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國學智慧>

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

國學智慧 閱讀(3.25W)

2016年11月30日,正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通過審議,批准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06年,“二十四節氣”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2011年,九華立春祭、班春勸農、石阡說春被列入該遺產專案的擴充套件名錄;2014年,三門祭冬、壯族霜降節、苗族趕秋、安仁趕分社被列入該遺產專案的擴充套件名錄。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中國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為全國各地所採用,併為多民族所共享。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該遺產專案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隨著中國城市化程序加快和現代化農業技術的發展,“二十四節氣”對於農事的指導功能逐漸減弱,但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彰顯出中國人對宇宙和自然界認知的獨特性及其實踐活動的豐富性,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和創造力,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見證。

出席本屆常會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表示,此次“二十四節氣”成功入選代表作名錄,既是教科文組織對該遺產專案有助於在整體上提高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重要性認知的一致認可,也體現出國際社會對保護傳統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將文化融入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然而,“二十四節氣”的傳承和保護依然任重道遠。我們將以此為一個新的起點,根據業已制定的保護計劃,與相關社群、群體和個人一道積極實施系列保護措施,認真履行各項義務和責任,讓更多的國家、社群、群體和個人認識、瞭解“二十四節氣”這一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活動,並創造條件確保相關社群和群體在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承與保護的行列中來,激發其積極性和自覺性,使“二十四節氣”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文化生活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為確保“二十四節氣”的存續力和代際傳承,在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直接領導下,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作為協調單位,中國農業博物館作為牽頭單位,協同相關社群、群體於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組”,聯合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五年保護計劃(2017—2021)》,並共同約定了彼此的責任和義務。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館、內鄉縣衙博物館,湖南省安仁縣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花垣縣非遺保護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非遺保護中心、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妙源村村民委員會、遂昌縣非遺保護中心、三門縣亭旁鎮楊家村村民委員會,貴州省石阡縣文化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天等縣文化館等相關社群,將建立並依託二十四節氣傳習基地,結合富有地域特色的儀式實踐和民俗生活,開展相關調查、傳承和宣傳活動,使這一傳統知識體系得以存續。以中國農業博物館和中國民俗學會為代表的社團群體長期從事“二十四節氣”的相關文獻、傳統知識及民俗實踐的儲存和研究工作,將為該遺產專案的保護提供智力支援,分別負責徵集、收藏、展示和研究、宣傳、弘揚等工作,承擔起專業機構和專業學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