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文藝>編導製作>

《摔跤吧爸爸》專業影評

編導製作 閱讀(3.02W)

《摔跤吧!爸爸》根據真實人物改編而成。印度摔跤運動員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一心想為國家贏得一枚摔跤獎牌,卻因為生活所迫無法完成夢想。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自己的女兒們有運動天賦和潛力,他不顧社會和周圍人的反對和嘲笑,開始對女兒們進行“魔鬼”訓練,最終培養出獲得國際競賽冠軍的一流女性摔跤運動員。

《摔跤吧爸爸》專業影評

從父親對女兒的不離不棄,到女兒一路披荊斬棘的訓練過程,影片全程都籠罩在熱血勵志的氛圍之中。尤其是三場扣人心絃的競技對決,更是看得不少觀眾心跳加速,甚至有觀眾在電影院情不自禁為其鼓掌叫好:“140分鐘電影無尿點。”

縱觀上週末電影市場,雖然有強勢收割票房的好萊塢大片《銀河護衛隊2》,但在話題與口碑最為吸睛的非《摔跤吧!爸爸》莫屬。有關影片的好評幾乎刷爆朋友圈,而該片在各大網路評分網站也獲得超高分。

票房方面,儘管該片同天上映的《銀河護衛隊2》來勢洶洶,再加上印度電影在國內電影市場較為冷門,讓影片在上映首日排片量僅有9.9%。隨著口碑的發酵,本片在排片量上也逆勢上漲到昨日的17.7%,首週末票房拿下7956萬,進入上週電影市場票房前五位,重新整理了寶萊塢電影在中國的首周票房。至昨日19時,票房已超1億元,根據這一趨勢,本片在中國的票房超越阿爾米汗的前作《我的個神啊》1.18億票房基本毫無懸念。

  夢想的力量擊中淚點

  觀眾直呼“看燃了”

如果說阿米爾·汗的走紅代表作《三傻大鬧寶萊塢》將矛頭指向教育體制,那麼《摔跤吧!爸爸》則將矛頭指向性別歧視問題。片中,父親希望將女兒培養成摔跤運動員,卻引來周圍無數人的歧視與不解。為了讓女兒們更加適合這項運動,父親不惜剃掉了她們的長髮,為她們增加營養,帶她們在自創的沙場上訓練,這一切付出卻遭來周圍的指指點點,甚至一度不能得到女兒們的理解。第一次報名參賽父女三人就被拒之門外,主辦方為了博取話題,才勉強讓她們參與比賽,卻在比賽前對這兩個“假小子”極盡嘲笑;女性擔任摔跤運動員,在這裡不受歡迎也不被理解,但不管別人如何嘲笑、攻擊,這位父親都絲毫不退讓,因為他始終相信,女性應該獲得和男性一樣的權利。

除此之外,影片還圍繞印度女性地位、家庭教育等方面進行探討,一開始,兩個女兒對父親的魔鬼訓練非常牴觸的,直到她們參加了一場同齡女孩的婚禮。14歲的新娘對她們說:“我倒是希望能有這樣的父親,能為我的未來著想,而不是從小就只讓我做家務和燒飯,當我一滿14歲就匆匆將我嫁給從未見過面的男人,彷彿我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接下來我就要過一輩子與掃帚爐灶相依為命的生活。”還有馬哈維亞在決賽前鼓勵女兒:“你的對手不是那個選手,你是在跟所有歧視女性的人在戰鬥。”都成功擊中不少觀眾的淚點。有觀眾表示:“父親通過努力,改變了自己女兒的命運軌跡,太燃了!”“這位父親看到並尊重了女兒作為一個人的價值所在。”“內心有一個東西被點燃了,這種拼搏、奮鬥的故事雖然老套,卻看得我潸然淚下。”

  “印度劉德華”夠拼

  中國觀眾買賬!

影片由被稱為“印度劉德華”的阿米爾·汗主演,說到阿米爾·汗,中國觀眾並不陌生。由他主演的電影《我的個神啊》創造了印度電影在中國的最高票房紀錄,另一部《三傻大鬧寶萊塢》至今也在中國的電影評分網上佔據高位,足見其在中國的號召力。

雖然已是家喻戶曉的戲骨級演員,但為了出演這部電影,阿米爾·汗依然拼盡全力,不僅在戲裡的演技零差評,戲外更是成為勵志典範。據悉,片中阿米爾·汗需要演繹男主角19歲、29歲和55歲三個年齡段。為此,他先是完成了角色19歲的青年戲份;隨後在短時間內從130多斤增肥到200斤,演出該角色55歲時發福的狀態,成為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然後又在五個月內減掉25公斤的贅肉去拍壯年的戲份。對於為何不採用化妝特效,而是要自己親自感受身體的極速變化?阿米爾·汗表示:“服裝道具不是不行,但我自己感受不到肥胖,作為演員,我覺得那樣不好。”

  打動人心

  是好電影最有力的證明

《摔跤吧!爸爸》上映後不僅收穫國內觀眾的爆棚口碑,也為國產電影上了一課,我們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拍出這樣一部激勵人心的體育電影?

