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國學智慧>

國學智慧:老子、莊子、禪宗的人生態度

國學智慧 閱讀(2.62W)

老莊哲學和禪宗解決的都是人生問題。老子的觀點我認為可以這樣說,物競天擇,弱者生存。

國學智慧:老子、莊子、禪宗的人生態度

一個人要活得好,要能夠成功,要怎麼樣呢?要軟一點、要柔一點、要弱一點,要把自己放得低一點,越放得低,生命力越長久,就越能夠成功。

莊子的觀點是“真實而自由地活著”。你感到自由你就是自由的,你覺得幸福你就是幸福的,不要拿別人的標準去作標準。

老子、莊子、禪剛好是一個辯證法的發展關係。沒有執迷的心思,人就自由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禪宗出現以後,一直為中國知識界所喜愛的原因。

為什麼要講這樣一個題目,因為我們現在每個人都面臨著的一個問題,就是人生的問題。而在我看來,老莊哲學和禪宗解決的都是人生問題。

禪宗雖然是佛教的一個宗派,但是這個宗派很特別,這個宗派從印度傳入中國以後,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就變成了一種中國式的佛教。而這個宗教裡面產生出來的哲學,我個人認為就是一種人生哲學,而這樣一種人生哲學是上承老莊的,就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產生的道家學派。那個時代是我們民族的黃金時代,也是世界文明的黃金時代。

  物競天擇,弱者生存

老子、莊子、禪宗對人生的態度是什麼樣的呢?他們有什麼區別?大體上可以這樣說:老子留下的人生智慧,我覺得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弱者生存。我們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它可以概括為八個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世界競爭很激烈,所有的生命體都在競爭,所以要與時俱進。老子的觀點是:天擇物競,弱者生存。誰能活下來、誰是適者——最弱的。

“老子”的意思翻譯過來是老先生,這個老先生是誰?學術界到現在也說不清楚,但是《太平御覽》有個故事,說這個老先生,他也有先生,他也有老師,他的老師叫商容,故事後面說了一句:商容者不知何許人也。這個故事說什麼呢?

說有一天商容病重了,老子這時候還是學生,老子就去看他,知道老師差不多要往生了,趕緊問老師點問題,再不問就問不著了。他說:“老師,難道你就沒有一點遺言,要教導學生的嗎?”商容就說:“經過故鄉要下車,你知道嗎?”老子說知道,是教導我們不要忘本。古人表示禮貌,到了故鄉就得下車了,不能再坐車子去,要走進去,表示不要忘本。接著商容又問:“經過大樹要趨行知道嗎?”什麼叫趨行?趨行就是邁著碎步很快地走,就像我們看的日本電視劇,日本女人們經常低著個頭這樣走。這表示什麼?也是表示恭敬。老子說知道,這是要敬老,見到年紀大的要表示尊敬。商容說:“好,你看看我嘴巴里的舌頭還在嗎?”老子說:“在。”“那你再看看我的牙齒還在嗎?”“不在了。”商容說你明白了嗎?老子想了一下說:“明白了,是不是說硬的就存不住,軟的就存得住?”商容說:“天下事盡矣。”天底下的道理全在這了,硬的存不住,但軟的就長久。這叫什麼呢?弱者生存,你別那麼強硬。

我們去看老子這本書,從頭到尾貫穿的,就是這樣一個思想。老子說天底下最柔弱的東西是什麼?水。最髒汙不堪的東西的是什麼?還是水。再大的城市洪水過來,沒了。再硬的石頭,也會水滴石穿,沒有誰能夠戰勝水,為什麼?水最柔軟。老子還說一個人什麼時候是軟的?活著的時候是軟的,什麼時候是硬的?死了以後,殭屍、白骨。什麼意思?硬的就是死的,軟的就是活的。那一個人要活得好,要能夠成功,要怎麼樣呢?要軟一點、要柔一點、要弱一點,要把自己放得低一點,越放得低,生命力越長久,就越能夠成功。所以他一再強調做人要低調,不要貪得,這樣一種思想就叫作“無為”。

