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大學聯考>

2014大學聯考最熱門專業:哲學類

大學聯考 閱讀(7.18K)

大學聯考熱門專業:哲學類專業介紹

2014大學聯考最熱門專業:哲學類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哲學的定義

哲學是人類認識的結晶,是人們對事物認識的高度概括與總結,包含了人們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事物,改造世界和社會的有力工具和武器,是人們生活中精神武器。

哲學是人類對世界的思考和認識,因此分為主觀和客觀兩種;而科學是可重複的客觀規律,因此哲學包括科學。在主觀哲學中,一種是站在特定角度,可驗證的主觀真理(如果論述所處角度,就成為科學);另一種是從未驗證,卻認為對的,這裡包括宗教和迷信。

學習哲學的目的和方法

學習哲學的目的:

對於專門從事哲學研究的人來說,學哲學本身就是學哲學的目的。即為哲學而哲學。生存就是為了哲學研究。人生的一切意義就在於哲學研究。

對於非專門從事哲學研究的人而言,學哲學的目的是:挖掘、構造、強化和改造人的思想(自我的和他/她人的);規範和批判人的思維方法,進而養成高效的思維習慣;指導、反思和檢驗人的具體思考和實踐行為,進而達到個體和社會的自我否定、主客統一,實現個人的有效實踐、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生命的延續。

 學習哲學的三個必要前提:

一、明確哲學的意義——哲學是人生的意義之源,學哲學能讓人懂得人生的來龍去脈;系統地學哲學,人的智慧就能呈幾何級數增長;能在哲學上有所成就的人必然青史留名,並往往長壽。

二、擁有自我批評、聞過則喜、知錯能改、納諫如流的操養、勇氣和習慣。

三、有一定的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積累。一般高中文化是基礎。

  學習哲學的方法:

簡言之,就是用興趣引導閱讀,用思辨形成體系,用實踐檢驗學習。

一、培養興趣。長期、間斷性地刺激對哲學的愛好之情——說白了就是不停地問為什麼,併為此而感到喜悅。

二、反覆閱讀。閱讀原著、評論、總論等各種哲學類書籍,可以從哲學故事、哲學史、哲學人物傳記等大眾讀物讀起,這樣利於興趣的積累,先憑興趣翻閱,然後由翻閱擴充套件為泛讀,再然後是精讀感興趣的某類哲學著作和該哲學的哲學史,最後是全面系統地閱讀各流派哲學著作和哲學史。閱讀中肯定會發現並提出問題,不一定要立刻解決(有些也不用解決),要保持這種發問的心態——這是不斷、反覆閱讀的內在動力。

三、思辨。先試著自己回答問題,再參看書中的回答,在比較中不斷修正結論。這時你已經有了一定哲學基礎,就有必要尋找志同道合的哲學愛好者和專業哲學研究者——大學裡哲學系的學生、老師,向他/她們請教問題、互相探討。一定要本著求知的態度友好地交流,展開不針對個人人格的討論和辯論,放棄狹隘的立場,取而代之的是求真知、求真理的態度。這一階段一定要思辨,就是不斷地學習新知識複習已有知識、不斷地自我否定自我、不斷地重新肯定自我。有條件的話去上哲學專業課,系統地學習某一流派哲學,沒有條件創造條件。

四、實踐。聯絡身邊實際,進行主客統一的實踐活動,檢驗學習本身。哲學脫離了實踐便失去了其自身。其實學哲學不可能不用哲學的。但要有意識地檢驗自己的知行是否統一。仍然保持愛問為什麼的習慣,接受別人的批評和指導。

 哲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能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當代世界與中國的現實問題,具有一定的哲學理論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較高外語水平的理論研究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企業等部門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高階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歷史,以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基礎知識,受到中西方哲學的基本理論和發展線索的系統教育,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業務能力的訓練。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比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的理論和歷史;

2.具有一定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的相關知識;

3.掌握哲學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學方法和相應的社會調查能力;

4.瞭解國內外哲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瞭解國內外最重大的實踐問題和發展動態;

6.具有分析和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初步能力。

 主幹課程:

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科學技術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心理學、中外哲學原著導讀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實習、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哲學學士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媒體、公司企業等部門從事行政、宣傳、管理、教學、科研等工作。

就業前景:宗教學是一門以研究宗教普遍本質和一般發展規律為基本內容的極具發展前景的新興人文學科。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重要人文現象,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宗教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也具有一定的影響。佛教、道教等宗教勢力深入民間,影響國人的思維方式。特別是對於我國的少數民族,宗教系統的影響力仍然非常大。所以宗教學專業畢業生仍有用武之地。學生畢業後主要到政府部門從事宗教事務管理工作,或到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進行教學科研,或活躍於新聞出版、文化交流等領域。在全球一體化程序突飛猛進、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宗教學專業的優勢日益突出。首先,在國際交往方面,宗教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它對於國家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其次,在對內的宣傳部門,貫徹國家的宗教政策,維護信教群眾的利益,也需要宗教學方面的人才。宗教現象的廣泛存在決定了宗教學人才存在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