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清明掃墓記事作文9篇

作文 閱讀(1.1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掃墓記事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掃墓記事作文9篇

清明掃墓記事作文1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都會去掃墓,而且,每一次掃墓都顯得很嚴肅很莊重 。像往年一樣,我、爸爸和媽媽結伴去爺爺家給祖宗掃墓。

我們來到爺爺家,只休息了一會兒,就拿上貢品向祖宗的墓地出發。快半年沒有來了,墓地附近長滿了雜草和小樹,幾乎找不到路了。爸爸做開路先鋒,把道路上的雜草小樹等都清理掉,而我也不閒著,時而跟在爸爸後面收拾“殘局”,時而衝到前面,也做個小開路先鋒。

終於,我們來到了祖宗的墓地,這裡安葬著太太公、太太婆和太公。在墓前的石板上放上食物、水果和紙錢。聽人說人死了以後就從陽間到了陰間,活著的人給死去的人送錢的唯一方法是燒紙錢。於是,奶奶把紙錢平均分成3份,燒著了紙錢。我像爸爸媽媽那樣在蚊前不遠處站好,我們向祖宗大人拜了幾拜。奶奶閉著眼睛,口中還唸唸有詞:“請保佑孫子(指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保佑孫子(指爸爸)工作順利,保佑兒子(指爺爺)早日康復。”

接著,我們又向另一處祖宗的墓地走去,那裡安葬著小太太公、小太太婆和太婆。這裡的蚊墓還真難找!我憑著記憶頭一個到了那裡,爸爸媽媽他們也陸續到了。我們也像祭拜太太公一樣祭拜了小太太公。

清明節掃墓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通過一次次掃墓,我懂得了一些祭拜的禮儀,也基本弄清了“石家”的繼承關係,願我們“石家”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清明掃墓記事作文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和奶奶、爸爸媽媽和姐姐子孫三代一起去掃墓。

我們在路上走了好久好久,都累得筋疲力盡,我好想坐著,可沒有什麼東西坐,只好拼盡全力艱難地邁步。一會兒,我們終於到了墓地,墓碑上面刻印著爺爺的名字,我轉過身來,透過嫩綠的柳葉朝著田野望去,因為聽了媽媽說爺爺的故事,我開始覺得爺爺是一位偉大的英雄。

媽媽說,有一天,爺爺生病了,正好他是一位懂醫的醫生,他身邊的人都去世了,唯一隻有他的老伴奶奶陪著他,爺爺這種病只可以活6至7天,如果沒找到解藥他就會死亡。奶奶叫爺爺別去採藥讓她去,爺爺不死心,就偷偷摸摸地跑了出去。爺爺哪裡都找了,甚至找了每個地方的解藥,最後費了千辛萬苦終於找出瞭解藥。就在這時,有一位人也在找救爺爺的這種解藥。

於是說:“您的解難能告訴我在哪裡採的嗎?”

“這種藥是獨一無二的,怎麼了嗎?”

那位人說:“我們村裡的人得了一種非常嚴重的病,只有你的解藥才能救!”

爺爺聽了非常可憐他們,於是把解藥給了那個人。

那個人說:“您把解藥給我了,那您怎麼辦?”

“我的病不礙事,拿去吧!”

那人聽了之後走掉了,就在這時爺爺發病了,我痛苦不堪,掉進了水裡,可還是露出了笑容!

“爺爺真的好偉大呀,你有發生這樣的事嗎?”說著。

我拿起一束花向爺爺的墓地放了上去,還向爺爺拜了三下,保佑爺爺在天堂一路走好!

清明掃墓記事作文3

我的家鄉不在西安,但是我可以講一講我在寒假時在姥姥家掃墓的事。

春節,我和姥姥、姥爺、爸爸、媽媽為太姥爺掃墓,因為那裡是黑龍江,所以太姥爺的墓上冰雪紛紛,我們打掃一番後開始掃墓。首先姥姥從包裡拿出了一個袋子,袋子裡裝著兩個桔子,姥姥把桔子拿出來將桔子各剝開一個小口,放在袋子裡,又把袋子擺在了墓前,表示給太姥爺吃,姥姥又從包裡拿出一瓶酒和兩個小酒杯,老爺又用酒把酒杯天面,把一杯酒放在墓前,另一杯酒給了姥姥,姥姥對在天堂的太姥爺說了一段話,說完後,把酒灑在地上,替全家人把那杯酒喝了。

