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升學助考>

2017年大學聯考志願填報的常見誤區

升學助考 閱讀(7.12K)

有很多考生在填報志願選擇大學的時候參考的是高校歷年來的最低錄取分數,但是自己填專業卻是挑著該校最熱門的專業去填報,這是個比較大的誤區。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大學聯考志願填報的常見誤區,歡迎閱讀。

2017年大學聯考志願填報的常見誤區

  (一)很多考生參考學校的最低錄取分,自己報的卻是該校最熱門的專業

有很多考生在填報志願選擇大學的時候參考的是高校歷年來的最低錄取分數,但是自己填專業卻是挑著該校最熱門的專業去填報,這是個比較大的誤區。

你要想挑個某大學裡不錯的專業,最起碼得參考該校的平均分,也就是要在該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上再加幾分。你參考最低錄取分,那隻能是對應該大學相對較差的專業,怎麼可能被最好的專業錄取,極有可能的情況就是被調劑。

  (二) 志願表中前幾個大學 居然填不服從專業調劑

大學

專業

是否服從調劑

A大學

abcdef

√服從調劑

B大學

abcdef

×不服從調劑

C大學

abcdef

√服從調劑

D大學

abcdef

√服從調劑

E大學

abcdef

√服從調劑

上邊這種把前幾所大學就填成不服從專業調劑,如果達到該大學最低錄取線被投檔到該大學,卻因沒達到所報專業的分數線就會被退檔,後邊的大學就相當於沒報,直接掉到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到時候你就哭吧!

有時候考生會糾結一個問題,在前幾所大學(注意此處不包含志願表中的最後一兩所大學)究竟什麼時候該填服從調劑,什麼時候該填不服從調劑?

其實如果你有點推理能力的話,你就會發現你在前四個志願組填不服從調劑就是完全算不過賬來。在最後一個填可以考慮。

  ( 三 ) 志願儘量全部填滿

大學

專業

是否服從調劑

A大學

abcd

√服從調劑

B大學

abcdef

√服從調劑

C大學

abcdef

√服從調劑

D大學

abcdef

√服從調劑

E大學

abcdef

√服從調劑

如果A大學的招生計劃中有10個專業可供選擇,志願表中能填6個,你最喜歡的只有4個,然後你只選了4個填上然後服從調劑。你的想法是最想上的是這4個,剩下的就由大學調劑去吧。其實這個觀點是不對的!

既然剩下的還有好多專業可以選,為什麼不從剩下的那些裡再選出相對還不錯的專業填上呢?只要填上你起碼能多一份機會避開最不好的專業。

當然如果一個大學的招生計劃中只有不到6個專業讓你選擇,那隻能空著幾個了。

  (四) 沒有做到冷熱兼報

大學

專業

是否服從調劑

A大學

A(熱門)b(熱門)c(熱門)d(熱門)e(熱門)f(熱門)

√服從調劑

B大學

abcdef

√服從調劑

C大學

abcdef

√服從調劑

D大學

abcdef

√服從調劑

E大學

abcdef

√服從調劑

你的分數預估剛夠A大學的錄取分數,卻報的都是該學校的最熱門的專業,則極有可能等著服從調劑,不如冷熱兼報

  (五) 幾所大學之間完全沒有區分梯度

大學

專業

是否服從調劑

A大學(預估今年600分)

abcdef

√服從調劑

B大學(預估今年600分)

abcdef

√服從調劑

C大學(預估今年600分)

abcdef

√服從調劑

D大學(預估今年600分)

abcdef

√服從調劑

E大學(預估今年600分)

abcdef

√服從調劑

所填報的幾所大學之間完全沒有區分梯度。

假如你的成績是600分,然後預估ABCDE幾所大學的錄取分都是600多分。如果報上的大學都是預估分數600分的話可能會因為沒有保底的大學而滑檔。

  (六)有考生覺得 出成績後再準備報志願的事情也不遲

報志願說簡單也簡單,但真正要想報的好,光靠成績出來那幾天遠遠是不夠的,到時候需要了解大學,還需要了解專業,還要了解報志願的各種流程和細節。如果不是提前準備的話,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犯一些比較常識性甚至低階的錯誤。所以如果家長平常有一定的空閒時間,可以幫助考生提前準備一些必備的報志願材料

