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鄉鎮企業管理社會實踐報告

校園 閲讀(3.21W)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鎮企業管理社會實踐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鎮企業管理社會實踐報告

鄉鎮企業管理社會實踐報告1

一、調查背景

我的家鄉位於貴州省畢節市青場鎮。鎮內資源較為豐富,林業、養殖業和畜牧種植業是家鄉的支柱產業,家鄉人民比較富裕。九十年代初期,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基於家鄉我們鎮上的支柱產業發展產業:煤礦廠、紅磚廠等並開始蓬勃發展,曾經一度引來廣東等地的人購買和投資。但是,這些都沒有改變家鄉企業落後的現實。基於對家鄉的熱愛和學校對應屆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支持和要求,20xx年冬,我對家鄉的鄉鎮企業進行了一些調查及在企業的學習。從中我在我的角度談談我對家鄉的鄉鎮企業發展和一系列問題及不成熟的見解。

二、調查過程

因個人原因及時間的安排不當,有些企業建廠的時間較早,所以倒閉的也早。而且廠裏的主要負責人也舉家搬遷了,所以調查的大多是一些原在廠職工人和我自己所見所聞的事,我想通過在他們的.嘴裏和自己的學習應該可以得出一些結論。

(一)煤礦廠

工廠概況:煤礦產業具體是那一年開始起用的我就不得而知,因家鄉人世世代代都是用那裏的煤了,通過對老一代的人的打聽在他的口中得知建廠是在1996年開始。基於家鄉的煤礦產業頗為豐厚,建廠時有工人20多人。曾經因煤一度緊張引來了不少的外來人的瘋狂收購。(外來人指:不是本地鎮上的人)特別是有一年全國的煤價上長,一下子就子廠就火起來了,沒多久就形成了企業。

調查過程:為調查企業的發展及最終倒閉的原因,我走訪了煤廠的廠辦主任吳先生和現煤廠工人周先生。兩位先生説:“剛開始建廠的時候有很多人都不怎麼看好,但幹着幹着就好起來了。剛開始最差的時候吧,職工基本隔三差五的不去工作。當時煤就只賣給家鄉人燒,根本就要不了多少煤,而且每家都有用不完的煤,眼看煤不好出售就要關門了。 有好幾個股東就退股了,一個個都沒有心思做下去了。就當大半的人都退資了之後,老王(現在煤廠的懂事長)王先生就到外地去尋找外面的買家。幾個月過後他回到煤廠找了朋友借了一筆錢買了一些先進的運輸煤的工具,每天都能開採很多煤,,請了工人猛採煤,幾個月不到就有很多買家上門買煤,剛剛開始是想買就有得買,後來變成了搶,連家鄉的都開始搶購。開始沒錢轉的時候吧,大家都急着退資,後來廠裏轉錢了大夥又拿錢出來投資。後來因投資的人越來越多慢慢的不起眼小煤廠就成了一個煤業公司,越做越好直到今天還是一樣紅紅火火”。

調查結果:

1、建廠的原因

1) 企業為集體所有制企業,所用廠房均為原村支部,僅需廉價購些淘汰設備,投資較少,並由政府和村支部共同承擔。

2) 當地有采煤經驗基礎,設備易購得且廉價。

3) 農村人自和創建時期,政府和村支部對建廠大力支持,傾其全部。

4) 建廠初農民心齊,熱情高。

2、退資的原因

1) 當時農村文化水平普遍還很低,每家用煤量都不大,煤在當時沒有一定的市場。

2) 勞動力廉價,採煤過程幸苦,又採不出又多又好的煤。

3) 煤廠職工絕大多數都是自家人,沒有企業保障,企業沒什麼負擔。

3、興廠的原因

1) 有一個不怕失敗的帶頭人帶來了不少的買家。

2) 有外人的資金支持和先進設備技術支持。

3) 企業有了一定的激勵機制,多勞多得制。考慮到更長遠的發展。

5) 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完全將個人效益考慮在內,所以工人工作激進。

(二)紅磚廠

工廠概況:工廠建於20xx年,建廠幾個月就得到大量的人力支持以及投資和技術支持。工廠職工數百人,20xx年還引進高先進技術材料,磚廠的生意如火登天,後來,沒過多久突然之間沒有人去磚廠買磚了,沒過多久磚廠就關門了。

調查過程:在二月初,我坐車來到磚廠原地,下車我看到的是一片荒涼,我看了一下被荒棄的廠房和設備,廠房狼藉不堪,廠長辦公室也成了老鼠窩,屋裏還有一些剩下樣板磚。還有建廠時的合影像和廢氣刊物尚在,桌椅上全是灰塵落了一片,可見自從磚廠關門之後就在也沒人來管過。我走出磚廠大門正好遇到一個以前在這個磚廠工作的工人,我就上前問了些為何磚廠關門的原因。工人對我説:“那是在05年快到春節的時候發生的事了,一個廠裏的工人為了給家裏人辦些過年貨就提前找廠長預支點錢,可是不但沒得到錢還被打了出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月底所有的工人都沒有結到工資,老闆也不知所蹤。工人眼看沒有錢過年就想到把廠賣出去,可是像這個樣子誰敢接手呢。工人眼沒着落了就大夥把剩下紅磚全賣了籌備點過年貨。就這樣磚廠就一直沒有人來看過。”我走訪了幾家以前都在紅磚廠工作的工人,他們給我答案都差不多,都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調查結果:

