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會考>

2017年會考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題

會考 閱讀(2.94W)

閱讀理解在語文考試中佔了重要的位置,為幫助會考生們鞏固這部分複習,以下是本站小編搜尋整理的關於會考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年會考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題

  《別總踩著別人腳步走路》

①散發傳統文化氣息的故宮日曆、印有個性話語的摺扇、以“御花園彩石甬路”為主題的五彩耳釘……近來故宮博物院及其文創產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時間,把故宮文化帶回家,在朋友圈晒一晒來自故宮的禮物,成為風尚。

②在晒景、晒娃、晒自拍居多的朋友圈,百年文物緣何走紅?“既富有時代氣息,有意思;也飽含歷史厚重感,有韻味。古典基礎上的點滴創新,鑄就了故宮文 創產品活著的靈魂。”一位網友的評價,道出了其中的緣由。倘若原封不動地把日曆、摺扇搬到市場,即便有人青睞,恐怕也很難引一時風騷。相反,不管是與網際網路聯姻,還是接地氣的創意,正是在渠道和內容上的更進一步,才讓這些高大上的文化 飛入尋常百姓家。

③其實,文化最忌炒冷飯,最講求創新創造。從寫就一篇翰墨短文,到熔鑄一個城市的精神文化,無不需要貫注創新之魂。清代畫家鄭板橋自幼愛好書法,勤學苦練,臨摹各家字帖,可總覺得自己進步不大,為此深感苦惱。他的妻子一語點破:“人各有一體,你體是你體;人體是人體,你老在別人的體上纏什麼?”鄭板橋猛然醒悟。此後,他力求創新,開創出了“板橋體”。“踩著別人腳步走路的人,永遠不會留下自己的腳印。”一味固守,千篇一律,只會讓文化喪失活力;善於推陳出新,呼吸現代新鮮的氧氣,才能不斷讓文化綻放新芽,枝繁葉茂。

④反觀當下,一些文化現象仍值得我們反思。比如,有的書籍,毫無創見不說,內容還東拼西湊,被人戲謔為“垃圾書”;有的綜藝節目,千篇一律地從國外引入相似模式,結果水土不服,觀眾不買賬;還有的電影,奉行“拿來主義”,劇情場景總是“借鑑”他人作品,屢陷抄襲漩渦,等等。正如美學家朱光潛所言:“老是那樣四平八穩,沒有一點精彩,不是‘庸’就是‘俗’,雖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卻到老沒有進步……一穩就定,一定就一成不變,由熟以至於濫,至於滑。”從這個意義而言,故宮文物的走紅,既是一種警醒,更是一種啟示。

⑤“只見汪洋就以為沒有大陸的人,不過是拙劣的探索者。”很多時候,我們慨嘆無法抵達新的彼岸,究其緣由,與其說是因為文化創新思緒乾涸,倒不如說是因為對自身挖掘得不夠透徹。《南史》曾載,宋文帝時有一位名為陸澄的學士,好學博覽,行、坐、食手不釋卷,時稱“碩學”,可其晚年想撰寫一部《宋書》,卻始終不成。原因在於,他是讀了很多書,卻一知半解。時人王儉戲稱:“陸公,書櫥也。”囫圇吞棗,難免思緒短路;甘做“書櫥”,何談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

⑥“有時需要離開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你就肯定會發現前所未見的東西。”文化創

新這條新路上,或許有絆腳的石頭,或許有攔路的枯枝,但不管怎樣,一番披荊斬棘之後,

我們必將發現一個更豐富、更精彩的世界。(選自《人民日報》2016年5月30日第4版,有刪改)

13.請簡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2分)

14.文章開頭引用故宮文物走紅的例子有何作用?(3分)

15.請簡析第③段的論證思路。(3分)

16.結合全文內容,說說第⑥段中的“絆腳的石頭”喻指什麼。(2分)

參考答案:

13.文化要(講究)創新和創造。(2分)

14.①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②作為事例論據來證明中心論點;③引起讀者閱讀興趣。(3分;每個要點1分)