甚至有考生覺得大學聯考後先玩一段時間再準備也不遲,於是有很多考生大學聯考完後不好好準備報志願的相關事宜,卻抱著好不容易大學聯考完解放了的觀點,又是旅遊又是約朋友一起聚會。其實大學聯考完考生基本就能預估出大致能上什麼層次的大學了,這個時候最好是加緊時間把相關層次及前後的大學好好了解一番,同時把所有的專業都做個簡單的瞭解,初步定一下自己究竟比較喜歡什麼型別的專業。

  (七) 不明就裡 望“名”填報

考生在填報志願選擇專業時,還有一個誤區是,喜歡憑著專業的名稱來選擇專業,而對專業內涵不瞭解。實際上,有很多名稱看起來相似的專業其實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甚至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在側重方向上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考生在看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詳細瞭解專業的內涵,碰到許多名字好聽但是不瞭解專業內涵的,一定要多請教上過該專業的學生或該專業的老師,最好能登入相關網站,檢視該專業的介紹及課程設定,避免望文生義給填報志願帶來的負效應。

最簡單的例子,1.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壓根不能當牙醫,能當牙醫的是口腔醫學專業,你報了你說會不會後悔死?2.中西醫臨床醫學聽著好聽,在學校學習過程中採用中西醫兩套技能培訓,但在本質上講還是中醫學類別內的,起碼現在是不能報考西醫臨床執業醫師的。3.資訊與計算科學,嗯,這個專業是數學類專業,不是計算機類專業。

這個東西不要覺得你精通了解了100甚至200多個專業了,就怕你有一個瞭解錯了自己還不知道。瞭解錯一個如果報上了,對你來說就是百分百的錯了。

  (八) 有考生想 光了解幾個常見的熱門的專業就可以了

有很多人覺得了解幾個常見的熱門的專業就夠了,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觀點。因為現在是平行志願,有好幾個志願批次,每個志願批次又能填報五六個大學,每個大學還需要挑五六個專業,同時還要考慮服從調劑的時候避開非常不喜歡的專業,你細細的算算你需要了解多少個專業,所以如果不好好了解各個專業的情況,要快速選出來是相當難的。

另外,不要告訴我您就打算只考慮給孩子報幾個熟悉的常見的諸如金融學、經濟學、會計學、建築學、土木工程、財政學、臨床醫學、自動化、電腦科學與技術等人人都能說得上來的專業。您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因為您一還不瞭解報志願的真正步驟、二還沒真正瞭解所有專業各自的優缺點。這就好像您只知道運動的時候穿運動鞋好些,但您卻還不知道足球有專門的碎釘鞋、籃球還有減震鞋更合適。您不瞭解別的,所以您覺得您知道的就是最好的。

教育部規定的常見專業大概有300多個,不用在這裡自以為您已經瞭解多少!您現在就拿一個本子自己寫寫,您能數的過來的有幾個?真正瞭解的有幾個?您真正沒有理解錯的專業有幾個?!如果您只瞭解了其中100個專業,那您就是硬生生人為的把另外的200多種選擇給自己堵上了!這不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嗎?

  (九) 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

考生在選擇專業時,另外一個誤區是:盲目擁擠熱門專業,筆者在諮詢時經常被問道“今年什麼專業熱”,“什麼專業是好專業”,“什麼專業掙錢多”等等。盲目擠熱門專業,對考生長遠發展非常不利。

熱門專業往往分數很高,競爭激烈,如果成績不太突出,競爭實力並非很強的學生在擠熱門專業時,容易落榜。正確的做法應是選擇“熱門專業”而又不忽視“冷門專業”,“冷熱”結合對考生更為有利。

