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計算機>計算機三級>

2015全國計算機三級考試《資料庫技術》模擬試題(十)答案及解析

計算機三級 閱讀(1.87W)

  一、單選題

2015全國計算機三級考試《資料庫技術》模擬試題(十)答案及解析

1.A【解析】資料庫應用系統邏輯設計階段工作內容分為三部分: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資料庫事務概要設計、應用程式概要設計。其中Ⅳ系統總體框架設計應該屬於資料庫概念設計。

2.B【解析】B項中資料庫概念設計的目標:定義和描述應用領域涉及的資料範圍;獲取應用領域或問題域的資訊模型;描述清楚資料的屬性特徵;描述清楚資料之間的關係;定義和描述資料的約束;說明資料的安全性要求;支援使用者的各種資料處理需求;保證資訊模型方便地轉換成資料的邏輯結構(資料庫模式),同時也便於使用者理解。A項在資料庫概念設計階段,將具有相同屬性特徵的同類物件抽象為實體集,然後用一個有意義的名詞或名詞短語為每一個實體集命名。C項資料庫物理設計階段的目標是設計一個儲存空間佔用少、資料訪問率高和維護代價低的資料庫物理模式。D項物理模式評估中對資料庫物理設計結果從時間、空間和維護等方面進行評估,從多種可行方案中選擇合理的資料庫物理結構。綜上所述,B項錯誤。

3.B【解析】事務是併發控制的基本單位。所謂的事務,它是一個操作序列,這些操作要麼都執行,要麼都不執行,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工作單位。在資料庫應用系統設計中,事務的特性之一就是一致性,即在和使用者的互動過程中,保證資料的一致性。其他三項都是事務長時間和使用者互動帶來的壞處。當事務長時間和某個使用者進行互動時,導致其他使用者需要等待該事務結束以獲取資源,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同事務的併發度,同時因為長時問的互動導致資源被使用者佔用的時間過長,將會增大死鎖的可能性,系統在執行檢查點操作時,所有的事務處理都被暫時中止,長時間的事務影響檢查點的效果。

4.A【解析】隨著資料庫的執行,資料庫中的資料會不斷改變,為了確保資料庫的正常執行,需要資料庫管理員對資料庫空間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和預測。其中的重點是監控空間增長比較快的表,對這些表的監控就能達到對資料庫空間的增長的良好預測。當資料庫所在的空間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時,可以考慮將一些不再使用的資料轉移到其他儲存裝置上。不同的資料庫管理系統有著不同的邏輯實現結構,因此資料庫空間管理辦法隨資料庫管理系統不同而不同。

5.C【解析】資料庫物理設計主要步驟包括:資料庫邏輯模式調整;檔案組織與存取設計;資料分佈設計;安全模式設計;確定系統配置;物理模式評估。其中將關係模式和相關檢視轉換為特定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可支援的表和檢視不屬於物理設計的範疇。

6.B【解析】SQL中的集合操作符IN、EXCEPT、INTERSECT和UNION的用法分別為:①IN,確定給定的值是否與子查詢或列表中的值相匹配,選擇與列表中的任意一個值匹配的行;②EXCEPT,指在第一個集合中存在,但是不存在於第二個集合中的資料;③INTERsECT,是指在兩個集合中都存在的資料;④UNION.操作符用於合併兩個或多個SELECT語句的結果集,對於UNION操作符,請注意,UNION內部的SELECT語句必須擁有相同數量的列。列也必須擁有相似的資料型別。同時,每條SELECT語句中的列的順序必須相同。要返回A和B相同的商品,則選項I中先查出B購買的商品號,並且使用IN操作符,查出A購買的商品號且該商品號同時也在B購買的商品號結果集中,即滿足了A和B都購買的商品號,符合要求。選項Ⅱ中的EXCEPT操作符使得查詢出的結果為A購買的商品減去B購買的商品,不符合要求。選項Ⅲ的ECT操作符表示兩個結果集都存在的商品號,即既屬於A又屬於B的商品號,符合要求。選項Ⅳ中的UNION操作符表示兩個結果集的合併,即包括A購買的商品也包括B購買的商品,不符合要求。

