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英語>英語閲讀>

中學英語閲讀教學實踐心得範文

英語閲讀 閲讀(2.07W)

在幾年的英語閲讀實踐歷程中,黑沿子中學立足校本教研,在英語閲讀教學中開發了一系列的校本閲讀資料,形成了相關9種類型的閲讀課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成績。

中學英語閲讀教學實踐心得範文

一、第一階段:艱苦中的“山重水複”——對英語閲讀教學適應性思想認同的過程。

20XX年底,基於我校英語教學成績低的現狀,我們決定把閲讀教學的開展作為一個契機。但在摸索的過程中,我們曾一度陷入困境。最初,我們嘗試英語閲覽課,結果忽略了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閲讀習慣,效果不言而喻。閲讀教學的開展僅限於學生抄抄寫寫,填些表格,一時陷入僵局。

在進一步的學習和實踐中,我們意識到應從改變教師觀念出發,改變閲讀教學形式出發,以此讓閲讀教學更好地為學生髮展服務。

本着這些想法,我們多方學習,初步制定了“實現閲讀教學中的四個整合”的主基線。其中“四個整合”包括“課上與課下相整合的.全時間閲讀”,“教材資源與校本擴展資源相整合的廣泛閲讀”,“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知識相整合的大學科的閲讀”,“任務型閲讀與實踐性閲讀相整合的實用型閲讀”。這也是3年來我們踐行着的信念。

半年的思想認同過程,我們的路曲曲折折,有失望,有動搖,可謂“山重水複”,但最終的堅持,給了我們新的希望。

二、第二階段:艱苦中的“沙裏淘金”——對閲讀資源的大膽開發與利用。

思路確定之後,我們開始試着投入教學。但更多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學生讀什麼?閲讀材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對現有閲讀資源進行了大膽開發。

1)、圖書館購進為數不少的英文讀物,並鼓勵學生積極借閲。包括工具書類、同步輔導類、雙語故事類等圖書共計50多套。

2)、閲讀卡:為了彌補教研室下發閲讀卡數量的不足,我們開發了校本閲讀卡。突出其趣味性、基礎性,與課本話題的同步性。兩種閲讀卡共計千餘張,它們主攻學生課下閲讀活動,發揮着良好的作用.

3)、校刊的編寫。《英語世界ENGLISHwoRLD》是閲讀性專刊,大部分稿件來自於學生摘選推薦或自己創作。自05年10月-06年1月,計三期12本。

以上三種資料是我們在閲讀教學初期使用的。隨着進一步地論證和實驗,我們又開發了以下兩種閲讀資源形式,以適應新的需求。

4)、閲讀手冊:由4-5組(每組3-4篇)話題向同而難度不同的文章構成。我校現有12個話題共計700多本閲讀手冊。它突出話題性與分層性,是運用於英語閲讀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5)、閲讀學案:學案的編寫彌補了閲讀手冊統一收發的不足,學生可以自己收藏用過的學案,有利於知識的儲備。在編排目的上,突出與課堂教學的同步和學法指導,適於結合性的閲讀課教學。我們現已開發18套與三個年級單元教學相匹配的內容。這將是我們下一步閲讀資源開發的主要形式。

在對閲讀資源的開發工作中,老師們運用各種途徑,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三、第三階段:艱苦的“千錘百煉”—英語閲讀教學模式的反覆設想與印證過程。

在閲讀教學課堂模式的探索和實驗中,我們的路也並非坦途。

我們最初的閲覽課上得一塌糊塗,後來,我們從中吸取了教訓,調整了閲讀課的思路,配合使用了相應的閲讀材料。我們總結了第一種課堂模式:

A:才藝展示—(師主導)範讀引導—技巧點撥—自由泛讀—任務型活動;

一段時間後,我們發現學生在閲讀意識提高和閲讀習慣得到一定的強化之後,可以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權:

B:才藝展示—(生主導)好文共賞—技巧點撥—自由泛讀—組內交流—任務型活動。

隨着實踐研究的深入和學生閲讀習慣的逐步形成,我們又側重探究了新授sectionA/B與閲讀拓展結合、新授課內3a與閲讀拓展結合Reading與閲讀課的契合、話題複習課與閲讀課的融合、七年級新手上路課、英語閲讀與德育滲透課模式、英語閲讀與校本綜合實踐結合等8種課堂模式。雖然並不成熟,但我們繼續在閲讀教學模式上的探求。

同時,為配合課堂教學,提高和鞏固學生的閲讀素質、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意識,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學生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有的未能達到預想的結果,流於形式。但我們也從中吸取了很多經驗,並總結了一些操作簡單,效果不錯的活動形式。

1興趣激發型活動。如:通過“課外閲讀星“的評比活動,掀起了課外閲讀的小高潮。

2習慣養成型活動。如為引導學生自主的進行閲讀積累。我們定期地舉行閲讀積累展示。如“諺語蒐集”“英文詩歌收集”“幽默故事徵集”等。

3方法指導型活動。如: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總結閲讀方法和心得,有優秀作業展—《我的閲讀方法和心得》。

4競賽評比型活動。如:各年級每學期兩次閲讀競賽的舉辦,促進教師和學生對閲讀能力的重視和培養。

5、成果彙報型活動。如:説明書蒐集解説、幽默名人故事蒐集、賀卡寄語設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