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小升中>

禁考令讓廣州迎來史上最累小升中

小升中 閱讀(2.23W)

教育專家認為,小升中改革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單靠“禁考令”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學校之困,家長、學生之苦。治本之策,仍是要繼續下大力氣推進教育均衡,調整對學校的考核評價標準。

禁考令讓廣州迎來史上最累小升中

家長苦

媽媽辭工奮戰“小升中”

女生小亦在白雲區一所省一級國小就讀,成績穩定在班級前十以內。從五年級開始,她便踏上了“小升中”之路,在某機構報讀了語、數、英的“保證班”,並在每個期末前半個月報讀“衝刺班”。補習班在週末上課,從8:15上到12:00。衝刺班在期末考前半個月開班,週一到週四上課,從19:00上到21:00,兩週的收費為3000餘元。

“我從她五年級開始辭去了工作,專心‘陪讀’,接送,一年半報讀各類補習班已經花了5萬多元,進賬少了,花費多了,付出這麼大代價,只想讓她考進一所好學校。”

在小亦班裡,90%的學生參加了各類補習班。“班級裡有了這麼一個氛圍,連孩子自己都想去補習,不讓她去補習,家長會自責。別人補、你不補,連自己班上的同學都拼不過,更別說跟越秀、天河的那些學霸比了,怎麼擠進名校?”小亦媽媽說,她很大程度是被環境“推著走”的。

家長怕

萬一教育局來查就白考了

競相上補習班的目的,是為了能在各種“坑賽”、“祕考”、“盃賽”中脫穎而出。小亦從9月份至今,已經參加了5場考試,淼淼和她爸爸也是如此。“我們經過挑選參加了5場自我判斷還算是比較有公信力的考試。春節後,我們還要參加某排位賽。這個比賽成績很重要,很多學校都會認。”

房先生加入了3個兩千人的大Q群,大多數時候他只是潛水,在數百上千條聊天記錄中,搜尋對自己有用的資訊。前不久,房先生領著孩子參加了一個小升中面試大賽,很多名校校長去當了評委或者嘉賓。結果發現有不少孩子淡定自若,自信滿滿。“太優秀了,對答如流,肯定專門訓練過。”

在接受採訪的過程中,房先生一直小心翼翼,不願意透露任何一個比賽的名稱和舉辦方。“孩子為了這些比賽,付出了太多,這是他們的希望所在。萬一說出來,教育局查處了,成績不算數,那我們就白考了。”

政策之變

要麼就公開了考 要麼就一律別考了

家長樊先生:現在大人和孩子都有精疲力盡的感覺。感覺小升中比會考大學聯考還累,會考大學聯考考一次就完事兒了,可我們現在是沒完沒了地考試,考了到底有沒有用還不知道。我希望要麼就公開了考,要麼就一律別考了,連面談都不要有,全部電腦派位算了。面談其實比筆試更難,我聽說去年外國語學校面談,就有學校用英語口頭出了奧數題。

先讓教育均衡化 再談免試就近入學

小亦媽媽:孩子在一所省一級國小讀書,學習氛圍很好。她去補習、去考試,是她自己的願望。一方面是週末也想和同學們在一起,另一方面她確實很希望繼續在一所好的中學讀書。我認為應該先把教育均衡化落實了,再談免試、就近入學、電腦派位。完全均衡確實很難,但起碼得縮小差距,否則這種表面上的.公平其實是對好學生的不公平。

學校機構各自搞方案何時可出臺

家長鄧先生:相比很多孩子,我家孩子還算是比較輕鬆的。這幾個月來我們參加了幾場考試,基本上確定了孩子在全市的位置,算是可以提前“下車”了。現在問題是,學校、機構各自搞。有些機構說考得好的可以推薦給學校,但政策又說不可以。家長都很迷茫。小升中的方案原本說去年12月中下旬就能出臺,現在都1月底了,希望政策能儘快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