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財商培訓師>

財商教育激發“雙創”能力

財商培訓師 閲讀(1.36W)

財商教育的目標界定為開發理財天賦、達到財務健全、追求財務自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合的財商教育激發“雙創”能力,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財商教育激發“雙創”能力

  一、敢於創新、善於創造的創業者羣體是“雙創”最基本、最關鍵的條件

“雙創”需要多方面的條件,如體制機制、財税政策、金融市場、平台服務等等,但最重要的核心條件是人的條件,即要有一個龐大的合格的創業者羣體。這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這一羣體的基本特徵必須是敢於創新、善於創造的合格創業者,而不是舊體制、舊環境下的因循守舊、碌碌平庸之輩;二是創業者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量規模,並且羣體內能夠形成百折不撓、前赴後繼、不斷更新壯大的自我發展機制。

  二、創業者動機的激發和性格的培養是“雙創”教育的重點和難點

一個合格的創業創新者應該具備怎樣的自身素質條件呢?大致説來,應該包括必要的知識儲備、技能訓練、經驗積累,以及明確的、強烈的動機和適合創新創業的性格。知識、技能、經驗這些條件基於常規的教育培訓體系和一定的實操閲歷是可以獲得的,或者通過團隊的配合與組織也可間接取得,但創業創新的動機及其適合的性格卻基本不大可能用教育培訓或資源整合的方式從現有的體系和環境中獲得。

為什麼要創業創新?可以有多種回答:創業可以造富(為自己也為社會),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可以改變世界,可以有不同的人生體驗等等。既有情調又有情懷的提法,可能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德·菲爾普斯界定的“非物質性好處”那樣,“如果大多數中國人,因為從事挑戰性工作和創新事業獲得成就感,而不是通過消費得到滿足的話,結果一定會非常美好。”這種層面的創業創新動機恐怕很難從現有的`教育體系中去得到激發和強化

與創業創新相匹配的性格特徵應該是什麼?可能至少應包括李彥宏所説的“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斷力”以及雷軍所説的“把握1%機會的能力”。更完整的能力可能如俞敏洪所説的“得到別人信任的能力、與人平等溝通的能力、學習的能力以及判斷力”,或如馬雲所説的“勇氣、樂觀、堅持和分享”。無論這些能力的確切內涵和表現形式是什麼,在現有的教育體系和社會環境中恐怕都很難形成和鞏固。

  三、財商教育是解決“雙創”能力培養激發的一個有效途徑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財商教育可能是一個有效的解決途徑。財商教育最早由羅伯特·清崎在其全球暢銷書系列《富爸爸》中提出,其後在全球很多國家有多種相關研究和實踐。之所以認為它對“雙創”能力的培養激發有效,主要出於三方面原因:

一是財商教育目標的界定。清崎將財商教育的目標界定為開發理財天賦、達到財務健全、追求財務自由。這三個層面的教育目標既有從奠定基礎角度的定位(開發理財天賦),也有從指標體系角度的構架(達到財務健全),更有從生活質量角度的提升(追求財務自由),構成了一個既有具體、又有抽象,既能落地、又能昇華的目標體系,非常符合“雙創”能力培養激發的特徵要求。

二是財商教育的內容體系。財商教育在實踐中有兩種傾向。一種是側重於理財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和培養,一種是側重於價值觀和全面素質的樹立和形成。相比之下,清崎最早提出的“財商五維”(即賺更多的錢、守住你的錢、預算你的錢、撬起金錢的槓桿、改善你的財務信息五個維度)可能更符合“雙創”能力教育的主旨,尤其是將知識、技能的教育培訓與動機的激發和性格的培養充分融合的要求。

三是財商教育的形式。財商教育最適合通過由家長、學校、政府、社會共同構建的教育體系來落地和推廣,這一點與“雙創”能力培養激發所需要的教育體系和外圍環境非常般配。目前國內各地已湧現出不少以青少年財商教育為己任的社會組織和商業機構,很多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也積極參與其中。這種做法可以突破傳統的教育應以學校或政府機構為主導推動的誤區,可以從多方面提高財商教育的效果,將“雙創”理念和精神在青少年羣體中提早播撒。

  四、“雙創”能力培養激發應避免陷入財商教育的哪些誤區

首先是將財商教育賦予過於寬泛和多角度的功能,如包括了專業教育、素質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等,這種觀點在學校主導的財商教育目標設定中更為多見。

其次是不能簡單地將財商教育等同於“投資理財”教育,這樣會背離“雙創”教育的基本目標。更不能生搬硬套某一類投資工具。比如,清崎認為投資賺錢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通過房地產投資,這在特定的時期或特定的地域可能有其合理性,尤其是他本人對這一領域非常熟悉,但放到我們國家當前環境裏可能未必合適。

最後,主旨為激發“雙創”動機和培養相應個性與行為習慣的財商教育要避免強推硬上、大水漫灌的運動式的誤區,而應該講求實際的效果,尤其要充分調動“受教育者”積極主動參與,或者為其創業創新的學習和訓練提供條件、營造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