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文藝>編導製作>

《今日觀察》節目要素及創新分析

編導製作 閱讀(2.89W)

《今日觀察》是經濟頻道改版的重點推出的評論性節目,因此“經濟、高階、評論、專業、大眾”等關鍵詞是欄目的標籤,也是欄目所需突破的關鍵所在。本文擬從節目要素和創新手法上,對這個開播僅兩月就在業界和學界和百姓心中取得較大影響力的欄目進行剖析。

《今日觀察》節目要素及創新分析

  1、內容定位:經濟話題、政策解讀、社會公共話題

《今日觀察》的節目選題內容都為當天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或者是近一兩天內民眾最關心經濟社會話題進行點評。

筆者選取了《今日觀察》10月27號到12月27號共播出的47期節目進行:政策解讀、經濟話題、社會公共話題等三大部分。47期節目中:經濟話題25期,佔55%(其中房產話題為10期,油價話題為3期);政策解讀選題7 期,佔24%(其中經濟政策解讀為5期,其他時政政策解讀為2期),社會公共話題為12期,佔26%.。

《今日觀察》所選取的話題均以百姓貼近性、新聞時效性、後續關聯性為標準。對社會焦點問題往往會以多次、遞進式進行解讀和點評,觀點鮮明,並往往在節目的最後表達出“見人所不見”的觀點,為決策層提供可行性的參考,為公眾的自我判斷提供有價值的選擇。

  2、解讀方式:

  經濟話題大眾視角

油價是一個比較專業的話題,但同時又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如何把油價問題和百姓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做得既專業,百姓又易懂呢?《今日觀察》摒棄了一般專業財經媒體只描述行業的單一視角,以油價對普通百姓的影響來構建整個節目,並對決策層提出建設性的觀點。

《今日觀察》在有關油價的三期節目各有各的側重點:當面對當國際油價大幅下降的新聞事實後,11月6號的《鬆動的油價 等待的降價》主打為百姓客觀分析國際國內油價形勢,並呼籲政府應下調成品油價格。當燃油稅開徵的訊息滿天飛時, 11月21號《燃油稅:“擇機”不如破壟斷》進一步為觀眾分析開徵燃油稅的意義,並鮮明地提出燃油稅的開徵,要以國家的利益為最首要,並且一定要破除壟斷行為才能真正為民眾造福。當燃油稅改革方案12月5日公佈後,12月8日《燃油稅費改革 關鍵是要形成隨行就市的機制》這期節目以“形成成品油的價格機制,才能真正做好燃油稅的改革”的觀點為這一政策的出臺獻計獻策。

另外,對時政政策的解讀也完全從大眾的融合點出發。最為典型的是一組對《國務院關於拉動內需十項新舉措》的報道。當國務院關於拉動內需的十項新舉措的訊息一出,《今日觀察》連續五天都對這個重大政策進行了解讀:《一千億對第四季度的作用在哪裡?》是對內需十項新措施的巨集觀解讀,《CPI指數持續回落新數字帶來新挑戰》《廉租房:管好比建好更重要》《新農村改革 千方百計提高農民利益》《“急行軍”不能淪為“大躍進”》等四期節目則是對政策出臺後,具體實施的逐條分析。百姓既可以即時全面瞭解國家政策的全貌,更可以細細領會具體的每條政策對個人生活的意義和影響。

《今日觀察》這種主打百姓視角為核心,以經濟事件為核心的選題策略,為《今日觀察》贏得了很好的社會影響力的同時,更贏得了百姓良好的口碑。

  大眾話題經濟視角

房產話題一直是百姓最為關注的話題。兩個月內,《今日觀察》共有9期節目關注了房產市場。《今日觀察》萃取的解讀路線是大眾話題從經濟視角給予專業點評。

10月29號《房貸細則為何朝令夕改》、10月30號《樓市差價補償:一朵帶刺的玫瑰》、11月12號《廉租房:管好比建好更重要》、11月17號《瀋陽72家房東不降價聯盟 註定會土崩瓦解》、12月3日《小產權房問題越等待雪球滾得越大》、12月10號《經濟適用房:與其尷尬 不如理性退出》、12月18日《房產新政難救地產商》12月24號《降級才能救房地產市場》這九期節目為觀眾點評了房產市場的各個方面:樓市差價、廉租房、小產權房、經濟適用房等等,百姓能夠很清晰地瞭解每種房產現場背後

真正的蘊意,為百姓的選擇提供了正確的經濟視角。

  國際話題國內視角

《今日觀察》的國際視角在這兩個月的播出中體現的很淋漓盡致。無論是節目的時效性、選題內容還是節目架構均呈現了獨特的創新,表現了國際話題與國內事件的緊密結合。

比如,當12月12日《美國汽車救援方案 很難有預期效果》、12月17日《美聯儲再降息只解燃眉 難緩遠憂 》兩期節目均是對美國出臺一系列經濟措施的解讀,以客觀詳盡的分析和敏銳的眼光向全世界表達了主流媒體的分析觀點,鮮明地表達了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的聲音,同時也為中國百姓辨明瞭世界經濟的變動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以12月17日《美聯儲再降息只解燃眉 難緩遠憂 》為例,節目先是以三分之二的篇幅點評了美聯儲降息的現狀後,節目後三分之一成為整期節目的重點。隨著“刺激經濟,降息是否是味良藥?人民幣利率會不會也出現變化?貨幣利率的頻繁調控,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用意?”的話語一出現,國際話題就很巧妙地轉換到了國內普通百姓的視角上。除了螢幕上標出了顯著標題:“再次降息離中國有多遠?”外,主持人陳偉鴻還向評論員提問:“如果說降息有可能的話,那麼我們每一個普通百姓的生活,會因此發生什麼樣的樣的改變?” 百姓很容易就能從《今日觀察》這種“從小見大,從大見小”的解讀方式得到實用、客觀的資訊和觀點。

  國內話題國際視角

12月16日《請不要把百元消費券貼上“拉動內需”的`標籤》、11月28日《高管降薪 壟斷企業應作表率》這兩期節目很好地體現了《今日觀察》國內話題國際視角的解讀方式。

例如《請不要把百元消費券貼上“拉動內需”的標籤》節目中,除了點評成都發放百元消費券外,國外是否也有這種類似的消費券?國外的成功經驗是什麼?失敗的經驗又有哪些?

節目中不僅介紹了香港特區政府直接為月收入低於1萬港元的市民發放6000港元的做法,還採訪了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他為觀眾介紹了英國沒有考慮過這種做法,因為在全國層面上操作很複雜,所以英國主要採取減稅。

這種絲絲入扣的分析方法,磅礴引證的國外視角,擴充套件了民眾的視野,同時也為政府的決策層做了一個很好的參考意見。

  3、主持人:替觀眾提問 替事件提問

《今日觀察》欄目的主持人由陳偉鴻擔當。主持人在《今日觀察》中的定位為:替觀眾提問,替事件本身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