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熱門】家庭教育作文彙編七篇

教育考試 閲讀(2.08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家庭教育作文彙編七篇

家庭教育作文 篇1

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為最美好的目的而設。

——題記

很榮幸有機會能讀到這樣一本關於如何對孩子成長陪伴,學習指導等優質的書籍。書中的智慧分享,案例故事和現身説法等都讓我受益匪淺。

其中智慧分享中《天堂與地獄,就在父母的口中的神奇力量》一文中,我知道了經常接受消極暗示的孩子,有的會過早的失去對自己在學習方面的信心,有的還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叛逆和對環境的仇視情緒,讀後感《蘇州家庭教育讀本讀後感》。而那些經常接受來自親人,朋友或者老師正確積極暗示的孩子,後來都會無一例外的具有一些優秀的美好的個性品質,即使他們在某一天失敗了,但總有一天會爬起來,重新開始,向着人生新的目標前進。

這讓我想起來一位非常和藹可親又教學有方的吉他老師,記得女兒剛開始學習古典吉他時,因為音階總是按不緊,彈得曲子總是斷斷續續,慢慢的出現了消極怠工的現象,每當練吉他時,總是敷衍了事,磨磨蹭蹭。當老師發現這種情況後,每次女兒上課,出現失誤時,他都會説:沒關係,已經比上次好多了,就只差那麼一點點,只要你在堅持練習一下,這個地方的彈奏效果就完美了。但是老師相信再給你點時間你肯定會做到的。有信心嗎?每當女兒聽到老師這樣説,都又會自信的點點頭説:有信心。正是老師一次又一次的積極暗示與鼓勵,才讓女兒一次又一次的充滿信心,堅持下來;才讓女兒不敢懈怠,最終也能彈出優美動聽的古典吉他曲。並去上海蔘加全國的古典吉他業餘吉他大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拿到了江蘇吉他十級優秀考級證書。

是的,我們一定要相信,相信有一種超現實,神奇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一定能夠激發孩子內在的心靈能量,從而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生命力量。

家庭教育作文 篇2

在家庭中,孩子對於我們來説,是唯一的。對於孩子,我們傾注了所有的愛,寄予她們無限的希望。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好孩子關係到孩子的一生一世。因而教育孩子,成為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

當女兒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日子還記憶猶新;轉眼已成為亭亭玉立,聰慧可愛的少女。看着她漸漸成人,健康快樂地生活,我感到非常欣慰,也不禁感歎日月如梭,歲月如流!

女兒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培養,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同時也傾注了我們家長的一片愛心,都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長的言傳身教,以及家長本人的個性特點,對孩子的心理髮展和個性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

  重視孩子健康成長,培養優良習慣道德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創建一個舒適、温暖的家庭氛圍,是教育子女的第一步,使子女感受到親情的温暖,培養子女的健康心理。

學習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更為重要。千萬不能讓孩子沾染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生活上,不要一味地攀比,穿名牌。要把這攀比的心理放在學習和成績上。今天,誰的成績好,我要努力的向他學習,勇於超越,這樣就有着你追我趕得學習氛圍。

孩子的道德品質是至關重要的,然而,要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首先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葉聖陶説:“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養成了壞習慣,就會使你受害終生;相反,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會使你受益終生。因此,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偶爾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強化訓練逐步形成。這就需要我們同教師等多方面的力量聯合起來,共同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讓不良習慣有滋生的營地。

養成教育是培養好習慣的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我們知道:“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人生!”習慣的力量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習慣一旦形成之後,沒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難加以改變。許多人的習慣,終身也無法改變。

同時,作為父母自己的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其影響,所以我們要克服自己的不良習慣。教育孩子們尊老愛幼、尊師重德、誠實守信,培養他們樂於助人、關心集體、團結合作的精神。當汶川、雲南發生災情時,女兒積極參與募捐活動;在社區的活動中,我和女兒一起慰問社區老人,打掃衞生。這些活動使女兒覺得為別人獻出一點愛心,非常有意義,自己也收穫了一份快樂。