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對大IP、大明星、大製作的力量深信不疑,卻往往忽略了一個好故事,才是直指人心的電影文化核心;能夠引發觀眾的共鳴,才是一部好電影的標準配備。當我們越來越注重大IP、大製作,拼盡全力追趕世界一流的視覺效果,在故事上費盡全力玩“燒腦”、玩懸疑時,像《摔跤吧!爸爸》這樣故事樸實,卻激勵人心的電影則反而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畢竟,打動人心,應該是任何一部好電影的初衷。當然,口碑的力量,在國產電影市場也日漸強大。優秀的電影總是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直抵觀眾內心。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檔”,《春嬌救志明》雖然不是票房最高的,卻廣受年輕人歡迎,戲裡各種小聰明、小段子信手拈來,有趣又能引發共鳴,拍到第三部依然讓觀眾很受落。成功的原因必然是這一系列的電影成功引發觀眾的共鳴,創作者對生活觀察細緻,才能將最常見的都市日常寫得如此煙火氣,讓觀眾在電影中看到自己。還有前不久上映的文藝片《一念無明》,把曾志偉和余文樂這對父子面對困境的心態和舉止寫得如此真實,讓觀眾看得心有慼慼焉。

種種現象都表明,當觀眾越來越在意自己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一部電影的口碑如何,能不能引發觀眾的共鳴,將成為決定他們是否走進影院的關鍵因素。

《摔角王》故事講述了摔角王蘭迪二十年後的生活,試圖重回家庭,尋找愛情,安度餘生而不得,最終重回戰場。之前看過導演的《夢之安魂曲》,之後看過他的《黑天鵝》,這兩部在形式上來說都比《摔角王》鏡頭來的華麗一些,剪輯技巧多一些,講故事的'手法也多一些,頻繁使用跳接蒙太奇技巧,大量誇張的電子合成樂,如《夢之安魂曲》中幻想搶警察槍的一段,《黑天鵝》中波特曼的鏡中幻覺。不論哪一部都在極力講述一個些許偏執或邊緣人,總之和普通人不一樣的主角的故事,而且都似完非完。

在這部影片中風格類似紀錄片的手持跟蹤拍攝,搖晃的鏡頭,這位熱愛古典樂的導演,在這部《摔角王》影片中所表現的也如古典音樂一般成熟大氣。在《摔角王》中只是一直在跟蹤這個叫做蘭迪的老摔角手,鏡頭大都跟隨人物的背部近景。

影片大量使用長鏡頭和運動鏡頭,而在長鏡頭中又穿插快速剪輯的短鏡頭。在最後一場搏擊賽中,從蘭迪近景出場和觀眾近身打招呼進賽場到最後一的‘大錘粉碎壓’一躍,這大致8分鐘內,總共48個鏡頭,最長的一個鏡頭41秒,蘭迪向觀眾發表一段講話,鏡頭連續不間斷,隨著人物左移、右移和圓移,一直變化的觀眾作為背景;最短半秒,比賽中對手鮑勃衝向蘭迪的時候。在蘭迪講話的長鏡頭時,穿插的則是卡西迪的反應短鏡頭。在他們搏鬥的鏡頭中,最長的是28秒,在這28秒鐘,鏡頭一直小景別的跟隨兩人的近身搏鬥,直到這個動作回合的完結,以一人摔到在地結束。最典型的長鏡頭則是在父女二人在廢棄的工廠跳舞一段,一個長鏡頭表現完整個這個場景的戲,沒有用推拉剪下縮短表現人物的行走,而是跟移的運動鏡頭讓人物由遠到近,然後跟著人物行走,從對話到跳舞。運動鏡頭配合長鏡頭貫穿整部影片,手持攝影機運動跟拍鏡頭一直在跟隨著蘭迪行走而行走,在最後8分鐘比賽出場的一段,蘭迪進入賽場前和觀眾打招呼的11秒的時間,攝影機一直跟隨著蘭迪,之後進入賽場向觀眾揮衣熱場的17秒,攝影機也一直移和搖跟隨他在賽場上行走。當父女二人在海邊的空曠長街上行走時,攝影機固定一個景深長鏡頭讓人物由遠到近的走過來,然後跟著人物從畫面左邊向右搖固定,父女二人向畫面右方漸行漸遠。人物對話也極少用對切,直接用鏡頭的搖和移來表現人物的對話,鏡頭不間斷的運動,在俱樂部時和同事間的對話或在超市的與顧客的交流。

