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教師資格>

2017國小教師資格《國小綜合素質》章節考點

教師資格 閱讀(5.12K)

教師資格制度是國家對教師實行的一種法定的職業許可制度;教師資格是國家對準備進入教師隊伍,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的人員的基本要求;教師資格制度規定了從事教師職業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了2017國小教師資格《國小綜合素質》章節考點,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國小教師資格《國小綜合素質》章節考點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

1.現代教師角色轉換

(1)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髮展的促進者

首先,教師再也不能以傳授知識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責和目的,而應該把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組織管理和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作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現和探究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其次,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播知識和社會規範,更要關注學生人格的健康成長與個性發展,真正成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

(2)教師從課程的忠實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新課程改革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同時確立了國家、地方和學校的三級課程管理體制,建立了包括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三級課程體系。三級課程體系的建立,要求課程與教學必須相互整合,教師必須在課程改革中發揮主體作用,轉變長期以來形成的課程的忠實執行者的角色,成為課程的積極的開發者和建設者。

新課程要求教師具有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改變以往學科本位的觀念和被動實施課程的做法。教師要整體理解基礎教育課程的結構系統,熟悉國家課程方案,理解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關係,理解課程實施中從“講師課程”到“現實課程”的轉變過程,正確認識教材在課程中的地位和功能,變過去習慣的“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創造性地使用國家課程教材,積極進行國家課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實踐探索。同時,積極參與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建設,培養開發課程、評價課程、主動選擇和創造性地使用新課程教材能力。

(3)教師要從“教書匠”轉變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

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一個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學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出現的教學問題進行研究,總結經驗,並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4)教師要從學校的教師轉變為社群型的開放的教師

新課程特別強調學校與社群的互動,重視挖掘社群的教育資源。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角色不能再僅僅侷限於學校和課堂,教師不僅是學校的一員,而且是整個社群的一員,是整個社群教育、文化事業建設的共建者。

練習題

1.教師由“教書匠”轉變為“教育家”的主要條件是堅持學習課程理論和教學理論,(  ),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

A.熱愛教育事業

B.認真備課,認真上課

C.經常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

【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教師由“教書匠”轉變為“教育家”的主要條件是堅持學習課程理論和教學理論,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

2.教師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首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是對於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有缺點和過錯的學生。

其次,尊重學生意味著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這就要求教師不能體罰學生,不大聲訓斥學生,不羞辱、嘲笑學生,不隨意當眾批評學生。

最後,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教師的本質在於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也包括價值觀和做人。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新課程強調教學反思,按教學的程序,教學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新課程強調課程的綜合,這種趨勢特別需要教師之間的合作。

練習題

【單選題】對於學生課堂上玩MP4,下列較好的教育方式是( )。

A.大聲喝止,公開批評 B.毫不留情,罰站上課

C.不聞不問,任其自然 D.先暗示制止,課後再教育

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對於上述情況,較好的處理方式應是先暗示制止,課後再教育。大聲喝止,公開批評的教育方式較為粗暴,可能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和毫不留情、罰站上課的教育方式體罰學生,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不聞不問,任其自然的教育方式對學生不負責任。

【單選題】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價值追求是( )。

A.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B.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C.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考試製度

D.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答案:D。新課程強調的核心理念是關注學生,“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它意味著:(1)關注每一位學生。(2)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3)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簡答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麼?簡述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觀

【答案要點】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2)①學生是發展的人;

②學生是獨特的人;

③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教師觀及教師專業觀

1.教師觀及教師專業觀的涵義

所謂“教師觀”是指關於教師職業的基本觀念,從廣義上看是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認識、看法和期望的反映。從狹義上看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教師專業觀,是說教師職業不是一種普通的職業,而是一種專門職業,教師是專業人員。這便是教師職業的特殊性之所在。

教師工作作為一種專門職業,具有專業的基本特性。第一,教師職業具有一定的職業聲望。第二,教師需要經過嚴格的職前專業訓練。第三,教師具有專業自主性。第四,教師職業有自己的專業標準。第五,教師實踐是現代教育科學重要的專業研究領域。

2.教師職業角色的特點

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就在於職業角色的多樣化,一般說來,教師的職業角色主要有:

(1)傳道者的角色

教師負有傳遞社會傳統道德、價值觀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教師的道德觀、價值觀總是代表著社會主導的道德觀、價值觀,並用這種觀念引導學生。除了社會一般道德、價值觀外,教師對學生的“做人之道”“為業之道…‘治學之道”等也有引導和示範的責任。

(2)授業解惑者的角色

教師是社會各行各業建設人才的培養者,他們在掌握了人類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所獲得的知識經驗、技能的基礎上,對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後以特定的方式傳授給年輕一代,並幫助他們解除學習中的困惑,啟發他們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技巧,成為社會有用的建設者。

(3)示範者的角色

教師的言行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言論行為、為人處世的態度會對學生具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的角色

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負起教育教學管理的職責,包括確定目標、建立班集體、制定和貫徹規章制度、維持班級紀律、組織班級活動、協調人際關係等等,並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控制、檢查和評價。

(5)朋友的角色

在某種程度上,學生往往願意把教師當作他們的朋友,也期望教師能把他們當作自己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師在學習、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導,希望教師能與他們一起分擔痛苦與憂傷、分享歡樂與幸福。

(6)研究者的角色

教師工作物件是充滿生命力的、千差萬別的活的個體,傳授的內容是不斷髮展變化著的人文、科學知識,這就決定了教師要以一種變化發展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工作物件、工作內容,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