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選】童年的發現作文7篇

作文 閲讀(2.0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年的發現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童年的發現作文7篇

童年的發現作文 篇1

“一步,兩步,三步。”我趴在桌子上,看着蝸牛在那慢慢挪動。“怎麼這麼慢呀!”我不禁抱怨道。拿起蝸牛放在手上,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都會有粘液,“好冰呀!”我感歎道。回過頭來,蝸牛還在那奮力地爬,“為什麼爬地這麼慢呢?”我想。於是,便坐回位置,陷入了沉思。

“為什麼蝸牛這麼慢呢?是因為身上的那個殼嗎?如果是,為什麼不脱掉呢?不對不對,蝸牛身體這麼柔軟,殼可是它的防身用具,如果脱掉了,肯定會被其他小動物吃掉的`。那,會不會是因為蝸牛看不見,要聞着黏液的味道才能返回出發地,所以在排放粘液的時候,浪費了時間呢?嗯,應該是這樣。想着想着我不禁點了點頭。只有自己的猜測是不夠的,我還得向老師請教得到證實。我懷着激動的心,來到老師身旁問:“老師,為什麼蝸牛爬這麼慢?”“因為我蝸牛太小,而且它又沒有腳,是用腹足爬行的。”老師回答。“就這麼簡單?”我不敢相信的又問了一句。“對呀!”老師看了我一眼。o my god!我氣憤地直想撞牆,如此簡單的問題,我竟想得這麼複雜。我拍着腦袋,無地自容。

雖説事實讓我難以接受,但那天,如果真的有變異蝸牛,那我的想法不還是能用嘛!要知道,世界上最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收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啊!

童年的發現作文 篇2

童年的什麼對我都好奇,我對什麼都感興趣。

一個星期天,我一個人在家裏看書。突然,窗台上蹦來一隻蚱蜢,我一下子被這個小東西吸引住了。

我放下書,悄悄地走近窗台,慢慢地,慢慢地合攏雙手,猛地一拍,抓住了這個小傢伙。

我用右手的兩根手指捏住它,心裏盤算着,拿它幹什麼呢?有了,自然課上,老師不是讓我們研究動物是怎樣呼吸的嗎?這不是現成的實驗材料嗎?

我在蚱蜢的頭上仔細地尋找。我在蚱蜢的頭上發現了兩個小孔,這一定是蚱蜢的鼻子。我找來一小片保鮮膜,輕輕地貼在蚱蜢的“鼻子”上。過了一會兒,我以為它死了,就把它放在桌上。剛放下,這個小東西就蹦到地上去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撲過去,又捉住了它。

我納悶了。蚱蜢的鼻子在哪兒呢?我繼續在它的身上尋找。我用手在蚱蜢的背上捏捏,腿上堵堵,都沒發現什麼。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時,我發現蚱蜢的`腹部有兩個小孔。我試着用手堵住了這兩個小孔。頓時,蚱蜢的兩隻大腿亂蹬。哇!我終於發現了。

為了證明我的發現是正確的,我又找來一片保鮮膜貼到蚱蜢的肚子上,然後把它放到桌上。只見它又蹦又跳,像瘋了一樣。幾分鐘後,蚱蜢不動了。我拿起蚱蜢,發現它真的死了,它肚子上的保鮮膜上佈滿了水汽,而頭上那張卻沒有。

第二天,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老師,老師還表揚了我。

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不斷探索,不斷研究,才能有所發現,才能獲得成功,不是嗎?