7.B【解析】從功能上講,資料庫應用系統設計包括下列四個層次:①表示層,位於最外層,離使用者最近,用於顯示資料和接受使用者輸入的資料;②業務邏輯層,表示層和資料訪問層之間通訊的橋樑,主要負資料的傳遞和處理,例如資料有效性的檢驗、業務邏輯描述相關功能。業務邏輯層概要設計包括:結構、行為、資料介面、故障處理、安全設計、系統維護與保障等方面的內容。③資料訪問層,主要實現對資料的儲存和讀取操作;④資料持久層。由上述可知,業務邏輯層的主要任務是梳理DBAS的各項業務活動,將其表示為各種系統構件(如類、模組、元件等),因此構件設計屬於業務邏輯層。

8.A【解析】資料庫選用中該注意考慮應用系統的可用性、可靠性和連續性要求、資料庫環境,如作業系統要求等。在存在大資料的情況下,還應該考慮到資料庫對大資料的處理能力。雖然關係資料庫均採用比較統一的SQL語句對資料庫中的資料進行維護,但是不同的資料庫產品提供不同的應用程式介面,因此在更換資料庫產品後,一般原有的應用程式和資料庫的介面會失效,需要重新修改應用程式。

9.D【解析】分散式資料要達到的目標是:本地自治、非集中式管理、高可用性、位置獨立性、資料分片獨立性、資料複製獨立性、分散式查詢處理、分散式事務管理、硬體獨立性、作業系統獨立性、網路獨立性、資料庫管理系統獨立性。並行資料庫的目標是高效能和高可用性,通過多個處理節點並行執行資料庫任務,提高整個資料庫系統的效能和可用性。

10.C【解析】UML類圖中一對多的關係用1:*表示,ER圖的一對多的關係用1:m表示。ER圖中的關係寫在UML類圖相對應的一邊,即原來的關係(3,6)和(10,50)分別對應原來的UML中的學生與課程的關係和課程與學生的關係。

11.A【解析】聚類將一個數據集中的資料進行分組,使得每一組內的資料儘可能相似,而不同組問的資料儘可能的不同。它與分類的一個不同點在於,它強調同一個組中的物件有較高的相似度,不同組中的物件之間差別很大。分類和聚類的區別在於,分類事先知道有哪些類別可以分。聚類事先不知道將要分成哪些類,需有聚類演算法來自動確定。綜上可知,演算法A屬於聚類演算法。

12.C【解析】範圍劃分明顯有利於範圍查詢和點查詢,s包含資料比較少,適合對s採用複製的方法。

13.B【解析】包含INTO子句的SELECT語句的語法格式為:SELECT查詢列表序列INTO<新表名>FROM資料來源。

14.A【解析】資料庫系統實施活動包括建立資料庫、裝載資料、應用程式的編碼和除錯以及資料庫的試執行。其中Ⅰ項屬於定義資料庫結構,Ⅱ項屬於應用程式的編碼和除錯,Ⅵ項屬於資料庫的試執行。

15.C【解析】資料庫效能優化和資料庫的外部環境有很大關係,例如在網路頻寬過窄的情況下導致資料庫速度訪問緩慢時,則單獨對資料庫本身優化無法取得很好的效果;物化檢視是預先計算並儲存表連線或聚集等耗時較多的操作結果,這樣,在執行查詢時大大提高了讀取速度。物化檢視有很多方面和索引很相似:使用物化檢視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查詢效能;物化檢視對應用透明,增加和刪除物化檢視不會影響應用程式中SQL語句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物化檢視需要佔用儲存空間,當基表發生變化時,物化檢視可以手動重新整理也可以定時自動重新整理;儲存過程是相當於載入到資料庫上的.模組,因此再次執行時不用重新編譯,但其與資料庫管理系統繫結,因此如果在更改資料庫管理系統時,需要重新繫結儲存過程。在資料庫效能優化期間有可能改動原有的符合正規化。