景別隨著人物運動、攝影機運動而變化,以中景、近景居多。遠景、全景大多出現在固定鏡頭。在最後8分鐘的搏鬥上,48個鏡頭,4個全景,7個遠景,一個空鏡頭,一個固定特寫,其餘基本都是在比賽中的近景和中近景,遠景穿插在比賽中展現整個賽場的全貌和周圍觀眾,特寫只用來表現蘭迪的最後面部情緒。

剪輯富有運動感,這是一部關於搏擊運動的影片,整個影片的剪輯流暢,上一個動作的結束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動與動相接。在48個鏡頭中,第23個鏡頭中鮑勃衝出畫面為出點這個鏡頭結束,第24個鏡頭鮑勃入畫為新一個鏡頭的開始,一個連貫的衝擊動作流暢的連結在了一起。剪輯在搏鬥的場景中也跟隨對峙搏鬥一個回合劣勢一方的結束而結束,另一個新的鏡頭由勝的一方開始。在第21和23兩個鏡頭中,以鮑勃倒地結束上一個長鏡頭,蘭迪站立轉身為下一個鏡頭的開始。對於是否遵循剪輯規則,在影片中顯得不太重要,在最後搏鬥8分鐘裡遠景的鏡頭,第19和20兩個鏡頭,用連續的2個遠景鏡頭來表現整個賽場和人物在賽場中的對峙關係,只是一個遠景在對角線上,人物在鏡頭中間線裡前後對峙,接著下一個鏡頭的遠景在側面,人物左右分開,鮑勃舉雙臂歡呼,蘭迪倒地。在最後這48個鏡頭裡,第41個鏡頭,一個表現式剪輯的空鏡頭(無人的布幕)利用急推出現在上一個靜止鏡頭之後,也是蘭迪的主觀鏡頭,反差強烈。平行蒙太奇的剪輯張弛有度,一邊是蘭迪即將在人物歡呼聲中進場,一邊是卡西迪開車尋找蘭迪,兩個不同場景交替剪輯在一起。

場面的排程跟隨競技運動的節奏起伏跌宕,人物在攝影機裡的打鬥動作比攝影機本身運動要快,攝影機在兩人對打的場面跟著起主導的一方運動或扭轉局面的人物,代替他們的視角,兩個人物之間在鏡頭一前一後成對峙關係。在最後搏鬥的48個鏡頭,從第24個鏡頭鮑勃摔出場外,兩個人物從在鏡頭前一前一後背對著鏡頭(鮑勃主導比賽形式,控制著蘭迪,)到一左一右佔據整個鏡頭(鮑勃被蘭迪掀翻倒地)。在第21個鏡頭裡,兩人近身搏鬥在畫面左邊,蘭迪正對鏡頭,鮑勃在後面用旗杆勒住蘭迪的脖子,一前一後的對峙關係,攝影機不動,知道鮑勃被掀翻出畫,攝影機跟隨畫面向下向右搖,鮑勃摔到在畫面右方,蘭迪在左方站立起來。

影片音效大都採用真是的環境聲,酒吧的快節奏音樂,路上的車聲和人聲,搏擊賽上觀眾的歡呼聲,拳擊碰撞的聲響和人物粗聲的喘氣聲。一首低沉的管絃樂穿插始終,在父女二人進入廢棄工廠跳舞的時候,音樂漸漸響起;在影片即將結束,蘭迪捂住心臟的時候,音樂伴隨著觀眾歡呼聲漸漸響起,知道蘭迪爬上圍欄準備‘大錘粉碎壓’的一躍時,此時觀眾歡呼聲淪為背景樂的陪襯。

導演說《摔角王》和《黑天鵝》其實是上部和下部之分,都是說競技的故事,雖說都是獲獎作品,和《黑天鵝》炫麗的手法和多種講故事手法相比,《摔角王》獲得的成功,歸結於迴歸樸實老練的拍攝和米基深刻的表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