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計算機>計算機硬體>

cpu二級快取有什麼用

計算機硬體 閱讀(6.19K)

快取依據讀取速度和容量進一步分為一級和二級。在CPU需要資料的時候,遵循一級快取→二級快取→記憶體的順序,從而儘量提高讀取速度。這樣“快取+記憶體”的系統就同時兼具了速度和容量的優點。下面跟YJBYS小編一起了解一下cpu二級快取吧!

cpu二級快取有什麼用

  AMD和Intel:巨大差異皆因設計不同

提到二級快取容量的差距,還得從兩大CPU巨頭對一級快取的理解說起。對,沒看錯,就是平常曝光率遠遜於二級快取的“一級快取”!它才是造成上面提到巨大差異的“罪魁禍首”。

現今的CPU中,Intel對一級快取的理解是“資料程式碼指令追蹤快取”,即是說一級快取中儲存的其實只是二級快取中資料和指令的地址,而不是這些資料和指令的複製。二級快取的容量相當程度上影響了IntelCPU的效能。

相比之下,AMD對一級快取的`定位是“實資料讀寫快取”,即二級快取中的一部分資料都要在一定的規則下搬到一級快取中。

不僅在一級快取的工作方式上有區別,而且AMD的CPU在一級快取的大小上還佔有優勢,以AMDAthlon64X26000+AM2(盒)為例,兩個核心各配備64KB資料快取記憶體、64KB指令快取記憶體。而價格稍高的IntelCore2DuoE6320(三年盒),兩個核心各配備32KB資料快取記憶體、32KB指令快取記憶體。

當然,上面只是Intel的AMD的CPU二級快取巨大差異的主要原因。事實上CPU對二級快取容量的“敏感”與否還受到諸如記憶體控制器,流水線長度、頻率、匯流排架構和指令集等等多方面的影響。在多核CPU中還關乎各個物理核心之間的資料交換問題。

在多核心CPU中,對二級快取的利用效率有高有低。簡單的說,Intel新一代Core架構二級快取的利用最為優秀,AMD的AthlonX2系列次之,較老的PentiumD(PentiumEE)系列最差。

幾年時間裡,二級快取從小小的64KB一舉增長到了8MB,整整128倍!越來越大的二級快取是不是真的換來了CPU效能同樣“突飛猛進”發展?還是隻不過是Intel和AMD聯手玩的數字遊戲?

其實,二級快取容量對效能的影響是漸漸減弱的,當二級快取從沒有增長到128KB時,帶來的效能提升可能是直線上升的。但是當它從2MB增長到4MB的時候,可能使用者甚至感覺不到效能的提升。這是因為在當前CPU所處理資料的過程中,幾乎無時不刻需要用到128KB以下的快取,但是需要用到1MB以上快取的時候很少(2%左右)。因此雖然二級快取越漲越大,實際上對CPU效能的影響卻是越來越小的。

文章開頭的兩款CPU,二級快取巨大的差異並不會最終表現在CPU速度上。因此,完全不必要盲目追求二級快取的高容量,夠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