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計算機>作業系統>

Linux下的兩種磁碟分割槽工具的使用

作業系統 閱讀(1.85W)

在學習Linux的過程中,安裝Linux是每一個初學者的第一個門檻。在這個過程中間,最大的困惑 莫過於給硬碟進行分割槽。雖然,現在各種發行版本的Linux已經提供了友好的圖形互動介面,但是很多的人還是感覺無從下手。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不清楚Linux的分割槽規定,以及它下面最有效的分割槽工具—Fdisk的使用方法。下面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來講解這個困擾大家的.問題。 Linux的分割槽規定 1.裝置管理 在Linux中,每一個硬體裝置都對映到一個系統的檔案,對於硬碟、光碟機等IDE或SCSI裝置也不例外。 Linux把各種IDE裝置分配了一個由hd字首組成的檔案;而對於各種SCSI裝置,則分配了一個由sd字首組成的檔案。例如,第一個IDE裝置,Linux就定義為hda;第二個IDE裝置就定義為hdb;下面以此類推。而SCSI裝置就應該是sda、sdb、sdc等。 2.分割槽數量 要進行分割槽就必須針對每一個硬體裝置進行操作,這就有可能是一塊IDE硬碟或是一塊SCSI硬碟。對於每一個硬碟(IDE或SCSI)裝置,Linux分配了一個1到16的序列號碼,這就代表了這塊硬碟上面的分割槽號碼。

Linux下的兩種磁碟分割槽工具的使用

例如,第一個IDE硬碟的第一個分割槽,在Linux下面對映的就是hda1,第二個分割槽就稱作是hda2。對於SCSI硬碟則是sda1、sdb1等。 3.各分割槽的作用 在Linux中規定,每一個硬碟裝置最多能有4個主分割槽(其中包含擴充套件分割槽)構成,任何一個擴充套件分割槽都要佔用一個主分割槽號碼,也就是在一個硬碟中,主分割槽和擴充套件分割槽一共最多是4個。對於早期的DOS和Windows(Windows 2000以前的版本),系統只承認一個主分割槽,可以通過在擴充套件分割槽上增加邏輯碟符(邏輯分割槽)的方法,進一步地細化分割槽。 主分割槽的作用就是計算機用來進行啟動作業系統的,因此每一個作業系統的啟動,或者稱作是載入程式,都應該存放在主分割槽上。這就是主分割槽和擴充套件分割槽及邏輯分割槽的最大區別。我們在指定安裝引導Linux的bootloader的時候,都要指定在主分割槽上,就是最好的例證。 Linux規定了主分割槽(或者擴充套件分割槽)佔用1至16號碼中的前4個號碼。以第一個IDE硬碟為例說明,主分割槽(或者擴充套件分割槽)佔用了hda1、hda2、hda3、hda4,而邏輯分割槽佔用了hda5到hda16等12個號碼。因此,Linux下面每一個硬碟總共最多有16個分割槽。 對於邏輯分割槽,Linux規定它們必須建立在擴充套件分割槽上(在DOS和Windows系統上也是如此規定),而不是主分割槽上。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擴充套件分割槽能夠提供更加靈活的分割槽模式,但不能用來作為作業系統的引導。 除去上面這些各種分割槽的差別,我們就可以簡單地把它們一視同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