接下來,我、姥爺、爸爸、媽媽都為太姥爺說了一段話,我們又走出墓地,來到了一個好大好大的一個爐子旁,爐子上刻著十二生肖的影象。疑問太姥爺屬雞,所以我們在刻著雞的那個爐火中開始燒紙,我燒完紙後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要燒紙?“”因為就像在銀行存錢一樣。“媽媽說。我回答了一聲。

我愛你,慈祥的太姥爺;我愛你,天堂裡的太姥爺!

清明掃墓記事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話被奇妙的大自然所印證,昨天下淅淅瀝瀝的雨,我的心像大石頭一樣沉重,因為要給老爺和老奶掃墓,以前,我不懂清明節的真正意義,直到今天掃完墓後,我才懂得清明節的真正意義!

清晨七點,我們準備給老爺和老奶掃墓,掃墓對我來說可是件新鮮的事,我們拿上工具,出發。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我已經迫不及待,大約過一個時,我們來到老爺和老奶的墓前,一年沒來,墳墓上長滿荒蕪的草,大家做好分工後,紛紛開始忙碌起來,一切就緒後,我們開始燒紙錢,隨著裊裊炊煙,我彷彿看到他們的影子,他們告訴我:好好學習,珍惜生命。

是啊,人的一生苦短,每一天都要活得快樂,要不斷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夢想終會實現;超越自我,夢想化為動力;超越自我,創造美麗人生!我認為生命就在不斷的超越自我,超越夢想!在山上,城市的房子盡收眼底,山中開滿金黃金光的油菜花,深呼一口,幽淡的花香,清新的空氣,那些花以不可抗的動力詮釋著生命的意義!

清明掃墓記事作文5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祭祀祖先的日子,我們學校也放假。人們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可今天卻陽光明媚。我們全家一起去山上掃墓。按我們家鄉的習俗,掃墓時要帶上祭品,鮮花和花圈去祭拜祖先,我們也不例外。

一路上春風習習,我們走在田埂間,放眼望去,金黃的油菜花開得鋪天蓋地。梨花,桃花也不甘示弱,雪白的,粉紅的花瓣一叢叢,一簇簇,展開笑臉像是在歡迎春的到來,好迷人的田園風光。

不一會兒,我們走到山腳下,開始爬山。山很陡,山路又很窄,路旁雜草叢生,很少有人來過,我們心翼翼地行走著。山上映山紅競相開放,火紅一片。一棵棵野鬆高大挺拔,紅綠相間又是另一番美景。很快我們就來到祖先的墓前。外公把墓前的雜草鋤去,又挖點土蓋在墓上。

老爸把祭品擺上,我們也獻上花圈,一家人在墓前祭拜,希望老祖宗能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接著外公又給我們講自己時候的故事。

掃墓完畢,我們又原路返回,一路上我想,祖先們以前這麼辛苦,這麼艱難。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後成為祖國的棟樑。為自己家族爭光,為家鄉爭光,為祖國爭光!

清明掃墓記事作文6

4月5日清時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到這個節日我都會想起杜牧寫得《清明》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一天全國人民都要去給自己去世的親人掃墓。家人要團聚,或祭祖掃墓,或踏青春遊。

這一天我、爸爸、媽媽和親戚們去陵園,給我去世的太公、太婆掃墓,還要提著香和紙錢去爬山,奶奶還買一束鮮花。我們懷著哀傷的心情把鮮花放在太公和太婆的墓前。看著去世的太公、太婆的墓碑,我和媽媽就有點傷感,爸爸告訴我,太公是個慈祥的人,太婆是個為人好的人。爸爸用紅油漆把太公和太婆墓碑上的字又重新描一遍。我在心裡默默地告訴太公和太婆:我已經長大,念四年級,太公、太婆你們現在要是還活著,那有多好啊!我還看見旁邊的`人有的在燒紙錢,還有的人在哭泣。這時爺爺也開始燒紙錢,爸爸連忙跑過去幫爺爺燒紙錢。燒完紙錢,奶奶就敬上一杯酒,我們一起在外公的墳墓前深深地鞠一個躬,便說:“祝太公、太婆在天上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

