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大學聯考>

文科生志願填報選專業的四大誤區

大學聯考 閱讀(2.63W)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興趣是關鍵,未來發展方向是目的。專業無所謂好與不好,只有適合與不適合。以下是本站小編搜尋整理的關於文科生志願填報選專業的四大誤區,供參考借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文科生志願填報選專業的四大誤區

文科專業千差萬別,有的人追逐金融、國貿等熱門專業,有的人則懷著博學巨集志之心向往“國學”魅力而選 擇了中文、歷史等學科。

  誤解一:所學專業就是以後的工作

  辨析:專業不等於行業、職業

某同學以高分被一“985”重點高校錄取,選擇專業時堅定地選擇了“工商管理”,問其緣由,答曰:學工商管理以後可以從事快速消費品行業和進諮詢公司。 事實上,快速消費品公司和諮詢公司是最沒有專業特性的公司,招收管理培訓生的時候明確表示不限制專業,甚至特別強調員工專業背景的多元化。

歐萊雅公司做大學生市場大賽時,其主要負責人畢業於金融系,卻從事市場策劃工作;寶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品公司,上海地區宣講會上主管品牌推廣的人 員自我介紹,畢業於社會學、化學、電子工程專業;筆者參加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面試,經理自我介紹本科是國際關係。

事實上,會計師事務所更是專業背景複雜多 樣的地方,會計的專業性要求毋庸置疑,但是國際知名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招收應屆畢業生非常注意學科背景多元化:會計是技術,可在工作中學習,而接觸不同類 型的公司,需要不同專業背景的基礎知識,這個是後天難以培養的。

從許多方面來看,專業並不等於職業或者行業,專業背景想要與某些行業、職業接軌,中間還需 要很多“軟實力”作支撐。不是專業背景挑選了未來職業,而是用人單位挑選適合的專業人才。把金融學和銀行掛鉤,把法學和律師掛鉤,這種簡單機械的想法是完 全錯誤的。

  誤解二:只憑專業名稱臆斷所學內容

  辨析:專業不能顧名思義,專業名稱下的發展方向也大不相同

專業名稱只是個符號,專業內容和性質千差萬別,需要深入體會才能有所收穫。有同學說自己不想學經濟學、金融學,因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都是數學家, 學數學太頭疼,而轉讀管理。其實大學裡,管理學的數學要求比經濟學類要高一個等級,更難!

有人把會計和財務管理歸為一類。會計學講究縝密細緻,步步要求有憑有據,注重微觀;財務管理主要研究財務報表,在繁瑣的報表中找到細節反映的問題,從巨集觀上把握企業的發展脈絡。有人認為學會計和財管就是和數字玩遊戲,其實會計學和財務管理課程中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法律法規、稅法、經濟法、會計從業規範等等。

偵查學要學習許多跟蹤調查的方法,房地產公司和物業管理公司很 喜歡招收此類專業的學生;博物館學的主要課程中,有很多關於布展和陳列的知識,許多同學後來則從事會展管理和市場營銷工作;文化遺產管理,其實是與古典建築打交道,與園林設計、建築設計密不可分......專業名稱下的專業真面目,有枯燥的基礎知識,也有生動鮮活的案例趣聞,不能片面按照自己的理解而武斷下定義。

  誤解三:熱門專業比冷門專業好

  辨析:專業沒有絕對的冷與熱,絕對中存在相對,相對中存在微觀比較

如果是按照錄取分數和報考人數來看,確實存在專業的冷熱之分。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似乎冷熱程度就沒那麼明顯了。

國際貿易專業的人總是抱怨英語系的同學搶了飯碗;英語系的同學則苦於自己沒有專業特點,最對口的職業是老師、翻譯。熱門專業招收人數多,同類畢業生多,競爭壓力大,而一些所謂的冷門專業,大多 數都有比較對口的接收單位,或者隨著社會發展而產生人才需求。

筆者認識的一位以高分考入國際貿易專業的女同學在大學裡發現對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終 以3篇高質量的論文打動了教授取得保送資格,後來去香港大學攻讀博士,而同年其所在畢業班的就業率因為金融危機的原因只達到了去年的一半。

其實各個專業都 存在著一定的可轉換性:中文系也有同學參加了英語高階口譯,做雙語翻譯或者同聲傳譯;歷史系的同學通過了司法考試,從事律師或者考公務員進入法院、檢察院 工作。冷門和熱門的轉換也許只在一念之間。不管什麼專業,都需要高精尖的人才,因此學好本專業,熱愛本專業,都將大有可為。另外,國家對偏冷門的基礎專業 提供相當數量的獎學金,鼓勵本科學生修讀,有的還保送到海外名校,基礎專業的前景同樣廣闊。

  誤解四:選好專業,哪所學校都一樣

  辨析:專業特色要把握,不同學校開設的相同專業方向、特色不相同

中國民航大學的會計學專業,側重物流會計,在物流管理和經濟調查跟蹤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北京郵電大學的國際貿易專業在通訊產業貿易研究方面有優勢,畢業生很多都進入移動、聯通等公司的商務部門;北京交通大學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強調交通產業特色,開設了多門關於鐵路物流、軌道交通管理的課程;

海海事大學的旅遊管理專業在海上豪華郵輪管理方面有特色,學生實習可以體驗一把五星級郵輪的奢華......不同的學校開設相同名稱的專業,課程設 置,內容偏好,發展方向可能非常不同。基礎性較強的專業更要注重學校學術傳統和培養計劃,往往就是因為學校之間細微的差別而為學生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以哲學為例,復旦大學在西方哲學方面,南開大學在中國哲學方面,同濟大學在德國古典哲學方面,人民大學在馬列哲學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由此,復旦大學的哲 學系美國出國人數比較多,同濟大學主要去往德國;南開大學哲學系同學深造很大一部分都會向中文、歷史等“國學”靠攏,人民大學哲學系的同學分佈在黨政機關 的很多。

很多學生在考研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自己母校比較強勢專業作為報考方向:蘭州大學的區域經濟學、延安大學的近現代史、延邊大學的朝鮮語、黑龍江大學的俄語......這些學校的強勢專業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和知名度,對同學未來發展無疑是一種加分。

專業學習是一個自主的過程,掌握各種不同門類的知識和研究方法,正好比熟練地把玩各類樂器,學以致用,才能讓身心得到撫慰,體會人類智慧之美。就算枯燥的專業學習,就算看上去不那麼實用的專業,就算看似“冷門”難懂的專業,就算“艱苦”的專業,我們再瞭解其真正特質後,也能結合自身,真正地想去了解它, 學習它,應用好它,最終就能發揮專業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