15.此段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先提出本段的論點(文化最講求創新、創造),然後運用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證明論點(用鄭板橋開創“板橋體”的例子進行正面論證,再引用俗語進行反面論證),最後得出本段結論(文化需要創新、創造或文化需要推陳出新。(3分;每個層次1分,意近即可)

16.示例:

①“絆腳的石頭”喻指創新路上來自主、客觀的困難、障礙(如思想保守、思維僵化、人才匱乏、資金短缺等)。

②喻指一味固守、一成不變、東拼西湊、毫無創見,奉行“拿來主義”、照搬別國模式等思想或行為。(2分;可自行概括作答,也可摘錄文中的詞句作答,但是示例中的核心詞語不得缺失)

  《稗子不會躲開》

每年端陽一過,母親就會下田扯稗子。

稗子這東西,是個假聰明。開始時混在稻秧裡,偷偷爭水爭肥。母親天天從田邊走過,也沒發現它。但過了端陽,它就憋不住了,使勁躥個,冒出頭來。要是它能再憋上一段時間,說不定母親就去幹其他事情,把它忘了。等她幹完事情回來,它已經扎穩了根。再去扯,會一扯一個大坑,連旁邊的稻秧也跟著扯起來。那時母親也許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它長下去。可惜,它就是憋不住。

那段時間,陽光和雨水交替頻繁。母親沒扯幾根稗子,天就下雨了。她披上一張白油布,繼續扯。雨滴砸在秧葉和稗葉上,濺起一層水霧,好像要把稗子藏起來。母親摸著稗子,從稈一直摸到根。然後分開五指,像個筢子,往上一撈,稗子就被扯掉了。扯了七八根,拴成一把,丟在田坎上。一塊田,能有十多把。母親將它們裝進背篼,揹回家去。

也可能烈日當頭。母親分開稻身,汗珠滴進水田裡,叮噹有聲。水田光亮如玻璃,能照見她的皺紋。母親常說:我老了。是的,她就是在那些稻穀和稗子中間變老的。

我家有三四畝田,母親要忙兩三天,扯完稗子,她會生一場病。小腿病,牙齒痛,頭也痛。這幾樣病,每年都在那幾天等著她。她一次也沒躲過。哎,吃了那麼多次虧,她也不吸取點教訓,想個辦法躲一躲。

我心痛她,給她打電話。別扯了,讓它長算了,我說。少收幾斤稻穀算個啥嘛,我還說。進城多年,我早已習慣不把稻穀和稗子當回事。母親答應了。可放下電話,又下到田裡。弄得我在電話這頭乾著急。

我向妹妹求援。她住在縣城,跟母親只隔十幾里路。她帶母親逛街,上超市。吃不吃榴蓮?妹妹逗母親。母親點頭。比屎還臭,還吃不吃?嚇得母親趕緊跑開了。這是美國蘋果。母親睜大眼睛,睜得和找稗子時一樣大。那是肥牛肉。肥在那裡呢,她問妹妹,咋一點看不出來?又帶去挑選花衣。老都老了,別挑花了眼,妹妹提醒她。

挑花了眼才好呢。眼花了,就看不到稗子了。第二天早上,她收拾好新買的花衣。回去扯稗子了,她說。頭也不回地走了。

每年的情形,大致都是這樣。多年下來,母親的花衣裝滿了一櫃子,但她還是把稗子看得清清楚楚。

我和妹妹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

有幾個暑假,我回去看母親。那時稻穀和稗子快熟了。機耕道兩邊,一眼望去,高的是稗子,矮的是稻穀。我扯起一根稗子,量一下,它比我還高。稗穗沉甸甸的,有半盡長。看得出來,它長得不錯。大多數田裡,稗子都長得不錯。田的主人,像我一樣進了城,沒時間扯掉它們。愛咋長咋長,能收多少收多少,他們大多這樣想。對於那些長得熱熱鬧鬧的稗子,他們已經沒有多大興趣。

我家田裡的稗子,在檣裡算最少的。那是母親用一場病換來的。扯掉稗子,今年又增產了,母 親笑著對我說。她臉黑,不笑還好,笑起來更見蒼老。但母親是真的高粉,為那些即將成熟的稻穀,也為那些被扯掉的稗子。可我實在高興不起來。因為我的歡樂,早讓城市帶走了。我讓母親, 在她的城裡兒子面前,顯得好孤單。

