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設計>環境設計>

空間有限的幼兒園環境如何巧設計

環境設計 閱讀(9.53K)

前蘇聯教育學家巴班斯基提出“最優化”理論,其本質在於“讓幼兒和教師用最必須的投入,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如何讓環境成為課程實施“最優化”的助推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空間有限的幼兒園環境如何巧設計的知識,歡迎閱讀。

空間有限的幼兒園環境如何巧設計

  一、化繁為簡,環境創設促進課程實施常態化

前蘇聯教育學家巴班斯基提出“最優化”理論,其本質在於“讓幼兒和教師用最必須的投入,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如何讓環境成為課程實施“最優化”的助推器呢?

我們的準則是:

1、簡便活動前的準備,讓幼兒想玩就玩

2、確保活動時的安全,讓幼兒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場景一:場地上的腳步器)(相關圖片參見附件PPT ,下同)

感覺統合活動想必大家都熟悉,3—6歲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的重要性大家也都略知一二。現在大家看到的其實就是感統的一部分,稱為“腳步器”,這些腳印原來是在塑料紙上的,實踐下來很不方便,費時費力效果還不好。因為每次用都要花時間拿出來、鋪上,用完再捲起來、收好,到了冬天,這些塑料紙變得很硬,根本沒辦法鋪平,孩子一上去就移動,玩的興趣自然也就不高了。於是,我和教師一起探討:“怎樣才能使這樣一個有價值的運動活動變得讓孩子喜歡玩,又能時常玩?”於是腳步器就成了蜈蚣先生的腳被畫在了場地上,這樣一來,小朋友走過路過都不錯過,利用率和活動的頻率成倍的增長。

帶著這樣的思路,我們還在教研中設計出了“腳跟腳尖走”的點子場景(出示操場上的點子),它也是腳步器的一部分,替換下操場上原來一個個很普通的小圓點(提示作用),變成了發展孩子平衡的“好點子”。隨著一個個“化繁為簡”的創設,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得到了提高,而教師在思維的撞擊中也逐步形成關注平常、落實於每一天的習慣。

(場景二:我們的樂園——草地)

在這片草地上,除了大型的木質運動器械外,我們運用小木樁、竹梯、輪胎等材料,把它變成了一個運動遊戲場,每個角落都是有趣的地方,孩子們非常向往。在這樣的場地上游戲,孩子們的身心都會被調動起來,滿足了認知建構,因為雖然是常設的,但可以根據遊戲的要求任意從新調整和組合的;同時交往合作等發展的需要也得到了滿足,因為到了中午,這裡又成了孩子們自由活動的樂園,他們會自發組織一些捉迷藏等遊戲(沒有明顯的班級界限),木桶裡、城堡下、矮樹後、叢林中自然而然的成了孩子們的“藏身之處”。我想捉迷藏的遊戲在這裡是不會絕跡的。

細說起來,同樣是輪胎我們的創設也是動過一番腦筋。它們有的豎起埋在土裡;有的錯落有致地分佈在草地四周;也有的兩個疊起放在“山洞口”。這樣的設計,不但有情趣、有挑戰,更多的還考慮了確保幼兒活動時的安全因為,老師們沒有了擔心,才能真正的放開孩子的手腳,讓幼兒能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真正象幼兒一樣的盡情玩耍。玩出了一個個高水平的遊戲,各種大肌肉動作都會在這樣的遊戲中自然而均衡地發展起來。看他們,有的把輪胎當鞍馬、有的把它當障礙、有的更是直接在上面跨著走………孩子的'喜歡、老師的簡便,讓這裡的一切活動輕而易舉的達到常態化。老師的安心放手、孩子的儘性自主,讓這裡的一切活動應常態而變得更有效(放兩張跨跳半月圓的照片來說明——情境創設好了,孩子的發揮是會超出成人想象的)

“化繁為簡”是從實際出發,從孩子和教師共同發展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增強環境利用率的同時,使老師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觀察、指導和與孩子互動,最終使孩子得益。這樣的良性迴圈就能更有效地推進課程實施的常態化。

  二、全盤考慮,環境創設考慮課程實施的均衡性

幼兒園課程包括生活、運動、遊戲、學習四門課程,每門課程都有其獨特性和價值。因此,幼兒園在創設環境時要兼顧到四門課程的內容,並作整體的思考,這樣才能有助於全面、均衡地實施課程。下面就介紹一些這方面的做法:

  1.富於野趣的運動環境

  (場景一:野趣運動場)

“土坡架竹橋,輪胎壘得高,野趣運動讓我們勇敢、靈活”這是我們長二園歌當中的一句歌詞。在創設草地上常設運動環境的時候,我們儘可能的把“野趣”的元素融入其中。在木質器械頂上用網和樹葉做了掩體,在樹林裡鋪設一些竹梯路和輪胎路,再為孩子們準備一些戴在頭上的柳條環。這些材料刺激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和多樣化經驗,看他們在勇敢者道路上活動的樣子,一個個像極了敢於挑戰的解放軍。富有野趣的運動環境更加吸引孩子,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運動得更加盡興。

  2.富於情趣的學習環境

  (場景二:小小農場、迷你動物園)

動物主題在我們的學習版塊貫穿了小中大三個年齡段。小班的“動物的花花衣”中班的“在動物園裡”再到大班的“動物大世界”,動物的話題伴隨幼兒三年的成長。其中,中班還安排了主題內容“在農場裡”。活動中,孩子們對動物的喜歡,讓我們由衷的感慨:有條件的話,真該飼養點小動物。於是,我們充分利使用者外環境(水池和花臺)為幼兒創設了“農場的故事”和“迷你動物園”。這裡的環境和動物的逼真形象,在不失綠化面積的同時,將農場動物和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活靈活現的展示在幼兒面前。今天,當孩子在原本無人問津的花臺前流連忘返時,我們深切的體會到只要巧妙設計、合理使用,小環境照樣能發揮大作用。

  3.富於想象的遊戲環境

  (場景三:郵輪碼頭)

大班教室門口的遊輪造型在孩子們眼裡理所當然地成了浦江遊覽這一“上海一日遊”的經典專案:大班孩子們組建了旅行社,帶著遊客們坐在遊輪中欣賞上海美景,玩得不亦樂乎。

“小兔乖乖”主題中,小班孩子們在遊戲時,唱到“青菜青菜我喜歡,啊嗚啊嗚吃掉了”時,孩子們根本不理會老師帶下來的自制教具,很自然地跳到 “農場”的“小菜地上” ,看到“大灰狼”來了趕緊去小木屋躲藏。孩子們能自發地把園內的環境創設與遊戲聯絡起來,自主尋找環境資源中可利用的因素來遊戲。可見有設計感的環境隨處可用,比起自制教具有更強的情景性也更環保。

  4.真實自然的生活環境(出示場景圖片)

在各個塊面的環境創設中,生活教育的痕跡無處不在。如何遵守規則、左上右下;如何避讓危險、自我保護;如何辨別圖示,物歸原處、有序整理。?(列舉雙箭頭圖示的使用)在這些模擬情景中,在這種趣味盎然的氛圍裡,孩子們不斷豐富著生活教育的基本經驗,也應證了生活教育要在真實的情境中養成這樣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