16.B【解析】資料分配方式有四種:①集中式,所有資料片段都安排在同一個場地上;②分割式,所有資料只有一份,它被分割成若干邏輯片段,每個邏輯片段被指派在一個特定的場地上;③全複製式:資料在每個場地重複儲存。也就是每個場地上都有一個完整的資料副本;④混合式:全域性資料被分為若干個資料子集,每個子集都被安排在一個或多個不同的場地上,但是每個場地未必儲存所有資料。這是一種介乎於分割式和全複製式之間的分配方式。

17.C【解析】0DS(Operational Data Store)是資料倉庫體系結構中的一個可選部分,ODS具備資料倉庫的部分特徵和OLTP系統的部分特徵,它是“面向主題的、整合的、當前或接近當前的、不斷變化的”資料。第一類ODS資料更新頻率是秒級,第二類ODS的資料更新頻率是小時級,第三類ODS的資料更新頻率是天級,上述三類是根據資料更新的速度劃分的,ODSIV:第四類ODS是根據資料來源方向和型別劃分的。

18.A【解析】資料庫的完整性是指資料庫中資料的正確性、一致性和相容性。觸發器是SQL server提供給程式設計師和資料分析員來保證資料完整性的一種方法,它是與表事件相關的特殊的儲存過程,觸發器經常用於加強資料的完整性約束和業務規則等。事務是以可控的方式對資料資源進行訪問的一組操作,事務的隔離性使得事務之間的互動程度有著嚴格的定義,保護了資料的完整性。Ⅲ中數字簽名是用於資料防篡改,Ⅳ定義主碼是用於實體的完整性。

19.A【解析】在UML模型中,協作圖主要用於描述物件在空間中如何互動,即除了動態互動,它也直接描述了物件如何連結在一起的情形。狀態圖主要用於描述一個物件在其生存期間的動態行為,表現為一個物件所經歷的狀態序列,引起狀態轉移的事件,以及因狀態轉移而伴隨的動作。一般可以用狀態機對一個物件的生命週期建模,狀態圖用於顯示狀態機,重點在與描述狀態圖的控制流。順序圖主要用於描述指定的一組物件是如何互動的,它著眼於訊息佇列,也就是在訊息間如何傳送和接收資訊。部署圖描述的是系統執行時的結構,展示了硬體的配置及其軟體如何部署到網路結構中。一個系統模型只有一個部署圖,部署圖通常用來幫助理解分散式系統。

20.D【解析】資料庫管理員的職責有:①資料庫的轉儲和恢復;②資料庫安全性、完整性控制;③資料庫效能的檢測和改善;④資料庫的重組和重構。

21.C【解析】前三句賦予使用者U1對T表INSERT,UPDATE,DELETE的許可權,第四句拒絕UPDATE許可權。所以使用者的操作許可權是INSERT,SELECT,DELETE。

22.D【解析】觸發器是一種特殊的儲存過程,其特殊性在於它不需要使用者來呼叫,而是當用戶對錶中的資料進行UPDATE、INSERT和DELETE操作時自動觸發執行。觸發器通常用於保證業務規則和資料完整性,其主要優點是使用者可以用程式設計的方法來實現複雜的處理邏輯和業務規則,增強了資料完整性約束的功能。

23.C【解析】聚集檔案是一種具有多種記錄型別的檔案,它儲存了來自多個關係表的資料,每個關係表對應檔案中的一種記錄型別。聚集檔案將不同關係表中有關聯的記錄儲存在同一磁碟塊內,從而減少資料庫多表查詢操作時的磁碟訪問次數,提高系統I/O速度和查詢處理速度。該題中使用者頻繁對兩個表進行關聯查詢,符合聚集檔案的特性,因此採用聚集檔案能有效提高查詢效率。