1、 建廠原因

1) 當時土地資源豐富,就在廠址處取得原料,且只須花一些錢買點簡單設備即可。

2) 家鄉人都要修房蓋屋,想到自買磚時方便又便宜就大膽的將錢拿來投資。

3) 而且廠房不需要選地投資,只需簡單裝修改造就行。

2、 興廠原因

1) 剛開始有一個好的帶頭人。

2) 有鄉民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

3、亡廠原因

1) 事故發生了卻無人知曉,到目前為止也不知道什麼因何原因。

2) 根據走訪最後得出的結論應該是管理不當,因個人原因發不起工資最後逃之遙遙。

三、調查思考鄉鎮企業興衰的原因:

經過調查,絕大多數鄉鎮企業均是依靠資源優勢,在政府的一定量的投入興建起來,加上農村勞動力低廉和文化水來底下及地域獨特的市場優勢,這些廠子開始興盛。但是,由農民組成的企業羣體缺乏知識、技術、安全意識、憂患意識,管理經營辦法,導致“大鍋飯”經營、失火、誠信、社會責任以及在企業發展上犯了致命的錯誤。我想這是鄉鎮企業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還有職工負擔、領導觀念以及文化水不不高管理方法不當引起的一些社會問題,如税收等也是企業沒落的制約因素。

雖然煤礦廠現在還是紅紅火火但是萬一有那麼一天也説不一定,我不是咒他而是天有不測風雲。當然做家鄉人的我肯定是想他們一直都這樣火紅下去。

四、調查建議

1、在以農民為主要力量的企業裏,學習應該成為企業的第一要務。其中基礎誠信教育更是重中之中。

2、在管理經營上,鄉鎮企業更應該多學習、多借鑑。一方面切莫盲目自信,另一面一定要注意企業的長遠發展,特別是在產品的技術質量上,如果抓的緊,鄉鎮產品的低成本將是其在市場上制勝的法寶。

3、鄉鎮企業福利一定要切合實際,不能因富而多,因貧而無。

4、建立較完善的責任制度及激勵制度。

5、鄉鎮企業多依靠當地資源建廠,所以更要注意當地的可持續發展。並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一定要兼顧社會效益。

6、一定要做到凡事有違反國家法律的一律都不充許。

鄉鎮企業管理社會實踐報告2

一、調查背景

我的家鄉在淄博市張店區的一個小鎮中。鎮內資源較為豐富,林業、養殖業是家鄉的支柱產業,家鄉人民比較富裕。九十年代初期,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基於家鄉的支柱產業比較發達了吸引了三、四家外資企業來我鎮投資建廠:紡織廠、加工廠等這些企業都使我們家鄉的情況有很大的改變,同時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變。無論是人均收入還是 村民的物質條件或者是精神生活。基於對家鄉的熱愛和學校對及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支持和要求,今年寒假,我對家鄉的鄉鎮企業進行了一些調查,由於時間較短且調查範圍較小,所以僅從我的角度談談我對家鄉的鄉鎮企業發展的一系列問題的不成熟的見解。

二、我鎮包含23個自然鎮,其中的中埠鎮以及黃金村等都是重點的鎮,其主要特點是:

1是農業產業比重大。該鎮擁有耕地5.64萬畝。20xx年我村農業繼續保持良好的勢頭,農業總產值達1.48億元,佔整個鎮經濟總值的 73.2 %,同比增長15.3%;

2是新興產業發展快。我村最近三至五年吸引了不少的外商的投資,不斷有新的廠子建立,這不僅解決了我們村的人民的就業問題,而且還改善了村民的整體的生活水平;

3是工業發展相對弱。雖然我們村最近的廠子不斷的建立,但是都是一些輕工業的廠子,例如,紡織廠、針織廠、加工廠等。工業性質的廠子很少,工業相對來説還是比較的發達;

三、近年來,我鎮乘借“三農”東風,整合當地資源,大力發展兩色農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在穩定糧油生產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了以果蔬、紡織、畜牧等為特色的區域主導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在已經是國家級的重點鎮。我從這短時間的調查中總結了幾條成功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

1是政府扶持,思路創新,加大投入。中埠鎮政府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出發點,突出科技支撐,以工業化帶動農業產業化的農村經濟發展的思路,以財政投入為導向,及時把農村工作的着力點由以往抓生產、增總量轉向抓流通、促增收上,把主要任務放在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培育社會產業化經營上,加大力度扶持地方特色產業。為了更好的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科學規劃佈局,鎮政府出台了一些相關的政府文件和政策性優惠文件,對人們的行業進行補助,對建立現代農業園區給予一定的獎勵等,充分調動了農民、企業的`積極性。近年來,我鎮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規劃現代化示範農業園區,建設標準農田38000多畝,不斷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2是做好“新三資”文章,廣泛吸納各方面的資金的多元化投入,積極引導外資及民間工商資本投資建立農業生產基地。幾年來,先後引進新三資800多萬元,興辦各類農業“新三資”企業,建立各種綠色產業基地近千畝。