  培養孩子獨立自信,少份壓力多份輕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為人父母的期望。但如果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變成孩子的負擔,就妨礙孩子的幸福健康成長。作為父母也不希望孩子為自己的期望而活着。讓孩子自由發展並不等於放任自流。孩子面臨的學習壓力很大,我不過分要求爭前幾名,但我一定要求她制定目標,力求上進。考試成績和排名永遠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對於考試考好的時候,我會很高興地祝賀她,並叮囑她再接再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考試考砸的時候,我不會一味地指責,鼓勵她,輔助她一起分析問題,及時改正,一般不外乎不懂和粗心。不懂,一定要讓她訂正,直至弄懂為止;粗心毛病只能經常督促。然後,粗心的毛病最重要的只能靠她自己去改正。

一次考試説明不了什麼問題,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總有起起落落,適時地敲一下警鐘,告訴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更飽滿的狀態迎接下一次的挑戰!”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都是孩子的領航員。在她不自覺的時候,我們應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檢查督促;在她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進行指導。同時,我們注重發現她的不足、特長和興趣,有針對性展開引導。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她成名成家,我們只希望在她今後的生活中因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體味生活的樂趣!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灑下什麼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麼的花果,就會有什麼樣的收穫。因此,我真誠地希望家長們撒下的是美麗、善良、友愛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愛的花開滿孩子的心田,不要讓“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變成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輕鬆鬆學習,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建立友好信任的關係,引導孩子發現生活美

和孩子成為朋友,播放她們喜歡的音樂,看她們喜歡的電視,聊她們喜歡的話題。尊重她們,聽她們的心聲,打開孩子們的心扉。讓她在校內發生的事情,願意與我們分享,思想上沒有隔閡。

在學習之餘,要注意讓孩子適當放鬆,週末晚上抽出一小時,與孩子一起散步、慢跑,並利用這一段時間,瞭解孩子的精神需要,並經常與孩子談談心,隨時觀察其身心的變化,因為孩子已經十五六歲,正處在青春期、叛逆期。這一階段的孩子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對父母言聽計從,對我們家長説的話,會嫌嘮叨、感到厭煩,會和我們家長的交流已經越來越少,常常一個人呆在房間內玩電腦、看書。所以在交流中,我們應尊重孩子的正確意見,有事同他們商量,逐漸給他們更多的獨立權利,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一點要牢記:家長在某些事情上有“絕對權利”,平等只是相對的,要讓孩子知曉不可違反的原則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當然,我們要善於利用生活的小事,敞開心扉,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於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將子女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將子女的現在和過去進行比較,縱向看進步,及時發現和肯定自己孩子所獲得的任何一點成績,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讚美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塑造孩子的身心健康,培養堅強意志,一直是我們的教育重點,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經得住生活的各種考驗。發現美,愛上美,對培養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大有裨益。

音樂、閲讀、旅遊等方式都能促使一個人心靈成長的好途徑。學習樂器的這一過程中,能使孩子養成持之以恆的態度,更重要的是把孩子領進了藝術的殿堂,感受到藝術的魅力。閲讀——在揣摩鮮活的文字的過程中跟隨作者進行精神之旅。在旅遊的過程中,不但感受到了不同的人事風俗,更重要的是開闊了孩子的視野、胸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其實,説出長不長,説慢不慢。“春種秋收”,作為家長的我們應有足夠的耐心、愛心等待孩子慢慢成長,相信等待的過程也是我們一起成長的過程。與愛同行,我們勇敢出發!

家庭教育作文 篇3

“嚴”字當頭,“關愛”而不“寵愛”。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先天是善良的、單純的,他習慣的養成是後天教育的結果。現在的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嚴格教育,所有事情由父母、爺爺奶奶代辦,要什麼有什麼,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我們家裏平時要求孩子對人要有禮貌,不要以大欺小,要尊重長輩。在教育時以引導為主,嚴格而不專制,關愛而不寵愛。

家庭教育作文 篇4

我從最初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現在教育自己的女兒,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着她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生。現就家庭教育問題,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一、讓孩子牢固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一簇火種,能點燃拼搏進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盞明燈,能照亮人生奮鬥的歷程。古人云:志之所趨,無遠勿屆,容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鋭兵精甲不能御也説的就是這個道理。要讓孩子樹立遠大理想,刻苦學習,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增強自己將來報效祖國的本領。

