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關於思念故鄉作文八篇

作文 閱讀(7.47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思念故鄉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思念故鄉作文八篇

思念故鄉作文 篇1

思念,是一道傷疤,一不小心觸及,疼痛就會迅速地蔓延開來。我親愛的故鄉,你時時牽動我的心,在我的腦海裡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曾幾何時,我還是一個黃毛小丫頭,對你的一切充滿了好奇。我喜歡看池塘邊的柳樹,風一吹,它的長髮就輕輕飄動,像極了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我喜歡看田野裡的農作物,從綠色的嫩芽開始,一點點長大,農民伯伯的汗水在田間微笑;我喜歡聽夏夜蟬在書上歡笑,為枯燥的夜晚添上一筆絢麗的色彩;我喜歡吃故鄉特有的風味小吃,讓那股醇香肆意在我脣齒間遊動。故鄉啊故鄉,你有太多的回憶,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還記得那時候在破舊的老屋,鄰里間相處地都十分好和睦。爸爸媽媽為了做生意四處奔波,鄰家奶奶總是特別疼愛我,經常邀請我去她家做客,每次桌上總少不了我愛吃的糯米糕,那是鄰家奶奶親手做的,吃起來總有一股暖暖的味道。我的童年並沒有因為爸爸媽媽不在身邊而不完整,鄰家奶奶給了我特殊的愛。

溫暖的故鄉,還儲存這我和童年夥伴的友誼。那時候的感覺,怎一個“開心”了得——沒有作業,最傷腦筋的是接下來要去哪裡玩,玩什麼。跟著小夥伴,我爬過樹,掏過鳥蛋;我下過水,抓過螃蟹;我挖過地,偷過番薯。哪些是多麼好的回憶啊!可如今,我以為要學習而不得不離開家鄉,和小夥伴們的練習漸漸少了,回憶就成了最寶貴的東西。

故鄉,你怎麼那麼讓我魂牽夢縈?你的一草一木都吸引我駐足觀賞;故鄉的親人讓我倍感溫暖;故鄉的小夥伴,讓我擁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親愛的故鄉,我無法將你忘記,你是我心中永遠的記憶,終有一天,我會回到你的身邊,與你相守……

思念故鄉作文 篇2

對食物我有份執著的愛好,喜歡綠色。只要桌子上有綠色的菜,我就能多吃一些飯,就算是青菜粥或是青菜飯,我不要菜都能吃上一兩碗。

老公一向無法理解我的這種固執,連我自我也無法理解為什麼這樣偏愛綠色食物。

吃過群眾飯堂的人都就應有這種體會:走到飯堂,打到那些大鍋炒出來的菜,就沒有半點食慾了,往往剩的比吃的多。

那是一個初春的中午,我在公司飯堂打到一份豆角,這不是一個生長豆角的季節,想來豆角的價格就應不便宜,很奇怪這天飯堂怎樣會有這種菜呢。菜的顏色看起來個性鮮綠,居然引起我的胃口,放在嘴裡邊吃起來,脆生生的,沒有熟透,但我喜歡那股青菜特有澀味,感覺聞到了春天的味道。

吃著吃著,我居然吃出一股熟悉的暖暖的味道來。

老家是個青山綠水環繞的小鎮,小時候看得最多的是綠色的竹子,有大的有小的都叫不出具體的名字,山上也有,水邊也有,房前屋後也到處都是,吃的水都是天然的山間水或河裡的水,水底流動也是青山翠竹綠樹的影子,看起來幹靜明亮。

我的祖輩一向生活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小鎮裡。

父母是農民,生了我們姐弟4個,小的時候我們常常為學費發愁,家裡的菜都是自個地裡長的,幾乎所有的菜都是綠的,青菜、豆角、青椒是最常見的,幾乎一年有三個季節在吃,那時候,炒菜的油也是自我產的,每年我們家都會養些豬,殺掉之後賣掉的錢除了交學費之外剩餘的肉我們自我炸豬油用,量少得可憐,所以燒出來的青菜都有一股青青的澀味,我們吃了近二十年。

