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留學>留學法國>

去法國留學用小說標註留法青春年華

留學法國 閱讀(1.97W)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赴海外求學。由於學費相對便宜和文化獨具魅力,法國受到眾多中國學生的青睞。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目光投向法國,將那片充滿著藝術氣息的土地想象成人生的新起點時,江蘇小夥姚中彬將自己留法六年的經歷和感悟進行整理,書寫進了一部部小說當中,從2009年起,他的三部作品在中國相繼出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用小說標註留法青春年華的姚中彬。“上國中,我就開始嘗試創作。14歲上高一的時候,就在一些報紙上發表了散文,還在全國得了一些獎。在大學的時候,我是文學社的社長,還弄過一個文學雜誌。寫小說也嘗試過,但是沒有寫完。在法國的這段經歷,特別是前三年的經歷讓我產生了很多的思考。”

去法國留學用小說標註留法青春年華

2002年,就讀於山東財政學院金融系大四的姚中彬獲得了去法國交流的機會。雖然毫無法語基礎,雖然這條路會更辛苦、更漫長,但姚中彬還是毅然來到了法國西部城市雷恩,在雷恩第一大學開始了旅法生活。提到初到法國的日子,姚中彬仍清楚地記得雷恩郊區的蘋果種植場,因為在那裡有一段獨特的打工經歷。“老闆性格很好,他鼓勵我們一邊工作一邊享受,就是我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吃他的蘋果。有一次,他要犒勞一下大家,做了一個很大的蘋果派。當時那裡環境不是那麼好,在他養豬、養牛的地方,就會有那種味道,但是大家都還挺開心的。這段經歷還是很美好的。而且每天早上工作的時候會聞到蘋果樹的芳香,感覺還是非常好的。”

姚中彬說,去法國留學的時候,他就暗下決心,不再向家裡要錢,要靠打工掙出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在最初的三年,由於語言水平較低和學業的壓力,他每天都過得很辛苦,可以歸結為“三部曲”——學習、打工、睡覺。為了生計,他曾經幹過12個不同的工種,甚至連搬家工人都當過。“實在是搬不動,而且從早到晚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在搬東西的時候,在樓梯裡,手會蹭到牆壁,都蹭破了,還老是掉下來。但是當時找不到工作,只有幹這種體力活。”

不服輸、不放棄的性格使姚中彬挺過了這最初的三年。更重要的是,他沒有迷失方向,也沒有忘記自己來法國的目的。留學的第四年,他離開了雷恩,選擇了風光秀麗的海濱城市尼斯,用姚中彬的話說,“因為地中海的天空真是藍得讓人心醉,無法形容”。在這裡,他決心認真、系統地學習法語,以便能在更好的學校深造。

前三年的忙碌打工讓他有了一點積蓄,這一年他也有了一些閒暇時光,可以在地中海的陽光下發呆或者思考一些問題,而這些思考變成了文字和故事。很快地,他完成了第一部小說《地中海左岸》,並在網路上發表。這部關注留學生情感問題的小說很快在留學生圈子裡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而第二部小說《左岸右盼》關注同一群體,不過這回他選擇了連載的方式。期間,姚中彬因為申請新的學校不得不中斷創作。當他辦好入學手續,重新坐在寓所的電腦前,開啟小說連載的頁面時,發現居然有那麼多人在等著他續寫下去。帶著感動和感激,他將故事繼續寫了下去。

其實地中海並不分左岸、右岸,塞納河橫穿而過的巴黎才有左岸、右岸。18世紀以來,塞納河南岸,也就是左岸地區文人和社會名流聚集,沙龍、咖啡館更是成為他們經常聚會的場所。漸漸地塞納河左岸成為了藝術和思想的“高地”。而在姚中彬心中,“左岸”一詞則包含著許多細膩的感情,感性而憂鬱。“我覺得在法國左岸、右岸代表特別的意思。我寫的這個故事是灰色調的,但是故事又發生在陽光明媚的地中海,就是一個看似陽光燦爛,看似讓人羨慕的狀態裡面也會有陰霾,所以叫《地中海左岸》,而且左岸比較有人文的感覺。第二個小說的故事也跟地中海兩邊有關,因為女主人公最後去了北非,一個在左,一個在右,所以叫《左岸右盼》。”

