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碩士學位>藝術碩士>

中傳藝術碩士考研攻略

藝術碩士 閱讀(4.46K)

XX年考研塵埃落定,很感謝之前考過的學長學姐們把經驗分享給我,在我比較迷惑的時候及時給我資訊指導。我今天也把我所經歷的和所認識的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正在加入考研隊伍的你們有點幫助。

中傳藝術碩士考研攻略

本人西南某高校應屆畢業生一枚,也就是在去年5月份確定的要考研,而真正開始準備中傳的MFA是在去年的八月份,所以諸位同學,假如你們還在懷疑自己是不是現在複習有點晚了,參照下我就平衡了哈哈。

我還是像以前學長學姐一樣,把我的攻略分成初試和複試。

首先是初試。

我初試成績是368,貌似是在媒策中排名第二。分科成績分別為:英語69、政治73、專業一128、專業二98(大家順便參照吧)。在一輪複習過來對所考知識有個基本把控後,我就給自己定的分數目標是:英語70、政治70、專業一120、專業二120。成績出來發現跟當初的目標差不多,只有專業二有點出入。當然我後來知道咱們專業的專業二普遍分比較低後,我也比較平衡了。在此不妨提醒各位同學,對知識體系瞭解後不如給自己定個恰當的分數目標,然後這個目標會在不知不覺中調控你的學習程序,你可以試試。比如我後期感覺英語複習的差不多,能達到預期分數,我就會把複習重點轉移到政治和專業上來。

下面說說我的各科複習計劃:

一、英語:

英語的複習策略我管它叫“逐步撤退法”,既然有撤退就會有進入,5-7月就是打基礎,我基本上一天有仨小時用在英語上,也就是說英語當時佔到我所有學習時間的一半(我一天學習時間6-8小時)。7-9月每天倆小時。到9-11月只有1.5個小時(半小時看單詞,一小時做題、分析)。12月基本上就成了一天1小時了,而且重點是用在回看以往錯題,總結策略,以及作文模板整理上。

5-7月:基礎期

首先是背單詞,因為我開始是準備北電的學碩,因此是按英語一來複習的(後來當我做完全部英語一的20年閱讀真題後,發現英語二真的好簡單)。在這裡強調單詞書的選用和使用真的很重要。我選的是星火的那本(分三個小本,方便攜帶,而且一直比較喜歡星火的記憶技巧),再配一個它贈送的一個50頁左右的5500大綱詞彙清單。一開始看那本有詳細單詞解釋和引申的小三本,到考研後期只看那個考研單詞清單,一遍一遍看。

在這段時間我每天大概花兩個小時記單詞,開始效率真的不是很高。我英語水平不能算好,六級擦邊過線。所以開始單詞記憶也比較吃力,但這段時間就是要堅持下來,努力跟他們混個眼熟。到後面會越來越快的。

其次是閱讀,在這兩個月我基本上做完了20年的英語一考研閱讀,一天1-2篇,我要說下這時候做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你記憶單詞。我選的是帶有比較詳細解析和生詞註釋的北航的20年考研閱讀解析。先做題,然後整理生詞(很多閱讀解析書每篇閱讀後面都單獨有個生詞表),然後翻譯出來(我當時由於很懶,大多都是在心中讀著翻譯出來,其實中文寫出來更好)。然後第二天早晨我就拿著昨天做的閱讀理解在圖書館水池旁邊通讀2遍,讀的時候也試著在心中翻譯。就這樣持之以恆。做閱讀不要貪快,因為我們沒那麼多真題可供我們揮霍,我自己到後來實在沒真題可做了才去買了那本老蔣的閱讀理解200篇來做。雖然也有作用但效果絕對不如真題。

7—9月:

早晨我還是背單詞,一天1個小時左右。單詞到考試前一天還在看好不好。

下午做題兩小時:閱讀一天1-2篇,外加完型一週做1-2篇就行。掐表做題,然後再用5倍甚至更多的時間好好分析它。至於翻譯題我都是全文閱讀翻譯就不用說了。在七月份之前我把英語一的20年真題閱讀基本搞定,我又找那個張健的黃皮書又來了第二遍,外加開始試做完型。

這階段要注意總結各題型做題技巧:比如閱讀理解中的細節題、主題題、推斷題、態度判斷題都應該怎麼做。

10-11月。

在這階段我才開始好好利用英語二的真題,用的老蔣的解析。可能我的複習策略有點不對頭哈,一開始是複習的英語一,但這樣的結果是,我看到英語二的閱讀發現相對比較容易。這時候也是每天下午1-2篇,直到做完。如果當天做一篇閱讀的話,我會再加一篇完型或者翻譯什麼的配合。仍然是掐表做題+更多時間分析+總結策略。

別忘了每天背單詞:從十月開始我只看的那小小的50頁的大綱詞彙清單,原因很簡單,基本上單詞都見過了,我能在最短的時間瀏覽最多的單詞。同樣的單詞,我們看五遍可能還不認識,當你看50遍的時候呢?

