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計算機>計算機四級>

2017計算機四級軟體測試工程師選擇題專練

計算機四級 閱讀(1.58W)

計算機等級考試越來越受到同學們的重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計算機四級軟體測試工程師選擇題專練,希望對大家的複習有所幫助!

2017計算機四級軟體測試工程師選擇題專練

  選擇題

1.下列軟體屬性中,軟體產品首要滿足的應該是________。

(A)功能需求

(B)效能需求

(C)可擴充套件性和靈活性

(D)容錯、糾錯能力

2.對於維護軟體的人員來說。使用質量是________的結果。

(A)功能性

(B)可靠性

(C)可維護性

(D)效率

3.軟體規劃階段實際上指的是________。

(A)需求獲取和定義階段

(B)資料獲取和定義階段

(C)測試用例設計規劃階段

(D)產品實施規劃

4.在需求獲取與定義階段就開始建立,以後要不斷細化和完善的文件是________。

(A)使用者手冊

(B)外部設計規格說明

(C)內部設計規格說明

(D)測試計劃手冊

5.在模組測試的過程中,採用自底向上的測試比自頂向下的測試________。

(A)好

(B)差

(C)一樣

(D)不確定

6.黑盒測試是從________觀點出發的測試,而白盒測試是從________觀點出發的測試。

(A)開發人員、管理人員

(B)使用者、管理人員

(C)使用者、開發人員

(D)開發人、使用者

7.從已經發現故障的存在到找到準確的故障位置並確定故障的性質,這一過程稱為________。

(A)錯誤檢測

(B)故障排除

(C)測試

(D)除錯

8.下列關於邏輯覆蓋的敘述,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

(A)條件覆蓋的檢錯能力較判定覆蓋強,但有時達不到判定覆蓋的要求

(B)判定覆蓋包含了語句覆蓋,但它可能會使一些條件得不到測試

(C)判定/條件覆蓋包含了判定覆蓋和條件覆蓋的要求,實際上不一定達到覆蓋的標準

(D)凡滿足條件組合覆蓋標準的測試用例,也必然滿足其他所有覆蓋種類的覆蓋標準

9.傳統整合測試的主要方法有兩個,一個是________,另一個是________。

(A)白盒測試方法、黑盒測試方法

(B)漸增式測試方法、非漸增式測試方法

(C)等價類劃分方法、邊界值分析方法

(D)因果圖方法、錯誤推測法

10.下列測試方法中,不屬於白盒測試技術的是________。

(A)判定覆蓋

(B)語句覆蓋

(C)條件組合覆蓋

(D)邊界值分析

11.以下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

(A)軟體產品的質量越高,釋出後維護成本就越低

(B)在軟體測試中一般只需要執行預先設計的所有測試案例

(C)通常應該在需求階段設計系統測試案例,以此作為需求檢查的輔助手段

(D)發現和修復產品中的軟體缺陷越早,開發費用就會越低

12.在銀行的活期存摺賬戶管理軟體中,要求可以輸入一個賬戶的每筆交易的金額。若規定存入的金額的有效取值範圍使1.00元至99 999 999.99元。若考慮使用邊界值分析設計關於這個金額的測試用例,下列屬於它的邊界值是________。

(A)2,9 999 999

(B)1.01,99 999 999.99

(C)99 999 999.98,9.99

(D)0.99,100 000 000.00

13.下列哪一項內容通常屬於易用性測試的範圍是________。

(A)安裝與解除安裝測試

(B)系統故障頻率

(C)聯機文件中斷開的連結

(D)中文版與英文版的一致

14.下列關於軟體測試自動化,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無法依靠人工完成的測試活動均可以通過測試自動化完成

(B)輸出結果不明確的測試不適合自動化

(C)是否採用測試自動化與所開發的應用軟體專案的性質無關

(D)與手工測試相比,採用自動化測試可以明顯的提高測試質量

15.關於人工測試方法,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走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是一系列規程和錯誤檢查技術的集合

(B)同行評審的文件是一種過渡性的文件,不是公開的正式文件

(C)桌上檢查的文件是一個最終可交付的文件

(D)評審是一項很浪費時間的活動,會減緩專案的進度

16.軟體效能測試的目標有________。

(A)發現(和改正)軟體效能缺陷

(B)效能調優

(C)能力檢驗和規劃

(D)以上全部

17.下列關於面向物件軟體測試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

(A)面向物件軟體的白盒測試不能不加改變地照搬傳統軟體的白盒測試準則

(B)在存在多型的情況下,為了達到較高的測試充分性,應對所有可能的繫結都進行測試

(C)假設類B是類A的子類,如果類A已進行了充分的測試,在測試類B時不必測試任何類B繼承類A的成員方法

(D)對於一棵繼承樹上的多個類,處於葉子節點的類也需要測試

應用軟體的效能測試主要包括________。

(A)併發測試

(B)負載測試和壓力測試

(C)配置測試和效能調優

(D)以上全部

19.下列相容性不屬於軟體相容性的考慮範疇的是________。

(A)與外設的相容性

(B)與不同類軟體的相容性

(C)與瀏覽器的相容性

(D)與中介軟體的相容性

20.下列關於Web應用軟體的系統安全檢測與防護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

(A)對系統安全漏洞的檢測同樣也屬於測試的範疇

(B)Web應用軟體的安全性僅與Web應用軟體本身的開發相關

(C)系統安全檢測與防護應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來完成,僅僅經過入侵檢測和漏洞掃描是不夠的,在這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建立完善的安全策略

