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理財規劃師>

如何告別錯誤套路好好理財

理財規劃師 閱讀(2.43W)

導語:同樣是85後,收入接近的同事之間,為何有的人早已攢夠買房的首付,有房有股,有的人卻還在租房,股票也虧得一塌糊塗?昨天,辦公室裡幾位30歲上下的同事聊起了理財的話題,卻發現各人差異頗大。為什麼呢?

如何告別錯誤套路好好理財

究其原因,除了理財經驗不一樣之外,原來是彼此的理財思路不同,導致了迥異的結果。

據分析,理財是個長期的事兒,不在於一時的收益高低,最重要的還是持久而穩定安全的收益。而那些總是虧錢的人,往往是被“套路”的'物件。到底是哪些套路會讓你掉進理財陷阱呢?且聽姚太太總結一下,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第一個套路也是理財新手最容易“中招”的,也就是實際收益並不等於預期年化收益。網際網路理財平臺特別愛用這一招,當你看到“預期收益率高達9%”之類的產品時,肯定會眼前一亮,然而千萬別以為天上會掉餡餅。往往再多看幾眼,你會發現,這個理財產品或許只是10天期的,那麼雖然號稱年化收益9%,實際上你也就賺了幾天的利息而已,而且買入也不是當天起息,或許還要浪費一兩天時間。這樣一算,實際到手的收益是大大低於預期收益的,真的還想買嗎?

第二個套路則是,以為買的是銀行理財產品,事後卻發現是保險。近年來,“存單變保單”的事情多有發生。部分銷售人員在推銷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時,會採用刻意迴避產品風險、模糊產品性質、誇大產品收益等“忽悠”話術。想避免被“套路”,購買前,一定要弄清楚購買產品的性質,搞清楚到底是銀保產品還是銀行理財產品,以防上當吃虧。

第三個套路,利用的是部分投資者急於發財的心理。不少出了事的P2P網貸平臺,都有相似之處,無非是拿高收益吸引投資者進入,卻對風險沒有充分提醒。想要避免這個套路,其實是最簡單的,就是戒掉靠理財發大財的想法。要知道,理財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為目的;而發財的定義通常指獲得了許多財富,也指手中擁有大量可支配的財富。如果想通過理財迅速發財,就很容易被高收益吸引而忽視風險,成為被“收割”本金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