這個思想後來為法家的韓非所繼承,法家也是主張無為的。《韓非子》這本書裡面專門有兩篇是談老子的,一篇叫《解老》,一篇叫《喻老》,裡面有大量的事實和故事來證明老子的觀點,比方說韓非講了關於楚莊王的一個故事。楚莊王是春秋時代的霸主之一,幫助楚莊王稱霸的人是誰?孫叔敖。所以楚莊王對孫叔敖非常感謝,一再要封賞孫叔敖,但孫叔敖只做事不接受獎賞。有一天孫叔敖病重快死了,他把兒子叫到跟前來,說:“兒啊,你爸這一生為大王立下汗馬功勞,大王屢次要封賞我,我都謝絕了,因為我知道不能要。現在你爸要死了,我死了以後大王一定會加封於你,要不然他心裡不好過。而你是謝絕不了的,你沒這麼大面子,怎麼辦?你挑一塊楚國最差的.地,讓大王賞給你。”孫叔敖死了以後,楚莊王就要封賞他兒子,孫叔敖的兒子就要了個很差的地方。結果怎麼樣呢?按照楚國的規矩,封給功臣的土地只能傳兩代,到第三代就要被國家收回,所以其他功臣的封地都收回來了,只有孫叔敖兒子的那塊封地未被收回,為什麼?因為太差了,鬼都不要,收回來幹什麼?這說明什麼?你差、你弱,你就長久。

所以韓非子接著就說了一句話,“這就是老子告訴我們的,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善建者不拔,就是善於建樹的人,他建設的東西是拔不走的,你動搖不了。善抱者不脫是什麼意思?善於抱住的,你抱住誰,誰都走不了。什麼意思呢?是建的東西沒人想去拔它,是你抱住的那個人他根本就不想走。比方說討老婆怎麼討?找個醜的,你抱住她,她肯定不走,你弄個絕代佳人,她紅杏出牆了。這就叫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換句話說,這就是低調。

  別拿別人的標準當標準

所以老子的哲學就是三個字:第一是裝。老子的書裡用得很多的一個詞叫“若”——大巧若拙,最巧妙的好像很笨拙。這一類的話很多,比如我們經常說的大智若愚,也是老子的思想,也是若。這“若”是什麼思想呢?張訓輝先生說:“就是裝。”一個聰明人你不要把聰明寫在臉上,大家都知道你聰明就麻煩啦,就要裝得傻乎乎,憨憨的。這個裝在政治家那裡叫韜晦,在老百姓身上叫裝蒜,總而言之就是裝孫子、裝傻、裝愣、裝糊塗。歷史上最會裝的人是誰?司馬懿。讀《三國》的人都知道司馬懿是最會裝孫子的。諸葛亮要跟他打仗,他不出來打,諸葛亮把女人的衣服送給他,他也不出來打。“我女人就女人,我就不打”,最後他成功了。第二是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韓信因為喜歡寶劍,窮得要死,飯都沒得吃了,穿著破衣服,但是有一把劍掛在身上。來一個流氓無賴,說:“你小子憑什麼帶劍?你這劍能殺人嗎?有本事你把我殺了,沒本事就從我褲襠下面鑽過去!”那最後韓信怎麼樣?鑽過去了。韓信如果不鑽過去,後來能夠成為大將軍嗎?第三是讓,讓一讓不要爭,《老子》這本書裡面反反覆覆講的就是不爭,不要爭論也不要爭奪,也不要爭取,講究“無為而治”。只要記住“裝、忍、讓”,你就能夠長久,你就能夠成功。