接踵而至的第三部小說《巴黎地下鐵》,姚中彬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更廣大的群體——留法華人。在巴黎大區生活著數十萬華人,巴黎市內更是先後形成了十三區和美麗城這兩個華人聚集區。和美麗城的寓意相反,這裡的華人過著糾結、貧苦、混沌的生活。當姚中彬在巴黎地鐵裡和他們擦身而過時,他禁不住對他們的身世產生了好奇。於是在課餘時間,他經常走訪這兩個華人聚集區,他們的坎坷經歷讓他唏噓不已,於是在完成《巴黎地下鐵》時,他在扉頁上寫到“謹以此書獻給在異國他鄉漂過和漂著的人”。

2008年從法國高等經濟與商業研究學院獲得國際貿易和管理學碩士後,他選擇回國創業,創辦了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希望將《巴黎地下鐵》搬上大熒幕。記者最近在北京採訪姚中彬時,他剛剛過了30歲生日。這段時間,他受中國法語聯盟的邀請在十餘座城市進行演講,他的聽眾大多是學生。這些學生中很多人即將奔赴法國,開始留學生活。姚中彬說,看著這些學生,就像看到了過去的自己,“我覺得留學只是一種經歷吧。去留學當然會得到很多東西,但當你離開自己的國家和城市的時候,你也會失去很多東西。而且在國外,你會忍受很多的孤單、孤獨,覺得融不進去。不要把它想得太美好。”

學校名稱:馬來西亞瑪希隆大學 ? 所在位置:泰國,Bangkok學校設定型別:建立時間:1943年學歷:本科 專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23196人院校

2月29日電 據馬新社報道,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部暫停發出外國學生抵馬的落地簽證及社交簽證,並不影響他們前來大馬。高教部長拿督斯里卡立諾丁28日指出,大馬作為一個在區域內提供低開銷的教育樞紐,將繼續成為真正有意來馬求學生的選擇。

“有意來馬求學的海外學生,他們可到相關網站瀏覽,即如本地學生瀏覽國外網站一樣。”他28日見證首要大學與泰國國立瑪希隆大學熱帶醫學系籤合作解備忘錄後,召開新聞釋出會時,這麼說。

此外,卡立諾丁說,他們也能從曾來大馬升學的朋友取得相關資訊。

為免不法分子濫用學生簽證從事非法活動,政府最近宣佈,將暫停發出外國學生抵馬的.落地簽證及社交簽證,內政部也一併廢除外國人可持社交簽證在馬國逗留三個月,以物色大專學府的條例。

2月28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道,2月28日,日本福島縣郡山市的臨時安置房內充滿了歡聲笑語。而給被臨時安置在這裡避難過冬的日本居民帶來歡樂的,確是中國的留日學子。

這些中國留日學人是來自中國上海理工大學的學生及教授,這一次前赴福島縣的大約50人。他們抱著“感恩之心”為因地震及核事故疏散至此的約20名居民包餃子並共同分享,氣氛融洽。

除調料外,餃子餡全部使用了福島產的大白菜、韭菜和豬肉。在臨時安置房一角的生活復興援助中心的廚房裡,學生們或切菜或揉麵,準備了90人份的餃子。

學生中有一名名叫李婷的同學,現今正讀大學三年級。她是一名來自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災區的同學。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力挺失去了親友。當她跟隨著同學和老師來到福島縣後,看到當地的日本居民因為福島核電站事故沒有解決,只能安置在臨時住房中,不能返回家園,李婷“感同身受”。最初,聽說要到福島來慰問,李婷與其他同學都有些擔心,但現在他們完全“把心放在肚子裡了”,“來福島後大家都接受了輻射量檢查,數值沒有問題,回到中國後會告訴大家福島是安全的”。

與學生們邊聊天邊包餃子的富岡町居民大巖千惠子說:“臨時廚房空間狹小,之前沒包過餃子。這些餃子汁多有嚼勁,非常好吃,真是太高興了。”

中國的學生們表示將在回國後將介紹福島的現狀,消除地震及核事故的負面影響,幫助震後呈下滑趨勢的赴日遊逐步恢復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