天學事的“偽”是一對矛盾,要解決矛盾通過“化性起偽”,就是通過學、事而改變“性”。“性”和“偽”是對立統一的,“無性則偽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偽合,然後聖人之名一”。

(4)荀子的“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有極大的區別,但就通過所謂的“聖王之教”來教育感化民眾這一目的而言,他們又是一致的。

24、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這句話表達了董仲舒的義利觀。“正其誼”與“明其道”都是指義的要求,特別指公利。“謀其利”和“計其功”則指的是利,多為私利,表達了董仲舒重公利而輕私利的思想。

25、“吾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其中,“慈”是寬容一切人,不與人鬥氣;“儉”是不與人爭財奪利;“不敢為天下先”是處處讓人,不與人爭權、爭名、爭勢。此三寶,乃老子接人處己的妙道,即不與人爭。

26、老子、莊子的人性論觀點

(1)老子主張人性是超善惡的。老子認為人性來自於“道”,在未加雕琢之前是至善至美的。他認為初生嬰兒的人性才是人之本性,是至美的,是無所謂善惡的,是超乎世俗的,隨著嬰兒的長大,現實的人性即有了善惡,因此主張返樸歸真,“復歸於嬰兒”,

(2)莊子認為人性來自於天道,是命定的,其最本質的特性就是質樸自然,他特別強調人的自由本性。“生之謂性,率性而為”,這才是人生的最佳狀態。

26、試述道家無為而治的理論。

道家認為,天道是無為的,所以人道即治世之道也應該是無為的。

老子所描繪的“小國寡民”的時代是“至治”的時代,是“至德之世”。在老子看來,儒家所極力標榜的三皇五帝、堯、舜、禹、湯、文、武、周等盛世並不是進化的歷史,而是從“至德之世”墮落下來的歷史。

莊子則指出,聖人只不過是借“仁義”之名而行“竊國”之實的“假仁假義”罷了,他說:“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意思是說你們的仁義道德不過是竊國大盜手中的工具而己,因而他大聲疾呼“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當然,從歷史上看,道家的後學們並沒有拘泥於老莊的“無為而治”,他們在歷史變遷中對老莊學說不斷補充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對中國文化和中國政治有深刻影響的道家治世體系:“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27、法家治國的基本觀點

韓非是我國先秦時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的依法治國的思想是戰國末年封建中央集權專制即將形成的形勢下提出來的,它的理論核心是通過加強君主專制,強化中央集權。韓非繼承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慎到的“勢”,集法家之大成,構成了一個“以法為本”的法、術、勢相結合的完整的政治思想體系,為封建專制主義奠定了思想基礎。

其主要思想有:(1)實行法治。韓非認為要實現法治必須有幾個原則:第一、法要統一。第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執法要嚴。(2)運用權術。韓非認為要實行法治,辦事、用人的方法藝術是很重要的。第一、君主要把自己打扮的高深莫測,使臣僚對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第二,君主要行無為之道,凡事藏而不露。第三,君主要千方百計地維護自己的獨尊地位。(3)保持權勢。在韓非看來,君主是凌駕於萬物之上的神明,君權又是不可侵犯的。第一,權勢為君主獨攬。第二,君主要利用一切手段防止臣民,控制臣民,組織情報網,瞭解危害君權的行為。第三,法、術、勢三者必須結合起來,這是鞏固君主專制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