想來我一向把這種味道留在心底深處,沒意識的一向偏愛這種顏色,這種味道。

那是家鄉的顏色,家鄉的味道,看起來秀色可餐,想起來暖心,那種純淨的綠色一向印在我的腦子裡,抹煞不掉。

於是,想家鄉,想親人的念頭在我心中來回奔走,似乎就在這個早春的中午,又似乎在一個無人知曉的天涯。

結婚之後雖然有了自我的家,可我心裡一向念著那個裝著自我少女夢想的家;於是,家在心中的感覺,變得忽近忽遠起來。

城市的喧譁,腳步的匆忙,整天把一顆心包圍在緊張的工作中,這天突然想起那遙遠的遠離塵囂的小鎮,?光裡依稀可見父母的佇望與期盼。

我想家中煙燻的黑壁牆,木桌油燈下讀書的夜晚;想村落裡散發著麥草氣息的裊裊炊煙;想家門口那條清潔如皎月裝滿我所有歡樂的小河;想滿眼碧綠、撒滿笑語的茶山。

回家的時候總在夢裡,醒來還在他鄉。這時的'心忽然變得蟬翼般的透明和脆弱,所有的心結都在這時似網一樣滿身纏繞開來,越來越緊,越緊越心痛。

家是心的根,沒人能夠把自我從生命裡連根撥去。

步履匆匆,事務繁忙,我常常把家遺忘在心底某處。但歲月依舊,時光依舊,想家總是在不經意間反覆重現,構成一種揮不去抹不掉的愁。一種略帶憂傷的、遙遠而又美麗的愁。這愁伴著歲月在心中構成一道風景,歲月愈長,風景愈美麗;憂傷愈深,風景愈動人。

於是,身在異地遠嫁他鄉的我把自我想成風景裡的一片樹葉,總做著來年重上枝頭的夢。

然而,回家的路到底有多長呢?

才上眉頭卻上心頭呵。

思念故鄉作文 篇3

我對於家鄉的思念,源於那片散發著甜蜜氣息的蘋果園。

距村約二里許,正南方雲蒸霞蔚,凌波微步夾河水,走上起起伏伏的土坡路,就望見林木蔥壟的果園了。果園的形狀其實就好似一枚飽滿的果實,盈盈泛著碧綠的光澤,當一顆童心試圖探究這片充滿誘惑的土地時,首先要經過這枚果實泛黃的柄——看園老人蓋的一座茅草屋。這是一座再也簡陋不過的草房了,在城市裡面看慣了水泥叢林,終不如覺得草房子親切。它散發著一種日晒雨淋後的黴香,有著接近大自然的從容不迫,這種氣味亙古綿長,彷彿勾留住了最為原始的那段時光,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是一種標誌性的存在,接近人類最真實生活的本相。

看園老人就是在這樣一座簡陋的草房子裡面,陪伴著果園,每一顆果樹就是他親手帶大的孩子。在幾十年的歲月裡面,他用盡了所有氣力,培育灌溉,果樹健壯的枝幹和累累果實,會給他帶來無盡欣喜,而他也會對著那些瘦弱的,未及成年即將夭折的果樹唏噓感喟,他以一位老人合情合理的思維去判斷,那是他看不到的神祕力量支配著這片土地,以至於在今後的歲月裡面,從不在死去果樹的土地上重新種植。

思念故鄉作文 篇4

魚戀水,果喜秋,孩子愛家鄉;村雖小,景亦美,如詩如畫鄉情醉!——題記

零落著花的夜很靜,高懸著月的天很美。

中秋之夜,皎潔的明月幸福地揮灑著它的柔情與嫵媚,凝視間,心底的暖意竟像月光一樣肆意縈繞。故鄉,那個叫“溪下路”的小村,你還好嗎?

兒時的歡樂,除夕的繁忙,春節的迷人都歷歷在目,尤其好熱鬧的我更鐘情於過年時的熱鬧。農曆12月中旬開始,每家每戶便忙著蒸年糕、搗麻餈、醃臘肉、炸泡鯗、搓肉丸……樣樣精緻,樣樣香。走過路過,那種撲鼻而來的糯米香、肉香、油炸香真叫個沁人心脾,怎能不讓人饞的口水直流?於是,東家竄,西家逛,美味在舌間,快樂在心間。然而,更讓我們孩子歡喜與期待的便是做饅頭的喜樂時光了。

提起做饅頭,你們千萬別理所當然的認為就是方前饅頭,NO,NO,我們的饅頭祕製配方,口味獨特,自成一家。它的特殊之處就是嚼勁十足,不怕回蒸,甚至越蒸越香,越蒸味兒越濃,可招人喜愛了。悄悄告訴你,以前在老家,家家戶戶都要蒸上一天一夜,做的饅頭都要吃到農曆二月二呢!