童年的發現作文 篇3

在人們的印象中,鳥和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它們一個在天上飛,一個在地上跑,生活習性完全不同,體積也相差懸殊。在常人看來鳥和狗根本就不可能一起和睦相處,但我家的.鳥和狗卻讓我改變了這種看法。

我家養的鳥是一隻白頭翁,它是被狂風吹落的一隻雛鳥,它被人撿到後送給了我們。它剛到我家的時候還很小,連吃食也不會,我們就把鳥食調成糊狀,再搓成細條,小心地一口一口餵給它吃。現在它已經逐漸長大了,因為是我們一手喂大的,所以它一點也不怕人,還和我們十分親近。我家還養了一隻小花狗叫憨憨,開始的時候,憨憨對這位陌生的外來入侵者還抱有一定的警惕心理,但後來它們漸漸熟悉了,憨憨也就接受了小鳥。

憨憨剛和小鳥一起玩時,我們還有些擔心,害怕哪天憨憨突然大發脾氣,將小鳥當成一頓美味佳餚,張開血盆大口將小鳥吞進肚子裏。有一次,我們一不留神沒有盯住他們,過了一會一看,小鳥怎麼不見了,我心裏一下子擔心起來,會不會是憨憨吃掉了?正在這時,小鳥一蹦一跳地從沙發下跳動了出來,害得我們虛驚一場。

現在憨憨和小鳥已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每次我們給鳥餵食時,憨憨就會雙腳站立,兩手扶着椅子,蹦蹦跳跳,激動得不得了。有時憨憨還會輕輕將小鳥到沙發下面,象母狗對小狗一樣用舌頭舔它,把小鳥弄得像落湯雞。

經過這件事,我發現其實兩個相差再遠的動物也可以友好相處,人也是一樣,人和動物既可以成為朋友也可能成為敵人。

童年的發現作文 篇4

童年,有很多發現。其中,那一個發現最令我難忘。

暑假,我在家裏幫爸爸澆花。突然,我看見一隻蝸牛緩緩地爬上了百合花的葉子。“為什麼蝸牛爬過的地方總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呢?”於是,我跑進屋去問媽媽,媽媽對我説:“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祕密,為什麼自己不去實驗呢?”“對呀,我怎麼沒有想到呢?”於是,我決定捉一隻蝸牛去試驗一番。我到院子裏捉了一隻蝸牛。接下來,我就開始做實驗:首先我把蝸牛抓到高處,等到它的頭伸出殼的時候,摸它的`下面。可是,我的手還沒摸到它的下面,它就縮了回去,心想:你可真是個“膽小鬼”,不就是摸一下你的下面嗎?幹嘛要那麼小氣呢?我是了幾次,都沒有成功。這時,我有點泄氣了。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用石頭把蝸牛殼小心翼翼地把蝸牛殼敲破,抽出那塊肉,放在地上,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見下面黏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這是什麼呢?通過上網查資料、查閲圖書,我終於找到了蝸牛的祕密。原來,那些小粒是蝸牛的腳,那些黏糊糊的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於蝸牛爬行。通過上網找資料,我還知道了蝸牛較長的觸角是起眼的作用,較短的觸角是起鼻子的作用。

通過這個實驗,我的收穫可真不少!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祕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必須從小善於發現問題,賓學制解決問題。

童年的發現作文 篇5

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一顆雞蛋,一包鹽,一次發現,都飽含着我童真的夢、快樂和追求。

記得是在我十歲時一個假期的清晨,“懶蟲”媽媽還沒起牀,爸爸自然是外出了。一陣關門聲把我從被窩的“魔爪”脱了起來。

走到廚房,四下張望,四周冷清冷清,沒有任何食物,我只得打開冰箱,卻不料飯菜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只剩下一顆雞蛋、一包鹽和幾根蔬菜。翻開碗盆,使勁兒擰開水龍頭,只聽見幾顆水珠“啪嗒啪嗒”地落在碗盆上,發出了聲響。無可奈何,我舀了幾瓢水,剛想把蔬菜放下去,那顆家中唯一的希望又淘氣的翻滾下去,“啪”的一聲,掉進了碗盆。剛想拿上來,那包鹽又偏偏和我作對——也掉了進去。看着那顆躺在水裏的雞蛋,我實在忍無可忍,抓起一大把筷子使勁兒地攪拌着。嘿!還真別説!那雞蛋像個老和尚一般“蹬”的一下有蹦得老高。剛才那副悠然自得、靜心打坐的樣子已被這種怒氣衝衝的心態代替。一旁幸災樂禍的我,繼續攪和。這“老和尚”被我攪得頭暈腦漲,旋着圈,像在求饒似的。過了幾分鐘,水面漸漸平靜了,這時,我才發現,那顆笨重的雞蛋竟在慢慢上升。一秒,兩秒,慢慢的,漸漸地,那顆雞蛋完全浮上了水面!

