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教師資格>

2017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3月11日

教師資格 閱讀(2.92W)

2017上半年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已經確定為3月11日,具體考試安排如下,歡迎閱讀!

2017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3月11日

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關於2017年上半年中國小教師資格考試考務相關事項的通知》(教試中心函[2016]249號)有關規定,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為3月11日。

時間

類別

3月11日(星期六)

上午

下午

下午

9:00-11:00

13:00-15:00

16:00-18:00

幼兒園

綜合素質(幼兒園)

保教知識與能力

國小

綜合素質(國小)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初級中學

綜合素質(中學)

教育知識與能力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高階中學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中職文化課

中職專業課

中職實習指導

初級中學、高階中學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筆試科目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政治)、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資訊科技、歷史與社會、科學、通用技術等16個學科。

申請中職文化課教師資格的人員參加高階中學教師各科筆試。

申請中職專業課及中職實習指導教師資格的人員參加中學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育知識與能力”兩科筆試,“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納入面試環節考查。

  【相關閱讀】教師資格考試必備小知識

1.教育起源

(一)神話起源說

神話起源說是人類關於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觀點,所有的宗教都持這種觀點。這種觀點認為,教育與其他萬事萬物一樣,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創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體現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於神或順從於天。這種觀點是根本錯誤的,是非科學的。

(二)生物起源說

生物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社會學家利托爾諾(也譯:勒圖爾諾)和英國教育學家沛西?能。這種觀點認為,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動物的本能,是種族發展的本能需要。例如,利托爾諾認為:“人類教育的進行與動物的教育差別不大,在低等人種中進行的教育,與許多動物對其孩子進行的教育甚至相差無幾”。沛西?能指出:“教育從它的起源來說是一個生物學的過程,……它是紮根於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

生物起源說是教育學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學說,也是較早地把教育起源問題作為一個學術問題提出來的學說,標誌著在教育起源問題上開始從神話解釋轉向科學解釋。但它沒能把人類教育行為與動物類教育行為之間的差別區別開來,因而也沒能把握人類教育的目的性和社會性。

(三)心理起源說

心理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孟祿。這種觀點認為,教育起源於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歸之於無意識狀態下產生的模仿行為。

這種觀點同樣忽視了教育的社會屬性。因為如果教育起源於原始社會中兒童對成人行為“無意識的模仿”的話,那麼這種“無意識的模仿”就肯定不是獲得性的,而是遺傳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後天的,也就是說,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會的。只不過,這種本能是人類的類本能,而不是動物的類本能,這是心理起源說比生物起源說進步的地方。

(四)勞動起源說

勞動起源說也稱社會起源說,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起源說的基礎上,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指導下形成的。持這一觀點的學者主要集中在蘇聯和我國,蘇聯的教育史學家、教育學家以及我國的教育史學家和教育學家大都認可這一觀點。這種觀點認為,教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社會活動,教育起源於勞動,起源於勞動過程中社會生產需要和人的發展需要的辯證統一。

2.古代哪些書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七藝:文法、修辭、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音樂

3.生產力對教育的制約

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目的;制約著課程設定與教育內容;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速度;制約著學校結構;制約著學的方法、手段、組織形式。

4.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

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目的`,決定教育的領導權,決定受教育的權利和程度,決定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

5.個體身心發展的三、四、五

三個動因:內發論(孟子、弗洛伊德、威爾遜、格賽爾)、外鑠論(荀子、洛克、華生)、共同作用論(馬克思主義)

四個因素: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包括:遺傳(前提和基礎)、環境(提供可能)、教育(主導作用)、個體主觀能動性(決定因素)

五個規律: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包括: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

6.全面發展的教育

全面發展教育包括:德育(靈魂和統帥)、智育(前提和支援)、體育(基礎)、美育(動力)和勞動技術教育。

7.舊中國的現代學制

8.課程內容的三個層次

課程計劃(國家開設哪些學科)課程標準(教科書編寫和教師教學的依據)教材(教科書的編寫形式包括直線式和螺旋式)

9.新課改課程結構調整

新課改體現課程結構的主要特點包括: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新課改對課程結構的調整:整體設定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國小以綜合課程為主、國中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相結合,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從國小至高中設定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10.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包括備課(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上課(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氣氛熱烈)、課後作業的佈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試卷分析的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