3是鼓勵農户聯合建基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則,鼓勵有條件的農户以資金、土地、技術、市場等為紐帶聯合建基地。

4是積極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使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為發展效益農業的有效載體。

5是傳統生產方式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實施“科教興農”。近幾年隨着鎮政府指導各村因地制宜,利用黨員電教室對農民進行農業科技教培訓,努力培育一批懂技術、善管理、會營銷的農業新業主,實現以培訓促成長,育人才促發展。今年上半年由廣陳鎮農技站組織,舉辦了水產養殖、家禽管理、栽培等七期培訓,受訓人員361人。通過為農民傳授農業、養殖等方面的知識,大大提高了廣大種養户科學種養的水平,有力地促進了特色農業的效益增長。 6是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力度,切實加強對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長效管理。我鎮農技站協助各村做好具有一定規模的由分散農户組成的基地管理工作,通過示範種植、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良種良法推廣來規範基地的生產管理,並建立了完備的田間生產檔案。

四、雖然我鎮近幾年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不少相對薄弱的環節,主要表現在:

1、特色產業區域比較凌亂分散,給統一運作統一管理帶來一定難度,規模效益不凸現。

2、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產業鏈短缺,流通渠道相對單一。

3、現有的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產品檔次低,帶動和輻射能力弱,市場競爭力不強,難以形成合力支撐效益農業。

4、人們的綜合素質仍然是比較的低,例如現在仍然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家庭不懂計算機技術。

五、針對這次的調查結果我總結了幾點我們鎮今後的發展思路:

1、在思想認識上要樹立大農業大提升的意識。

所謂大農業實際上就是傳統農業與加工業的產業融合。要發展大農業首先應從思想認識上確立大農業理念,樹立大提升意識,進一步解放思想,正確把握“兩個趨勢”,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和農村會議精神,發展優質高效農業,通過深加工實現農產品增值,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流通領域的各項制度,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統攬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中心工作來抓。積極發展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經營,是發展市場農業的必由之路,是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成功之路,也是建設現代化農業的希望之路。通過這個過程,既使產業化經營的農民從種養業生產中獲益,又使加工、流通環節的利潤得以反 農業與農民。

2、在產業發展上要求形成生態化、規模化格局

在鞏固特色農業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農業發展內涵,走“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努力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水平,促進農民增收。要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水平,必須按照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的理論,以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為主導,更加合理地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區域佈局,提升產業層次,努力實現農業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在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同時進一步發展農業規模經營,在統籌規劃產業的同時,應根據各村的實際,突破過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縛,有重點地發展一至兩種優勢產業。這樣有利於經營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術的集中,容易做大規模,凸現經濟效益,推動特色農業的產業化發展。

3、在運行機制上向企業化合作化經營發展

發展規模經營有兩條途徑:一條是靠龍頭企業的帶動和輻射能力,形成以龍頭企業為中心的區域產業;另一條是圍繞某一主導產品,統一規劃,連片開發,分户經營,繼而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前者需要有規模大、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帶動,後者則需要農村合作社、供銷社等服務中介組織的引導與管理。所以不難看出,要發展規模經營,推進產業化進程,就必須要做強龍頭,提升合作組織。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多元化發展流通渠道。鼓勵各種經濟成分從事農產品加工,大力發展農產品的初加工和再加工產業;摒棄傳統的農户、市場兩點一線的單一模式,積極推導“農户+基地+合作社+市場”或“農户+基地+企業+市場”的多渠道流通模式。從而使整個產業鏈形成一個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羣體,這個產業羣體是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帶,在這個產業帶中,採用集約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的生產,並通過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規模化生產水平來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使之在國際、國內農產品市場的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從而帶動該地區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的升級換代。

4、在政策扶持上要向農業和農業大鎮傾斜

一是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繼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入,積極招商引資,引導農民將特色化產業做大做強。二是繼續加強對農業龍頭的支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發展加工企業和培育購銷大户。在資金上給予補助,政策上給予優惠。在扶持龍頭企業的同時,注重尋求各個突破,實現每個產業都有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特色效益農業的整體發展。三是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視和支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為其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充分發揮合作社在協調、管理、規範行為等方面的作用,積極幫助農户瞭解市場,開拓市場。四是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協調,積極解決農業龍頭企業以及種養業大户貸款難問題,保證生產資金暢通到位。

5是進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廣力度,強化科技推廣站職能。

6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業風險管理和保障機制,緩解自然與市場兩大風險,以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確保農業生產穩定,增加農民從事效益農業的信心。

由於這次的調查時間比較短暫,我只是在對我鎮進行了簡單的調查後又結合我村的情況進行了些調查和訪問。從這次的調查我發現,現在的城鎮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在高科技這方面,以及人們的精神素質。我認為今後我們更應該加大學習現代先進技術的力度,這也給我們當代的大學生敲響了一個警鐘: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學習當代的文化科學技術,掌握好當代大學生的方向,擔當起現在四有青年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