12月—考試。

這段時間可以適當做點模擬的閱讀,其他不用做。更重要的時間用在回看以往的真題,我管它叫回鍋,總結策略,背誦作文。

繼續每天閒的時候瀏覽單詞,你會發現基本的單詞都認識了。

基本上我的英語策略就是這個樣子。

二、政治:

我八月份才開始,沒報班。我感覺以前學長學姐的策略就蠻好,就不怎麼多說了。時間控制與英語正好互補,一開始時間用的很少,後來越來越多,最後一週甚至都是3個小時以上的狂背各大考研機構獻得“寶貝”。基本上花的力氣最少的就是它,73分,我已經很滿意了,比起該死的英語。

八九月份我就找了一本不要錢的貌似是文登的知識點總結書,也就是統稱的序列一,看了兩遍,把後面給的題做了。

10月份看知識點做肖的1000題,看一章知識做一章題,我沒怎麼看大綱解析,因為我比較懶,二是我覺得政治抓住重點就行了,大綱實在太多了,我看到就有想撕的衝動。然後等十二月份各大機構的最後押題出來就狂背那些就足夠了,推薦肖的,感覺任汝芬不靠譜相對,老爺子超級自戀,但還是要看看,還有起航20天20題也不錯,總之能看多少看多少了,重點就是那些,肯定會有考到的原題出現的。我覺得報班不報班無所謂,如果你有自制力,完全沒必要,反而那些東西會打亂你自己的計劃。

三、專業課部分:

專業課我八月份才開始複習,之前準備的其它專業也沒派上用場,如果策略得當,專業給它五個月真的足夠了,當然跨專業考生可能棘手點,要趁早複習。

(一)專業一:

8-10月:通讀參考書、理解+做筆記。

我們的'參考書有兩本,一本是彭吉祥的,一本是王巨集建的。我基本上以彭書為基本,後期以王書為補充。

八月份基本上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把彭書好好通讀兩遍。然後著手做筆記,在做筆記的時候始終保持著一種出題意識(對了,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把我們考過的真題琢磨透,每個題都是哪個知識體系裡的,你會發現真的好有規律,比如藝術接受論、藝術起源論、藝術本質論每年都會選個方向出題,你就應該把這個知識體系裡的所有的重點知識點整理出來,我後面會舉例,因為這個很重要)。當然市面上也有許多人家整理的所謂的筆記,但我認為整理筆記的過程就是在自己給自己出題,自己考自己,精深複習的過程,這根直接拿人家整理好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我真的希望大家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整理筆記。

到十月份的時候我才開始看王的那本書,有點深奧,但很多真題中的大題你會發現上面都有影子,所以仍然要比較重視它。通讀-理解—做筆記,形成對原來彭筆記的有力補充。

到了10月底,我就開始一輪一輪看、熟記自己的筆記,然後不熟悉的再去翻書,把遺漏的重點再補充進去(筆記最好單面,背面用來補充,你會發現你真的有很多東西要補充隨著涉獵些其他的相關知識)。

一遍一遍記憶背誦、自己基本上能把筆記複述出來,12月份的時候我基本上能把我的筆記默寫出來。

考中傳的研不能死學,我所說的背也完全不是死記硬背,要學會擴散,在概論裡有個“熟悉的陌生人”,其實中傳的出題策略也是這個樣子,你拿到試卷的時候會發現這個名詞解釋我貌似沒見過,但你發現會有個跟這個題本質意思一樣的知識點,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知道的那個寫出來,並跟題目做各種聯絡。

(二)專業二:

專業二的複習基本套路跟專業一基本相同。我專業二考的也不是太高,不敢在各位大牛面前顯擺方法。只能說下自己認為有效果的。專業二考試的特點在於它的龐雜,但你會發現它是有重點的,比如電視電影部分,每年都會有名詞,而且大題基本集中在此處。在這還是再次提醒同學們,永遠要以真題為指導,真的,我說的可能所有都是廢話,都是你已經知道並且已經這樣做的,但這句話真的希望大家記得。專業真題太尼瑪珍貴了,你分析完了總結出來規律,按著它的規律去複習,絕對沒錯,並且中傳是大綱基本不變的學校比起北電這種很詭異的院校來講。這也決定了至少三年內在大綱不大變的前提下,中傳的真題是有絕對參考價值的。

我也是先把那本藍皮書看了兩遍,除了電影電視部分,其他藝術種類基本只考名詞解釋和填空,所以你複習起來也按照名詞解釋個別按填空去記憶知識點。電影的大題基本出在視聽語言部分,跟電視視聽語言很大程度上重合,整理記憶,這是絕對的重點,每年都考。