現在,大家雖然不會準備太多饅頭,可這一習俗還是照舊倍受偏愛。一到12月末,小村子裡就到處飄著蒸饅頭的香味。一遇風,這馥郁的饅頭香更是像極醇香的葡萄酒,讓人一聞就會戀上它,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每逢這時候,村子裡便會出現你呼我應,你追我趕的場景。大人忙著去幫忙去品嚐,小孩忙著湊熱鬧做花捲,一屋子的人,一屋子的笑,年的味道也隨之而到。

大人們常常做白白的圓圓的饅頭,他們根本不用稱,隨手一摘,麵糰的大小便都八九不離十,一斤六七個,然後熟練地在案板上揉啊揉,不一會兒一個圓圓身尖尖頭的饅頭就應運而生,再給它點上一點食用紅顏料,一個猶如可愛小姑娘的饅頭就栩栩如生的出現在眼前了。除了做圓白饅頭,大人還喜歡做長長的大大的紅糖饅頭幹,那做法可沒那麼講究那麼細緻,我看外公每次做饅頭時都自覺退一邊打打下手,可一到做這,他就威風凜凜的上場了,“唰——唰——”瀟灑幾刀,大面團就分成了小麵糰,小麵糰稍揉幾下,等到長條形現身,兩頭抓起,在案板上”啪——啪——“甩幾下,饅頭幹就初具雛形,等到放蒸籠上時,再用刀尖在中間輕輕一劃,饅頭幹就大功告成了。其實,在大人忙時,小孩也不閒著,他們的花式饅頭內容可豐富了,你瞧:

玫瑰花式樣逼真,嬌豔欲滴;小蝴蝶扇動雙翅,翩翩起舞;大青蛙嘴雖醜可雙腳圈圈魅力無限……而最有意義的還屬一尾尾活靈活現的魚了。“魚“——”餘“,年年有餘,人們的生活富足有餘,寓意吉祥又美好。看著孩子自得其樂的做著,忙著,大人們也不阻止,他們在完成的空隙就那麼笑著,等著,那場面真是其樂融融,溫暖的很。

等到一屜蒸籠做滿,放到大鍋灶上,燒火的開始準備,其他人就悠閒自得的圍著一個紅彤彤的大火爐,烤著火,品著茶,磕著瓜子,聊著天。這樣的時光不必為任何理由而憂心,滿心的歡喜也就順勢從身體的最深處漫出來,在眉眼間閃爍,在心海里流動。

大約過個把小時,當熊熊烈火上的大鍋水變少,蒸籠上的白霧變直,蒸籠邊的水不多,令人垂涎的饅頭就可以出鍋了。這時的大饅頭,嘗一口,香香的小麥味便直抵胸腔,那種綿軟的香甜、可口在脣齒間輾轉、流淌,這樣的饅頭沒有發酵粉的氣味,有的全都是農家地道的淳樸,濃濃的香味。

饅頭香,家鄉愛。家鄉於我,是生命的熱愛,深深愛!

思念故鄉作文 篇5

“瀘北行己盡,雲南信未還。庭前“瀘北走我絕,雲南信未還。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昨天又是一個月圓之夜,爺爺又一次吟誦伏了那首詩,然後長嘆一聲。爸爸匆忙迎上去,撫慰爺爺路:“爸,別傷心了。昔年去不了,亮年身子美了還能夠再去嘛。”誰想爺爺忽然吼講:“明年?我還有幾個明年?你們每一次都是闡明年,我這身子病又幾時賴功?三年了,整整三年沒歸去了!咳……”剛說完,又激烈地咳了訖去。媽媽趕快上前扶住爺爺,而後把一臉茫然的爸爸拉到廚房,悄聲對爸爸說了什麼。爺爺再也沒說什麼,只是不住地嘆氣。我也很繳悶一貫無牽無掛的“老頑童”爺爺,什麼時候也變得這麼多憂擅感了?

媽媽彷彿猜中了我的口事把我拉到房間,對爾說:“以前每年你爺爺皆會抽出時光往一趟浙江老家逛逛。可最近多少年你爺爺身材降了很多病,動了幾回手術不睹惡化,醫生吩咐你爺爺要惡佳勞動,不能沒言。當初是梅雨季節老野又道路邊遠,一路平穩的你爺爺怎麼蒙受的了?未經是一拖又拖,也難怪他白叟家會領火。”

我停住了,怪不得近來爺爺的紅髮好像敏捷地增加,皺紋顯明地添深了……在想著,爺爺突然鳴住我:“小潔,來,到爺爺這兒。”我立即走到爺爺跟前:“爺爺,啥啊?”我望見爺爺正拿著一弛紙,紙上是爺爺常常思的那首詩。“小淨,”爺爺突然抬開端,我突然發明了爺爺的眼裡閃著晶瑩的淚花,就像個冤屈的孩子,“你教過這首詩嗎?”我細心一瞅,本來那張紙上寫著一首詩:“瀘北行人絕,雲南信未還。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臥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懸心秋夜月,萬面照關山。”“嗯?爺爺,這是什麼意念啊。”我讀著詩句,不結地撼了點頭。

