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培訓>質檢員>

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分析

質檢員 閱讀(1.51W)

由於我國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傳統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通常是由建設單位一方說了算,使得早期的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很難走上規範化的軌道。那麼,下文是由yjbys小編為大家提供的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分析,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分析

  一、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1、質量意識薄弱。雖然國家反覆強調“質量第一”、“質量是工程的生命線”,但迫於工程進度的壓力,少數施工單位為了避免由於工期延誤引起業主提出索賠,不得不向“重進度輕質量”傾向,即在工期與質量發生衝突時,往往會是工期優先。一些工程沒能認真推行工程專案招標制、專案法人制、工程監理制、工程質量終身制。一些地方與單位行政干預嚴重,違反建設程式,任意壓縮合理工期,影響工程質量;資金不到位,資金運作有問題、壓價、要求承包方墊資、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壓縮質量成本和質量投入;招投標工作不夠規範,違規操作,虛假招標或直接發包工程導致低資質、無資質設計、施工、監理隊伍參與工程建設。

2、工程前期勘測設計不規範。個別水利工程建設專案的專案規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檔案,由於前期工作經費不足,規劃只停留在已有資料的分析上,缺乏對環境、經濟、社會水資源配置等方面的綜合分析,特別是缺乏較系統全面地滿足設計要求的地址勘測資料,致使方案比選不力,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嚴重滯後,整個前期工作做得不夠紮實,直接影響到工程建設專案的評估、立項、進度和質量等。

3、監理市場不規範,監理工作不到位。監理隊伍少,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部分人員無證上崗,工作責任心不強;監理市場不規範,監理單位存在“一條龍”、“同體監理”、“自行監理”現象,監理成“兼理”;監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廣度不夠,質量能力不強,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4、技術力量薄弱。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設計、施工單位的設計、施工人員的業務水平較低,對於某些複雜的技術問題無法很好地解決。加之有些人員有著“等、靠、要”的傳統思想,進取心不強,因此相對於日益發展的技術水平來講,他們的水平呈下降趨勢。如在施工工程中遇到地質較為複雜的情況,這些人員往往拿不出合理的方案,有時甚至做出錯誤的決策,難以承擔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二、提高水利工程質量的途徑

  1、強化工程質量意識。

首先,各級領導要加強水利工程質量意識。領導的質量意識是搞好水利工程質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以對人民負責和對歷史負責的責任心真正把工程質量工作落到實處。全面落實責任制,明確單位領導、專案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和具體工作人員責任,層層落實責任制,並加強監督和檢查。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專案負責人是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主管質量的技術負責人對工程質量負技術責任,具體工作人員為直接責任人。把工程質量的優劣作為對各級管理人員考核的重要內容。按照水利規範和技術要求,出現質量問題,要嚴格追究責任,必須堅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過、主要事故責任者和職工未受教育不放過、補救和防範措施不落實不放過”的原則,即三不放過原則,使工程施工人員真正負起責來。認真推行工程專案招標制、專案法人制、工程監理制、工程質量終身制,切實提高水利工程質量。面上要全力抓規模、抓精品、抓樣板。集中資金、捏緊拳頭辦大事,採取專業化施工,監理質監到位,按專案的施工程式、驗收程式和管理程式嚴格專案管理,克服水利工程專案零星分散,工程質量不高的問題。嚴格執行水利工程施工單位質量管理建設程式,根據《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規定》,施工單位必須按其資質等級及業務範圍承擔相應水利工程施工任務。必須接受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單位對其施工資質等級以及質量保證體系的監督檢查。要依照國家和水利行業有關工程建設法規、技術規程、技術標準的規定和設計檔案、施工合同的要求進行施工。

  2、建立科學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

質量保證體系是以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為目標,從施工準備、施工生產到竣工投產的全過程,運用系統工程的概念和方法,把各環節的質量管理活動組織起來,形成一個任務明確、職責和許可權互相協調、互相促進、高效的全方位質量管理體系,把施工單位的質量職能納入統一的質量管理系統,把各階段的工作質量和工程質量聯絡起來,通過資訊保證、組織保證、措施保證、制度保證、素質保證,從而使質量管理制度化、標準化、系統化、規範化。

  3、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1)嚴格施工隊伍的組織及管理人員的挑選。就施工隊伍而言:要求人員精良、技術嫻熟、作業水平高、施工經驗豐富;就管理人員而言:要求技術水平高、組織能力強、責任心強、現場指揮和解決問題能力強、身體素質好,能勝任長期野外工作。合理調配施工人員,確保各單項、分部或單元工程施工力量協調均衡。強化質量意識教育和業務技術培訓,努力提高人員素質;

(2)對“材料”的控制。材料是指施工所用的.建築原材料、半成品、構件和工程金屬結構及裝置等。材料的質量是形成工程專案實體質量的基礎。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對材料質量的控制應做到如下三點:嚴把材料進場關。對工程所用材料嚴格按照設計檔案及有關規程要求的各項技術指標進行料場、料源的選擇。原材料進場前,必須經質檢部門檢查認可,對不合格的原材料,絕不允許進入場地。加強施工現場材料控制。施工現場檢查也是對材料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儘管某一批材料的整體指標達到了技術標準要求,但由於個體材料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劣品,一旦用於工程中,就有可能影響工程質量,甚至造成質量事故。因此,必須加強現場控制,對個體材料跟蹤檢查,確保材料符合施工質量要求。

  4、提高對實施專案建設監理工作的認識。

由於我國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傳統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通常是由建設單位一方說了算,使得早期的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很難走上規範化的軌道。建設單位委託監理,有的認為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有的認為是根本不需要監理,有的只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或迫於建設程式制度的約束;有的把監理僅僅當作是檢查質量的工具使用,被認為是“高階質檢員”。即使被授予了“三控制”的權力,建設單位也認為“剝奪”了自己的權利,而承包商又認為監理人員是業主的利益代表,不把監理當作獨立的第三方看待。因此,要進一步提高對實施專案建設監理工作的認識,提高水利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