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結構工程師>

2017註冊結構工程師考試複習安排計劃(精品)

結構工程師 閱讀(3.16W)

備考的過程的確是枯燥、單調和艱辛的,但卻是非常有收穫的,下面整理的註冊結構工程師考試複習安排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註冊結構工程師考試複習安排計劃(精品)

  (1)第一階段——基礎(3月3日~4月19日)

筆者從施嵐青的《註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應試指南》(簡稱《指南》)開始看起,這本書一共有1200多頁,筆者對照著規範,根據書中列舉的規範條文,翻到規範的相應位置閱讀,把《指南》中對規範原理的理解簡要地摘抄了一部分在規範條文的空白處,方便自己弄懂原理,理解規範。基礎階段把規範過了一遍,由於沒有做題,對規範還沒有太深入的理解,甚至有看過了就忘了的感覺。但是這個階段至少培養了自習的良好習慣,慢慢地開始進入備考的狀態。

  (2)第二階段——入門(4月20日~6月7日)

有了一定的基礎鋪墊,筆者便開始了真題的訓練。無論是什麼考試,筆者都很看重對真題的把握,真題是複習的最好資料,是其他任何題目都無法比擬的,必須把真題研究透徹。筆者就張慶芳老師的《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歷年試題•疑問解答•專題聚焦》,開始了真題之旅。

筆者是從鋼結構下筆的,剛開始做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個問題:題目解答不出來,沒法往前推進。於是鼓起勇氣請張慶芳老師指點:“當題目做不出來時,是硬著頭皮做,等把五年真題全部做完再對答案,還是做幾道題目就看一下答案?”張老師告訴筆者這個階段就是要熟悉真題,不必要做完全部題目再對答案,可以做完幾道就看,但是一定要學會舉一反三,做題的目的是熟悉規範條文,不要為了做題而做題,要把相關的知識點都弄懂,這樣一來,才能真正發揮真題的作用。得到張老師的啟發,筆者滿懷信心地繼續往前推進做題的程序,但是在答題紙上往往紅色的筆記比黑色的還多,解題時有很多沒有考慮到的考點,而且往往犯的錯誤是相同的,筆者會把這些經常錯的地方都在規範中重點標記,並在筆記本中記錄下來。

在複習時經常去大學自習室,因此做不同科目的真題時,33本規範不可能全帶著,在此也整理總結了複習不同科目應帶的規範

4月20日~5月17日,筆者把前5年真題做了第一遍,正確率不高,而且有一些錯誤是經常犯的。筆者把這個階段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總結,如表2~6所示。筆者在5月20日~5月23日利用空閒時間做了一遍2011年的真題,效果很不理想,筆者對出現的錯誤進行了分析,以便於吸取教訓。5月24~25日週末,筆者模擬考場環境把2011年的真題又做了一遍,因為剛做完,情況還不錯,上午題的正確率是31/40,下午題的正確率是37/40。5月25日~6月7日,筆者把前5年的真題做了第二遍。這次是做完一門科目所有的題目才對答案,都是在活頁紙上嚴格按照考試要求答題,寫出規範條文和公式,第二遍的情況比第一遍的要好一些,正確率達到了80%左右,但是錯誤還是存在的,也就是說做一遍還不能完全掌握。

在入門這個階段,筆者除了做完兩遍前5年真題,兩遍2011年的真題以外,還把張慶芳老師《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歷年試題•疑問解答•專題聚焦》書中的【疑問解答】看了一遍,考試前,這部分的內容筆者累積共看了3遍,一遍比一遍理解深刻,且每一遍都能發現新的內容,有新的重要收穫。對於這部分內容,若是自己帶著問題來找答案,將會很有收穫且印象深刻。

入門階段,會遇到一些題目看不懂解答,或者有一些困惑,筆者經常會在qq群裡請教各位考友,與大家討論,還是有一定的收穫。

  (3)第三階段——提高(6月8日~7月14日)

二級和一級一樣,有很大的共性,都是圍繞規範出題,雖然二級簡單一點(二級砌體的難度和一級相當),把二級的題目做一遍,能起到很好的查漏補缺效果,掌握各種題型,也能更加熟悉規範。事實證明也是如此,筆者通過做張慶芳老師的《二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歷年試題與考點分析》發現2014年的一級真題中有4道題目就是往年的二級真題。二級中一些考題的出題方式和考點很新穎,甚至在以往的一級題中也沒出現過,比如吊環、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樓板鋼筋補強,所以筆者印象深刻,沒想到2014年的一級就全都考了,所以遇到有特殊的'題型,如果能夠好好掌握和消化,將受益匪淺。

在提高階段,筆者和張慶芳老師保持了密切的溝通,向他請教了許多問題,收穫很大,有了一定的提高,非常感謝張老師的幫助。通過一級和二級題目的訓練,筆者對規範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規範上的筆記也逐漸多起來了,在規範的空白處寫上一些重點,對考試做題很有幫助,特別是自己的理解和規範間的相互索引。這個階段,筆者會在qq群裡和大家互相交流考試的知識點,就自己不會的問題向其他考友請教,和他們一起討論真題。此階段,筆者工作日的晚上會在自習室做二級的題目,而週末會做近五年的一級真題(2009~2013年),一天做一套試卷。在全真模擬時會看錶計時,並統計正確率。