24.C【解析】每個遊標都有一個當前行指標,當遊標開啟後,當前行指標自動指向結果集的第一行資料,INSENSITIVE關鍵字用以建立由該遊標使用的資料的臨時複本。對遊標的所有請求都從tempdb中的該臨時表中得到應答。因此,在對該遊標進行提取操作時,返回的資料中不反映對基表所做的修改,並且該遊標不允許修改。使用SQL-92語法時,如果省略INSENSITIVE,任何使用者對基表提交的刪除和更新都反映在後面的提取中。當“@@FETCH_STATUS=0”時,表示的含義是FETCH語句成功;“@@FETCH_STATUS=-1”時,FETCH語句失敗或行不在結果集中;“@@FETCH_STATUS=-2”時,提取的行不存在;關閉遊標之後,可以通過OPEN語句再次開啟該遊標。

25.B【解析】從資料庫中查出沒有選課的學生姓名和所在系,則在學生表中查出選課表中沒有的學生即可。在這裡採用LEFT JOIN來連線查詢。並且要求選課表中的學生學號為NULL。

26.C 【解析】完整備份是將資料庫的全部內容均備份下來;差異備份是備份資料庫相對最近的完全備份之後對資料庫的修改部分;日誌備份是備份自前一次備份之後的日誌內容。第一次資料庫備份要求是完整備份,日誌備份不能還原資料庫物理損壞的情況。每個事務日誌備份的序列都必須在執行完整備份或差異備份之後啟動,所以C錯。

27.C【解析】資料庫映象是一種簡單的策略,具有下列優點:①增強資料保護功能。資料庫映象提供完整或接近完整的資料冗餘,具體取決於執行模式是高安全性模式還是高效能模式;②提高資料庫的可用性。發生災難時,在具有自動故障轉移功能的高安全性模式下,自動故障轉移可快速使資料庫的備用副本線上(而不會丟失資料)。在其他執行模式下,資料庫管理員可以選擇強制服務(可能丟失資料),以替代資料庫的備用副本;③提高生產資料庫在升級期間的可用性。因為資料庫映象技術需要額外存放資料的空間,所以會增加應用成本。

28.D【解析】內聯表值函式的返回值是一個表,該表的內容是一個查詢語句的結果;內聯表值函式的使用與檢視非常相似,需要放在查詢語句的FROM子句中,作用很像是帶引數的檢視;內聯表值函式通過SELECT語句填充函式返回的表值。

29.A【解析】對於經常在其上需要執行查詢操作並且資料量很大的表,可以考慮建立索引;對於經常出現在where子句、order by子句和group by子句中的屬性就可以考慮使用索引;對於前後都是%的列查詢不會訪問索引,因此不適合建立索引。

30.A【解析】公共雲指的是雲以即用即付的方式提供給公眾。私有云是指不對公眾開放的企業或組織內部資料中心的資源。

  二、應用題

1.第一空:元元模型層

第二空:使用者模型層

【解析】UML語義的四層建模概念框架分別是:元元模型層、元模型層、模型層和使用者模型層。

2.聚集

【解析】在UML中,聚集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關聯,它表示類之間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3.資料吞吐量

【解析】資料庫吞吐量指的是系統在單位時間可以完成的資料庫事務數量。

4.正確

【解析】兩段鎖協議是指所有事務必須分兩個階段對資料項加鎖和解鎖:①在對任何資料進行讀、寫操作之前,要申請並獲得對該資料的封鎖;②每個事務中,所有的封鎖請求先於所有的解鎖請求。加鎖協議中兩階段加鎖協議主要是為了防止事務間的相互干擾,進而保證事務排程的正確性。

5.輪轉法

【解析】並行資料庫中一維資料的劃分方法如下:

(1)輪轉法:最適合於掃描整個關係;

