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諮詢工程師>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編制和評估大綱

諮詢工程師 閱讀(2.59W)

為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和評估水平,明確研究深度和重點,規範評估內容和要點,特制定本大綱。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編制和評估大綱

  一、編制大綱

(一)專案建設背景

專案建設背景是專案實施的邊界條件,包括專案概述、上位規劃研究、建設必要性、工程建設條件等。

1、專案概述。包括專案名稱、承辦單位概況、研究依據、研究範圍與年限、研究工作概述等。

2、上位規劃研究。梳理城市總體規劃、綜合交通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近期建設規劃以及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用地控制規劃、建設規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社會穩定風險評價等與本專案相關的內容。重點明確上位規劃對本專案的具體要求和約束性內容,以及上位規劃變化對本專案產生的影響。

3、建設必要性。從城市總體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綜合交通發展、環境資源等方面論證專案建設必要性。重點研究專案建設時機和緊迫性,對支撐城市近期建設重點、解決交通問題等方面的作用。

4、工程建設條件。簡要描述自然地理、地質水文、城市建設現狀、經濟實力和已實施專案總結等,為可行性研究奠定基礎。重點明確不良地質、大江大河、文物古蹟、環境敏感區域等影響專案實施的關鍵控制因素,必要時開展專題研究。

(二)專案技術條件

專案技術條件是專案實施的總體原則,包括客流量預測、總體技術標準等。

1、客流量預測。在開展專案沿線現狀交通和土地利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客流預測、客流特徵分析、客流敏感性分析等工作。重點強化高峰小時客流、平均運距、客流均衡性、換乘係數、跨區OD等特徵指標分析和風險性分析。

2、總體技術標準。重點明確專案在綜合交通體系、軌道交通線網中的功能定位,確定運輸能力、旅行速度、發車間隔、舒適度、換乘便捷性等服務水平,提出安全、環境、自動化、投資控制等方面的系統標準。對市域快線、機場線等特殊功能線路開展針對性研究。

(三)專案建設方案

專案建設方案是專案實施的關鍵環節,在總體方案基礎上,詳細研究土建工程方案、裝置系統方案和組織實施方案。

1、總體方案。包括車輛、限界、線路、車站分佈、運營組織、車輛基地、配線設定、控制系統構成、資源共享等。在滿足總體技術標準要求的基礎上,重點把握系統目標和各專業之間的協調性。

2、土建工程方案。包括地質條件評價、車站建築方案、結構工程方案和軌道工程方案等。重點針對工程重難點、大型交通樞紐及重要換乘站等開展深入研究,對影響安全的因素強化工程技術措施研究。

3、裝置系統方案。包括供電、通風空調、給排水及消防、通訊、訊號、站臺門、電梯與自動扶梯、自動售檢票、乘客資訊、裝置監控、運營控制中心等系統,以及裝置國產化方案。提出供電系統、通風空調系統、訊號系統的功能配置方案,結合專案特點研究分期實施等方案;提出其他各系統配置原則;關注各裝置系統之間的效能均衡性。

4、組織實施方案。包括工程籌劃、徵地拆遷安置、組織機構人力資源配置、勞動安全與衛生等。重點研究工期安排、建設期交通疏解、徵地拆遷安置、人才培養、建設及運營安全等,提出合理可行的實施方案和保障措施。

(四)專案適應性分析

專案適應性分析是專案實施的重要保障,包括交通銜接、社會穩定、節約能源、環境保護、文物保護、安全評估、防災與人防等,並根據外部條件對專案建設方案進行反饋。

1、交通銜接。除建設方案中已涵蓋的綜合交通樞紐外,研究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換乘。重點是交通銜接設施設定原則、大型銜接設施的分佈和規模、實施管理主體和保障措施等,確保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

2、社會穩定。按照重大專案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辦法的要求,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風險調查、風險因素識別、風險估計和判斷,提出風險防範和化解措施,以及措施落實後的預期風險等級。

3、節約能源。按照固定資產投資專案節能評估和審查的要求,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節約能源措施以及能耗指標分析等。

4、環境保護、文物保護、安全評估、防災與人防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檔案要求,結合專案特點開展針對性研究。

(五)專案綜合分析

專案綜合分析是對專案投資、效益、風險等方面開展全面研究,明確結論與建議。

1、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與已批覆建設規劃進行詳細對比分析,結合分年投資計劃,落實資金籌措方案。重點結合建設規劃實施情況,考量本專案的政府資金保障能力。

2、效益分析。包括財務分析和經濟分析。財務分析重點研究財務費用、財務效益分析、不確定性分析等;經濟分析重點研究經濟費用估算、經濟效益估算、國民經濟評價、敏感性分析等。

3、社會分析。重點研究專案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交通環境、自然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分析專案的社會效益以及可能出現的.社會風險,提出對策措施。

4、風險分析。重點研究專案的規劃風險、市場風險、工程風險、技術風險、資金風險、管理風險等,識別風險因素,確定風險等級,提出對策措施,並對專案建設方案進行反饋。

5、結論與建議。通過對專案研究的全面總結,明確專案是否可行,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議。

  二、評估大綱

(一)評估原則

諮詢機構遵循獨立、公正、客觀、科學的原則開展專案評估工作。

(二)評估依據

已批覆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檔案,相關技術規範及標準等。

(三)評估內容

工程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相關專題報告等。

(四)評估重點

1、必要性。通過對交通需求分析和預測、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分析、建設時機分析、功能定位分析和建設規模分析等方面的評估,判斷專案建設的緊迫性、建設時機的合理性、功能定位的科學性。

2、合規性。建設專案與建設規劃、線網規劃和用地控制規劃的一致性,與城市總體規劃、綜合交通規劃、相關專項規劃、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檔案的符合性。

3、合理性。分析工程建設條件、交通需求特點以及服務標準等,評估總體技術標準是否適用,總體方案是否科學、協調,各專業技術方案是否完整、可行。

4、安全可靠性。分析總體技術標準、總體方案、土建工程方案、裝置系統方案、組織實施方案等,判斷專案建設及運營是否安全可靠。

5、經濟性。分析專案總體技術標準、建設方案、資金籌措方案等,判斷工程造價是否合理、投資是否可控、融資方案是否可行。存在多個投資主體時,評估判斷投資方案的合規性、可行性,收益分配方案的合理性。

6、創新性。使用或開發新技術的專案,要評估新技術的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分析新技術研發成本、收益和風險分擔等問題,判斷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是否合理可行。

(五)評估體系

諮詢機構按照"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的要求,從建設必要性、技術標準合理性、總體技術方案系統性、建設方案可行性和投資經濟性等五個方面完善評估體系。以下評估指標體系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