但是我們今天要辯證地看,不能說一切的裝、一切的忍讓都是對的。首先,想一想我們這個民族,如果所有的人都按照老子的那一套來,裝、忍、讓,什麼事情都不趕在前面,因為老子有一個觀念叫作:不為天下先。為什麼呢?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誰走在前面誰倒黴。如果我們所有的人,所有的領導幹部,所有的城市都抱著這樣一個觀念,那請問我們中國如何實現自己的和平崛起?如何進行改革開放呢?如何發展我們的經濟,如何建設我們的社會呢?又如何實現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呢?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有一個小朋友、一個小夥子,提出八個字的口號,我很贊同——高階做事,低調做人。

第二點,我們可以從老子的思想裡面看出來,老子雖然主張“無為”,但是他的“無為”是假無為,他是怎麼說的——無為則無不為,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你不跟人家爭,人家誰也爭不過你,說到底還是要有為。老子不但是要有所為,而且甚至要大有所為,要無所不為。“無為”也就是可以無所不為,再換句話說,要有所為就要裝作無所為,以退為進、以守為攻、後發制人,這都是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用在軍事上,尤其是處於弱勢的軍事上是有用的。所以說老子的無為是假無為,這一點是明確的。

第三點,按照老子的這一套去做你可能成功,但是這種成功未必有意義。如果說你為了你的所謂成功,憋屈了一輩子,比如六十歲成功了有意思嗎?這就牽涉到一個“人活著是為了什麼”的問題。但這個問題老子沒說。誰說了?莊子。莊子的觀點是“真實而自由的活著”,第一真實,第二自由。

莊子講過一個故事:老聃死了以後有一個朋友來參加追悼會,進去以後哭了三聲就走了。老聃的學生就問他:“先生,你真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有像你這麼參加追悼會的嗎?哭三聲就走了?”這個朋友說:“我一進來發現那麼多人在哭,難道他們都在悲痛嗎?難道他們的痛哭是發自內心的嗎?那肯定有假的,既然有這麼多假的,我何必還來跟你們一起哭,我不哭了。”這個故事就說明了莊子追求的是真實,要真情實感。莊子認為生活不在於貧窮還是富貴,而在於自由還是不自由。如果你很有錢,你過得很舒服,你很自由那也是好的。這種自由是每個人自己的嚮往,你感到自由你就是自由的,你覺得幸福就是幸福的,不要拿別人的標準去作標準。這才是莊子真實的思想。

莊子還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有一頭祭祀用的豬,它很鬱悶、很糾結。有一次管祭祀的官員,就去找豬談話,他戴上禮帽、穿上禮服來到豬圈門口,給豬做思想政治工作。他說,“豬啊,你為什麼要怕死呢?你死得很光榮,我會善待你的,在你死之前三個月,我會給你吃最好的東西,給你身上披上綢緞,多舒服啊!殺你之前的十天,為了表示對你的尊重,我就香湯沐浴,我就吃齋。你死了以後,你的身子下面會鋪上乾淨、潔白的茅草。你被肢解了以後,你的前肩還有你的後腿,我會非常隆重地放在一個盤子裡面,這個盤子上面還雕著花,將來嘛都要收藏的。你看怎麼樣?”豬心裡想的肯定是“不怎麼樣”。莊子說,你要是真心地為豬好,就應該讓它在豬圈裡吃糟糠,它不要過那個日子,不要前肩和後腿被隆重地放進一個雕花的盤子裡。這個道理豬都懂,可是我們很多人不懂,很多人老在想自己該享受什麼待遇,自己死了以後會開個什麼規格的追悼會。你規格再高,不就是前肩和後腿放在盤子裡面了嘛!莊子說這東西你爭它幹啥呀?只要你是真實而自由地活著,那就是幸福的。

  建功立業與心靈自由

從上面講的我們可以看出,老子是以無為求有為,莊子是以無為求無為。那麼,禪宗是什麼?以有為求無為。老、莊、禪剛好是一個辯證法的發展關係。為什麼會有禪宗這樣一種思想?這就是我前面講的那個問題,儘管老莊一再地講無為,但是作為人也好、作為社會也好、作為民族也好、作為國家也好,是不可能無為的。那麼怎麼解決這個矛盾衝突?於是就有了禪宗。

