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文藝>聲樂>

少兒聲樂的發聲技巧

聲樂 閱讀(2.01W)

怎樣才能使孩子學習聲樂既輕鬆愉快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少兒聲樂的發聲技巧,歡迎檢視~

少兒聲樂的發聲技巧

  一、歌唱對兒童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歌唱,作為音樂教育的主要手段,在音樂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柯達伊認為,兒童只有積極參加藝術實踐活動,才可能獲得音樂的體驗、獲得真正的音樂文化。歌喉是每個人都有的樂器,歌唱正是每個人都可以參加的音樂活動,是進行普及教育的切實可行、又有實效的途徑。

在國小階段的音樂學習中,相比音樂欣賞、音樂活動、音樂知識、音樂創編等音樂教學內容,歌曲的學習佔國小音樂教學內容的比例是很大的,國小低年級(一、二年級)尤為明顯。歌唱本身有著非常豐富的學習內容,通過這種最自然的學習形式,使兒童掌握音準、節奏、速度、藝術表現、情感處理、音樂分析、多聲部演唱等能力。歌唱可以表達兒童內心最直接、最真實的感受,提升兒童對音樂的興趣,有益於控制歌唱器官,提高兒童對音樂的辯聽力,提升兒童對音樂的`理解能力、表現能力,有利於促進終身愛好的養成。

  二、兒童歌唱的特點

兒童的歌唱器官發育尚不成熟。四至六歲的孩子,喉頭和聲帶是成人的一半(或不到一半),胸腔很小,呼吸較淺,多用頭聲發聲,聲音明亮,音色甜美、純淨無暇;七歲以後,即國小階段開始,兒童身體逐漸發育,歌唱器官在國小高年級(五、六年級)進入青春期發育高峰。在此期間,歌唱器官發育緩慢,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外界因素的影響(演唱歌曲的難度變化及成人歌唱的影響等等),發聲位置由頭聲發聲自然過渡為胸聲發聲,歌唱時可以發出較大音量,聲帶運動範圍大,發聲時聲帶肥厚、變短,但音色不純淨,易嘶啞。

富於光澤的,即使經過長時間的練習,聲帶本身並未受到太大影響,聲音完全是從口腔的前部發出,減少了胸聲發聲時聲帶的過低疲勞、充血,進而導致聲帶異常肥厚現象的發生。

  三、兒童如何練聲

  (一)呼吸練習

氣息是歌唱的原動力,能不能很好地控制氣息是發聲的重要前提。課堂上我強調學生在自然吸氣時,放鬆站立,腳與肩同寬,身體重心放在兩腳之間,手臂放鬆自然垂下,頭部放正,勿低頭或昂頭,眼睛平視,吸氣時肋骨向兩側擴張,橫膈膜向下壓沉,絕對不可以提肩膀、提鎖骨,呼氣時不可彎腰、大幅度晃動,不可低頭、壓喉嚨。

進行呼吸練習時,應保持室內通風良好。練習要反覆進行,從慢吸慢呼到快吸慢呼、快吸快呼等,每次時間不宜過長。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練習之間要有間隔,應為學生留出充足的休息時間。

  (二)弱聲發聲練習及其重要性:

兒童歌唱時的發聲,必須是高位置的頭聲發聲,這是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也是指導老師首先要解決的課題。為了能夠幫助兒童儘快地找到頭聲發聲的位置狀態,訓練中要特別注重音質,不追求歌唱的音量,採用弱聲發聲進行練習。只有學生在“輕聲唱”的練習下,充分地掌握了頭聲發聲的要領之後,方可逐漸滲入對音量的要求。

兒童在唱到高聲區的音時,常會出現喊叫的現象。這樣會導致歌唱器官負荷加重,脖子出現青筋,面紅耳赤,聲音嘶啞,不僅不能獲得優美動聽的頭聲,而且極易損害兒童幼嫩的聲帶。因此,切勿在訓練初始一味追求聲音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