選專業不能不考慮考生的興趣和特長,在選擇大學聯考志願時,父母固然要考慮到孩子將來的職業規劃,但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到他的自身特性。選擇符合考生特性的專業,揚長避短,才能促進其學有所成,為將來獲得一個理想的職業創造條件,這才是最佳選擇。考生自身特性包括:個人興趣愛好、個人性格特徵、個人能力所及、個人身體條件等幾個方面。

知道這樣的後果嗎?那就是每年上大學的學生那麼多,進入大學荒廢了四年的學生有多少,您知道嗎?有多少學生是逃課成習慣、上課睡覺、回宿舍打遊戲、考試就靠縮印的小抄!有多少大學生墮落了!!我敢說不低於百分之五十!!這不是因為孩子變了,而是因為在大學聯考的時候選了不適合他的專業!就像您給他選了個磨腳的鞋子一樣,穿上磨腳的鞋子您還指望天天穿著開心跑步啊?選了不適合的專業您還盼著孩子用心去念?

  (十) 很多考生報志願不仔細看 甚至不會去看各大學招生章程

據我所知,絕大部分考生都是隻看招生計劃,還有歷年錄取分數,而從不看招生章程。 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規定,“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分校、校區等須註明),層次,辦學型別,在有關省(區、市)分專業招生人數及有關說明,專業培養對外語(課程)的要求,經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絡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這些內容對於考生報考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建議仔細閱讀後再選擇進行報考。

  (十一) 有些考生過分注重地域 不重學校

填報志願時,往往注重學校所在地,而忽視學校本身的內涵。

考生在填報志願選擇院校所在的地域時,存在兩種趨勢,即一部分考生選擇離家近的院校;還有一部分考生在選擇院校時主要考慮地處經濟發達或沿海地區的高校。這就導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大城市的高校錄取分數持續走高。

其實,院校所處的地域跟院校的實力是沒有多大直接關係的,各地都不乏部屬重點以及特色鮮明的普通高校,這些學校的錄取分數相對較低,當考生競爭熱門城市等地的大學實力不足時,可以主動把眼界放寬,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選擇。填報志願要以能上學為目的,特別是要找到適合個人興趣的學校和專業,如果僅僅以地域加以區分就會捨本逐末,失去好的錄取機會。

況且更重要的一點,你覺得選了熱門城市真就完事大吉了?如果沒有長遠打算,畢業後有你受的,光房價就會把你的理想消磨到精光。

  (十二) 過分看重學校 忽視專業

很多考生在報志願的時候只重視學校的知名度,但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太隨意,結果進入高校後卻對所選專業不滿意,可能又受到學校相關規定的限制,無法調換專業。要知道專業才是決定你未來職業方向的最關鍵因素。不信現在就去你家附近大學裡溜達一圈,隨便找一些大學生調查一下,看看有多少人後悔的。

況且現在國家已經計劃17年在幾個省份試點報志願要先注重專業了,既然國家已經注意到這一點,你怎麼還不趕緊先往前看,等大家都發現的時候,機會已經沒有了?

  (十三) 過分迷信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大學排行榜

有些考生在判斷一個大學的好壞之時,過分依靠網路上充斥著的各種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這也是不對的,甚至可以說絕對是不對的。

每年到志願填報時節,各種各樣的大學排行榜就爭相出爐,而這些大學排行榜又紛紛打著“某研究機構”“某權威排行”的旗號,弄得考生和家長眼花繚亂。目前國內某些機構推出的各種大學排行榜由於其缺乏權威性,評價指標體系缺乏科學性,評價過程不規範等原因造成某一所院校在不同的排行榜裡,排名存在巨大差異。對於某些機構開展的大學排名,教育部有關人士曾表示:“第一,我們不搞任何形式的排行榜;第二,我們不贊成任何對大學進行排名的活動;第三,我們尤其不贊成不實事求是的、沒有科學基礎的大學排行榜。”不同高校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特色不同。對於考生來說,找到適合自己的大學就是最好的大學。考生必須要全面瞭解院校的發展歷史、綜合實力、專業優勢、近年來的錄取資訊,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院校。