(D)訪問安全是指控制外界對主機的訪問,從而減少甚至避免非法的訪問和使用

  選擇題答案解析:

1.分析:外部質量是針對要求的滿足程度而言的,是表徵軟體產品在規定條件下使用時,滿足規定的和隱含的要求的程度而內部質量則主要是根據軟體產品的情況給出的,內部質量是表徵軟體產品在規定條件下使用時,決定其滿足規定的和隱含的要求的能力的產品屬性的全體。故選項A和C敘述剛好顛倒,選項B中的性質都是屬於軟體的質量特性的,而選項D中關於使用質量的敘述是完全正確的。

2.分析::驗證是檢查軟體開發的.各個階段過程活動的結果是否滿足規格說明的描述,證實各階段和階段之間的邏輯協調性、完備性和正確性。確認是證實在一個給定的外部環境中軟體的邏輯正確性,即是否滿足使用者的要求。Bohem給出了一個經典定義:驗證是檢查我們是否正在正確地建造一個產品,它強調的是過程的正確性。而確認是檢查我們是否在建成一個正確的產品,它強調的是產品的正確性。

3.分析:軟體測試生存週期模型描述了軟體測試的全過程: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和迴歸測試等。

4.分析:自底向上測試與自頂向下測試策略都是增量式的測試,軟體是分層設計的,主模組呼叫子模組,子模組又依次呼叫更低層次的模組,依此類推。在自底向上單元測試的策略中,應首先測試最底層的模組,利用輔助的測試驅動模組呼叫他們並傳遞測試資料,然後再測試更高層次的模組,再較高層次的模組測試中可以直接呼叫已測試過的較低層次的模組。在自頂向下測試中,首先測試的則是頂層模組,無須編寫驅動模組,但要使用樁模組,當頂層模組被證明無誤後,在測試下一個高層次的模組。

5.分析:在各個時期進行的軟體測試,其依據都是不同的,測試用例的設計應該與各個時期的文件有關,故測試用例的設計與需求規格說明書,程式複雜程度,源程式都是有關的。而專案的開發計劃是為程式的開發做準備的,與測試無關。

6.分析:在黑盒測試中,這些測試策略基本上都要考慮輸入條件的組合,但是基於因果圖的方法就是著重檢查輸入條件組合的一種測試方法。

7.分析:題目要求達到100%的判定覆蓋率,即要求所以的判定真假都至少執行一次,故我們取定(A=12,B=7)和(A=7,B=10)兩組測試用例,即可滿足題目要求。

8.分析:單元測試主要從下面五個基本特徵進行測試,分別是:模組介面、區域性資料結構、獨立路徑和出錯處理。故不能完成的測試是系統功能,這通常是在系統測試時進行的。

9.分析:考察各種邏輯覆蓋的關係:

條件組合覆蓋>判定覆蓋>語句覆蓋(即如果達到條件組合覆蓋,就達到判定覆蓋和語

句覆蓋;如果達到判定覆蓋,就達到語句覆蓋,下面類似理解)。

條件組合覆蓋>條件覆蓋。

條件覆蓋不一定包含判定覆蓋、語句覆蓋。

判定覆蓋不一定包含條件覆蓋。

路徑覆蓋>判定覆蓋>語句

10.分析:評審是一種軟體開發前期階段人工測試的方法,主要是發現缺陷,並通過評審標準檢查軟體文件,故選項A、選項B和選項D都與軟體評審有關。而評審這一階段是不需要依靠測試資訊的。

11.分析:Myers提出的軟體缺陷的群集現象是指:測試後程序中殘餘的錯誤數目與該程式中已發現的錯誤數目成正比。即一個功能部件已發現的缺陷越多,找到它的更多未發現的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大。

12.分析:根據等價類劃分法設計測試用例的原則。

13.分析:自動測試指令碼最好採用模組化方法。

14.分析:增量測試策略首先要對程式的每個程式單元或程式部件單獨進行測試,這種測試便是單元測試或模組測試或部件測試。在單元測試時,程式設計師必須編寫一個驅動模組,用來呼叫被測模組並向其傳送測試資料,若該模組呼叫了其他模組,程式設計師必須編寫一個樁模組,用來代替被呼叫的模組。

15.分析:軟體的效能是軟體的一種非功能特性,響應時間軟體效能指標之一,響應時間是指系統對請求作出響應的時間,對於單機的沒有併發操作的應用系統而言,人們普遍認為響應時間會是一個合理且準確的效能指標,但是要指出的是,在實際測試中,響應時間的絕對值並不能直接反映軟體效能的高低,軟體效能的高低實際上取決於使用者對響應時間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