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財會職務>高階會計師>

高階會計師職稱評審準備的常見誤區

高階會計師 閱讀(2.06W)

考正確認識職稱評審的特點、精準應對是順利通過評審的關鍵。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階會計師職稱評審準備的常見誤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階會計師職稱評審準備的常見誤區

  高階會計師職稱評審準備的常見誤區

 1、常見誤區一:相比《高階會計實務》考試,高階會計師的評審難度更大,認為易考不易評,在準備伊始心理上就出現畏懼情緒。

解答:高階會計師採用考試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高階會計實務》是全國統考科目,資料評審由省級財政部門進行組織,評審上有較強的自主性。近幾年的公開資料顯示,很多省份高會評審通過率都有逐年提高的趨勢,有些省份甚至可以達到70%左右,遠高於註冊會計師考試,通常也超過各省《高階會計實務》的合格率。

但值得強調的是,高會評審通過率高並不意味著可以草率應付。高會評審準備是個馬拉松,需要準備的資料多、申報程式繁瑣、遇到的困難也不少,甚至有申報人以“申報一次蛻一層皮”來形容,在準備中很考驗申報人的耐心,容易出現堅持不了的念頭。因此,申報人要咬緊牙關,未雨綢繆、精心準備、反覆錘鍊,力爭一次性通過評審。

 2、常見誤區二:單位性質、規模對評審結果影響很大,行政事業單位、大中型企業、國有企業的申報人容易通過評審,私營、中小企業在評審時會受到不公正待遇,通過率較低。

解讀:高階會計師評審側重於對申報人個人工作業績的.綜合考量,和申報人所在的單位性質、規模關聯不大,大單位有自己的特點,小單位也有獨特的優勢。一般來講,大單位流程制度更加規範、管理更加精細;小單位單人職責涵蓋面更廣,接觸的東西往往更多,能否順利通過評審的關鍵還在於自己評審期內的綜合業績。此外,每年評審結果出來後,在論壇上經常會看到有人吐槽某某單位通過人數太多。其實這隻看到了浮在冰面上的冰山一角,卻忽視了冰面下的冰山主體。大單位會計從業人員多,人員素質相比也較高,符合申報條件的人數相應也就越多,但通過比例也未必就高。筆者曾對某通過人數較多的大型央企進行深入瞭解,該年通過比例竟然不及全省的平均值。

 3、常見誤區三:評審材料準備就是按各省當年評審檔案的要求,把自己有的東西準備好了就行,不需要刻意的進行修飾。

解讀:一方面,申報人應牢記評審檔案要求是評審時最基礎的得分點,申報人應嚴格比照相關要求,逐項準備自己的業績材料,這樣才能夠抓住評審的得分點。另一方面,申報人還應挖掘申報材料的亮點,從而彰顯個人的業績優勢,將業績材料反覆進行推敲、潤色,對申報文字進行適當加工處理,打破千篇一律的申報八股樣式,讓評委著實能夠眼前一亮,自然而然該項分數就上去了。

4、常見誤區四:能評上的基本都是單位有職務的人員,我是單位的基層財務人員,雖然承擔過不少專題專案,但估計也難以評上。

解讀:相比單位基層財務人員,管理層更為關注單位內部巨集觀事項,比如戰略管理、預算管理、風險管理、人才培養等,自然更容易出工作業績成果,在評審材料上更具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將基層財務人員的評審之路堵死。高階職稱評審是申報人提交材料的綜合評定,申報人在某一方面出現短板的時候,足以在其他方面進行補強,比如可以通過多發表專業論文、專業論文發表在含金量較高的刊物、在個人工作業績上反覆潤色等,當然這些需要未雨綢繆。實踐也證明,評審通過人員不乏企業的基層財務人員。

5、常見誤區五:評審材料是由申報人自己整理,在單位內部蓋完章就可以進行上報,因此在內容上就留下了較大的操作空間,甚至可以隨心所欲的編造相關材料。

解讀:一般來講,各省對職稱評審都設定了較為嚴格的申報程式,申報材料的核心部分需要在單位內部進行不少於7個工作日的公示,提交的每份材料都要所在單位進行嚴格把關、逐項稽核,單位的負責人、人事部門的負責人等還要簽名蓋章以對申報材料進行背書確認,實際上聯合造假編造材料的可能性不大。同時,有些省份還規定了申報材料造假的處罰要求,設定相應的追責程式,發現造假的不僅證書被追回,還要禍及單位多年不能申報該項職稱。此外,高階職稱的評委組成人員都是業界的專家,造假材料很難逃過評委的火眼金睛。

 6、常見誤區六:評審階段只關注申報人上報的業績材料,與《高階會計師實務》分數無關,所以實務考試是60分萬歲。

解讀:各省的標準不一,有些省份將通過《高階會計實務》作為評審的門檻性條件,而有些省份將《高階會計實務》成績直接帶入評審環節(如某省規定成績直接取考生實務科目50分以上的部分,同時根據各年分數難易程度進行適當調節)。因此,考生一定要提前瞭解所在省份的評審要求,精心準備、認真備考,爭取考出更加優異的成績。同時,高階職稱考試在全國設定了金榜(取前100名)、各省還設定了銀榜(取前30名),並頒發相應的金銀榜證書,獲得相關證書的考生無疑在評審時更具優勢,這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