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財會職務>經濟師>

高階經濟師考試複習資料:金融體系實現的能力

經濟師 閱讀(1.4W)

導語:參加考試併成績合格者,獲得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資格,由人事部統一發放合格證書。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高階經濟師考試複習資料:金融體系實現的能力,供學習參考!

高階經濟師考試複習資料:金融體系實現的能力

1.穩定能力

一個穩定的金融系統才具有競爭力,才能應對各種潛在威脅,化解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才能保持貨幣穩定,沒有過度通貨膨脹或通縮、過度扭曲性融資安排和過度金融泡沫,因此金融體系應該具備穩定能力。金融體系不穩定的代價是非常嚴重的。首先,定價體系的紊亂會擾亂實體經濟領域的交易秩序,破壞正常的生產活動;其次,社會信用會受到影響,融資活動難以正常進行,從而影響投資進而經濟的增長;再次,不穩定的金融體系使人們產生不確定的預期,極易導致具有巨大破壞力的集體行動,對正常的經濟活動產生強大的衝擊力。因而金融保持自身的穩定對整體經濟的穩定意義重大。金融穩定要求定價體系能夠正常運轉,幣值、利率、匯率、股價等價格指標保持穩定;要求具備危機預警指標體系和識別、轉移、控制、分散風險的機制,能夠應對各種意料之外的突發事件的衝擊,化解風險,解除危機;要求具有約束微觀金融機構進入金融市場、開展各項經營活動的規章制度並保證它們能夠被遵守的機制;要求建立對金融體系進行巨集觀監管的機構、監管規則和監管手段。

2.適應能力

金融體系是在特定的經濟環境中實現其各項功能的,金融體系必須適應其賴以存在的經濟環境,同時經濟環境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金融體系也必須同步變化,即應該具備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金融體系的適應能力即一國的金融發展應該放在強調金融體系基本功能正常發揮的制度建設和協調發展上,而不是脫離金融體系的基本功能去看重市場外部結構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充上,否則,忽視金融功能談金融發展就有可能造成金融資源的嚴重浪費和扭曲。另外,值得指出的是,金融體系的活動存在外部性:偏重某一金融功能的發揮,有時可能會放大它的負面效應,比如為了提高金融體系的價格發現功能,市場的整合與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是必要的,但是這些做法會增加市場風險,如果金融體系的風險防範和分散功能還不到位,那麼這種不平衡的發展就會導致巨集觀經濟的不穩定,最終會反過來遏制金融體系的價格發現功能的正常發揮。一個能保證金融發展和實體經濟之間良性的互動關係的金融體系,絕對不是單純地在規模和數量上追求最好的投、融資制度和金融工具的集合,而應該是能夠平衡好各種利益衝突、效果衝突,在此基礎上能夠有效地發揮金融體系六大基本功能,從而推動實體經濟持續穩定地增長這樣一種最優化的動態體系。

3.經營能力

金融體系必須通過自身的經營活動實現其各項功能,除了初期必需的投入以外,它不能依賴於政府或任何個人的連續不斷的資金投入,這樣的金融體系才能夠長期存在並不斷髮展,即金融體系必須具有經營能力。金融機構的經營能力是指金融機構利用經濟資源實現經營目標的程度。由於經濟主體的多元性,導致了經營目標的多元化,經營績效是多元化目標的綜合反映,是經營能力大小的反應。金融機構通過向社會提供負債工具、信貸資產使用權、股票、債券等金融服務或者工具來達到經營目的。金融機構必須依靠自身的能力來履行其各項職能,而不能依靠不斷地外部資源投入,因而經營能力是金融機構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是它能夠不斷髮展的基礎。

4.配置能力

為了發揮在時空上實現經濟資源轉移提供渠道的功能和融通資金和股權細化功能,金融體系必須能夠對金融資產進行定價,能夠將非流動性資產變成流動性資產,並且能夠將資產進行最優的配置,因此金融體系必須具有配置能力、流動能力、定價能力。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是指市場以最低交易成本為資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資源的能力,換句話說,是將有限的金融資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企業和行業的能力。金融中介的資金配置作用主要來自金融中介的資訊優勢。在政府主導型的融資制度下,銀行與企業從理論上說應關係密切,特別是日本、韓國等國主銀行制度的建立,對銀行和企業之間的資訊流通是非常有利的,銀行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資訊優勢選擇好的專案並對專案的旅行進行有效監督,實現較高的資金配置效率。提高資金配置效率,除了可以利用金融中介的資訊優勢外,還可以通過合同安排降低資金配置所需要的資訊量來實現。資訊不對稱所引起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是影響資金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當提高企業自有資金比例或增加抵押、擔保後,可以減少甚至消除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從而減少甚至取消銀行提供貸款時對資訊的需求,即資訊與自有資金、抵押、擔保之間存在著互補關係。金融體系通過銀行、證券、保險等多種渠道將資金從儲蓄領域高效地引至投資領域,併發揮金融系統的監督功能,促使資金在實體經濟領域的良性迴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5.傳導能力

