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技能>茶藝>

泡茶用水該如何選擇

茶藝 閱讀(2.33W)

喝茶人人都會,但要衝泡得法,並非易事。茶葉沖泡大有學問,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或沖泡技術不一,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而且差異非常明顯。

泡茶用水該如何選擇

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講究茶的沖泡(沏茶)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早在唐代,陸羽在《茶經》“五之煮”中就總結了煮茶用水的經驗:“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田藝蘅在《煮泉小品》中說:“茶,南方嘉木,日用之不可少者,品固有嫩惡,若不得其水,且煮之不得其宜,雖佳弗佳也。”可見,要真正泡好茶並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

要泡好一壺茶或一杯茶,既要講究實用性、科學性,還要講究藝術性。

所謂“實用性”,就是要從實際需要與條件出發,可以是沖泡一杯普通的“大碗茶”,也可以是沖泡一壺高貴的名茶;所謂“科學性”,就是要了解各類茶葉的特點,掌握科學的沖泡技術,使茶葉的固有品質能充分地表現出來;所謂“藝術性”,就是要選用合適的器皿以及優美的、文明的沖泡程度與方法等。總之,要掌握好茶葉的沖泡,重點是要選擇適宜的泡茶用水與器皿;同時,要學會科學的`沖泡技術。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說:“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 明代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中也談到:“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葉八分耳。”可見水質能直接影響茶湯品質。水質不好,就不能正確反映茶葉的色、香、味,尤其對茶湯滋味影響更大。杭州的“龍井茶,虎跑水”,俗稱杭州“雙絕”。“蒙頂山上茶,揚子江心水”,名揚遐邇。名泉伴名茶,真是美上加美,相得益彰。

古人對泡茶用水的選擇,歸納起來,其要點如下:

  一是水要甘而潔。宋蔡襄在《茶錄》中說:“水泉不甘,能損茶味。”趙佶在《大觀茶論》中指出:“水以清輕甘潔為美。”王安石還有“水甘茶串香”的詩句。

  二是水要活而清鮮。宋唐庚的《鬥茶記》記載:“水不問江井,要之貴活。

明代張源在《茶錄》中分析得更為具體,指出:“山頂泉清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流於黃石為佳,瀉出青石無用。流動者愈於安靜,負陰者勝於向陽。真源無味,真水無香。”

  三是貯水要得法。如明代熊明遇在《羅山介茶記》中指出:“養水須置石子於甕……”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進一步指出:“水性忌木,鬆杉為甚,木桶貯水,其害滋甚,潔瓶為佳耳。”明代羅廩在《茶解》中介紹得更為具體,他說:“大甕滿貯,投伏龍肝一塊,即灶中心乾土也,乘熱投之。貯水甕預置於陰庭,覆以紗帛,使晝挹天光,夜承星露,則英華不散,靈氣常存。假令壓以木石,封以紙箬,暴於日中,則內閉其氣,外耗其精,水神敝矣,水味敗矣。”

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按其來源可分為朱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自來水也是通過淨化後的天然水。

泡茶用水究竟以何種為好,自古以來,就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興趣。陸羽曾在《茶經》中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我國泉水(即山水)資源極為豐富。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有百餘處之多。鎮江中冷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觀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濟南趵突泉,號稱中國五大名泉。

1)鎮江中冷泉又名南零水,早在唐代就已天下聞名。劉伯芻把它推舉為全國宜於煎茶的七大水品之首。中冷泉原位於鎮江金山之西的長江江中渦險處,汲取極難。“銅瓶愁汲中冷水(即南零水),不見茶山九十翁”。這是南宋詩人陸游的描述。文天祥也有詩寫道:“揚子江心第一泉,南金來北鑄文淵,男兒斬卻樓蘭首,閒品茶經拜羽仙。”如今,因江灘擴大,中冷泉已與陸地相連,僅是一個景觀罷了。

2)無錫惠山泉號稱“天下第二泉”。此泉於唐代大曆十四年開鑿,迄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張又新《煎茶水記》中說:“水分七等……惠山泉為第二。”元代大書法家趙孟和清代吏部員外郎王澍分別書有“天下第二泉”,刻石於泉畔,字跡蒼勁有力,至今儲存完整。這就是“天下第二泉”的由來。惠山泉分上、中、下三池。上池呈八角形,水色透明,甘醇可口,水質最佳;中池為方形,水質次之;下池最大,系長方形,水質又次之。歷代王公貴族和文人雅士都把惠山泉視為珍品。相傳唐代宰相李德裕嗜飲惠山泉水,常令地方官吏用壇封裝泉水,從鎮江運到長安(今陝西西安),全程數千裡。當時詩人皮日休,借楊貴妃驛遞南方荔枝的故事,作了一首諷刺詩:“丞相長思煮茗時,郡侯催發只憂遲。吳園去國三千里,莫笑楊妃愛荔枝。”

3)蘇州觀音泉為蘇州虛丘勝景之一。張又新在《煎茶水記》中將蘇州虛丘寺石水(即觀音泉)列為第三泉。該泉甘冽,水清味美。

4)杭州虎跑泉相傳,唐元和年間,有個名叫“性空”的和尚遊方到虎跑,到此處環境優美,風景秀麗,便想建座寺院,但無水源,一籌莫展。夜裡夢見神仙相告:“南嶽衡山有童子泉,當夜遣二虎遷來。”第二天,果然跑來兩隻老虎,刨地作穴,泉水遂湧,水味甘醇,虎跑泉因而得名。名列全國第四。其實,同其他名泉一樣,虎跑泉也有其地質學依據。虎跑泉的北面是林木茂密的群山,地下是石英砂岩,天長地久,岩石經風化作用,產生許多裂縫,地下水通地砂岩的地濾,慢慢從裂縫中湧出這才是虎跑泉的真正來源。據分析,該泉水可溶性礦物質較少,總硬底低,每升水只有0.02毫克的鹽離子,故水質極好。