二、讓孩子在温馨幸福的環境中成長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首先,家長要關心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成長創造幸福的環境。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的孩子思想從小就受壓抑,心靈和自尊心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因而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要想讓孩子茁壯成長,必須創造出一個幸福的環境,讓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有的家庭經常暴發戰爭,孩子在驚恐中不知如何是好,大一點年齡的孩子為此增加思想負擔影響學習,甚至發生悲劇。前不久報紙刊登了一名國小生因父母吵架至深夜,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睡眠,至使第二天早上孩子上學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被車撞的悲劇。年輕的父母很愛孩子,但是她們又忽視了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影響。在我們的家庭裏,我們對孩子也從不打罵喝斥。即使孩子不注意做錯了什麼事,我也不責怪孩子,不給孩子任何壓力,只要她重新弄好就行了。孩子既是子女又是朋友,對孩子要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在家裏我們從不給孩子什麼壓力,讓她快快樂樂地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搖籃,只有幸福温暖的家庭環境,才有可能培養好孩子,教育好孩子,使她茁壯成長,不斷進步,取得可喜的成績。

三、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樹立吃苦的精神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樹立吃苦的精神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家長要讓孩子從國小會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艱辛,從小樹立自立的思想,不僅要培養吃苦精神,還要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使之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在日本,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吃苦意識,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在中國小,她們要求孩子在寒冷的天氣中跑步,培養她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及克服困難的毅力;在英國有一所著名的伊頓中學,那裏的學生幾乎都能考入名牌大學,其經驗之一就是讓學生吃苦,該中學不設暖氣,在異常寒冷的冬天,也只讓學生蓋一條毛毯睡覺,洗冷水澡,這就是刻意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使學生得到磨鍊;在法國,做父母的絕不讓孩子亂花錢,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間也不輕易相互借錢。如果想用零用錢,只有去打工,她們的教育是自食其力不靠父母;而在中國,少年兒童的身心日趨脆弱,常表現出怯懦、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因為她們不知道何為飢餓、何為勞累、何為困難、何為貧窮孩子中意志薄弱者甚多,這與她們生活總是一帆風順有關。所以,家長越保護越替代,孩子就越依賴越無能,勤勞是幸福的種子,閒散是墮落的禍根,安逸是孩子們成長的最大敵人,是埋在孩子們心中最大隱患。所以,要讓孩子在逆境中,在經歷風雨後的人生顯得更加燦爛。

四、廣泛培養孩子的愛好和興趣,不斷提高孩子的素質。

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培養孩子不能光抓學習,要注意孩子的全面發展。我的做法是提供各種條件全面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孩子從小就參加一些有益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些學習提高孩子的素質,我感覺,今後的孩子光學習好肯定是不行的。現在提倡綜合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孩子們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掌握這個原則,不能死扣學習,一定讓孩子有特點有特長。有一個報道説中國留學生在國外聯歡,各國留學生在台上又唱又跳,各種樂器很在行,演奏的十分動聽。邀請中國留學生上台時,個個搖頭,你推我來我推你,沒有一個能上場。説起學習中國留學生最刻苦,可其她方面就差了一截,這是不行的。為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讀書習慣,我經常帶她去書店購書,開始是我為她選,後來是她自己選。從國小開始到現在,家裏已經擺滿了幾十本的書籍,孩子從這些書中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提高了素質。另外,組織經常性的户外活動,開闊孩子的視野,培養孩子不能總把孩子關在家裏,經常帶孩子出去,讓孩子在大自然和新穎的環境中開心地活動。有些有特別紀念意義的地方,孩子將銘記一生。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認為,夫妻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應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夫妻合作協調。首先,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則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比如,嚴格要求,不溺愛,誠實,不貪不便宜,等等;其次,相互配合,孩子犯錯誤之後,一方嚴厲批評,也許當時孩子想不明白,或不好接受,另一方則在私下和言悦色地指出孩子的錯誤所在,並説剛才爸爸或媽媽嚴厲地批評你因為太愛你了。正所謂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這樣一唱一和,孩子自然會從內心深處接受批評,承認錯誤。

2、把禮貌教育貫穿始終。禮貌是當代社會文明的基本標誌。禮貌教育一定要從生活小處着手,首先父母要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好榜樣,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文明習慣。其次,必要時適當給予孩子指點和教育,切記,不要説的過多,讓孩子反感。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教育孩子早睡早起,適當鍛鍊身體,絕不能熬夜;其次,飲食科學,不要偏食和吃的過飽,也不能營養過剩。讓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人的健康、學習、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很大。

