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財會職務>註冊税務師>

注會《公司戰略》知識點:產品生命週期理論

註冊税務師 閲讀(1.29W)

產品生命週期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它和企業制定產品策略以及營銷策略有着直接的聯繫。下面就是小編跟大家分享注會《公司戰略》知識點:產品生命週期理論,歡迎大家閲讀!

注會《公司戰略》知識點:產品生命週期理論

【知識點】國際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產品生命週期理論

弗農在1966年發表的《產品週期中的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一文中提出了產品生命週期理論,試圖用產品生命週期假説來揭示美國企業二戰後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的規律。

該理論將產品生命週期劃分為創新、成熟和標準化三個階段,説明在產品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不同,並把企業的區位選擇與海外生產及出口結合起來進行系統的動態分析。該理論將世界各國大體上分為三種類型,即創新國(一般是發達國家)、次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一般為發展中國家)。

(1)創新階段

創新階段,是指新產品開發與投產的最初階段。創新國企業憑藉其雄厚的研究開發實力進行技術創新,開發出新產品並投入本國市場。由於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力量和人力資本,產品的技術密集度高,且由於生產技術不穩定、產量低,所以成本很高。生產主要集中在創新國,因為新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小,創新企業通過對新產品技術工藝的壟斷地位即可在國內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對於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次發達國家偶爾的少量需求,創新企業通過出口即可滿足,因此這一階段無須到海外進行直接投資。

(2)成熟階段

成熟階段,是指新產品及其生產技術逐漸成熟的階段。隨着新產品生產和市場競爭的發展,市場出現了一系列變化:新產品的生產技術日趨成熟,開始大批量生產;產品的價值已為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次發達國家的消費者所認識,國外需求強勁;需求價格彈性增大,企業開始關注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工藝和方法已成熟並擴散到國外,研發的重要性下降,產品由技術密集型逐漸轉向資本密集型。與此同時,隨着創新國向次發達國家的`出口不斷增加,進口國當地企業開始仿製生產,而進口國為了保護新成長的幼稚產業開始實施進口壁壘限制創新國產品輸入,從而極大地限制了創新國的對外出口能力。因此,創新國企業開始到次發達國家投資建立海外子公司,直接在當地從事生產與銷售,以降低生產成本、衝破市場壁壘,佔領當地市場。

(3)標準化階段

標準化階段,是指產品及其生產技術的定型化階段。生產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產品和生產達到了完全標準化,研發費用在生產成本中的比重降低,資本與非技術型熟練勞動力成本成為產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業的競爭主要表現為價格競爭,創新國已完全失去壟斷優勢。於是,創新國企業以對外直接投資方式將標準化的生產工藝轉移到具有低成本比較優勢的欠發達國家,離岸生產並返銷母國市場和次發達國家市場。最後當該技術不再有利可圖時,創新國企業將其通過許可證方式轉讓。

可見,隨着產品及其生產技術的生命週期演進,比較優勢呈現出動態轉移的特點,國際貿易格局相應發生變動,各國的貿易地位也隨之發生變化,創新國由出口國變為進口國,而勞動成本低的欠發達國家最終則由進口國變為出口國。根據該理論,各國應當依據比較優勢的動態轉移決定生產區位選擇與貿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