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計算機>網路技術>

第三層交換與路由器的比較

網路技術 閱讀(8.7K)

在過去,網路中的資料大都遵守"80/20"規則,即網路中只有大約20%的資料包是通過骨幹路由器與中央服務器或企業網路的其他部分進行通訊,而80%的網路流量主要仍集中在不同的部門子網內。而現在,情況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以至形成了"20/80"規則。

第三層交換與路由器的比較

為了應付不斷增長的資料流量,共享介質型的網路紛紛被交換型網路所替代。這種變化對原來用於網路分段的傳統路由器產生了直接的衝擊。鑑於大部分的資料流量都跨越 IP子網,路由器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網路傳輸的瓶頸。

傳統的路由器主要功能是實現路由選擇與網路互聯,即通過一定途徑獲得子網的拓撲資訊與各物理線路的網路特性,並通過一定的路由演算法獲得達到各子網的最佳路徑,建立相應路由表,從而將每個IP包跳到跳(hop to hop)傳到目的地; 其次,它必須處理不同的鏈路協議。IP包途經每個路由器時,需經過排隊、協議處理和定址選擇路由等軟體處理環節,造成延時加大。

同時路由器採用共享匯流排方式,總的吞吐量受到限制,當用戶數量增加時,每個使用者的接入速率降低。路由器更注重對多種介質型別和多種傳輸速度的支援,而目前資料緩衝和轉換能力比線速吞吐能力和低時延更為重要。雖然路由器的效能最近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大約達到1Mpps,但採用這種路由器的費用也高得驚人。

和路由技術相比,交換技術的好處就是速度快,當網路規模很大時,高速、大容量路由器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由於現代通訊網路大都採用光纖技術,所以現在資料網路的主要瓶頸是節點路由器。現在的第三層交換、路由交換或其他名詞都是這種思路的結果。雖然第三層交換最初是為區域網設計的,它採用目的IP地址進行交換,但是現在這種技術也已經開始在廣域網中使用。

第三層交換在現在的網路建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不需要將廣播封包擴散,而是直接利用動態建立的MAC地址來通訊,如IP地址、ARP等,具有多路廣播和虛擬網間基於IP和IPX等協議的路由功能,這方面功能的順利實現,主要依靠專用積體電路(ASIC)。把傳統的路由軟體處理的指令改為ASIC晶片的嵌入式指令,從而加速了對包的轉發和過濾,使得高速下的線性路由和服務質量都有了可靠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