4、講究原則,不能溺愛孩子。高爾基説:愛孩子是連母雞都能做到的事情。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愛。孩子長大以後發展的結果各不相同,從小到大家庭的影響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父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滿足就哭鬧,父母心痛,於是就滿足,其實這正助長的孩子的不良品質。其實,提出不合理要求,已經不應該,不滿足就鬧,更是錯上加錯。當孩子提高不合理要求時,家長應堅決拒絕,孩子也許就不那麼哭鬧了。孩子的哭鬧往往是家長態度的助長結果。

5、排除或減少來自祖輩的干擾。中國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溺愛孩子,是一個普遍現象。如果不住一起最好,如果一家三代四代同住,年輕的父母也許會操更多的心,因為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還要教育老人,而且教育老人比教育小孩難度往往更大。

6、教孩子學會寬容和大度。多鼓勵孩子到孩子中去,在孩子與孩子交往中,鼓勵孩子懂得謙讓、寬容和大方在。可以讓孩子邀請朋友到家裏做客,家長就熱情接待,這樣能讓孩子學會熱情待人,同時家長的熱情也讓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裏搞亂而不讓孩子的朋友來家裏,更不能對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樣會讓孩子很丟面子,讓自己在朋友中抬不起頭,同時也疏遠了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7、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勞動觀念和吃苦精神。現在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多數青少年不會勞動,沒有吃苦精神,缺乏責任感,可以説99%的原因都來自家庭教育。讓孩子吃的好,穿的好,不勞動,過度保護,這都是孩子沒有責任感、不愛勞動、不能吃苦的根源。

以上就是我的點滴感受,如有不當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家庭教育作文 篇5

在家庭教育中,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掌握選擇、判斷和取捨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我們能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孩子會感受到他們被尊重、被信任,從而帶給他們自信和成就感,使他們感受到自己能把握生活。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多提供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很多,如今日穿哪件衣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由他們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動等等。在沒有原則性衝突的情況下,可以儘量按照孩子的.安排來處理他自己的生活。而且,選擇性的問題常常可以使家長避開處於反抗期的孩子以“不”來回答所有問題帶來的難堪:在這一階段,對於開放性的問題(“……好不好?”“咱們……吧?”等問題)家長很難得到滿意的回答,孩子往往以“不”來作為標準答案。而“選擇題”對於孩子來講,一般會進行認真地思考和答覆。

在讓孩子自己作出選擇的時候,做家長的要有耐心,因為孩子的反應能力是和成人不同的。不能自己一發問,孩子就能回答,一定要給孩子反應和思考的時間。而耐心的等待,更會表示出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有時候,我們還需要適當地重複我們提供的選項,因為孩子開始學習思考的時候可能在過程中忘記自己在幹什麼了:孩子的注意力持續還是短暫的。另外,明確地説明和處理一件事的同時,仍然包含選擇是完全能做到的。比如某件必須要做而孩子並不想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在它的處理過程中設置一些方式方法上的選擇機會,孩子往往會較愉快地進行選擇從而完成了這項工作。

總之,從小給孩子機會選擇做什麼事情並承擔由此而來的後果,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和自我負責的品質。

家庭教育作文 篇6

家庭教育,妙在無痕 -----讀《費利斯家的家教課》 翻開20xx年的第三期的《家長會》,欣喜地讀到了開卷有益中的《費利斯家的家教課》一文。細細品讀,感觸頗多。驚歎於費利斯父親的好學精神和求知慾望,折服於費利斯父親對於家庭教育的匠心獨運。費利斯曾被美國《幸福》雜誌評為“美國最成功的企業家”,是美國數字設備公司創始人、總經理。在談及他的成功時,他説這所有一切是與父親的教導和家庭教育分不開的。 費利斯的父親堅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儘管出身貧苦,只讀到五年級便退學到工廠做工,他卻把社會當成了學校,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識瓊漿。他對什麼都感興趣:他讀一且能夠讀到的書籍、雜誌和報紙,努力瞭解偏僻小鎮以外的世界。費利斯的父親認為,人最不可寬恕的事情是:當晚上睡覺時,還同早晨醒來時一樣無知。他常説:“該學的東西太多了,雖然我們出世時愚昧無知,但只有蠢人才永遠如此”。耳濡目染中,父親把這種好學的精神傳給了家人和孩子.,讓家中的每一個人都愛上了學習。