有一天吃中午飯時,我問,年年,還是很多嗎?多,不扯不行,母親回答。看來,她這一輩子,算是和稗子耗上了。一個生命,一個送命,像對仇人似的。其實,母親和稗子是完全可以不這樣的。母親不扯稗子,起碼可以少生病,多活幾年。至於稗子,隨便找個地方,都比長在家田裡強。如果這樣,那多 好。

吃過飯,母親去溝裡洗最後一次扯回來的稗子。洗得乾乾淨淨。稗子一身綠,比長在田裡還水靈。嫩一點的,母親細細切碎,拌上米糠,捧給豬吃。但兩頭大白豬吃慣了父親煮的稀飯,只吃了兩口。母親又捧給雞,雞也不吃。母親只好把它倒進糞堆。過了一二十天,種秋豆要肥,她拿木棍扒開一看,稗子還是綠的,還是稗子的樣子。不得已,她又把糞堆封好,打算再過兩三個月,拿來種冬麥。

老一些的,母親扔在院壩裡。晒幾天,稗子輕飄飄的,能飛起來。有一天,我在灶上做菜,母親幫忙燒火。她塞了一大把稗子在灶膛 裡。稗子不易燃,弄得滿屋是煙。我躲了出去。過一陣轉來,稗子燃了起來,慢慢化為灰燼。母親讓煙燻出了淚,坐在灶下揉眼睛。她像是為了某種特別重要的東西,她和稗子始終在較勁。她沒輸,它也沒贏。到底是啥東西呢?我也不清楚。但肯定不只是那幾斤多收的稻穀,也不只是那幾根多長的稗子。

今年,母親滿七十歲。她也許是村裡最後一個扯稗子的人。但她還會扯下去。稗子也會長下去。

吃了稗子幾十年虧的她,不會躲開。

吃了她幾十年的稗子,也不會躲開。

倒是我們這些人,好像吃了多大虧似的,躲得遠遠的,給自己母親 留下一個空蕩蕩的'家,給稗子留下一個空蕩蕩的村莊。

17.文中劃線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寫稗子?其作用是什麼?(3分)

但過了端陽,它就憋不住了,使勁躥個子,冒出頭來。

用擬人手法寫稗子,(1分)用“憋、躥個子、冒頭”幾個詞(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稗子瘋狂生長的狀態。

18.閱讀全文,簡要概括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4分)

母親面容蒼老;母親一生勤勞;母親性格固執;母親依戀故土;母親比較孤獨。(4點即可)

19.文章題目為“稗子不會躲開”,為何卻花很多筆墨寫母親?請根據文意簡要回答。(3)

本文的線索是母親扯稗子(或稗子是母親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1分)寫稗子不會躲開,實則寫母親不會躲開,(1分)目的是突出母親的固執和堅守。(1分)

20.請結合社會現實,談談你對文章最後一段的理解。(5分)

“躲得遠遠地”寫出了青壯年紛紛離開農村,湧向城市的現狀;“空蕩蕩的家”寫出農村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他們大部分都孤獨地生活著;“空蕩蕩的村莊”寫出部分地區的農村因人員大量外出,導致人口稀少,土地荒蕪。(一點2分,兩點4分,三點5分)

  《植物和昆蟲的鬥爭》

①和匆忙的人類世界相比,植物的生活顯得風平浪靜,但這僅僅是事情的表面。害蟲貪婪的胃口讓植物岌岌可危,為保護自己 ,植物會採取相慶的策略反擊害蟲。

②事實也是如此,植物並不是毫無招架能力的受害者,它們已經進化出強有力的防禦能力——生產特殊的防禦化合物 。這些化合物既可以充當“毒藥”,也能警告同位危險即將到來。但是,所有這些防禦措施都是有代價的,會消耗植物本來用於生長和修復的能量。為了儲存體力,植物必須選擇使用“化學武器”的方式和時機。

③為了避免浪費能量,植物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在合成“化學武器”,而是當危險真正來臨時才開始生產。一旦害蟲咬噬植物的葉子,葉子便釋放出化學揮發 物傳遞警報,告知植物的其他部位和相鄰的植物開始防禦。