真正的禪宗是在唐代出現的,因為隋唐之際有一個重大的政治體制改革——科舉制。我們都知道國家的幹部制度是一個大問題。秦漢實行的是“察舉制”,就是由組織部門到地方上去考察,或者由地方上向中央推薦。察舉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東漢末年一首民謠說的“舉孝廉,父別居”。推薦這個人是孝子、是廉士,結果他跟他爸不住一塊,說明他根本就是個不認爹孃的東西。所以到了三國的時候,曹操就提出“唯才是舉”。到了曹操的兒子曹丕的時候又改了制度,叫作“薦舉制”,也叫“九品中正制”,規定由專門的官員推薦人才,然後把這些人才拿來分成九等,叫九品。這個制度實行下來的結果是什麼呢?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因為來評的人就是高幹,他把高幹子弟評為上等,普通老百姓評為下等,或者不評等。所以到了隋唐就又換制度了,叫科舉。“科”就是考試、科考,通過考試來推薦官員叫科舉。這樣一來的結果是什麼呢?任何讀書人都有了做官的機會。第二個結果,就是這個時候的官是真正能上能下的,這個時候擺在讀書人面前就有了一個問題,如果你的仕途順利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你的仕途上不順利怎麼辦呢?我想起孟子的話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是儒家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請問如何獨善其身?請問如何求得心理上的安寧呢?

  在這樣一種制度下,禪宗應運而生。

佛祖發了一個誓:普度眾生。這就有一個問題了,普度眾生可不可能?如果普度眾生是可能的,那麼有一個前提,就是眾生必須有佛性,否則你不可能度他。所以禪宗有一個觀點,叫作眾生皆有佛性。那不光是人,阿貓阿狗都有佛性。眾生皆有佛性,我才能度他。這是第一條。下面我們要問,既然眾生皆有佛性,他怎麼就不是佛呢?佛教也要回答這個問題。禪宗告訴我們,因為他們執,什麼叫執?就是認死理,一根筋轉不過彎來,執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就是迷。執則迷,迷則不悟,叫執迷不悟。不覺悟所以他是眾生,成不了佛,也就是說佛與眾生的區別在於悟與不悟。你迷糊,你本來是個佛你也變成眾生了;你覺悟了,你本來是個眾生你就變成佛了。覺悟需要多少時間呢?剎那之間。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要有這句話?因為他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眾生皆有佛性,才可以普度。既然眾生都有佛性,我們就會問一個問題,壞人有沒有佛性?有!這叫有慧根。你必須承認壞人也有,否則你的眾生皆有佛性就不能成立,那壞人怎麼成佛呢?放下屠刀。只要你放下,所以也叫作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既然只要這一下、一剎那,那以後結論是什麼呢?該幹嘛你幹嘛!你要知道唐代的那些知識分子,韓愈、柳宗元、白居易,這些人他們還是很想有所作為的,他們也要解決人生解脫的問題。他們要在官場上出出進進,就要解決這個問題。

禪宗解決了他們的問題,我該幹嘛?我該當官我還當,我該做事我還是做,關鍵在我的心靈是不是自由的。我的身體可能不太自由,人在官場是身不由己,身不由己,心也不由己嗎?你心要“由己”啊!不過,你現在心不由己也不要緊,將來你退休的時候還可以立地成佛,它不就解決了?所以禪宗的高妙之處,就是它按照辯證法的這樣一個思路。它對這個世界做了徹底的否定,由於徹底,所以當它否定了一切以後,就變成了一切都可以不否定了,這是辯證法。所有的都否定了以後,就所有的都可以不否定了,也就自由了。

所以禪宗的得道途徑就是該幹嘛就幹嘛,這就叫作以有為求無為。實際上就是說,你什麼事情都可以做,你該做的都可以做,沒有關係,但是不要偏執,不要認為非得到什麼、非得當多大官、做到什麼級別。沒有這個執迷的心思,人就自由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禪宗出現以後,一直為中國知識界所喜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