勞累了一天,辛苦了一日,家人圍坐,共享天倫的晚飯時刻,我們中有些為人父母者,認為“終於抓住了教育的孩子最佳時間”。從餐桌上的吃相不雅,殃及到白天課堂上的離經叛道,絮絮叨叨,直到孩子忍無可忍,甩案離席才勉強收兵。殊不知這樣事倍功半的説教百害而無一利,小小的餐桌,竟成了一些“家庭戰爭”的發源地,所以就有了“飯桌之上不教子”的古訓。 但是,費利斯卻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父親,晚飯的餐桌竟是他和家人交流知識的場所,我們一起來看費利斯父親這一節精彩的家教課: “費利斯,告訴我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我今天學到的是尼泊爾的人口……”費利斯一向都覺得奇怪,不論大家説的什麼內容,父親都不會認為瑣碎無聊。“尼泊爾的人口?嗯,好!”接着父親會看坐在桌子另一端的孩子的母親。“孩子他媽,這個答案你知道嗎?”“尼泊爾,坦白説,我非但不知道尼泊爾的人口,我連他在世界上什麼地方也不知道呢!”當然這種回答正中父親下懷。“費利斯,把地圖拿來,我們來告訴你媽媽尼泊爾在哪裏。”於是,全家人一起在地圖上尋找尼泊爾的位置…… 看到此,我們不由對費利斯父親的做法嘖嘖讚歎,教育孩子的方法一如大雪無痕。但費里斯當時只是一個孩子,根本沒有洞察到父親這種教育的奧妙所在,直到費利斯進入大學,總結自己拜師於幾位教育家門下的所得,才發現正是父親早就要求他知道的東西。 “學習如果只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它可能就是一種勞役;如果學習是孩子和父母共同的事情,它就變成了一種樂趣;當學習成了一個家庭每個人的事情時,它就成為一種甜美的生活。”置教育於無痕之中,這堪稱教育中的大智慧。

家庭教育作文 篇7

剛剛看了一篇微信,一個女人訴説,我好難過,此時的我正在牀邊哭着寫下這篇文章,孩子在睡覺,一歲半個月的寶貝。我該怎麼説,剛剛的我,為了和老公聊天,想好好的解決白天發生的問題,可是卻被打了胳膊,眼睛也打青了,狠狠的,好疼。

我不知道我是用什麼心情去看完這篇文章的,一個打人,一個被打,其中的是非恩怨我看完也無法判斷,但是,我認定這是一種典型的家庭暴力,不容置疑。

打人,是將拳頭揮向另一個人,但是,當我們的拳頭揮向的不是我們的仇人,也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陪我們朝夕相處的愛人的時候,就在這一瞬間,我們是不是應該想一想,她會疼嗎?把她打傷了孩子怎麼辦?家怎麼辦?我知道你可能是忍無可忍,可能是怒從膽邊生,所以你才動手。但是,我們還是得回頭想一想,愛人是拿來疼的,畢竟她為我們留下了後代,為這個家操碎了腦筋,不説功勞也有苦勞,罪不容打呀!

看完文章,我開始反思自己,我打過愛人嗎?打過,她疼嗎?肯定疼,不就是因為她先打我才還手嗎!其實,現在看來這個理由太沒有道理了,她打我,我打她,這公平嗎?畢竟男人和女人的力量都相差這麼大,誰會更疼呢?所以,我至今都後悔這三場搏鬥,年輕氣盛,太缺乏包容心,太不懂的珍惜和愛惜,嘮叨是女人的天性,我們為什麼就一定要去和自己的愛人斤斤計較呢?一個釘子一個眼,家幾時才可以和諧呢?我漸漸明白一個道理,讓你説吧,讓你罵吧,説夠了,罵累了,再給你倒上一杯水,什麼都平靜了,或許你會破涕而笑呢!

文章寫到,雖然不吵架的時候,我老公還不錯,也總是給我買東西,哄着我,但是他發瘋起來,太可怕了。每一次發瘋,我都心寒。這段話真的值得男人思考,當愛人或者是被愛的人已經感覺心寒的時候,恐怕危機也就來了。

深思,不要傷害,不要暴力,看不慣,見不慣,習慣了就好了,收起我們的拳頭,善待家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