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中醫執業醫師>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小兒生理病理特點

中醫執業醫師 閱讀(1.81W)

小兒從出生到長大成人,處於不斷生長髮育過程中,無論在解剖、生理、生化、營養代謝、免疫、病理等方面或在疾病的發生、發展、症狀表現、治療、預後等方面,都與成人有許多不同,掌握小兒各方面特點,對於兒童保健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都有重要意義。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小兒生理病理特點

  一、小兒生理特點

1.臟腑嬌嫩,形氣未充 臟腑即人體的器官系統,嬌嫩即嬌氣、稚嫩。陽化氣,陰成形。形為有形之物,指形體結構,即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氣指生理功能,如肺氣、脾氣。充,即充盛、充實。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是指小兒時期的各系統和器官的形態發育及生理功能均處在需要不斷成熟和完善的過程中。

2.生機蓬勃,發育迅速 生機指生命力、生長狀態。生機蓬勃,發育迅速,是指臟腑形態結構的成熟、生理功能的完善是一個不斷進行的連續過程。年齡越小,生長髮育的速度也越快。

  二、小兒病理特點

1.發病容易,傳變迅速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加以寒溫不能自調,乳食不知自節,一旦調護失宜,外易為六淫所侵,內易為飲食所傷,因此,外感時邪和肺、脾、腎三髒病證更為多見。

肺主氣,司呼吸。小兒“肺常不足”。除反映在解剖、生理上,也表現在免疫上。外邪襲表,侵犯肺系,肺失清肅,易致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及時行諸病,體現出“肺為嬌髒,難調而易傷”的特點。

脾為後天之本,運化水谷、輸布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與此相比,小兒消化系統的發育及運化功能就顯得相對不足。若感受外邪或飲食不能自節,皆可損傷脾胃,使胃納與脾運的功能發生紊亂,產生嘔吐、洩瀉、厭食、積滯、疳證等病證,成為“脾常不足”在病理方面的具體表現。

腎藏精,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小兒的骨髓、腦髓、齒、發、耳等的正常發育與功能都與腎有著密切的.關係,故稟賦不足可出現先天性疾病和遺傳性疾病等,表現腎陽虛的證候。

小兒發病,也易動肝風,出現高熱、驚厥、昏迷,常見於小兒各種熱性病,稱為“肝常有餘”。小兒病後變化迅速,具體表現在病程中寒熱虛實容易相互轉化或同時並見。錢乙將此概括為“易虛易實”、“易寒易熱”。

2.髒氣清靈,易趨康復 清靈,即清嫩靈活。小兒臟腑,少七情之傷,處在生機蓬勃、活力充沛的發育過程中,特異性與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都在不斷增長、完善,故小兒患病,較成人易趨康復。《景嶽全書·小兒則》說:“其髒氣清靈,隨撥隨應,但能確得其本而撮取之,則一藥可愈,非若男婦損傷積痼痴頑者之比”。

  三、小兒稚陰稚陽學說的意義

“稚陰稚陽”之說表述了小兒機體柔弱,陰陽二氣均較幼稚,形體和功能未臻完善的一面,而“純陽”之說恰指生長迅速。由於稚陰稚陽,才需要迅速生長,由於生長旺盛,又使小兒形與氣、陰與陽均顯得相對不足,共同構成了小兒生理特點的兩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