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團隊精神>

談團隊建設的四大步驟

團隊精神 閱讀(6.16K)

團隊建設有四大步驟,聽聽本文作者的詳細敘述。

談團隊建設的四大步驟

說起團隊建設,自然會想到匯聚何老師的課程,有些同感自然而發,一個企業不在於有多少人,而在於有多少企業人。沒有共同的價值觀,行為理念和做事方式的團隊,猶如一盤散沙,就沒有凝聚力和戰鬥力。因此,企業發展需要加強團隊建設,從管理的原點出發,抓住核心和根本,通過系統化的方法和工具統一員工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打造目標一致,理念一致,步調一致,行為一致的團隊。

  一、團隊建設把握三大要素

團隊建設把握好一形二勢和三魂,形是指,樹立團隊的統一形象,團隊建設首先從形象開始,要看起來像一個團隊;設計公司形象標準,如裝著、形象禮儀、公司LOGO等。勢是指,士氣比武器重要,形式比內容重要,領導人要有領導狀態,讓狀態升騰能量,能量會決定結果,做到順勢而為,不斷借勢造勢。魂是指,人走在一起不是團隊,心走在一起才是團隊;團隊建設員工佔領員工的思想陣地;做好團隊文化梳理,及落地工具和方法。

  二、團隊建設依靠領導帶動

員工不會聽領導怎麼說,員工永遠會看領導怎麼做。首先,領導需要有做大事的信念,沒有做大事的信念就無法承載員工的夢想,員工就不會跟隨;領導要將夢想堅定的賣給員工,有多少員工相信就會凝聚多少人;制定個人戰略,用目標來統一和牽引員工行為。其次,領導需要有成就員工之心,追求個人成功的領導都將走向毀滅,唯有承載員工生命的領導方能生生不息;能帶領人們跟隨你衝進槍林彈雨,取決於你是否讓人們相信你心中裝著他們的利益;在接觸點上精細化設計感動員工,員工感動只會做一件事:誓死追隨。最後,領導需要有良好的溝通技能,不要把自己太當領導,放低身段,走到群眾中去;具有較強的溝通技能。最後,領導需要身先帶動,要員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制度執行,領導身先帶動,其餘一切都是蒼白無力;責任擔當,領導身先帶動,身教大於言教。

  三、團隊建設要聚集員工的心

培養團隊榮譽感,沒有團隊精神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沒有團隊榮譽感的人永遠無法成為領導的心腹,也永遠無法凝聚他人。領導要勇於擔當,我承擔,我受益。勇於擔當是能力成長的階梯;勇於擔當才能獲得信任,擔當大任;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從公司大局出發。領導要對目標的執著,有目標的人在生活,沒目標的人在流浪;只有將目標轉換為成果,成果才能改變公司和個人的命運;成功的祕訣就是堅持。

  四、用機制來塑形和保駕護航

首先,建立競爭機制,人進步是因為有危機感,競爭產生對抗,對抗產生效率,從而激發員工的團隊榮譽感和競爭意識。其次,建立獎懲機制,人皆是趨利避害,設計合理的獎懲機制引導和驅動員工行為,獎要及時,要獎得心花怒放,罰罰不過夜,罰得膽戰心驚。最後,明確職責和制度流程,責任具有稀釋和跳躍兩大定律,用明確的職責和流程鎖定責任,不給推卸留下空間,建立一對一責任反饋機制,建立公司制度管理體系。

  拓展閱讀:來自管理者的企業文化思考

給一家國有企業集團中層管理者做培訓,培訓的管理十分規範,每一門課程都讓留作業,而且讓培訓教師在作業上打分並做簡評。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方式,能在較大程度上督促管理者結合課程學習和工作實踐做認真的思考。大家在作業中闡發了很多關於企業文化的真知灼見。下面是我抽取的一部分內容。我想,看了管理者們的這些觀點,沒有人會認為企業文化沒有用,而且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一家企業的大部分管理者對企業文化能有此類認知,企業文化建設也就沒有做好不的道理了。

  1.企業文化是一種壓力

我覺得,其實文化是一種壓力,一種逼迫你就範的壓力。就像我們生在中國,說中文、用筷子,預設接受一些習俗,沒的選擇。後天的文化壓力也是一樣,比如如果你選擇自己喜歡但不被周圍人認可的生活方式,那麼就會被孤立或邊緣化。好比加入某個俱樂部,為了得到其他會員的認可和接納,就要接受俱樂部的一些規定,即文化。比如統一的服裝、統一的徽章、統一的…,這樣人們就不會感覺孤獨,有一種被接納保護的感覺,一種歸屬感。有了歸屬感則會產生依賴,增大了個體離開團體的成本,成員的粘性增加,團體變得相對較為穩定。

  2.“和諧”和“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

為了達到“和諧”,一定程度會使企業內部“不同的聲音”減弱或降低,而“創新”往往實在不同理念、思路和方法的碰撞中出現的。當所有人為了“和諧”而不去出現不同的聲音、不去反對他人的意見、不去否定領導的要求,那麼就降低甚至失去了“創新”的動力,雖然“和諧”可以使得企業內部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但是對於在思想碰撞過程中產生的“火花”卻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3.實踐對理念的“反動”

某企業前期的質量管控理念是:“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對於質量反饋及質量投訴,提出的整改措施主要集中在生產環節操作環節,集中在生產人員沒有按規定進行操作而產生的質量問題,工作重點落到了如何要求生產操作人員的日常操作上,處理結果往往以工人接受培訓處罰為終了。但之後相同問題還不斷在出現,企業對質量管控理念進行了重新修訂:“質量不僅是生產出來的,更是設計出來的,質量是企業發展的生命。”更新了質量管控理念後,圍繞新理念,公司首先設立了質量改進專項獎金,對質量改進專案進行每季度評比,對於能夠從設計上解決質量問題的專案予以重獎;其次,規定了更為嚴厲的處罰方式,由處罰個人改為處罰部門,迫使生產部門投入更多精力、經費投入質量改進;再次,對於再次出現的質量問題,找出問題發生的所有原因及其原因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探究問題本源;最後,設立KPI考核指標,日常培訓考核,質量重要性宣講等多種手段,對員工的質量意識進行養成訓練。通過上述辦法的實施,車間員工的質量意識有了明顯提高,車間裝置維護人員主動參與質量改進,車間各級管理人員把質量問題放到了首要位置。企業產品質量有了明顯提升,質量反饋及質量投訴起數較之前下降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