另外電視的大題還有電視熱點部分,往往分值也很高。比如剛剛考過的中國好聲音看音樂選秀的專業化傾向,這都是學界討論很火的熱點,我們的參考書是沒有的。怎麼辦,複試參考書在這時候就用上了,永遠不要認為給你複試參考書就是讓你只在考複試的時候看,如果你這樣認為我覺得你會有點危險。閒的沒事兒了,看該死的三本參考書看累了,有種想撕掉它的衝動的時候。親愛的,咱們換換口味,去圖書館期刊室看看最新的期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中國電視》、《電視研究》、《現代傳播》挑一兩類看,這些書的內容一方面可以讓你的表述更加深刻精準,另一方面可以表現你的學術視野,在答題的時候即使不正面考到,舉一個前沿的例子,老師微微一笑,分就來了。

四、下面我舉例分析複習技巧:

(一)專業一:

2012年真題:

自然主義——分析:屬於藝術創作方法知識體系,藝術流派的子類,每年一題基本上(13年考到了古典主義、11年考到了“藝術流派”這一名詞,還有古典主義的特點),然後下一年會考什麼呢: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這些知識點你都要整理出來吧,這都是絕對的重點啊親。然後考的時候,看到某一題目,想它是某一知識體系裡的,把你記憶的說上,適當延伸,gameover。

再舉例:

11、12年真題:

共鳴——分析:藝術接受論知識體系裡面的,同類還有通感(12真題)、藝術接受定義(11真題)等,那麼藝術接受分為哪幾個過程:審美直覺——審美體驗——審美昇華,藝術接受的意義何在?重點又來啦親,整理成名詞解釋和簡答,這些會出現在你的筆記上,將來說不定就出現在了你的試卷上。

再再舉例:

2011真題

藝術作品的內容——分析:藝術作品論知識體系範疇,屬於內容與形式子類,那麼這個知識體系包括什麼重要知識點,今年考到了內容,明年會不會考到藝術作品的形式?考藝術作品的形式會不會很直白的考?萬一它換個相似的“什麼叫熟悉的陌生人”,你會答麼。

這就是我分析試題的邏輯路線,按照這個邏輯去整理知識點,形成自己的法寶,你發現,會所向披靡的。

(二)專業二舉例:

2012真題:

貝多——分析:音樂範疇,著名西方音樂人子類,同類的還有誰:莫扎特、海頓、柴可夫斯基……你不覺得下一年可能考某一個嗎?

軸線——分析:影視範疇,視聽語言子類,同類的呢:景別、鏡頭運動、影調、場面排程……你不覺得下一年有可能考這些麼親?

總結規律,大膽去猜去分析,重點記憶。那麼,成功就是你的。

五、複試:

複試的流程有學長學姐貢獻過,中傳到時候就會有通知就不囉嗦了,現在說複試有點早貌似,就簡單交代吧(哈哈,怕回頭沒機會了)。

複試一般就是體檢—英語口語—專業筆試—專業面試—專業加試。

當然專業面試是最重要的,可以說這個成績的結果就直接關係到了你的命運,其他很少能拉開差距,因為走到複試的人基本上實力都還可以,並且實力相當。我親眼經歷了有的同學面試僅僅得了60分甚至不及格,而有的面試總成績98.6(我很幸運得到了這個分數,但鬼知道我當時是怎麼打動他們的,我沒找導師,他們就只面了我5分鐘直接叫我走了。)雖然得了比較高的分,但我我感覺面試這東西特別主觀,畢竟就在一刻鐘時間以內瞭解一個人太難,我親身感覺了我旁邊那麼善良的某同學複試直接被刷的場面,多可惜。好了不廢話了,重點談怎麼準備。

很多人說給的參考書就是那幾本期刊沒用,我只能呵呵,沒用人家寫上幹什麼,不要拿這種小兒科的理由掩蓋你的懶惰。還是要看的親,這些雜誌上談論的直接有可能成為面試現場你跟老師聊天的談資,我面試的時候抽的題是“新媒體時代電視策劃的特徵”,這就是新的電視前沿熱點話題啊,你說不看期刊論文能知道麼,能很知道麼。

並且這些東西都可以在準備初試的時候就可以看了,初試跟複試是密切聯絡的,這也是我為什麼在你們還沒考完初試蘿莉囉嗦傳遞複試經驗的原因。比如電視熱點,初試的時候會出現在試卷上,複試的時候會出現在複試試卷上和老師的口中,這就需要你從確定考研的那一刻就開始留心準備,而不僅僅靠初試線下來後那半個多月的狂補。還有複試的筆試,佔到了40%,你能說跟初試筆試沒聯絡麼,13年複試考的場面排程什麼的,簡直就像在考藝術綜合好不好。

對於複試就說這些跟初試相聯絡的東西吧。

我一直認為考研是青春最後的自我修行,在這場修行的路途中,你可能孤獨,可能失意、可能會暫時的壓抑,但是,當你充實的過好這半年,當你在明年1月中旬從考場走出,你的感覺是,彷彿剛剛享用了一桌人生盛宴,你會淚流滿面,真的,朋友。這與結果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