爺爺不答覆我的答題,只是把頭轉向了窗外,看著窗外皎潔的月光:“曉得嗎?這首詩叫思城息。寫它的詩人不是很著名,也難怪你們沒學過。咳——老啦。記性不如以前啦。要是我不得這些病,就可以回去看看了。又到蒲月,你三叔私門心的那幾棵楊梅樹當成熟了吧……”爺爺像在對本人談話,又像是在對我說話。而我,恍如聽清楚了,又好像沒聽懂。

月光撒在爺爺謙是笑容的臉上,他輕輕吟誦著那幾句詩,淚水又再一次盈滿了他的眼眶……夜,是那麼的靜;月,是那麼的皎潔。風微微吹過我的臉龐,看著爺爺消瘦的身影,我也隨著輕輕吟誦著那首詩:“瀘北行人絕,雲南信未還。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思念故鄉作文 篇6

故鄉,單單的一個城市,一個地方,讓許多遊子思念。

——題記

故鄉,一個城,人來人往。有人在這兒出生,在這兒成長,也有人在中途,離開故鄉,到他鄉工作、求學。

故鄉,我們在這兒,曾留下了笑聲、歡樂,也曾在此處留下淚水、悲傷。當然,當你離開故鄉,在他鄉生活,有時你會思念。念,念你在這兒的生活記憶。

故鄉,那個地方,有我們的親人。生病時,有他們的貼心照顧與問候;傷心時,難過時,有他們溫暖的話語和安慰;歡樂時、戲耍時,有他們悅耳的笑聲和幽默的調侃……在他鄉,也許有人,有這樣的人,陪你做這些,但那味道卻以消失。這時,你念,唸的就是情,唸的是父母、親人。

故鄉,我們在那也做過許多事,好事、壞事。小時候,什麼都不懂的你,也許曾是一個頑皮的熊孩子,趁爸爸睡著時,偷偷地去拔他的鬍鬚,誰叫爸爸常用它扎你的小臉。長大後,你常幫他們洗菜、拿一些小東小西……而當你到了他鄉,這一切又都做不到了。這時,你念,唸的是那兒的點點滴滴,唸的是與家人的美好回憶。

懷念、思念,心中,唯有故鄉——一座簡簡單單的城……

也許,在你未離開故鄉時,根本就體會不到為何從古至今的遊子都如此的思念故鄉,體會不到天天與家人在一起的美好。直到你離開了故鄉,離得遠了,心中,對故鄉的思念,就全湧了出來,哪怕,回來還是要離開……

思念故鄉作文 篇7

自從爺爺去世後,奶奶也離開了三獅村跟嬸嬸去了別處。

前幾個星期清明節我和爸爸、叔叔回來給爺爺、姥姥們掃墓。這時的三獅村也改變了很多。

三獅村公園的光洞少了很多觀音像,黑洞裡也沒有記憶中那麼冰涼了。三獅家前的小山坡移成了水泥路,大路上又建了幾座房子。小溪還是那麼明澈,但裡面的田螺、河蚌沒有了。回到以前住的家,此刻被從前的小夥伴管理著。看門的大黃狗好像不認識我了只安靜的讓我摸摸它的頭,連童年的小夥伴也生生的看著我,好像不認識似的。

啊,三獅村!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麼變得那樣城市化?為什麼這樣的三獅村卻讓我那麼陌生?

記憶中,我的三獅村不是這樣的:春天,鳥語花香、大地回春,肖純家後的竹林發出陣陣迷人的清香,可愛的小竹筍鑽出了泥土。風兒吹來,竹葉沙沙的響。小溪開凍了了,好像一個孩子歡快的向前飛奔。三獅公園上漫山遍野開了花,那映山紅紅似火,丁香花嬌小可人。花蝴蝶圍繞著花飛舞。這完美的景象比齊白石的山水畫更美!夏天,爺爺奶奶下地種地了。我和堂哥歡天喜地地跑去三獅公園的游泳池游泳,游泳過後我們又去黑洞享受大自然的空調。這黑洞啊,真令人舒服!這空調還讓人瑟瑟發抖呢。

我更懷念秋天的三獅村。秋高氣爽,收穫的季節。爺爺奶奶收割稻子。我們也不閒著跑到後山去敲栗子和紅棗。等爺爺奶奶收工後我們便把棗子塞進他們的嘴裡。晚上的烤栗子可好吃了。