④很多物種和土壤裡的真菌共生,真菌穿透植物根系的表層攝取碳元素,同時幫助植物獲得其賴以生存的氮、磷等營養物質。真菌通過長絲線般的菌絲將周邊區域邊成一片,形成一個巨大的地下網路。有些植物就會利用這個地下網路相互聯絡,對即 將到來的危險發出警告。

⑤有些植物能夠精心佈置陷阱來引誘敵人。十字花科植物的分子中儲存著無害的化合物硫代葡萄糖甙,與其體內的芥子苷酶阻隔著一層薄薄的細胞壁。當害蟲咬破這層阻隔時,這兩種物質就會混合在一起,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氣體將害蟲圍住。就是這種反應使得十字花科植物有特殊的苦味和抗氧化性。

⑥只有在這些陷阱起作用時,植物才會動用資源來推動這種防禦。當毛蟲這類咬噬類害蟲啟用陷阱時,產生的破壞性後果會激發植物加速生產硫代葡萄糧甙。但是,類似蚜蟲的吸食害蟲通過針狀口器吸食植物汁液時,就不會觸發陷阱。在這種情況下,植物就不會動用自身資源來製造武器。

⑦有些植物已經知道人相互交流的“密碼”,並可以善加利用,來發送虛假情報。比如,蚜蟲在遭到攻擊時會釋放出資訊素β-金合歡烯,警告附近的蚜蟲危險來臨,趕緊逃命。植物在遭到蚜蟲攻擊時也經常會釋放出β-金合歡烯,企圖模仿警報嚇跑它們。不過,並不是所有的β-金合歡烯都會起作用。

⑧大多數情況下,植物會勻速釋放資訊素為化學武器,但蚜蟲已經適應,並不受此影響。然而,野生土豆能夠更改這種模式,使其更有效果;它把資訊素儲存在葉面細小絨毛的末端。當蚜蟲落到葉子上時,它的腳就會被帶黏性的葉面粘住;蚜蟲奮力掙扎,葉面絨毛末端就會遭到破壞,開始大量釋放資訊素。這樣就巧妙地模仿了蚜蟲有節奏的警報。

⑨在與害蟲的惡戰中,植物必須擴理傷口。植物產 生的“綠葉揮發物”能起到抗生素的作用,保護植物受傷的組織不被細菌和真菌感染。這些揮發物就是剛修剪完草坪時我們聞到的“草香”。

⑩受傷的植物產生的創作性酸(也被稱為“愈傷激素”)能夠刺激細胞加速分裂以封閉作品,其作用相當於動物的血液在傷口凝結。這些反應都是在受到害蟲攻擊後幾分鐘內產生的,植物必須不斷地分配自身資源來進行自我修復。

11植物和昆蟲世世代代進行著鬥爭,雙方不斷改變策略力圖壓倒對方。例如,昆蟲體內已經開始進化出應對植物“化學武器”的解毒劑,它們能中和毒素,甚至能利用這些毒素;植物自然不甘示弱小,也不斷創造出新武器。植物和昆蟲的戰爭是一場軍備競賽;雙方竭盡全力,力圖保住自己的地盤。

14. 植物為保護自己反擊害蟲的策略有哪些?請根據文意概括回答。(4分)

①生產化合物來發出警告;②設定陷阱引誘敵人;③通過資訊素髮出虛假情報;④護理傷口(自我修復)。

15. 文章第⑦自然段的說明語言既準確嚴密又生動形象,請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具體內容加以分析。(3分)

準確嚴密:“有些”限制範圍(指一部分),(1分)說明只有一部分植物能夠利用敵人的密碼發出虛假情報,(1分)表達準確嚴密,符合客觀事實。(1分)

生動形象: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用“密碼”“虛假情報”“逃命”等詞語(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植物為保護自身採取的手段。(1分)

16. 請簡要分析文章第11自然運用的主要說明方法及其用用。(3分)

舉例子,(1分)舉昆蟲進化出“解毒劑”而植物不斷創造新化學武器的例子,(1分)具體說明了植物和昆蟲不斷改變策略,長期“鬥爭”。(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