各國都將金融體系作為對經濟進行巨集觀調控、傳導政策意圖的途徑,金融體系必須具有傳導能力,才能實現這種用途。金融體系是政府影響實體經濟部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渠道。它之所以天然地能夠承擔起這一傳導政策意圖的職能,是因為它同時與經濟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並且具有操作方便、容易測量、能夠控制的特點。政策措施通過金融體系的傳導一般需要經過以下三個層次:第一層是貨幣政策對金融體系影響的傳導鏈,第二層是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部門影響的傳導鏈,第三層是實體經濟的各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鏈。金融體系傳導政策意圖的能力可以通過傳導的及時性、完整性、準確性來加以衡量。政府的政策措施只有被及時傳導才會產生良好效果,否則這種政策措施在變化後的環境中發揮作用可能會適得其反。完整性是指政府的所有政策意圖都要能夠被傳導至經濟活動中,而不能遺漏其中的一些內容,否則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政策效果。準確性是指依照政策制定者所設計的方式來加以傳導,從而使得這些政策能夠按照政策制定者預期的方式發揮作用。

6.流動能力

流動性是指,由於金融體系的作用,資源可以更充分地流動。資源的充分流動對經濟執行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使得處於閒置狀態的資源能被投入運用,使得運用效率低的資源流向更有效率的用途。金融體系的流動能力具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它將固定的、不流動的資產變現為流動資產的能力,二是流動性資產在不同投資者之間流轉的能力。如何衡量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呢?一是當全部有效資金供應都流向了需求方,全部有效需求都得到了滿足,不存在閒置資金,也不存在未滿足的有效資金需求時,貨幣資金的供求就達到了最佳的均衡狀態。二是配置在各種用途上的資源的.邊際價值達到均等,使資源配置處於最佳狀態。

7.定價能力

市場經濟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金融市場上的交易也不例外。金融交易中的定價不僅要考慮金融產品的內在價值,同時要考慮其風險價值。在金融市場上,金融產品的價格可以通過較公開的競價方式形成,通過這種競價過程,金融市場能夠在迅速平衡金融產品的供給和需求的同時,為金融產品形成統一的市場價格。基於此,金融市場才能夠有效地指導增量金融資源的積累與存量資源的調整。因此,金融體系對金融資產準確定價是配置資源和消化風險的前提。

8.創新能力

金融體系是在特定的經濟環境中存在併發揮作用的,沒有也不可能存在能夠脫離經濟環境而獨立存在的金融體系。由於社會分工的不斷深化、國際經濟聯絡的進一步加強、技術手段和知識在經濟發展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市場交易的方式日益增多,現代經濟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複雜。與此相應,現代經濟中所蘊藏的風險也越來越複雜。因此在經濟中發揮樞紐作用的金融體系必須具有隨經濟環境變化而變化的能力,只有如此它才能夠正常行使其所承擔的各項職能,才能滿足經濟發展對金融體系提出的各項要求。金融體系的創新與經濟環境的變遷是互動的。一個僵化的金融體系只會使得經濟執行受到阻礙,從而制約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9.資訊能力

金融體系傳導資訊的功能特別重要,正是由於金融體系發揮了這一功能,市場才真正被連線到一起。與單個投資者對代理人所管理的企業的獨立監督相比,投資者聯合起來組成聯盟,由聯盟派出代表進行監督成本更低。這個聯盟可以是金融中介,也可以是金融市場。金融中介在監督企業方面存在比較優勢,而金融市場在資訊獲取和彙總方面存在比較優勢。金融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資訊的及時快速傳播。因為股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是快速變動而且公開的,而作為有效市場,股票價格包含大量的公司資訊。加上股票市場的資訊披露,從而使得股票市場成為資訊最完全傳播最快的市場。儘管如此,股票市場資訊仍然可能是不完全的,因而存在有套利機會。那些通過非公開渠道獲得公司資訊的投資者,就能夠在資訊廣泛傳播之前通過證券買賣獲得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