冬天粉妝玉砌的三獅村,每家屋樑下都掛著冰凌,亮晶晶的,每棵樹都變成了美麗的冰雕,多美呀!我的三獅村,我懷念你

思念故鄉作文 篇8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誰不思念自己的故鄉?中國人的鄉土情結特別濃厚。上下幾千年,從屈原的“鳥飛返故鄉,狐死必首丘”到余光中的悠悠“鄉愁”,思鄉始終是中國詩歌的一大主題。到了南朝隋唐時代,詩歌形式日臻完善,思鄉詩更層出不窮。其中,南朝江總的微山亭賦韻,唐代王維的雜詩和岑參的逢入京使特別有代表性。

微山亭賦韻中寫道:“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這首詩的特色是“大中融斜而又“以小見大”。作者首先展開一片巨集大的秋日清朗的天空來:但見南天一抹白雲經不住帶著絲絲涼意的北風的撩撥,悄然北逝;而一群北雁卻為避寒秋而翩然南來。睹物生情,作者聯想到自己。自己的故鄉在遼遠的北方,卻為躲避戰亂,寄居南朝,正如這南飛之雁;然遊子思鄉之情卻因此而愈篤,如同北逝之雲,可謂“身在南朝心在北”矣。一個“逐”字,說明思鄉之切,欲逐南雲而飛去,是主觀上強烈的願望,與下句“隨”字相對照:“隨”有被動無奈之意,寫出他避亂南方的無可奈何。作者寫的是秋景,南雲飛逝,北雁南飛,都暗示北風已起,是“不寫之寫”,更寫不盡淒涼。接著,筆鋒一轉,由大入小,寫故鄉籬下之菊,暗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意,寫出對故鄉閒適生活的眷戀。民間又有“重陽把酒就菊花”之俗,而今詩人卻只能寄身天涯,兩相對照,好不淒涼。“今日幾花開?”一問將思戀情結髮揮至極,將意象濃縮到極小,著意於花,實是於極小中見極大。一問之中飽含不盡情思,使小詩戛然而止,但餘韻無窮。

王維的《雜詩》也是一首五言:“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是一個精緻的小品,與此類似的還有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等,都是借一事一景的生活片斷抒發深沉的情懷。詩人截取了這樣一個情景:故人從家鄉來,詩人得知,喜不自禁,料他當知故鄉之事,卻不問家人,不問親人,獨獨問起那窗下寒梅。看似不通,實則正是詩歌藝術剪裁的妙筆。所問瑣事,讀者自了,惟寒梅著花一事,說盡了詩人的細緻,連這樣的小事都問到了,可見他思鄉之切。而寒梅一枝,暗香浮動,既添小詩之情趣,又表詩人之高潔。可以說“問梅”是一個十分別致的典型情節,成為了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綺窗前”、“著花未”更充滿了生活情趣,襯出對故鄉的不盡思念,“詩中蘊味,盡在其中”。

岑參的《逢入京使》是首七言詩:“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與前兩首相比,岑參的這首詩顯得悲慼而沉重。詩人已年屆風燭,卻還得駐守邊關,他不再能有問菊問梅的閒情雅緻。在一片蒼茫的邊塞風光下回望故園,但見長路漫漫無盡頭,詩人老淚縱橫,在淚眼矇矓中看見京中來使,情不自禁,悲從中來,千言萬語,亟須表達,卻“馬上相逢無紙筆”。“馬上相逢”可見相逢之匆匆,“無紙筆”寫出不盡的無奈之情,最後只能“傳語報平安”。從古至今有多少分離與思念,卻也有“鴻雁傳書”、“魚腹報信”之說,然而我們的詩人卻為情勢所迫,只得言語相傳。“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離鄉多年,有千言萬語,而今卻只能報一聲平安,顯得十分悽楚無奈。岑參是著名的邊塞詩人,他將邊塞詩的悲涼融入到悠悠鄉愁之中,更加感人

縱觀這三首詩,以王維《雜詩》生活情趣最濃,濃濃的鄉思中有一種樂觀情緒。《微山亭賦韻》寫秋意,略顯淒涼,然而這兩首又有一個共同點,即以花作結,以設問完篇。司馬遷曾稱讚屈原說:其志潔,故其稱物芳。此處“稱物芳”更是為了表現思鄉之情的純潔。最後用設問,更延續了詩的意境神韻於言外,將絕句短小的不足彌補了起來。岑參的《逢入京使》則極寫悲慼,以蒼涼之淚澆胸中塊壘,以平安之語體現思鄉之切,一改前兩首的含蓄,感情外露而深沉。然而,儘管這三首詩各具特色,卻都以思鄉這根紅線一以貫之,動人心絃,感人肺腑,這是作者們不矯情,不造作,而以真情實意傾心投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