我是多麼的喜歡清明節。因為這一天可以給去世的親人送上一些禮物,表示對他們的尊敬。

清明掃墓記事作文7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同學去白石村的山上掃墓,我們從學校出發到白石村去,我們先經過下浦山,一路上我們看見一棵棵樹的頭上已經長滿綠綠的“頭髮”。田野上,油菜花開,掀起一道道金色的波浪。蜜蜂在油菜花上採花粉,還嗡嗡的哼著曲,燕子從我們的頭上飛過,嘰嘰的報著喜:“春天來,春天來。”

我們也在路上走著,一邊走,一邊談著昨天晚上我們準備哪些東西。昨天晚上興奮得睡不著覺。在路上,我們走的滿頭大汗,我們便拿出昨天晚上準備的水來喝,我喝一口,感到舒服極。我走好長時間,終於到白石,可是,離鄭虔文學家的陵墓還有一段路呢。

我們終於走到金雞山腳下,我們繼續走著,不知不覺的進入山間,終於到鄭虔前輩的陵墓,在那裡,我們全部人都庒重嚴肅,沒有一個人嬉皮笑臉的。主持人說讓優秀少先隊幹部來打掃陵墓,掃完後,主持人讓我們默哀三分鐘,接著放哀樂,默哀完後,校領導給我們講鄭虔時侯刻苦讀書,後來成大文學家。最後,主持人讓我們有序的向烈士獻花,獻完花以後,我們便返校。

今天真是一個有意義的一天。

清明掃墓記事作文8

清明節到了,我們四年級全體同學去烈士陵園掃墓。

八點鐘,老師通知我們到操場集合。我們是一個班一個班走的,我班排在第二,王首政扛著紅旗走在前面,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他後面慢慢朝前走。我們懷著莊嚴的心情,一步步走向烈士陵園。在那裡,我們將見到各位烈士的墓碑,將參觀到他們的英雄事蹟……

到了烈士陵園,我們看到墓碑前早已擺了很多的花圈,上面寫著對烈士的讚美詞句,我們也要為烈士敬獻花圈,以表示我們的敬仰與懷念之情。

在戰役廳前我們做了六個專案的活動,其中有兩項是最值得紀念的,那就是敬獻花圈和向烈士們三鞠躬。獻花圈時,我站在那裡,看著花圈靜靜地擺放到臺階上,敬愛的烈士們,我來看你們來了,我們的老師和同學都來看你們來了!對著花圈三鞠躬,心情無比沉重。我的腦海裡浮現出烈士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是多麼偉大啊!

隨後,我們來到英烈廳。英烈廳是一些關於烈士們的介紹,讓我們更多的瞭解了這些烈士們的英雄事蹟。參觀完英烈廳,老師又帶領我們來到英雄們墓碑前。我們紛紛把自己帶來的雞蛋放在碑前,來祭奠犧牲的烈士們。而後我們又分別參觀了支前廳和戰役廳。戰役廳也是一個資料廳,在這裡我們大飽眼福,更加仔細地瞭解那些烈士們。九點二十,我們在戰役廳前集合,按照原來的順序返回學校。

我們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清明節。

清明掃墓記事作文9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來,十字路口出現行人們開始為自己已逝去的親人燒紙錢。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換一種方式去祭奠我們逝去的親人——用鮮花代替紙錢;用燒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這麼說是因為燃燒東西時會產生二氧化碳,這在無形之中對環境又造成一次傷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動就進行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床我們帶著媽媽準備的鮮花去祭奠我敬愛的爺爺。一路上,我看到許多像我爸爸一樣身處異鄉工作的叔叔、阿姨們,都會來祭奠自己的親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跋涉,我們終於來到爺爺的墳前。看著爺爺的墳頭,我想起與爺爺相處的一幅幅畫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溼潤,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我強忍著不讓它流下來。我想爺爺也不希望我流眼淚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淚吧。吃過午飯後,我們從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許多行人都愁眉苦臉的,好像一個個被霜打的茄子一樣,哀思綿綿。我想這就是唐代詩人杜牧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所要表達的意思吧。

在這個悲傷的節日裡,整個城市都顯示出一個悲傷的情形……