特別是有些大學是行業特色學校,在綜合排名上雖然不及很多綜合的巨無霸大學,但在相關行業的認可度遠超很多排名靠前的綜合類大學。所以各類所謂排名建議僅參考一下就好了。

  (十四)平行志願中 有考生不填保底院校

平行志願雖然填報風險較小,但也不是不需要保險考慮。建議平行志願的最後一個志願要有相當的保險係數,也就是說,按照往年的錄取位次,考生的分數上最後一個平行志願要比較保險。

  (十五) 照搬往年的錄取分數來填報

“老師,今年學校最低錄取分數線多少啊?”“我這個分數,能上你們學校嗎”……在諮詢會上,分數是家長們諮詢得最多的題目。類似的題目把招生老師給難住了,他們只能告訴家長“錄取分數不是學校決定的,要看考生報考的情況”。

“你們學校往年不是570分錄取嗎?”一名家長的小孩今年考了570多分,對招生老師的答覆“這個分數有些風險”,她表現質疑。在諮詢會上,不少高校會粘貼出該校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以供考生和家長查閱參考。這本是一個參考系數,不少家長卻誤把它當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數“對號進座”。

實際上,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自然形成的,錄取結束前無法準確知道。另外,因為歷年考題的難易程度差別很大,所以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會存在很大波動。考生要儘量避免光靠往年錄取分數來判斷,而要多分析幾年的錄取情況,建議多關注分數線與批次線的差值、分數線對應的考生“位次”等。

  (十六) 錯誤的認為平行志願風險挺小

平行志願填報雖然減少了志願填報的風險,但同樣存在風險。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退檔的考生,即便是A志願退檔,也將直接進入徵集志願或下一批。這是平行志願填報最大的風險。

2.定位不準確的風險。

3.志願沒有梯度的風險。

這些風險都要儘量避免。在這再次特別提醒考生和家長注意的是,雖然平行志願可以填報幾所院校且對大學來說均為第一志願,但每名考生只有一次投檔的機會,只要你的檔案被投進某所高校,位於其後的院校志願則無用。一旦被投檔到某所大學但是因為考生不服從調劑而退檔的話,本志願組你後邊填的學校是沒法繼續招的!

  (十七)不瞭解學校某些專業的辦學地點

現在有很多大學都有好多的校區,甚至有的校區和主校區都不在一個城市,所以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弄明白你要報的專業在哪裡上學。別到時候把你錄取了卻送到一個深山旮旯裡,到時候你哭著都找不到學校在哪。

  (十八)過分參考周圍鄰居、朋友的意見

在大學聯考志願填報中,家長最容易受朋友或者同事的影響,朋友的一句話,比如“我鄰居家的孩子就是報這個專業,現在怎麼怎麼樣”,就會對你產生深刻的影響。

鄰居、朋友的觀點可以聽取,但也要分析一下看適合不適合考生,因為每個人性格不同情況不同,所以對同一個專業的認識和喜好也會有不同。

你說你到時候萬一不合適了,你是該怪你還是該怪鄰居朋友?!

  (十九) 過分相信大學招生辦說的話

在諮詢的時候有很多大學的招生辦會跟考生講你這分數報我們學校肯定沒有問題,甚至給考生所謂的確認書。建議大家在最終確定之前不要輕信高校在志願填報期間做出的所謂錄取承諾,這些都是沒有法律效力的,輕信高校的承諾,最終利益受到損害的還是自己,近幾年類似事件層出不窮。高校提前承諾的這些東西就跟美國總統競選時的承諾一樣,純粹是為了拉人,最終沒幾個能實現的!

  (二十)到最後一刻才草草做出決定

從歷年考生報考來看,有很多考生會是這樣的情況:一開始面對眾多高校與專業茫然無策;然後一直糾結於高校和專業的填報順序,遲遲不能做出最後決定,一直猶豫不決拖到填報結束前;最後往往在提交志願前草草的做出不夠理智的決定,結果提交以後才發現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的建議是最起碼你要提前一兩天就做出最後的決定,擬定好最後的志願草表,然後可以留出一定的時間去思考發現自己的安排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