5)濟南趵突泉為當地七十二泉之首,列為全國第五泉。趵突泉位於濟南舊城西南角,泉的西南側有一建築精美的“觀瀾亭”。宋代詩人曾經寫詩稱讚:“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溫常早,潤澤春茶味至真”。

一般說來,在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較清爽的,雜質少,透明度高,汙染少,水質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經途徑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很大差異,因此,並不是所有泉水都是優質的。有些泉水,如硫磺礦泉水已失去飲用價值。

泡茶用水,雖以泉水為佳,但溪水、江水與河水等長年流動水,用來沏茶也並不遜色。宋代詩人楊萬里曾寫詩描繪船家用江水泡茶的情景,詩云:“江湖便是老生涯,佳處何妨且泊家,自汲淞江橋下水,垂虹亭上試新茶。”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說:“黃河之水,來自天上,濁者土色也,澄之既淨,香味自發。” 說明江河之水,儘管渾濁度高,但澄清之後,仍可飲用。通常靠近城鎮之外,江(河)水易受汙染。唐代《茶經》中就提到:“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也就是到遠離人煙的地方去取法水。千餘年前況且如此,如今環境汙染較為普遍,以致許多江水需要經過淨化處理後才可飲用。

井水屬地下水,是否適宜泡茶,不可一概而論。有些井水,水質甘美,是泡茶好水,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東傳心殿內的“大庖井”,曾經是皇宮裡的重要飲水來源。一般說,深層地下水有耐水層的保護,汙染少,水質潔淨;而淺層地下水易被地面汙染,水質較差。所以深井比淺井好。其次,城市裡的井水,受汙染多,多鹹味,不宜泡茶;而農村井水,受汙染少,水質好,適宜飲用。當然,也有例外,如湖南長沙城內著名的“白沙井”,那是從砂岩中湧出的清泉、水質好,而且終年長流不息,取之泡茶,香味俱佳。

雨水和雪水,古人譽為“天泉”。用雪水泡茶,一向就被重視。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晚起》詩中的“融雪煎香茗”,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六么令》詞中的“細寫茶經煮香雪”,還有元代詩人謝宗可《雪煎茶》詩中的“夜掃寒英煮綠塵”,都是描寫用雪水泡茶。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賈寶玉品茶櫳翠庵”一回中,更描繪得有聲有色:當妙玉約寶釵、黛玉去吃“體己茶”時,黛玉問妙玉:“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妙玉回答:“這是……收的梅花上的雪……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清淳?”雨水一般比較潔淨,但因季節不同而有很大差異。秋季,天高氣爽,塵埃較少,雨水清洌,泡茶滋味爽口回甘;梅雨季節,和風細雨,有利於微生物滋長,泡茶品質較次;夏季雷陣雨,常伴飛砂走石,水質不淨,泡茶茶湯渾景,不宜飲用。

自來水,一般都是經過人工淨化、消毒處理過的江(河)水或湖水。凡達到我國衛生部制訂的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自來水,都適於泡茶。但有時自來水中用過量氯化物消毒,氣味很重,和之泡茶,嚴重影響品質。為了消除氯氣,可將自來水貯存的缸中,靜置一晝夜,待氯氣自然逸失,再用來煮沸泡茶,效果大不一樣。所以,經過處理後的自來水也是比較理想的泡茶用水。

在選擇泡茶用水時,還必須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湯品質的關係。天然水可為硬水和軟水兩種:凡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為硬水;不溶或只含少量鈣、鎂離子的水稱為軟水。如果水的硬性是含有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的,這種水稱暫時硬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含有鈣和鎂的硫酸鹽或氯化物引起的,這種水叫永久硬水。暫時硬水通過煮沸,所含碳酸氫鹽就分解,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鹽而沉澱。這樣硬水就變為軟水了。平時用鋁壺燒開水,壺底上的白色沉澱物,就是碳酸鹽。一升水中含有碳酸鈣1毫克的稱為硬度1度。硬度0-10度為軟水,10度以上為硬水。通常飲用水的總硬度不超過25度。

水的硬度與茶湯品質關係密切。首先水的硬度影響水的pH值又影響茶湯色澤。當pH大於5時,湯色加深;pH達到7時,茶黃毒就傾向於自動氧化而損失。其次,水的硬度還影響茶葉有效成分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和礦物質,茶葉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過高,茶湯就會變成黑褐色,甚至浮起一層“鏽油”,簡直無法飲用。這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一鐵作用的結果。如水中鉛的含量達0.2ppm時,茶味變苦;鎂的含量大於2ppm時,茶味變淡,鈣的含量大於2ppm時,茶味變澀,若達到4ppm,則茶味變苦,由此可見,泡茶用水以選擇軟水或暫時硬水為宜。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屬於軟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多為暫時硬水,部分地下水為硬水。蒸餾水為人工加工而成的軟水,但成本高,不可能作為一般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