(2)雜湊劃分法:比轉轉法更適合點查詢,也適合順序掃描關係;

(3)範圍劃分法:明顯利於範圍查詢和點查詢。

TED表

【解析】在SQL Server 2008中,對於更新操作的觸發器,系統將產生兩張邏輯工作表,即DELETED表和INSERTED表。DELETED表用於儲存更新前資料,INSERTED用於更新後的資料。

able

【解析】Google的雲資料庫是一個分散式的結構化資料儲存系統,稱為Bigtable。

8.292

【解析】RAID5是一種儲存效能、資料安全和儲存成本兼顧的儲存解決方案。它把資料和相對應的奇偶校驗資訊儲存到組成RAID5的各個磁碟上,並且奇偶校驗資訊和相對應的資料分別儲存於不同的磁碟上,其中任意N-1塊磁碟都儲存完整的資料,也就是說有相當於一塊磁碟容量的空間用於儲存奇偶校驗資訊。即當RAID5的一個磁碟發生損壞後,不會影響資料的完整性,從而保證了資料安全。當損壞的磁碟被替換後,RAID還會自動利用剩下的奇偶校驗資訊去重建此磁碟上的資料,來保持RAID5的高可靠性。做RAID5陣列所有磁碟容量必須一樣大,當容量不同時,會以最小的容量為準,最好硬碟轉速一樣,否則會影響效能,而且可用空間=磁碟數n-1,其中有一塊專門用作校驗,在儲存資料的時候,校驗盤裡面不會被存人資料。因此RAID5的磁碟容量為硬碟總數-1.,即3塊146G的硬碟的有效磁碟空問為2×146=292GB。

9.資料準備

【解析】知識發現指的是從資料集中識別出有效的、新穎的、潛在有用的以及最終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過程。知識發現將資訊變為知識,從資料礦山中找到蘊藏的知識金塊,將為知識創新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也是所謂“資料探勘”的一種更廣義的說法。知識發現過程由以下三個階段組成:資料準備、資料探勘、結果的解釋評估。

10.主

【解析】每個資料庫有一個主資料檔案和若干個從檔案。檔案是資料庫的物理體現。檔案組可以包括分佈在多個邏輯分割槽的檔案,從而實現負載平衡,它允許對檔案進行分組,以便於管理和資料的分配及放置。主檔案組包含主要資料檔案和任何沒有明確指派給其他檔案組的其他檔案。

11.位置

【解析】分散式資料庫系統按不同層次提供的分佈透明性有:①分片透明性;②位置透明性;③區域性映像透明性。位置透明性是指資料分片的分配位置對使用者是透明的,使用者編寫程式時只需要考慮資料分片情況,不需要了解各分片在各個場地的分配隋況。

12.資料塊

【解析】日誌檔案是用來記錄事務對資料庫的更新操作的檔案。不同資料庫系統採用的日檔案格式並不完全一樣。概括起來H志文件主要有兩種格式:以記錄為單位的日誌檔案和以資料塊為單位的日誌檔案。

N

【解析]SQL中的集合操作符IN、EXCEPT、INTERSECT和UNION的用法分別為:①IN,確定給定的值是否與子查詢或列表中的值相匹配,使其得以選擇與列表中的任意一個值匹配的行;②EXCEPT,指在第一個集合中存在、但是不存在於第二個集合中的資料;③INTERSECT,是指在兩個集合中都存在的資料;④U_NION,操作符用於合併兩個或多個SELECT語句的結果集,對於UNION操作符,請注意,UNION內部的SE_LECT語句必須擁有相同數量的列,列也必須擁有相似的資料型別。SQL的UNION子句語法是合併兩個或多個查詢語句的結果集,並且自動刪除合併後結果集中的重複記錄。

FUNCTION

【解析】刪除使用者定義的函式的T-SQL語法的格式為:

DROP FUNCTION{[schema_name.]function_

na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