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執業藥師>

2017執業藥師藥學綜合知識備考資料

執業藥師 閱讀(2.86W)

2017年執業藥師考試時間為10月14、15日,為了方便大家複習備考2017執業藥師藥考試,下面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了2017執業藥師藥學綜合知識備考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執業藥師藥學綜合知識備考資料

 尿沉渣白細胞(LEU)

(一)簡述

正常成人的尿液中可有少數白細胞,超過一定數量時則為異常,白細胞尿中多為炎症感染時出現的中性粒細胞,已發生退行性改變,又稱為膿細胞。尿沉渣白細胞是檢測離心尿沉澱物中白細胞的數量。結果以白細胞數/高倍視野(WBC/HPF)或白細胞數/微升(WBC/μl)表示。

參考範圍:

幹化學試帶法:陰性

鏡檢法:正常人混勻一滴尿WBC: 0~3/HPF

離心尿WBC :0~5/HPF

混勻尿全自動尿有形成分分析儀法

男性WBC :0~12/μl

女性WBC: 0~26/μl

(二) 臨床意義

尿中白細胞增多見於:泌尿系統感染、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女性白帶混入尿液時,也可發現較多的白細胞。另由藥品所致的`過敏反應,尿中會出現多量嗜酸性粒細胞。

 尿沉渣管型(urine casts;casts in urine sediment)

(一)簡述

尿沉渣管型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腎小管內聚集而成,尿液中出現管型是腎實質性病變的證據。常見的管型種類有:透明管型、細胞管型(白細胞、紅細胞、上皮細胞)、顆粒管型、蠟樣管型、脂肪管型和細菌管型。

參考範圍:鏡檢法:0或偶見(0~1/HPF透明管型)

(二)臨床意義

尿沉渣管型異常見於:

(1)急性腎小球腎炎

可見較多透明管型及顆粒管型,還可見紅細胞管型。

(2)慢性腎小球腎炎

可見較多細、粗顆粒管型,也可見透明管型,偶見脂肪管型、蠟樣管型和寬大管型。

(3)腎病綜合徵

常見有脂肪管型,容易見細、粗顆粒管型,也可見有透明管型。

(4)急性腎孟腎炎

少見有白細胞管型,偶見有顆粒管型。

(5)慢性腎盂腎炎

可見較多白細胞管型、粗顆粒管型。

此外,尿沉渣管型異常尚可見於應用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唑、順鉑等藥物所致。

 尿沉渣結晶(crystals in urine sediment)

(一)簡述

尿沉渣中的無機沉渣物主要為結晶體,多來自食物和鹽類代謝的結果。正常人尿沉渣中的磷酸鹽、尿酸鹽、草酸鹽最為常見,一般臨床意義不大。而有些結晶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範圍:正常的尿液中有少量磷酸鹽、草酸鹽和尿酸鹽等結晶。

(二) 臨床意義

尿沉渣結晶異常見於:

(1)磷酸鹽結晶常見於pH鹼性的感染尿液。

(2)大量的尿酸和尿酸鹽結晶提示核蛋白更新增加,特別是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化療期間.如發現有X線可透性結石並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則為有力的證據。

(3)尿酸鹽結晶常見於痛風。

(4)大量的草酸鹽結晶提示嚴重的慢性腎病,或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草酸鹽尿增加提示有小腸疾病及小腸切除後食物中草酸鹽吸收增加。

(5)胱氨酸結晶可見於胱氨酸尿的患者,某些遺傳病、肝豆狀核變性可伴隨有胱氨酸結石。

(6)酪氨酸和亮氨酸結晶常見於有嚴重肝病的患者尿液中。

(7)膽紅素結晶見於黃疸、急性肝萎縮、肝癌、肝硬化、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中;脂肪醇結晶見於膀胱尿瀦留、下肢麻痺、慢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腎盂腎炎患者的尿液中。

(8)服用磺胺藥、氨苄西林、巰瞟呤、撲癇酮等藥,可出現結晶尿。

 尿酮體(KET)

(一)簡述

酮體包括乙醯乙酸、β羥丁酸、丙酮,是體內脂肪酸氧化的中間產物,酮體在肝臟產生,在血液中迴圈,在其他組織中氧化生成C02和H20,但在正常人體中極少有酮體。當糖供應不足和組織中葡萄糖氧化分解降低時,脂肪氧化加強。如酮體產生的速度大於組織利用的速度,則血液中酮體增加出現酮血癥。

參考範圍:

定性:陰性

(二)臨床意義

尿酮體增高多見於:

(1)非糖尿病酮尿

嬰兒、兒童急性發熱,伴隨嘔吐、腹瀉中毒,常出現酮尿;新生兒如有嚴重酮症酸中毒應疑為遺傳性代謝性疾病;酮尿也可見於寒冷、劇烈運動後緊張狀態、妊娠期、低糖性食物、禁食、嘔吐、甲狀腺功能亢進、惡病質、麻醉後、糖原累積病、活動性肢端肥大症及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分泌過度等。另外,傷寒、麻疹、猩紅熱、肺炎等疾病及氯仿、乙醚、磷中毒也可見尿酮體陽性反應。

(2)糖尿病酮尿

糖尿病尚未控制或未曾治療,持續出現酮尿提示有酮症酸中毒,尿液中排出大量酮體,常早於血液中酮體的升高。嚴重糖尿病酮症時,尿液中酮體可達6g/24h。

 尿肌酐(urine ereatinine)

(一)臨床

尿肌酐是體內肌酸代謝的最終產物,是脫水縮合物。由於肌酸經非酶促反應脫水生成後絕大部分由腎小球濾出,腎小管不重吸收,排泌至尿液中,人體每日的肌酐排出量較為恆定。

參考範圍:

鹼性苦味酸法

男性:8.8~17.6mmol/24h

女性:7.0~15.8mmol/24h

兒童:8.8~13.2mmol/24h

(二)臨床意義

1.尿肌酐病理性增加

(1)內分泌與代謝系統疾病

肢端肥大症、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2)消耗性疾病

傷寒、斑疹傷寒、破傷風等。

2.尿肌酐病理性減少

(1)疾病

嚴重進行性肌萎縮、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貧血、癱瘓、進行性腎病、硬皮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2)其他

鹼中毒、腎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