  (4)第四階段——強化(7月15日~8月15日)

這個階段,筆者把近5年真題按照考場要求的4個小時,做了第二遍,並把2013年二級的真題做了一遍。做整套的真題,都放在週末的兩整天時間裡,每天模擬一套。第二次的正確率比想象中的要低,原本以為第一遍對完答案後都能理解和掌握,正確率可以超過90%,結果卻都在80%左右,而且很多錯的題目是第一遍做對了的,這是沒有真正完全掌握知識點的體現,因此也更加突出了多做真題的意義。

利用平常工作日的早晚時間,筆者把前5年真題中做錯的題目又重新做了一遍。這個過程就是反覆研究真題的過程,需要達到的效果是,一看題目就知道考點是什麼,並且要迅速找到規範條文,計算不能出錯,不能缺項漏項,按照考試答題的要求,不能忘記驗算最小配筋率等細節,培養自己的應試感覺。

近幾年註冊考試的改革告訴我們,考題越來越靈活,更加貼近工程實際和平常的運用,所以除了反覆做真題,筆者還認真研讀了幾本重要的規範,特別是條文說明部分。對於《混規》和《鋼規》,通過真題的訓練,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對各個章節也比較熟悉了;《抗規》筆者對照著朱總的《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應用與分析》從頭到尾過了一遍,把一些概念弄得更透徹了;《地規》和《樁規》的沉降是每年考試的重點,筆者把兩本規範中,涉及回彈和沉降的內容都詳細閱讀了,不懂的地方還翻閱了教材。

8月7日起,為了訓練做上午題的速度,筆者開始做蘭定筠《一、二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考前實戰訓練》(簡稱《實戰訓練》,共9套模擬題,其餘為真題)的上午題,每晚7點到10點,三個小時做一套題。做完上午題後,筆者又用模擬題進行了基礎、木結構和橋樑部分的專題練習(就是晚上專做一科的題目)。對待模擬題的態度應該和真題是不一樣的,做模擬題只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行了(練速度和查漏補缺)。

這個階段,在自習室準備註冊結構考試的人逐漸多了起來,筆者也認識了兩個一起復習的考友,飯後和自習的休息時間,筆者經常會與他們一起討論交流:討論自己常犯的錯誤,以提醒自己和互相提醒;逐個梳理真題中的考點(軸壓比、抗震等級、計算長度、挑樑的荷載取值等);請教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看看對方是如何理解的,有時候規範條文不是太好理解(容易引起歧義),就會一起根據往年的題目來推測條文的意思;把自己在做題中發現的陷阱或認為很重要的內容互相告知提醒;還相互交換了彼此規範中的筆記,規範中的筆記可以說是複習過程中總結的精華內容,而每個人工作的經歷不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複習的側重點也不同,所以規範中的筆記也不相同,經過交換學習,我們就各自擁有了兩份精華,受益匪淺。遇見志同道合的考友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在與考友的交流中,筆者獲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特別是在考試前的兩個星期,我們討論得更多,在一起反覆梳理考點,強調各個考點應該注意的問題,討論的很多東西在2014年的考試中都遇到了。

  (5)第五階段——衝刺(8月16日~9月6日)

距離考試還有最後的三週,時間顯得彌足珍貴,這個階段計劃不再是按照“天”來排了,而是要按照“小時”來排,精確到每個小時的任務。筆者利用晚上的時間,把在做第二遍近5年真題時做錯的題目,又再做了一遍。而週末珍貴的時間筆者選擇了把近5年真題做第四遍,完全按照計劃的考場做題順序和時間安排,

上午和下午的試題都已經能在3個半小時內完成了,但是由於題目已經非常熟悉,所以做題速度不太客觀。筆者反覆總結思考,深究錯誤原因,記得當時,近5年真題中筆者做錯的題目,每一道筆者都能脫口而出,倒背如流,題幹條件是什麼,考點在哪,為什麼還會錯。筆者反覆與考友交流這些問題,因為在這個時候還出現錯誤,一定要搞清楚、弄透徹,才能保證考試中不出錯,如果在考試中不再犯相同的錯誤,那反覆做真題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考前最後一週,老闆給筆者放假了,讓筆者安心準備考試。最後的八天時間,筆者花了三天把朱總的《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應用與分析》看了一遍,重點掌握了扭轉位移比、週期比、軸壓比、抗震等級、剪重比、層間位移角、樓層側向剛度比和各種調整係數等重要考點,這些都是近年來高層考試的重中之重。

最後,考試前筆者進行了兩個總結,算是終極必殺技。一是根據今年的考試熱點問題(參考朱總微博),自己做了一個各科考點分析歸納,幫助自己疏通知識體系;二是總結了考試注意事項,不僅僅是各科考試中容易出錯的地方,還有考試技巧、做題順序和答題時間。雖然做這些總結花了不少時間,但是總結本身就是一個複習的過程,相當於把各科規範從頭到尾又過了一遍,而且考試中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