“這......這不可能吧!”這情景使我大吃一驚,心裏便暗暗想道。我也顧不上煮什麼粥,炒什麼菜了,忙用漏勺小心翼翼的將雞蛋舀出水面,仔細地觀察起來。突然,我發現了雞蛋表皮的.小疙瘩和幾粒白色的顆粒,便用手指沾了沾,放在舌尖上舔了舔。什麼?原來......是這樣!我走進書房,左顧右盼了一小會兒,手忙腳亂地拿下一本書——《百科問答》。原來如此!一切謎題都解開了。“真兇”就是那包鹽!

“這是一樁有意的‘犯罪’,小鹽顆粒一旦還沒融化,就完全可能吸附在雞蛋殼上,雞蛋就隨着鹽粒上升,當然就浮了起來。”我一本正經的説道“學了一下柯南,像不像。”隨後又用幽默的語氣自言自語。“咕嚕嚕”接着肚子也餓了。

童年的發現,讓我至今也記憶深刻。許多回憶充滿我的腦海,無數次的失敗,無數次的成功,無數次的嘗試、笑容,與發現。

童年的發現作文 篇6

《童年的發現》中有幾處“笑”,發人深思,耐人尋味。

一、幽默置疑。課文一開始就開門見山地點明:“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接着推測性地指出:“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這裏談到的“笑”充滿了幽默感,因為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九歲的孩童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就能發現,在常人眼裏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肯定會“哈哈大笑”。

二、自我欣賞。在“我”發現有關胚胎髮育規律三四年後,有一次上課,老師講到了人的起源,講人的發育和進化,“我”興奮異常,“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為什麼呢?因為“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起始於“和老師的一次談話”,起始於“絞盡腦汁思考”出的規律竟然與達爾文的觀點完全一致。“我”真不簡單呀!因此便不由自主地“笑”出聲來。這是自我欣賞的笑,充滿自豪的笑。

三、意味深長。文中最後一段中:“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這裏的“笑”意味深長: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絲毫沒有惡意。而這位“年輕的女教師”講課時“板着面孔一本正經”,顯然是要用這種表情防止學生的胡思亂想。當時“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可就在這時,“我”笑出了聲音,昕以老師認為我“不懷好意”。

文中三“笑”。各有其妙。細細想想,多有意思!

童年的發現作文 篇7

我童年的發現有很多很多,其中有一個,使我獲得獎賞。

有一次,我正從電腦上看大片“綠巨人”,因為是窗口模式,所以看的太小,而且我必須坐在距離電腦三米的地方,這是為了防近視。一遠看,就模糊不清了。

我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叫“全屏模式”的.功能,出於好奇的我啟動了這個功能,沒想到整個屏幕都有了片子,我非常的高興,這樣離着三米遠也沒問題,我用高興的心情看完了這個片子,

一次,爸爸媽媽在看一個電視劇,因為沒有安機頂盒,只能從網上看,我本以為爸爸媽媽知道電腦裏這個功能,就知趣得去為自己沏一杯好喝的橙子汁。等喝完橙汁,我去看那個電視劇,一切超出我的意料,爸爸媽媽一直都在使窗口模式。“這不可能,除非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夏天立刻成冬天。但這絕對不可能,爸爸媽媽不可能不知道電腦裏這個功能。”

我走過去,若無其事的説:“爸爸媽媽,我有一個辦法可以讓你們看得更清晰,你們用不用?”

爸爸有些傲慢地説:“我20xx年使用的網絡,你20xx年才使得,我知道的肯定比你多,你就吹牛吧。”

我打開了“全屏”功能,爸爸見了,目瞪口呆,半晌才結結巴巴的説:“你真牛!”“我本來就很牛!”我自豪的説。

世界的所有祕密,都等我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