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大學聯考>

大學聯考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大學聯考 閱讀(2.86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聯考作文素材名人事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聯考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大學聯考作文人物素材運用,一定要對所選人物有多方面的瞭解,這個人的性格特徵、同時期的人物對比,後世人的評論,要客觀的、多角度認識這個人,才能在考試的時候靈活運用。今天我們以曹操為例,來說一說大學聯考作文人物素材的運用。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毫州市)人。

人物事略

  廢除寒食節

“寒食節”相傳起於春秋時嚴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們就定於是日禁火寒食一百餘天。曹操有一年視察並瞭解當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時,發現民間百姓每年度過“寒食節”的方式,己經非常嚴重地影響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體健康,於是下令廢除。

  提倡薄葬

218年,曹操頒佈了一道《終令》,提出死後不要厚葬,要將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為壙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樹。一年後,他為自己準備了送終的四季衣服,並留下遺囑說:我如果死了,請按當時季節所穿衣服入殮,金玉珠寶銅器等物,一概不要隨葬。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割發代首

有一次,曹操大軍經過農田,看見田裡莊稼豐收在望,於是下令凡踐踏麥田的,就斬首示眾。不料自己的馬受驚而一下子躥入麥田中,踐踏壞了一塊麥田。為了實踐自己的命令,取信於民,於是就割了自己的頭髮來代替。

  望梅止渴

曹操徵張繡時,路上缺水,將士皆渴,於是他以鞭虛指著前面說有梅林,軍士聽說後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麼渴了,最終走出了困境。

  煮酒論英雄

一日,曹操與劉備邊喝酒邊評論天下英雄,曹操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於是從容俯首拾箸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劉備說:“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意即連聖人對迅雷烈風都會失態,我怎能不怕呢?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曹操於是不疑劉備。

  裸足迎才

許攸來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覺,一聽舊友許攸來投,連忙從床上跳下來,鞋襪不穿,跑出恭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於地。許攸一見,感慨萬千。

  東臨碣石

公元207年,統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氣爽,曹操親率威武之師,滿懷勝利豪情,長驅東進。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靈秀獨鍾,曹操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滄海,歌以詠志。於是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觀滄海》。

  濫殺無辜

董卓敗亂朝綱,曹操帶領兒個人逃回鄉里,經過友人成皋呂伯奢的家。伯奢出去了,只有他的五個兒子。夜晚聽到他們食器碰撞的聲音,誤以為是想謀害自己,於是在夜裡殺了他們。而且還悽愴地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由此可見曹操陰險冷酷的權謀。

  曹操焚稿

《三國演義》第六十回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張鬆出許都求見曹操,曹操見張鬆矮小,相貌又醜,便有意冷落他,邊洗足邊接見,使張鬆憋了一肚子氣。次日,曹操掌庫主簿楊修拿出曹操新著兵書《孟德新書》給張鬆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張鬆看了一遍即記了下來,故意笑曰:“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闇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盜為己能。”楊修不信,張鬆說:“如不信我試誦之。”遂將《孟德新書》從頭至尾朗誦一遍,並無一字差錯。楊修大驚,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說:“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樣?”認為自己的書沒有新意,就讓人把那本書燒了。

  生性多疑

曹操在死後採取了“疑冢”的措施。佈置疑冢,一方面為了防止盜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關。傳說,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郵城所有的城門全部開啟,七十二具棺木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城門抬出。從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謎隨之懸設。

  名家點評:

(晉)陳壽: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樑)鍾峽: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卷下)

(宋)蘇軾:魏武長於料事而不長於料人,是故有所重發而喪其功,有所輕為而至於敗。(《魏武帝論》)

(清)劉熙載:曹公詩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建安諸子,未有其匹也。(《藝概?詩概》)

章太炎:信智計之絕人,故雖譎而近正。(《魏武帝頌》)

郭沫若:他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人,據史書所載,他能夠不信天命,不信鬼神,毀滅邪祠,破除迷信,禁止厚葬,禁止復私仇,諱不避權貴,舉能揚側陋,敢於公開下令要選用被人稱為“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

范文瀾:他是撥亂世的英雄,所以表現在文學上,悲涼慷慨,氣魄雄豪。

沈伯俊:文學形象曹操不是歷史人物曹操的真實複製品,但他卻是歷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徵的演繹,既有雄才大略、志在統一的傑出政治家的一面,又有極端利己、殘民以逞的封建統治者的一面,既有精通韜略、長於用兵的一面,又有忌賢妒能的一面。

  素材加工

  話題1: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

記得歷史上常有這回事。比如說某政權到了不得不更替之際,某些人便興兵起義,等到江山到手,便口口聲聲稱他的“起義”是順天應命,大勢所趨,而當其治下的百姓因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起來反抗了,則為大逆不道,是造反,當誅九族!明明同是起事,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何也?"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也!事且如此,況於人乎?我不得不懷疑史書上記的某某欺師滅祖,某某體恤萬民的真實性。魯迅曾就關於曹操的記載而說因為曹魏運短,歌功頌德的少了,而作史的又大半是後朝之人,口誅筆伐的多了,所以我們看到的戲臺上那面目可憎的曹操並不是真正的曹操。(2003年安徽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偏心》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